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常年統兵在外,跟家裡面是聚少離多,那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全部落在了吳氏一個人的身上。一家人在舒縣的時候,孫策作為長子,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經常拋頭露面廣納賢士。這個時候,吳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因此,孫權在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母親身上的沉穩幹練、善謀多斷、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都融到了自己身上。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常年統兵在外,跟家裡面是聚少離多,那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全部落在了吳氏一個人的身上。一家人在舒縣的時候,孫策作為長子,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經常拋頭露面廣納賢士。這個時候,吳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因此,孫權在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母親身上的沉穩幹練、善謀多斷、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都融到了自己身上。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關於吳氏對孫權的影響,在孫權接位之後的記載中也有體現。《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這也足以說明,吳氏對孫權的特別關愛,以及孫權在成長的過程受到母親非常大的影響。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常年統兵在外,跟家裡面是聚少離多,那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全部落在了吳氏一個人的身上。一家人在舒縣的時候,孫策作為長子,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經常拋頭露面廣納賢士。這個時候,吳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因此,孫權在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母親身上的沉穩幹練、善謀多斷、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都融到了自己身上。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關於吳氏對孫權的影響,在孫權接位之後的記載中也有體現。《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這也足以說明,吳氏對孫權的特別關愛,以及孫權在成長的過程受到母親非常大的影響。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另外,孫策對孫權才能的認可,以及有意培養和歷練。在《江表傳》的記載中,孫策領軍平定江東諸郡的時候,為了讓孫權提前歷練,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孫權性格豁達且好謀善斷,又喜歡結交名人義士,所以在江東很快就有了名氣。孫策理政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參與其中,時而還問問他的想法和意見。孫權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讓孫策感到非常吃驚,對某些關鍵問題上的見解,更是讓孫策自嘆不如。所以,孫策每次在宴請賓客的時候都會說:“此諸君,汝之將也。”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常年統兵在外,跟家裡面是聚少離多,那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全部落在了吳氏一個人的身上。一家人在舒縣的時候,孫策作為長子,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經常拋頭露面廣納賢士。這個時候,吳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因此,孫權在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母親身上的沉穩幹練、善謀多斷、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都融到了自己身上。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關於吳氏對孫權的影響,在孫權接位之後的記載中也有體現。《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這也足以說明,吳氏對孫權的特別關愛,以及孫權在成長的過程受到母親非常大的影響。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另外,孫策對孫權才能的認可,以及有意培養和歷練。在《江表傳》的記載中,孫策領軍平定江東諸郡的時候,為了讓孫權提前歷練,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孫權性格豁達且好謀善斷,又喜歡結交名人義士,所以在江東很快就有了名氣。孫策理政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參與其中,時而還問問他的想法和意見。孫權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讓孫策感到非常吃驚,對某些關鍵問題上的見解,更是讓孫策自嘆不如。所以,孫策每次在宴請賓客的時候都會說:“此諸君,汝之將也。”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此外,根據《三國志•吳主傳》中的記載:孫策在平定江東之後,特意任命15歲的孫權為陽羨縣長。其目的和用意,一個是為了讓孫權能夠在執政的過程中練就獨當一面的能力;另一個方面,也算是對孫權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考驗。除了在行政上的歷練和考驗之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還特意讓孫權一同參加了征討廬江太守劉勳和黃祖的軍事行動。