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樓房比教育 不比財產比希望 漯河市源匯區陶橋村村民“攀比”好家風'

"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仵樹大通訊員王會峰

村裡總共231戶991人,已先後走出243名大學生,其中博士生13名,碩士生21名。村民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個大學生,幾乎家家都有大學生,甚至部分家庭的子女全部都是大學生……這組驕人的數據來自漯河市源匯區問十鄉陶橋村。這個距市區近30公里的偏遠小村,經濟基礎薄弱,信息較為閉塞,又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現代的學習設備及手段,緣何相繼有這麼多的學生走向高等學府?8月30日,記者走進該村尋找答案。

“祖輩們歷來尊崇孔孟之道,口口相傳著我們村與孔子游學的種種故事,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村裡就辦起了全縣為數不多的私塾,非常重視子女教育問題。”陶橋村支部書記陶文博介紹說,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當年,村裡陶成川、陶翠華兩位青年就考上了本科院校,主要靠農業生產為主的村民們更加堅信“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激發了他們靠教育實現子女成才的信心和決心。

正是在這種“攀比”之下,村民們形成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共識,為了孩子的前途,為了家庭的希望,家長們勤勞苦幹,克服種種困難供養學生,部分經濟困難的家庭借遍了親戚朋友,甚至靠貸款供養學生。村裡逐步興起了不比樓房比學生、不比財產比希望、不比排場比教養的良好重教氛圍,村民以子女學習好為榮,以考上大學為傲,不僅家長之間,就連學生之間也都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氛圍,每年村裡都有六七人考上大學。

68歲的陶永謙是一名退休教師,三個子女都考上了大學,大兒子是中科院的博士,從事尖端科技研究,曾參加“神六”、“神七”和航母的研發工作;二兒子是一位本科生,女兒碩士畢業,目前均在深圳工作。“知識改變命運。學生就是家裡的希望,在供養學生最緊張的時候,家裡借債30餘萬元,如今,大兒子參加工作後,不僅還清了債務,日子也是越來越好了。”他說起自己的子女無比自豪。

貧窮同樣也是一筆財富。陶永謙認為教育孩子就四個字:興趣、習慣,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孩子們深知家裡經濟緊張的狀況,從來不比吃穿,非常節儉,而且還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立志要學習成才,無論嚴寒酷暑都堅持學習,常常至深夜。

村民陶俊國家裡三個孩子培養出了兩個博士一個碩士,為了供養孩子上學,夫妻倆起早貪黑掙錢,後來擺起了街頭小攤賣饃夾菜,也難以供上三個孩子的學費,一到學生開學季,夫妻倆就為學費犯愁,即便如此,夫妻倆仍堅定再苦再累也要供養學生的念頭,孩子們也都很爭氣,儘管沒有零花錢,穿的衣服、鞋是親戚朋友給的舊的,但孩子們從來沒有怨言,一門心思用到了學習上。

記者瞭解到,村裡走出去的大學生及鄉賢也始終關注著、支持著村裡的發展,創辦企業的村民陶新社曾出資為村裡鋪設了第一條柏油路,村民陶文鵬等一批創業成功人士則吸納村民到他的企業打工,增加村民的收入。

去年村裡建起了村史館、鄉愁館、敬賢堂、黨建館、書畫室五個功能館室,在敬賢堂裡,把歷年考上大學的大學生和在外成功人士分別做成英才榜和鄉賢榜供村民學習參觀,發揮榜樣的力量。村民申進賢、陶秋陽等為村裡無償捐贈了價值百萬餘元的書畫作品,大學生們還結合自己特長為村裡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提供信息、規劃等幫助,每逢寒暑假,回村的大學生們則在敬賢堂裡對中小學生進行言傳身教,開展學習輔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