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發佈換股通函 諾亞方舟引擎啟動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0566.HK)大股東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要約人25日刊發“漢能移動能源作為要約人通過計劃安排方式對漢能薄膜進行計劃的通函”。

這麼拗口的辭令,是要說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是大股東就換股計劃發出的通知。

通函說得很清楚,要實施換股計劃,還必須滿足兩個前提,一是法院會議的批准,二是獨立股東特別大會的通過。這兩場會議將於5月18日一前一後在北京漢能總部召開。

如果換股計劃得到兩場會議的順利通過,6月4日將舉行法院聆訊,聆訊結果會於次日公佈。漢能薄膜股份於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預計在6月11日被撤回。為此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的股票將在6月18日寄發給獨立股東。

通函表示,換股計劃實施後,每股漢能薄膜獨立股東的股份將被兌換為一股特殊目的公司(SPV)股份。計劃安排的最終目標是為漢能薄膜的業務納入在內地上市的公司鋪路。將來公司納入在A股上市的企業後,獨立股東將通過特殊目的公司持有中國A股上市公司股份。

業內人士指出,獨立股東也可以選擇否決此次換股計劃,那麼漢能薄膜股份最終將面臨退市的命運,屆時不但股東無法通過二級市場自由退出,更沒有機會分享在A股上市後的投資回報。

自2015年5月20日漢能被做空,獨立股東的股份已經凍結了近4年。在此期間,漢能一直在為復牌做著各種努力,不但滿足了香港證監會要求的兩個條件,2018年也將關聯交易收入降為零,在復牌的曙光出現時,不巧又遇到了香港聯交所推出新規。此後漢能決定私有化迴歸A股。

自從提出私有化設想以來,漢能在每次公開信息中都言必稱迴歸A股,想必理由也都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公司成長潛力很大等原因。

不可否認,由李河君掌舵的漢能,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都較為準確地把中了中國經濟成長的脈搏,迅速積累起巨大的財富。尤其是當年一口氣簽下金沙江6座梯級水電站的壯舉,儘管由於種種機緣巧合,漢能最終只成功建成金安橋水電站,但至今仍享有者全球最大民營單體水電站的美譽。

與此同時,漢能獨闢蹊徑的薄膜太陽能技術路線也曾受到質疑。它在2012、2013年收購的全球薄膜太陽能企業,正是由於其研發成本高,需要新的資金佈局,但到了漢能手中卻儼然變成了搖錢樹,這令當時許多傳統技術路線的國內同行大為不解。

業界的質疑最終演化為資本市場做空的力量。2015年5月20日上午,辯證資本(Dialectic Capital),伍德資本(Lakewood Capital)等歐美三大對衝基金使漢能薄膜股份的股價在20分鐘內暴跌47%,之後停牌至今。李河君的身家當天即縮水近1000億,從中國首富的位子上迅速跌落。

儘管遭遇如此大的挫折,但李河君對薄膜太陽能的執念卻沒有動搖過。從能夠獲得的公開信息來看,漢能高調宣佈迴歸A股的信心應該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薄膜太陽能技術的突飛猛進。《三國志》有云,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以砷化鎵電池為例,漢能收購時的單結組件轉化率僅為15%左右,而目前的量產轉化率已達25.1%,測試轉化率為30%左右。如此大的技術進步,直接帶動了營收的大幅增長,其2016年營收同比增長59%,2017年同比增長37%,2018年同比增長246%,就是技術推動力的直接體現。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漢能獲得了政策及地方政府的認可。

2015年以來,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先後發佈35個文件,將薄膜太陽能技術及相關應用列入了國家重點鼓勵和支持的技術和產業目錄。以上海為代表的各地政府也在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對薄膜太陽能、高端裝備等產業積極佈局。

2017年12月,《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獲得國務院批覆原則同意。對於城市性質,新的表述為:上海是我國的直轄市之一,長江三角洲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這就意味著科技創新中心已經成為上海未來的建設目標之一。

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舉辦後,上海接到了中央交辦的新的任務,即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基本框架體系。

時間一下變得特別緊迫。

今年3月25日,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舉行,該小組成立三年後,市委書記、市長同時擔任組長的局面首次出現。其用意不言而喻,在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裡,調動各方力量,向目標全力推進。

在上海的規劃中,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主要包括打造電子信息、汽車兩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及培育四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分別是民用航空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高端裝備產業、綠色化工產業。

目前,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已經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千億級簽約投資,汽車產業集群已經有上汽集團和特斯拉雙引擎拉動,民用航空產業則有大飛機C919發動機項目,張江高科技園區等素來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擁有優勢,在高端裝備產業、綠色化工產業方面,上海亟待引進在國內外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大項目。

從影響中國經濟進程的高度上看,能夠進入這樣一個戰略體系的意義非同小可,而正在泥淖中掙扎的漢能做到了。

4月12日,上海市臨港地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在浦東臨港地區建設“上海漢能移動能源智能製造產業基地”。市長和分管副市長同時出席簽約儀式。

作為市長出任組長後引進的第一個大項目,漢能依靠的應該是科技實力而不是品牌形象打動了上海。從副市長吳清出席簽約儀式來看,漢能或許也在受到科創板的關注。

在中央交給上海落實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中,其中之一就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科創板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以此來增強資本市場對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就目前申報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來看,科技含量受到了一定的質疑,為此,證監會與上交所正著手製定上市公司分拆高科技子公司到科創板上市的細則,以期更好地完成中央交辦的任務。就漢能所從事的薄膜太陽能產業而言,不但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並且在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佔據六項,非常符合科創板亟需的特質。

公開信息顯示,吳清曾任證監會機構部副主任、機構監管部主任、證券公司風險處置辦公室主任、基金監管部主任,2016年05月至2017年11月曾任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金融正是其目前分管的領域之一。

可能是綜合考量了當前面臨的種種因素,獨立股東董事會聘請的第三方財務顧問對此次換股計劃給出了投贊成票的建議。也許在他們看來,換股計劃如同漢能及股東駛向A股的諾亞方舟的引擎,而獨立股東手中的投票不啻一張船票。

(責任編輯:李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