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常年統兵在外,跟家裡面是聚少離多,那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全部落在了吳氏一個人的身上。一家人在舒縣的時候,孫策作為長子,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經常拋頭露面廣納賢士。這個時候,吳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因此,孫權在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母親身上的沉穩幹練、善謀多斷、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都融到了自己身上。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關於吳氏對孫權的影響,在孫權接位之後的記載中也有體現。《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這也足以說明,吳氏對孫權的特別關愛,以及孫權在成長的過程受到母親非常大的影響。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另外,孫策對孫權才能的認可,以及有意培養和歷練。在《江表傳》的記載中,孫策領軍平定江東諸郡的時候,為了讓孫權提前歷練,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孫權性格豁達且好謀善斷,又喜歡結交名人義士,所以在江東很快就有了名氣。孫策理政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參與其中,時而還問問他的想法和意見。孫權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讓孫策感到非常吃驚,對某些關鍵問題上的見解,更是讓孫策自嘆不如。所以,孫策每次在宴請賓客的時候都會說:“此諸君,汝之將也。”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此外,根據《三國志•吳主傳》中的記載:孫策在平定江東之後,特意任命15歲的孫權為陽羨縣長。其目的和用意,一個是為了讓孫權能夠在執政的過程中練就獨當一面的能力;另一個方面,也算是對孫權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考驗。除了在行政上的歷練和考驗之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還特意讓孫權一同參加了征討廬江太守劉勳和黃祖的軍事行動。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時局動盪,作為將來的東吳之主,面對刀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讓孫權提前接觸軍事征伐;第二個就非常好理解了,作為將來的領導者,手上沒有半點軍功的話,怎麼能夠讓帳下的武將們臣服呢,所以建立軍功也是很有必要的。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常年統兵在外,跟家裡面是聚少離多,那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全部落在了吳氏一個人的身上。一家人在舒縣的時候,孫策作為長子,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經常拋頭露面廣納賢士。這個時候,吳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因此,孫權在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母親身上的沉穩幹練、善謀多斷、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都融到了自己身上。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關於吳氏對孫權的影響,在孫權接位之後的記載中也有體現。《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這也足以說明,吳氏對孫權的特別關愛,以及孫權在成長的過程受到母親非常大的影響。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另外,孫策對孫權才能的認可,以及有意培養和歷練。在《江表傳》的記載中,孫策領軍平定江東諸郡的時候,為了讓孫權提前歷練,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孫權性格豁達且好謀善斷,又喜歡結交名人義士,所以在江東很快就有了名氣。孫策理政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參與其中,時而還問問他的想法和意見。孫權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讓孫策感到非常吃驚,對某些關鍵問題上的見解,更是讓孫策自嘆不如。所以,孫策每次在宴請賓客的時候都會說:“此諸君,汝之將也。”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此外,根據《三國志•吳主傳》中的記載:孫策在平定江東之後,特意任命15歲的孫權為陽羨縣長。其目的和用意,一個是為了讓孫權能夠在執政的過程中練就獨當一面的能力;另一個方面,也算是對孫權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考驗。除了在行政上的歷練和考驗之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還特意讓孫權一同參加了征討廬江太守劉勳和黃祖的軍事行動。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時局動盪,作為將來的東吳之主,面對刀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讓孫權提前接觸軍事征伐;第二個就非常好理解了,作為將來的領導者,手上沒有半點軍功的話,怎麼能夠讓帳下的武將們臣服呢,所以建立軍功也是很有必要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吳錄》中的記載,孫權參加完這兩次戰鬥之後,孫策特意向朝廷上報請功。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領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將周瑜、領桂陽太守行徵虜中郎將呂範、領零陵太守行蕩寇中郎將程普、行奉業校尉孫權、行先登校尉韓當、行武鋒校尉黃蓋等同時俱進。”從孫策上報請功的作戰人員名單中來看,除了孫權之外,都是跟著孫策在平定江東時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由此也不難看出:孫策為了培養孫權,也可謂是思慮周到、用心良苦了。


