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 人生第一份工作 涵涵愛畫畫 2019-09-13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繼續疊放磚塊,高過你的視線高度。頂端磚塊的直線向下傾斜交至最初的消失點。無論磚塊疊得多高,消失點總會保持一致。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繼續疊放磚塊,高過你的視線高度。頂端磚塊的直線向下傾斜交至最初的消失點。無論磚塊疊得多高,消失點總會保持一致。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最下面的磚塊周圍擺幾塊磚,側面相接,首尾相連。新添加的這些磚塊的延長線依然交至最初的消失點。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繼續疊放磚塊,高過你的視線高度。頂端磚塊的直線向下傾斜交至最初的消失點。無論磚塊疊得多高,消失點總會保持一致。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最下面的磚塊周圍擺幾塊磚,側面相接,首尾相連。新添加的這些磚塊的延長線依然交至最初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現有的磚塊上再多加幾層。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繼續疊放磚塊,高過你的視線高度。頂端磚塊的直線向下傾斜交至最初的消失點。無論磚塊疊得多高,消失點總會保持一致。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最下面的磚塊周圍擺幾塊磚,側面相接,首尾相連。新添加的這些磚塊的延長線依然交至最初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現有的磚塊上再多加幾層。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繼續疊放磚塊,高過你的視線高度。頂端磚塊的直線向下傾斜交至最初的消失點。無論磚塊疊得多高,消失點總會保持一致。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最下面的磚塊周圍擺幾塊磚,側面相接,首尾相連。新添加的這些磚塊的延長線依然交至最初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現有的磚塊上再多加幾層。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側面相接,首尾相連。再在上面加更多的磚塊,堆疊出高度各不相同的“大樓”。因而,經過視平線上的兩個透視點就可以做出這座大樓的透視圖。

你站在高層辦公室的窗前對著窗外的樓群做速寫時,就可以把那些大樓想象成一層一層堆起來的磚塊,就像我們前幾頁做的那樣。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繼續疊放磚塊,高過你的視線高度。頂端磚塊的直線向下傾斜交至最初的消失點。無論磚塊疊得多高,消失點總會保持一致。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最下面的磚塊周圍擺幾塊磚,側面相接,首尾相連。新添加的這些磚塊的延長線依然交至最初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現有的磚塊上再多加幾層。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側面相接,首尾相連。再在上面加更多的磚塊,堆疊出高度各不相同的“大樓”。因而,經過視平線上的兩個透視點就可以做出這座大樓的透視圖。

你站在高層辦公室的窗前對著窗外的樓群做速寫時,就可以把那些大樓想象成一層一層堆起來的磚塊,就像我們前幾頁做的那樣。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想以站在街道上的行人的視線高度畫這座大樓。

首先,想想一個人站在街上的時候,他的視線高度會有多高?或許就到上圖樓門上的標記那麼高。


"

透視的學習

地平線

消失點

視平線

畫家的任務就是在平面的畫紙上把物體立體地呈現出來。為畫出立體感,畫家運用了一種繪畫技法,我們稱之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透視不僅可以使物體看起來多維、飽滿,還可以用來製造聚攏感、距離感和空間感。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隨著火車鐵軌走到平原,在那兒能看到一望無垠的平整的土地。遙望四周,遠處綿延的土地與天相接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線就是“地平線”。

解說地平線最好的例子就是眺望一大片空曠的水體,目之所及,只有水面,看不見海岸。在大海上,地平線就是一條無限延伸的線。

儘管我們的視線總是受到各種物體的干擾,比如一隻手,一幢大樓,一座高山,我們把地平線理解為無限延伸的。即便我們走進一幢大樓,關了門,地平線依舊不聲不響地存在著。

如果遮掩地平線的所有物體都是透明的,那麼地平線將毫無阻攔地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對此詳見下頁圖示。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站在兩條鋥光發亮的鐵軌中間,鐵軌在平原上一直延伸下去,直到在遠方接觸地平線的那一刻便從我們的視野裡消失了。

我們把鐵軌消失的地方稱為“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視平線與視線平齊。你可能覺得上面這句關於視平線的陳述過於簡潔通俗,但很多職業畫家都會忽視如此字面的概念,真令人不解。視平線的重要性不可小覷。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顯而易見,站在桌子旁和原地坐在地毯上畫同一張桌子時,因視線高度不同,所得畫作完全不同。你在作畫時,不管目標物體在視平線之上還是之下,整個透視畫法體系都是基於視平線高度的。


現實中的平行與畫面中的平行

平行線和單點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兩道鐵軌間的垂直間距都是相等的。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直線間的垂直間距相等,我們就稱其為平行線。

然而在透視中,我們並不把這些平行線畫成平行的,這是為什麼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讓我們從上圖所示人物的正上方向下看。當他看腳下的鐵軌時,他的視野必須擴得很大,才能把兩條鐵軌囊括進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他抬頭向50米開外看去時,雖然看到的間距還是那麼寬,但是看向遠處時,他的整個視野範圍變得狹長。以此類推,看得越遠,視野越狹長,看到的間距越窄。上圖陰影部分顯示的即是看遠方鐵軌間距時所呈現的視野範圍。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他不斷抬高視線去看遠方與地平線重疊的鐵軌間距,他的視野就會越來越狹長,直至視野寬度消失,成為地平線上的一點,即消失點。

