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別號壺公,又號抱冰老人,香巖居士,無競居士。無競的意思大約相當於“我和誰都不爭,因為和誰爭我都不屑”。祖籍直隸南皮,出生於貴州興義府。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早期是清流派代表人物,後期是洋務派代表人物。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其間兩次短期署理兩江總督職務)、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1.

早期張之洞是清流派的代表人物,清流派的骨幹還有張佩綸、寶廷、陳寶琛等,當時他們共同擁戴軍機大臣、大學士李鴻藻為領袖,而實際上張之洞是清流派的首領。

清流派的這些人,憤青較多,大多數都是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文人,只是當時朝廷正處於多事之秋,外國列強恣意侵略中國邊疆,民族危機十分嚴重。為了抗衡朝廷的實權派大臣,慈禧有意培植清流派的勢力。因此朝廷內外出現“臺諫生風,爭相搏擊”的局面。

1879年,沙俄侵佔伊犁。清廷派去談判的代表是完顏崇厚。8月17日,在沙俄脅迫下,厚顏的完顏崇厚在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的裡瓦幾亞擅自與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爾斯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十八條(即《交收伊犁條件》簡稱《崇約》),另有《瑗琿專條》《兵費及恤款專條》《陸路通商章程》十七條。崇厚擅自簽訂了這份賣國條約後,竟然不等朝廷的批覆,未經奉旨悄然回國。

面對這樣一張喪權辱國的條約,朝廷上下譁然。張之洞上奏說:“若盡如新約,所得者伊犁二字之空名,所失者新疆又萬里之實際。”最後,朝廷將崇厚革職查辦,令派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再赴俄國談判。

為了增加這次談判的籌碼,老將左宗棠親率大軍向伊犁挺進。這次清廷文武並進,沙俄最終低頭,與清廷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雖然該條約也不平等,但左宗棠比較滿意。英、法、美等各國主流報紙評論:“中國的天才外交官曾紀澤創造了外交史上的一個奇蹟,他迫使大俄帝國把已經吞進口裡的土地又吐了出來。這是俄國立國以來不曾有過的事情。”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因為在新疆問題上的直言力諫,張之洞得到朝廷賞識,1881年出任山西巡撫一職。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他接替的是因為抗法作戰不力的張樹聲。這個時候,臺灣的巡撫是劉銘傳。劉銘傳與張樹聲的部隊都屬於淮軍,他們的部隊稱號分別是“銘字營”和“樹字營”。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既然是淮軍就都屬於李鴻章的嫡系,那麼做為清流派代表人物的張之洞與其是對立派。

不過,大敵當前應摒棄前嫌,張之洞雖然是兩廣總督,但他一直在密切關注著臺灣。

1884 年 8 月,法國海軍少將利士比率軍艦進攻臺灣基隆。對此,張之洞向清廷提出一個非常著名的“牽制以戰越為上策”的主張。他認為,法國在亞洲的大本營在越南,如今我們急攻越南,乃法國之必救。那麼要攻打越南,則必須啟用這個人。

此人是歷史課本上一個如雷貫耳的人物,他叫劉永福。

2.

劉永福早期時候是天地會的人物。據說,劉永福有一次在睡夢中,夢見一個老人告訴他,你乃天地會陳近南之後,所以應該反清。劉永福在20歲時候就加入了天地會,後來天地會被清廷清剿,他率領他的人馬轉戰到了越南,並組建黑旗軍。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按照張之洞的提議,清廷開始招撫劉永福,並令他在越南與法軍作戰。1882年4月,劉永福率黑旗軍三千人與法軍在河內西面的紙橋展開戰鬥,取得紙橋大捷。越南國王晉升劉永福為三宣提督,一等男爵。

1883年農曆三月初八,另一個重要人物被派到了越南,他叫唐景崧。

對於劉永福來說,唐景崧進駐黑旗軍意義非同小可。這是劉永福的軍隊從游擊隊邁向正規軍的重要一步。唐景崧告訴劉永福,他和他的軍隊,從此之後可以恢復大清國籍了!朝廷的官方回覆是,“天朝寬大為懷,凡我華夏子孫,但能御外侮,衛國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

與此同時,法國在臺灣這邊也緊鑼密鼓進行著吞併陰謀。

1884年8月4日,法艦直逼基隆,法軍遠東艦隊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利士比親自指揮,與臺灣巡撫劉銘傳守軍展開激戰。這場戰鬥,劉銘傳打死打傷法軍100多人,法國侵佔基隆計劃首戰失敗。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法國一計不成,又生二計。一方面與清廷假裝開展談判,一方面暗中瞄準了福州馬江的大清水師。1884年8月23日,孤拔率領的法國艦隊突然對馬尾港內的中國艦隊發起攻擊。當時,指揮福建水師的正是清流黨的另一個領袖人物張佩綸。張佩綸本身是言官出身,沒有任何戰鬥經驗,此戰導致福建水師所有戰艦全部被擊沉。

張佩綸因為戰事失敗並被問責之後,這一撥清流黨基本宣告解散。

做為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再次提出必須在越南給與法國以痛擊。

1884年底,唐景崧與劉永福的黑旗軍配合西線清軍,圍困法軍駐守的宣光城。遺憾的是,攻城3個月也未能拿下宣光,城中法軍終於等來了援軍。1885年2月,法國再次增兵越南,並集中兩個旅團約萬餘人拿下了軍事戰略要塞重地諒山。清軍紛紛後撤,法軍乘勢侵佔了廣西門戶鎮南關。

危急關頭,張之洞保薦了70歲的老將馮子才。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馮子才字萃亭,時人稱之為萃帥,他的軍隊被稱為萃軍。馮子才掛帥,取得了著名的鎮南關大捷。

幾乎與此同時, 劉永福的黑旗軍也取得了臨洮大捷。

鎮南關大捷的勝利,直接導致了法國總理茹費理的倒臺。當時,法國內閣以306對149的票數否決了茹費理的“增撥軍費案有先議權”提案。茹費理引咎辭職。然而,茹費理辭職之後,法國內閣馬上就給越南法軍撥付了五千萬法郎,這表明法國絲毫沒有停止戰爭的打算。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於是,一場艱難的談判又開始了。

3.