"

據《三國志》中的記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重傷不愈,在彌留之際囑託張昭等重臣“善相吾第!”,後又對孫權進行了一番囑託便長辭而去了。自此,19歲的孫權接承父兄遺志,執掌東吳大權,並在眾人的支持下,於數年之後終成大業,與魏、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不過通過史料中的記載,這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典略》中的記載:孫策在做臨終囑託的時候,張昭曾以“性似策”為由,向他提議17歲的孫翊接位。而關於孫翊性格的描述,在《三國志•宗室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孫翊,驍悍果烈,有兄策風。”這也就是說,在孫策臨終的時候,孫權並不是唯一的接班人,而且好像大臣們更看好孫翊。那麼孫策為什麼沒有同意張昭等人的提議,而是直接將大權交給了孫權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首先,從《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孫堅、孫策兩父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謀勇善斷,但沉穩不足。這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他們的評價中也有一個體現:“堅勇摯剛毅,策猛銳冠世。然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謀勇善斷”,這是在亂世之中作為一名征服者,開疆擴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質。然而它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很容易讓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後,變得浮躁輕佻,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大敗黃祖之後圍困襄陽,然後隻身登上峴山,被敵軍用箭射死;孫策殺了吳郡太守許貢,在後來隻身出門的時候,遭到其門客們的圍攻,最後重傷不愈。他們兩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時,大業未定之機而草草結束了生命。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惋惜,但也從中說明了他們缺乏“沉穩”的一面。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在重傷期間,為了選接班人,應該是做過慎重而多方面考慮的。當時東吳諸郡已經平定,出於長遠考慮的話,急需要一個穩重的接班人,來做長久而精心的打理。這種胸志未完、大業未成的缺憾,也可能是孫策沒有同意張昭提議而選擇孫權的原因之一。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其次,孫權在少年時的綜合表現,在幾個兄弟當中也確實是很突出。在孫權的從幼年到少年的成長過程中,他母親吳氏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從《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來看,吳氏雖然家境不好,早年父母雙亡,跟弟弟吳景相依為命,但是從她處理孫堅提親的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極有修養、遇事不怯、處事果決且很有擔當的一個女人。“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如果沒有一定的修養和擔當,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堅常年統兵在外,跟家裡面是聚少離多,那麼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就全部落在了吳氏一個人的身上。一家人在舒縣的時候,孫策作為長子,為了擴大家族的實力,經常拋頭露面廣納賢士。這個時候,吳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孫權等幾個年幼的孩子們身上。因此,孫權在整個成長的過程當中,將母親身上的沉穩幹練、善謀多斷、眼光長遠等優秀品質都融到了自己身上。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關於吳氏對孫權的影響,在孫權接位之後的記載中也有體現。《三國志•嬪妃傳》中的記載:“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這也足以說明,吳氏對孫權的特別關愛,以及孫權在成長的過程受到母親非常大的影響。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另外,孫策對孫權才能的認可,以及有意培養和歷練。在《江表傳》的記載中,孫策領軍平定江東諸郡的時候,為了讓孫權提前歷練,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孫權性格豁達且好謀善斷,又喜歡結交名人義士,所以在江東很快就有了名氣。孫策理政的時候也經常讓他參與其中,時而還問問他的想法和意見。孫權每次提出的意見,都讓孫策感到非常吃驚,對某些關鍵問題上的見解,更是讓孫策自嘆不如。所以,孫策每次在宴請賓客的時候都會說:“此諸君,汝之將也。”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此外,根據《三國志•吳主傳》中的記載:孫策在平定江東之後,特意任命15歲的孫權為陽羨縣長。其目的和用意,一個是為了讓孫權能夠在執政的過程中練就獨當一面的能力;另一個方面,也算是對孫權進行一個全方位的考驗。除了在行政上的歷練和考驗之外,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還特意讓孫權一同參加了征討廬江太守劉勳和黃祖的軍事行動。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孫策之所以這樣做,一是因為時局動盪,作為將來的東吳之主,面對刀兵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讓孫權提前接觸軍事征伐;第二個就非常好理解了,作為將來的領導者,手上沒有半點軍功的話,怎麼能夠讓帳下的武將們臣服呢,所以建立軍功也是很有必要的。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根據《吳錄》中的記載,孫權參加完這兩次戰鬥之後,孫策特意向朝廷上報請功。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領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將周瑜、領桂陽太守行徵虜中郎將呂範、領零陵太守行蕩寇中郎將程普、行奉業校尉孫權、行先登校尉韓當、行武鋒校尉黃蓋等同時俱進。”從孫策上報請功的作戰人員名單中來看,除了孫權之外,都是跟著孫策在平定江東時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由此也不難看出:孫策為了培養孫權,也可謂是思慮周到、用心良苦了。


孫策彌留之際,為什麼放棄孫翊,選擇了孫權做接班人


從以上這些角度來看的話,說明孫權不僅在幾個兄弟當中的才能比較突出,而且也是很早就被孫策認可並刻意地對他進行了一番歷練和培養。當然,最終的結果,孫權的表現也讓孫策很滿意。所以,在他彌留之際,才選擇了孫權作為接班人。

參考書籍:《三國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