因此當他看離他越近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寬;看越遠的鐵軌間距,他看到的越窄,直至成為視平線上一個點。這裡所說的視野範圍的寬窄利用28頁所述會更容易理解:擎起一塊玻璃板,保持與地面垂直,並在玻璃板上畫出所看到的鐵軌間距。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平行線是兩條或兩條以上向同一方向並以等間距延伸的直線。方桌的對邊是平行的,一塊塊地板是平行的,兩條鐵軌是平行的……我們知道兩條平行的鐵軌會在視野範圍的遠端交會成一點。注意觀察上圖鐵軌兩邊的籬笆和電線杆,它們同樣延伸交會於那一點。在透視中,一組平行線如有延伸行為,就一定只有一個消失點。

這句話有兩個特例,前頁圖示中均有顯示。

(1)當我們正面面對一組平行線的消失點(如圖所示),我們所採用的是單點透視;在前頁圖中從左至右的直線,如鐵軌的枕木,是與地平線平行的。它們沒有消失點。

(2)從上至下(與地平線垂直)的豎直直線,如電線杆、籬笆豎樁也都是平行的,但它們沒有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擎一張玻璃紙或一塊玻璃與身體平行,且與地面垂直。透過透明的玻璃,你能看到前方的景物和物體。若要把所見物體落實到這張玻璃紙上,就需要用到透視法。我們可以把這張玻璃紙看做畫紙或油畫的帆布。如上圖所示放置時,我們稱其為“畫面”。透視就是在畫面上完成的。“畫面”垂直於地面,處於畫家和所畫物象之間,且如下圖右所示,畫面與視線方向成直角。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三組平行線

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上圖左是一塊普通磚塊。

長方體本有六面,但在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個面。上圖右標示出來的直線即每兩面相交後所得相交線。如果把六個面每兩面的交線都畫出來,那就是12條線。

4條長線,即磚塊的長度,是平行的。

4條寬線,即磚塊的寬度,是平行的。

4條高線,即磚塊的高度(或者說厚度),也是平行的。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還記得小時候把磚塊一塊接一塊地連起來當做鐵軌嗎?現在讓我們再試一次。你會發現我們在前幾章節討論過的平原上的鐵軌的特徵——視平線、消失點等對這一排磚塊同樣適用。現在我們拿掉其他磚塊,只留下一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只要延伸兩側直線直至相交,我們便能再一次定位消失點和視平線。兩條延長線的交點即消失點。穿過消失點的水平直線即視平線。因此,在透視時,只要延伸任意兩條代表平行關係的平行線,我們就可以找到消失點和視平線。


找到消失點和透視線

從雜誌上剪下照片,延長有平行關係的平行線定位消失點,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小實驗。延長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如圖所示,穿過左右兩個消失點的直線便能告訴我們拍下這張照片時照相機的取景高度。這條直線就是視平線。任何一張建築物或房間內部的照片都可以拿來做這個實驗。一個便捷的方法是,把照片或剪貼畫粘在一張大白紙正中央,然後再用尺子和筆畫出透視線。


兩個消失點

(兩點透視)

高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消失點位處磚塊中心的正上方,我們又得到一幅鐵軌透視的模型圖:一組相交的平行線(鐵軌)和一組平行於地平線的平行線(枕木)。第二組平行線也可以理解為其平行於畫面。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高線。這個就簡單多了。磚塊中第三組平行線,即“高線”,依然可以向上或向下延伸,但它們沒有消失點。因為高線垂直於畫面,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段高度,無論向上或向下延伸多長,它們都不會出現消失點。我們可以把高線比作是我們透過窗子向外看時窗框的豎框或者窗外的護欄。


用磚塊構建透視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面前的桌子上平放一塊磚塊。畫出磚塊的透視圖並延長有平行關係的直線交至消失點。在磚塊上再疊放一塊磚塊。隨著母體的增加,有平行關係的直線數目也增加了。延長後交於第一塊磚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當磚塊疊加到接近你的視線時,最上面的一塊磚的頂面變得狹窄,因為構成頂面的直線逐漸趨向重疊。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疊得與你的視線齊高時,最上面磚塊的頂面已不可見。因頂面兩組平行直線已完全重疊為一條線。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繼續疊放磚塊,高過你的視線高度。頂端磚塊的直線向下傾斜交至最初的消失點。無論磚塊疊得多高,消失點總會保持一致。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最下面的磚塊周圍擺幾塊磚,側面相接,首尾相連。新添加的這些磚塊的延長線依然交至最初的消失點。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在現有的磚塊上再多加幾層。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磚塊側面相接,首尾相連。再在上面加更多的磚塊,堆疊出高度各不相同的“大樓”。因而,經過視平線上的兩個透視點就可以做出這座大樓的透視圖。

你站在高層辦公室的窗前對著窗外的樓群做速寫時,就可以把那些大樓想象成一層一層堆起來的磚塊,就像我們前幾頁做的那樣。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現在我們想以站在街道上的行人的視線高度畫這座大樓。

首先,想想一個人站在街上的時候,他的視線高度會有多高?或許就到上圖樓門上的標記那麼高。


素描透視如此簡單,一看就會了


降低視平線至前頁門上的標記,以此為基礎做出這組樓群的透視圖。兩消失點在視平線上的相對位置和之前一樣。可以看到畫面中垂直的直線的方向沒有發生變化,而水平方向的直線卻因視平線的改變而較之前的透視有所不同。通過抬高或降低我們的視平線高度,我們可以得到這組樓群的不同角度的透視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