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是什麼?有深意嗎?

在清代蘅塘退士編的《唐詩三百首》中,最後一首詩是《金縷衣》,全詩內容如下: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是什麼?有深意嗎?

首先,這是一首樂府詩。唐代近體詩達到鼎盛,樂府詩已不是流行詩體,在《全唐詩》中,近體詩也佔了多數。編者將樂府詩作為此選本的最後一首,應該有對唐代詩體的重要程度進行劃分的用意。

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是什麼?有深意嗎?

其次,單從詩歌內容看,詩的前兩句勸誡人們不應為眼前以"金縷衣"為代表的物質追求所迷惑,而應抓住短暫易逝的年少時光。詩歌如果就此行進,大概會同"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類,成為警策人們珍惜時光、奮發圖強建功立業的大眾化格言。

接下來兩句,話鋒一轉,成了及時行樂之語,花盛開的時候就要及時採摘,如若採摘不及時,等到春蠶花落,就只能折取花枝了。然而,真是隻是採花這麼簡單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從這個層面上講,及時行樂的成分就複雜了起來,這裡面,有對美好青春年華的珍視,更有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愛情,是詩歌裡永恆的成份。從"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到"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到"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明月上高樓》),從朦朧夢幻到親密無間,皆是字字真情。

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是什麼?有深意嗎?

但《唐詩三百首》作為蒙學讀物,不適於太直白的有關愛情的表達,如此借"花"言"情",正合事宜。讀者能明白其中真意最好不過,但若不能理解,就只當作是對青春年少的珍視,對燦爛春光的挽留,也未為不可。再者,"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讀詩至此,讀者的年齡也會有一定增長,對詩歌的理解程度也更會進一步加深;與此同時,文學修養也有所提高,學術上的追求應不能侷限於此,應達到可以閱讀如《唐詩別裁集》《唐詩品彙》,甚至《全唐詩》等內容更豐富充實的唐詩選本的程度,因此,從對愛情的初涉,昇華至文學修養的提高,正有其合理性,以此篇作為選本的終結,大有"成人禮"的意味。

再看此詩的作者。《唐詩三百首》等許多唐詩選本皆署名杜秋娘,而《全唐詩》則說是無名氏。杜秋娘,《資治通鑑》稱杜仲陽,後世多稱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杜牧經過金陵時作了一首《杜秋娘詩》,其序簡述了杜秋娘的身世。詩中附了一段注:"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錡長唱此辭。"並沒有說這首七絕是誰所作,因此,《全唐詩》所說的無名氏更準確。但既然《唐詩三百首》說是杜秋娘所作,並將其作為最後一首,應有其深意在。

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是什麼?有深意嗎?

杜秋娘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堪稱傳奇。15歲時,處於顏值巔峰的她成了李錡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錡正式起兵造反。後來李錡造反失敗,杜秋娘又因容貌出眾被納入宮中,後來受到唐憲宗寵幸,並封為秋妃。此時的杜秋娘,不僅是憲宗的愛妃,還是他的機要祕書,杜秋娘以她的美麗與柔情,化解了憲宗的氣盛與浮躁,他們常常一起討論國家大事,似有伉儷情深之貌。杜秋娘光芒至極,卻難料世事,元和十五年,憲宗猝死宮中,原因不明,有人傳言是內侍弘志蓄意謀弒,但當時宦官專權,此事不了了之。二十四歲的太子李恆嗣位為唐穆宗,杜秋娘則成了皇子李湊的傅母。李恆好色荒淫,沉迷於聲色犬馬,不滿三十歲一命嗚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繼位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獵遊玩,不理國事,不久又在宮中被刺身亡。這時,李湊已被封為漳王,杜秋娘眼見三位帝王連續暴死,必為宦官所弒,於是與宰相宋申錫密謀,決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湊為帝。豈知宦官的耳目眾多,計劃被宦官王守澄所知,結果是李湊貶為庶民,宋申錫則謫為江州司馬,而杜秋娘也削籍為民,返回鄉里,結束了她的"折花"歲月。

唐詩三百首最後一首是什麼?有深意嗎?

縱觀杜秋娘的一生,從侍妾、妃子、傅母,最後削籍為民,窮困潦倒,終此殘生。年少時歌唱過的《金縷衣》正奇蹟般地與她的一生吻合。她在最好的青春年華里盡情施展自己的美貌與才華,儘管在歷史的浪潮中無力迴天,但終究未曾辜負"花開之時"。《唐詩三百首》以此篇終結,也正似乎以杜秋娘的一生為參照,暗含著蘅塘退士對人生的看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