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宋朝 司馬光 唐朝 中國古代史 那一季的記憶 2017-05-07

五代,是唐末年至宋初的一段分裂割據時期。在73年時間裡,共出現了五個自命繼承大統,但無力控制全局的朝代。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 五代十國、下啟 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 北宋與 南宋,合稱兩宋。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遼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以女真族執政的北方封建王朝。

讓我們一起看看五代兩宋遼金時期的名相:

1.敬翔——朱樑智囊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敬翔(?—923年),字子振,同州馮翊人,唐朝侍中敬暉之後,五代時期後梁大臣。

好讀書,尤長刀筆,應用敏捷。人稱少年英才。趕赴長安參加進士考試,未中。黃巢入長安,敬翔逃至汴州,投靠同鄉王發。後為朱溫所識,敬翔跟隨朱溫前後共三十餘年,朱溫對其言聽計從,敬翔本人也“盡心勤勞,晝夜不寐,自言惟馬上得休息”。唐昭宗封敬翔為檢校右僕射、太府卿,賜號“迎鑾葉贊功臣”。朱溫稱帝后,改樞密院為崇政院,任命敬翔為知樞密院事。為光祿大夫、行兵部尚書、金鑾殿大學士,封平陽郡侯。

乾化二年六月,朱溫病重,召敬翔至病榻前受顧託命。朱友貞即位,趙巖及妻族張漢鼎、張漢傑等人用事,敬翔與李振受到排擠。李存勖攻進後梁都城,敬翔全家自殺。著有《大梁編遺錄》。

2.張承業——李晉後唐好管家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張承業(846年-922年),本姓康,字繼元,同州(今陝西大荔)人,唐末五代宦官。

張承業自幼入宮,被內常侍張泰收為養子,後升任內供奉。乾寧三年(896年)出任河東監軍,加左監門衛將軍。他執法嚴明,得到晉王李克用器重,並接受遺命輔佐李存勖。

唐朝滅亡後,張承業拒絕李存勖的加官進爵,仍舊擔任唐朝官職。他在樑晉爭霸時期留守太原,執掌後方軍政,為李存勖滅樑建國提供了後勤保障。

張承業一生忠於唐朝,曾輔佐李克用、李存勖兩代晉王,與篡唐的朱樑王朝對抗數十年,始終以唐朝的官職自居。他是李克用的託孤重臣,並協助李存勖剷除了意圖篡權的李克寧,鞏固了李存勖的王位。在此後的樑晉爭霸中,他留守太原,執掌晉國後方軍政,發展生產,為李存勖在前線征戰提供後勤保障。

張承業在後世被視為賢宦的代表,常與東漢時期的宦官呂強並稱。

龍德二年(922年),張承業因李存勖執意稱帝,勸諫又不被採納,以致憂憤得病,最終死於晉陽。後唐建立後,追贈左武衛上將軍,賜諡貞憲。

3.徐溫——楊吳實力派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徐溫,字敦美,是海州胊山(今江蘇東海)人,青年時以販鹽而為強盜。楊行密在合肥起兵時,徐溫隸屬其帳下,與楊行密共同起事的劉威、陶雅等人,號稱三十六英雄,但唯獨徐溫未曾有戰功。

天覆二年(902年)六月,楊行密發兵討伐朱溫,以副使李承嗣暫時主持淮南節度使府中事務。軍吏想要用大船運送軍糧,時任都知兵馬使的徐溫說:“運路很久沒有通行,蘆葦堵塞,請用小艇,也許容易通行。”軍隊到達宿州,適逢久雨不停,載重的大船不能前進,兵士面有飢色,然而小艇先到。楊行密因此認為徐溫才能出眾,開始與他商議軍事。

天覆三年(903年)八月二十五日),楊行密派潤州行營招討使王茂章攻打安仁義,沒有攻克,於是派徐溫率兵會同攻擊。徐溫改換所率軍隊的衣服旗幟,都像王茂章的軍隊,安仁義不知道對方增加軍隊,再次出戰,徐溫奮力攻擊,把安仁義打敗。同年九月,楊行密要誅殺朱延壽等人,徐溫採納其門客嚴可求的計策,讓楊行密假裝眼睛有病,事情成功之後,徐溫因功升任右衙指揮使(一作右牙都指揮使),開始參與謀議。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徐溫的門客眾多,其中最受信任的只有駱知祥、嚴可求二人。嚴可求擅長出謀劃策,駱知祥擅長聚財興利。軍旅之事,徐溫經常詢問嚴可求,國家財用,則經常請教駱知祥,吳國人稱之為“嚴駱”。徐溫也高興自己被認為有智謀,特別贏得吳國民心。起初徐溫跟隨楊行密擊敗趙鍠時,其他將領都爭搶金帛財物,唯獨徐溫佔據餘留的糧倉,煮粥給飢餓者吃。天祐十六年(919年),徐溫呈請楊隆演即皇帝位,楊隆演不許。又請即吳王位,楊隆演才接受。於是建國改元,任命徐溫為大丞相、都督內外諸軍事,封東海郡王。

4.馮道——五代十國的不倒翁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

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後世史學家出於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親濟民、提攜賢良,在五代時期卻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主要成就

馮道曾主持國子監對《九經》進行刻板印刷,是中國歷史上首度大規模以官方財力印刷套書。

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馮道奏請唐明宗,以唐代開成石經為底本,雕印儒家《九經》,得到明宗批准,於當年開始印行。後周廣順三年(953年),《九經》全部刻印完成,前後共歷時二十二年。

5.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宋朝名相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開國功臣。

早年曾被劉詞闢為從事,後擔任趙匡胤(宋太祖)的掌書記。顯德七年(960年),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推翻後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協助太祖籌劃削奪藩鎮、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邊防遼等許多重大措施。

五代兩宋遼金時期名相,他雖為十朝元老,卻被司馬光斥為奸臣之尤

淳化三年(992年),趙普病逝,年七十一。宋太宗親撰八分字神道碑賜之。累封韓王,賜諡“忠獻”,並配饗太祖廟庭。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趙普雖讀書少,但喜《論語》。其“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對後世很有影響,成為以儒學治國的名言。


以上是今天五位名相,你有什麼想說的?

明日看點:兩宋遼金時期名相,敬請期待!

小編:李小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