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趙匡胤黃袍加身是設計好的,你是猜測,我卻有最權威的五證據

宋朝 趙匡胤 中國歷史 石守信 張生全精彩歷史 2017-05-10

在宋代的官方史書《太祖實錄》中,趙匡胤“黃袍加身”是被逼的,原本他不想造反,但不造反勢必引起更大的動盪。從國家的長治久安出發,趙匡胤只得勉為其難,被架著雙手擁上了皇帝的寶座。不過考慮到《太祖實錄》被宋太宗四次指令修改,因此其可信度實在不高。雖然宋太宗修改《太祖實錄》主要是從考慮自己出發,但讓趙匡胤“名正言順”地繼承皇位,也是他的重要目的之一。

“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遂罷兵。”這句詩出自清人查慎初的《詠史》。查慎初在這裡把“陳橋兵變”當成是一樁疑案。他的意思是趙匡胤黃袍加身並非被迫,很可能是自編自導的一幕大戲。事實上,從歷史書上的記載來看,確實有許多值得懷疑的地方。

都說趙匡胤黃袍加身是設計好的,你是猜測,我卻有最權威的五證據

(遼國出兵)

其一,是否真有遼國與北漢聯合出兵侵周之事?有兩個證據可以證明此事純屬子虛烏有:一是遼國的史書及各種文獻上,都沒有出兵的記錄。與敵國開戰,這麼一件重大的事件,史書上不可能絕口不提。再說,遼國才發生了鎮壓貴族叛亂的事情,不可能再對外用兵。二是趙匡胤當皇帝后,就沒再接著打仗。彷彿遼國與北漢是為了配合趙匡胤當皇帝演的一場戲一樣,當趙匡胤登基成功後,他們就“自行引兵退去”。這顯然是很荒謬的。

其二,元代脫脫的《宋史》及司馬光的《涑水記聞》裡面都記載,趙匡胤還在家裡的時候,就顯得煩躁不安,其姐姐對他說:“大丈夫當自行決斷!”陳橋兵變的消息一傳出,石守信等人就趕緊帶兵把寺廟保護起來,說是為了保護廟裡的僧人。而當趙匡胤率兵順利進城並登上皇位後,其母杜氏撫掌大笑道:“我兒素有大志,今果然如此!”這些記載每一句都意味深長。其姐姐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讓他下定政變的決心?石守信等人真是為了保護寺廟裡的僧人嗎?什麼樣的僧人有這麼大的面子!實際並非如此,石守信保護的其實是趙匡胤家人。趙匡胤一離開京城,他的家人怕以防萬一,就預先躲進寺廟裡藏了起來。再者,趙匡胤母親的話更明白不過了,趙匡胤想當皇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只不過終於得償所願,杜氏情不自禁說漏了嘴而已。

都說趙匡胤黃袍加身是設計好的,你是猜測,我卻有最權威的五證據

(杜太后

其三,披在趙匡胤身上的黃袍從哪兒來的?史書上記得很清楚,是黃袍,而不是一匹黃布,連《太祖實錄》也是這麼記的。首先,黃布便不易得。在古代,黃色衣服是帝王的特殊待遇,誰要敢搞一件來穿上,那就是造反的標誌。因此,行軍打仗的士兵決然是不會把一匹黃布帶在身上的。再次,就算是那天早上,大家商議好擁戴趙匡胤為皇帝后再做黃袍,也沒那個時間了。難不成有士兵還沒出去打仗前就縫好一件黃袍藏在身上?這是不符合邏輯的。

其四,正月初三,趙匡胤大軍一整天才走四十里。按這樣的速度行軍,怎麼打仗?而且這也不是能征善戰的趙匡胤的風格。初三晚上,趙匡胤喝得酩酊大醉,一直醉到第二天大天亮。這也很值得懷疑?趙匡胤是海量,一般是不容易喝醉的。再說,邊情緊急,趙匡胤難道不明白不能酗酒嗎?

都說趙匡胤黃袍加身是設計好的,你是猜測,我卻有最權威的五證據

(莫名其妙的黃袍)

其五,趙匡胤返回宮中,見到符太后及小皇帝。小皇帝也同意,可是沒有禪位詔書。這時候,翰林學士陶谷突然從袖筒裡拿出一份詔書念起來。這是《宋史》的記載,原話是這樣:“初,太祖將受禪,未有禪文,谷在旁,出諸懷中而進之曰,已成矣。”這個陶谷的詔書從哪裡來?難道是他聽到陳橋兵變發生時就趕緊寫來藏在身上,以討好趙匡胤?顯然不對。陳橋兵變做得還是很隱蔽的,應該是趙匡胤殺回城中城裡人才知道的,否則就沒法解釋韓通倉促間飛馬去兵營帶兵抵抗,卻在大街上被趙匡胤的部隊發現而給砍死了。既然如此,除了他預先知道趙匡胤要發動政變而擬好詔書,是沒辦法解釋了。

就這幾個疑點,咱們其實已經可以斷定,陳橋兵變是一場有預謀的軍事政變,而不是趙匡胤被動而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