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晤,臺媒衝昏了頭,冷靜後發現關鍵內容

臺灣 中美關係 經濟 政治 日本 先鋒團軍情 2018-12-07

日前,全球媒體競相關注的中國與美國在阿根廷進行的會晤已經結束,此次會晤最重大的一點成果和關注點就在於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戰將以何種姿態在未來結束,以及中國與美國未來關係的判定和抉擇,這一內容關係到了中國和美國甚至是全世界的經濟和政治格局和走向。雖然會晤已經結束,但其帶來的影響和變動仍值得人們和媒體長遠的關注。而在這些主要內容之外,一個不被大多數媒體所主要報道的表態卻成為了直到態勢逐漸冷卻後,臺灣媒體才反應過來並且變成最為關注和擔憂的內容。

中美會晤,臺媒衝昏了頭,冷靜後發現關鍵內容

在這場令全球矚目的中美會晤中,中美雙方共同做出了停止進一步升級商品關稅等的貿易保護措施的決定。隨後,各大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和全球股市的瞬間大漲都十分明顯的體現了這一結果短時間內帶來的巨大影響。一時間,臺灣島內各媒體都紛紛將版面投給了中美貿易戰的中止等話題,但在會晤中美國對臺灣問題進行的關鍵性的表態卻幾乎沒有島內的媒體對其報道。直到近一天後,《旺報》才首先反應過來,用極大的標題發佈新聞稱,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停止極大地壓縮了“臺獨”勢力的空間。

中美會晤,臺媒衝昏了頭,冷靜後發現關鍵內容

在這份報道中,《旺報》評論說,此次中國與美國間的元首級會晤使得中美關係開始逐步緩和和改善,中止了中國同美國間的貿易直接衝突。而此前臺灣方面舉行的“九合一”選舉,又以民進黨失利,國民黨成員大部分獲選為結局。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岸間的關係可能會出現大幅度的緩和局面以至於重新回到認同“一箇中國”的主基調上,另外,中美貿易戰的結束也使得大陸方面具有更多剩餘的精力用以處理兩岸問題,應對臺灣方面的舉動。

中美會晤,臺媒衝昏了頭,冷靜後發現關鍵內容

這必然會使得島內“臺獨”勢力的活動範圍和規模急劇的減小,失去了大部分在島內“見縫插針”的機會。儘管此次會晤中,兩國並沒有將臺灣問題作為重點進行討論,但作為大陸方面一貫堅持與強調的一個前提性的政治問題,不可能毫不涉及。《旺報》表示說,民進黨在選舉時的失利情況說明臺灣民眾對於臺灣同大陸對立並不支持,由於民進黨政策所帶來的兩岸關係緊張,島內民眾更關心同大陸保持友好交流所帶來的民生問題的緩解,而此次會晤大大緩解了中美在經濟貿易上的衝突,更是使得臺灣當局企圖利用美國向中國施壓的想法被現實打消。民進黨目前也只能接受美國將臺灣問題作為中美間籌碼予以放棄,大陸方面繼續主導兩岸局勢的局面。

中美會晤,臺媒衝昏了頭,冷靜後發現關鍵內容

此外,臺灣當局對於大陸方面隨後在拉丁美洲方面的形成也表示了擔心。據悉,目前臺灣在中美洲地區仍保留著所謂的“邦交國”,而大陸方面此次對於拉丁美洲的訪問很有可能改變這一局面,使得其向大陸靠攏,這一可能帶來的外交影響可能將是臺灣當局目前無法承受的。此前,臺灣“邦交國”選擇同大陸方面建交已經是一個屢見不鮮的事件,而這一次可能臺灣又要失去幾個心理上的“外務夥伴”。事實上,島內民眾在看到民進黨的種種做法和態度時,對於兩岸關係的走向已經逐漸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中美會晤,臺媒衝昏了頭,冷靜後發現關鍵內容

日前,澳大利亞學術機構將臺灣一大學教授論文內有關臺灣的內容均改為了中華臺北,甚至連臺灣海峽也改作中華臺北海峽。這一事件引起了島內網民的熱議,大部分臺灣民眾認為這一事件同前段時間發生的所謂“奧運正名”事件公投被否決的情況一致,其起因都是島內少數的“臺獨”分裂勢力引起的,而正是這一公投令這一機構注意到了“中華臺北”這一稱呼。許多網友表示,對這一問題臺灣自身已經做出了表態,請日本方面不要再度干涉。而更多島內網友認為澳大利亞這一機構的舉動,在“奧運公投”的背景下也無可厚非。由此可以看出,臺灣民眾在一系列事情後,對兩岸關係在多個方面已經有了較為理性的認識和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