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一首千古名詩,開篇5字便驚豔世人!

蘇味道,初唐詩人。與杜審言、崔融、李嶠並稱“文章四友”,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為其後裔。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詩名卻有著高下之分。對於蘇味道來說,不說詩名低於其後裔蘇軾,便是同時期的“初唐四傑”也稍遜一籌。所以相比較而言,他就顯得名不見經傳了。不過蘇味道卻寫過一首千古名詩《正月十五夜》。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一首千古名詩,開篇5字便驚豔世人!

《正月十五夜》便是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一首詩。顧名思義,這是一首描寫元宵節盛況的節日詩。那麼,這首詩為何稱道上是千古名詩呢?主要是因為它的開篇5字“火樹銀花合”,將唐代元宵節的盛況概括的淋漓盡致,美得令人心醉。辛棄疾便是根據這5字,寫出了“東風夜放花千樹”。而“火樹銀花”,已經是成語了。下面我們便來一起欣賞蘇味道的這首《正月十五夜》: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一首千古名詩,開篇5字便驚豔世人!

首句“火樹銀花合”,蘇味道整體的概括了元宵節的盛況。據劉肅《大唐新語·文章》載:武則天時,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燈,金吾弛禁,特許夜行,觀燈者人山人海。文士數百人賦詩紀事,當時以蘇味道、郭利貞、崔液三人所作為絕唱。然而,郭、崔二人所作,人們早已淡忘,唯有本篇傳誦不絕。

“火樹銀花”,便是對其中所記載元宵花燈的形容。據史料記載,當時是將五萬盞花燈掛在一個高二十丈的燈輪上,其壯麗的景象可想而知。由此可見,所謂的“火樹銀花”,便是在燈光的照耀下,樹如火樹,燈如銀花。那麼,為什麼說是“火樹銀花合”呢?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一首千古名詩,開篇5字便驚豔世人!

“合”字諧音“河”字,指的是花燈形成的燈河,又可以指元宵節夜晚天上的銀河。所以這句詩便可以看成是燈河和銀河交相輝映,彷彿融合在了一起。那麼這個場景,稍微一聯想,就能體會到它的壯美。所以說這首詩的開篇5字便令人心醉。

從次句“星橋鐵鎖開”開始,蘇味道便是從局部來展現洛陽城的元宵夜盛況。首先,在蘇味道的筆下。我們能夠看到星津橋的鐵鏈已經打開,暗示著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行,參與到這個盛況中。“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便是對取消宵禁後,人流急劇增加的一個描寫。即明月下,塵土飛揚,人流湧動。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一首千古名詩,開篇5字便驚豔世人!

其次,“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兩句,則是蘇味道對節日歡樂氣氛的具體寫照。即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遊伎們豔裝行歌,唱著“落梅”一類通俗流行的歌曲。最後,“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兩句,即今晚京城裡的禁衛軍不禁夜,所以這個元宵之夜便成了不眠之夜。“莫相催”三字,則形象地表達了人們樂而忘返的喜悅心情。

綜觀蘇味道的這首詩,將唐代洛陽城的元宵節之夜,描繪的美輪美奐。僅“火樹銀花合”5字,便可以讓這首詩成為千古名詩。因為它不僅能夠形容當時的元宵節之夜,還能形容今天我們所有的重大節日。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