許多人覺得,鎮南關大捷明明打勝了,為什麼卻簽訂了一個失敗的條約呢?這裡其實有一個條款大家沒有注意。

這次談判,張之洞邀請英國出面調停。條約對中國肯定是不公平的。我們也只能感嘆,弱國無外交。當時這一戰,馮子才的萃軍、劉永福的黑旗軍都傷亡慘重。最終的後續軍費已經跟不上了。

那麼在英國的調停之下,中國退出對越南的保護,法國成了越南的全權保護國。而做為一個交換條件,要求法國軍艦必須全部退出臺灣。

事實上,此刻臺灣這邊,法國已經拿下了基隆,並對沿海進行了封鎖。

1885 年 4 月 4 日, 清政府授權英國人金登幹在巴黎與法國代表畢洛簽訂了《中法停戰條件》,其中第二款明文規定“法國並允將臺灣封港事宜撤除”。不過,法國海軍並未立即解除對臺灣的封鎖。

張之洞憂心忡忡。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多次致電總理衙門,要求朝廷迅速與法方交涉,讓法軍遵守條約規定馬上退出臺灣。又單獨致電李鴻章,請求他加速與法方接商談洽,照約解除臺灣封鎖。他在電文中寫道,“無論如何為難,亦宜盡力爭取”。

1885年6月9日,《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在天津正式簽訂。中國承認法國為越南的保護國,開放蒙自、龍州兩地與法國通商,法軍撤出基隆、澎湖,並撤銷對於中國海面的封鎖。至此法國侵佔臺灣的戰爭終於宣告結束。

前門驅虎,後門迎狼。法國走了,日本又來了。

4.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了。8月,已經從越南被迫奉命回國的劉永福再次被啟用,他被派往臺灣,先赴臺北,後駐臺南。他先後在潮汕、臺灣等地招募新兵,將黑旗軍迅速擴充至八營,成為保衛臺灣的重要軍事力量。

劉永福的曾經搭檔唐景崧,也因入越參加抗法鬥爭有功,回國被“賞花翎,賜號迦春巴圖魯,晉二品秩,除福建臺灣道”。1891年又遷臺灣布政使。1894年署理臺灣巡撫。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戰爭初期,張之洞致電唐景崧, 提醒他“臺但防倭耳”。

雖然張之洞“三次電奏,力阻和議”,奈何清廷被倭寇打怕了,1895年4月,李鴻章代表清廷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張之洞比照當時俄侵佔伊犁例,請求毀約再戰。結果遭到朝廷痛斥。

其實早在1894年11月,張之洞就提出了一個類似“遠交近攻”的策略。他認為,與其讓臺灣白白被日本吞併,不如暫時抵押給英國。中國“向英國借款二三千萬,以臺灣作保。 臺灣既以保借款,英必不肯任倭盜踞,英必自以兵輪保衛臺灣,臺防可紓”。

應該說,在當時情況下,張之洞的想法雖然不是上策,但也是萬般無奈之下的一個緩兵之策。清廷最後採納了張之洞的建議,派龔照瑗去與英國談判,但最後並沒有談出結果。

大戰在即,張之洞利用自己過去與唐景崧和劉永福之間的交情,電囑二人要摒棄前嫌,通力合作,共同對付倭寇。1895年3月,日軍進攻澎湖。張之洞毫無猶豫的給與臺軍大批軍火和軍需物資支援。

4月19日,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的消息傳到了臺灣,全臺震動。此時,張之洞一方面給清廷發電,請求不能斷絕與臺灣聯絡;另一方面再次電傳唐景崧和劉永福,希望他們從民族大義出發,不要回國,要留在臺灣領導抗日。

他為臺灣把心操得稀碎 孫中山評價他是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

張之洞的鼓動產生了作用。5 月 20 日,清政府下令要求所有臺灣官員內渡。唐景崧斷然拒絕。就這樣,唐景崧和劉永福留下來與臺灣同呼吸共命運。

張之洞的做法招致了李鴻章和朝廷不滿。清廷電令張之洞,不允許他再以任何形式插手臺灣事務。

沒有辦法,張之洞不得不停止了對唐景崧和劉永福的一切軍事和物資的援助。沒有了張之洞的支援,唐景崧在最後危急關頭放棄了自己的承諾,化裝乘德國輪船回到福建。

張之洞把最後抗日任務寄託在劉永福身上。他通過其他人電告劉永福,“成則為鄭成功, 敗則為田橫,皆不失為奇男子”。在臺灣淪陷之後漫長的日子裡,劉永福被推舉首領,領導臺灣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

縱觀張之洞一生,在抗俄、抗法、抗日鬥爭中都有他的身影。雖然他一生沒有去過臺灣,但為了臺灣的命運可謂操碎了心,是名副其實的民族英雄。

參考資料:《清史稿·張之洞傳》、《張文襄公奏議》等。

作者:風林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