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猜測二,故意早產、事敗被處死。傳說,孝全和祥妃幾乎同時懷孕,為了比祥妃早一點生下孩子,孝全暗地裡讓御醫配製了催產藥物。

孝全吃了催產藥後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兒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貴子後“母以子貴”,進封為皇貴妃,進而被正式冊立為皇后。

她的兒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正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出生在六天之後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從小就不受道光寵愛。

奕誴十五歲時被過繼給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親王綿愷,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祥妃本人也“降級”為貴人。

孝全“早產”的策略雖然佔盡先機,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終於有人向皇太后告發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豈能拿龍子的性命開玩笑!?),令道光賜死了孝全。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猜測二,故意早產、事敗被處死。傳說,孝全和祥妃幾乎同時懷孕,為了比祥妃早一點生下孩子,孝全暗地裡讓御醫配製了催產藥物。

孝全吃了催產藥後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兒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貴子後“母以子貴”,進封為皇貴妃,進而被正式冊立為皇后。

她的兒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正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出生在六天之後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從小就不受道光寵愛。

奕誴十五歲時被過繼給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親王綿愷,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祥妃本人也“降級”為貴人。

孝全“早產”的策略雖然佔盡先機,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終於有人向皇太后告發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豈能拿龍子的性命開玩笑!?),令道光賜死了孝全。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此一猜測,曾經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僅相差六天這一巧合而引起的聯想,但是並沒有多少合理性。

過去嬰兒的成活率本來就低,而主動地讓孩子早產,無疑會大大增加嬰兒夭折的機率,可以說是一招極險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夠“早生貴子”佔據上風,失敗了卻有可能母子俱損,實在得不償失。且清朝的皇位傳承製度與其它皇朝不同,從來就沒有“立長”的祖制。

從邏輯上說,早生兒子還是晚生兒子,跟能否繼承皇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這一點也不是嬪妃們爭取的重點。

此外,這一猜測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來說事,也沒什麼道理。道光帝讓奕誴出嗣給自己的兄弟諄親王綿愷,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雖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卻有很大的差異。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猜測二,故意早產、事敗被處死。傳說,孝全和祥妃幾乎同時懷孕,為了比祥妃早一點生下孩子,孝全暗地裡讓御醫配製了催產藥物。

孝全吃了催產藥後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兒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貴子後“母以子貴”,進封為皇貴妃,進而被正式冊立為皇后。

她的兒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正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出生在六天之後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從小就不受道光寵愛。

奕誴十五歲時被過繼給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親王綿愷,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祥妃本人也“降級”為貴人。

孝全“早產”的策略雖然佔盡先機,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終於有人向皇太后告發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豈能拿龍子的性命開玩笑!?),令道光賜死了孝全。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此一猜測,曾經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僅相差六天這一巧合而引起的聯想,但是並沒有多少合理性。

過去嬰兒的成活率本來就低,而主動地讓孩子早產,無疑會大大增加嬰兒夭折的機率,可以說是一招極險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夠“早生貴子”佔據上風,失敗了卻有可能母子俱損,實在得不償失。且清朝的皇位傳承製度與其它皇朝不同,從來就沒有“立長”的祖制。

從邏輯上說,早生兒子還是晚生兒子,跟能否繼承皇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這一點也不是嬪妃們爭取的重點。

此外,這一猜測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來說事,也沒什麼道理。道光帝讓奕誴出嗣給自己的兄弟諄親王綿愷,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雖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卻有很大的差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奕詝雖也有許多的缺點(後文會提到),但是有一樣是出色的——文采,讀書寫文章水平相當不錯,按照清朝皇家的標準來說,皇子會讀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優點(所以咸豐死後的諡號才會是“文宗”)。

而奕誴呢,書讀得很糟,個性也比較粗獷,自然不合“父皇”的心意。道光帝想出的讓奕誴出嗣的辦法,可以說相當高明。

既明白地表示“五阿哥”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等於變相地對他進行了保護,免除了手足相殘的悲劇,同時又保證了他一生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奕誴名義上的“父親”綿愷,在奕誴出繼的時候已經去世,奕誴不但得到了一個現成的爵位,而且還有大筆的花不完的錢。

對於這個才具一般的兒子,道光帝也算是費盡心思,給他做了最好的安排。

至於奕誴的生母祥妃,後來的確一度被降為貴人;不過,被道光帝降位的嬪妃,並不是只有祥妃一人。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猜測二,故意早產、事敗被處死。傳說,孝全和祥妃幾乎同時懷孕,為了比祥妃早一點生下孩子,孝全暗地裡讓御醫配製了催產藥物。

孝全吃了催產藥後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兒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貴子後“母以子貴”,進封為皇貴妃,進而被正式冊立為皇后。

她的兒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正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出生在六天之後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從小就不受道光寵愛。

奕誴十五歲時被過繼給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親王綿愷,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祥妃本人也“降級”為貴人。

孝全“早產”的策略雖然佔盡先機,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終於有人向皇太后告發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豈能拿龍子的性命開玩笑!?),令道光賜死了孝全。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此一猜測,曾經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僅相差六天這一巧合而引起的聯想,但是並沒有多少合理性。

過去嬰兒的成活率本來就低,而主動地讓孩子早產,無疑會大大增加嬰兒夭折的機率,可以說是一招極險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夠“早生貴子”佔據上風,失敗了卻有可能母子俱損,實在得不償失。且清朝的皇位傳承製度與其它皇朝不同,從來就沒有“立長”的祖制。

從邏輯上說,早生兒子還是晚生兒子,跟能否繼承皇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這一點也不是嬪妃們爭取的重點。

此外,這一猜測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來說事,也沒什麼道理。道光帝讓奕誴出嗣給自己的兄弟諄親王綿愷,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雖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卻有很大的差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奕詝雖也有許多的缺點(後文會提到),但是有一樣是出色的——文采,讀書寫文章水平相當不錯,按照清朝皇家的標準來說,皇子會讀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優點(所以咸豐死後的諡號才會是“文宗”)。

而奕誴呢,書讀得很糟,個性也比較粗獷,自然不合“父皇”的心意。道光帝想出的讓奕誴出嗣的辦法,可以說相當高明。

既明白地表示“五阿哥”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等於變相地對他進行了保護,免除了手足相殘的悲劇,同時又保證了他一生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奕誴名義上的“父親”綿愷,在奕誴出繼的時候已經去世,奕誴不但得到了一個現成的爵位,而且還有大筆的花不完的錢。

對於這個才具一般的兒子,道光帝也算是費盡心思,給他做了最好的安排。

至於奕誴的生母祥妃,後來的確一度被降為貴人;不過,被道光帝降位的嬪妃,並不是只有祥妃一人。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實際上,道光帝是清朝的皇帝中給妃嬪降位最多的一個,最極端的,可以從貴妃直降到貴人(成貴妃)。

這可能跟這位皇帝喜怒無常的脾氣有關,而與祥妃比孝全晚幾天生兒子,沒什麼關係。

雖然關於“早生貴子”的說法很可能是無稽之談,但是關於孝全的另外一個事實卻值得注意。

在她當皇后的六年時間裡,道光帝的後宮嬪妃們沒有生下過一個兒女,而此前她們生育了六男六女,孝全去世後也生了三男四女。是巧合?還是孝全使用了陰險的手段?

在陰森恐怖的後宮裡“一切皆有可能”。孝全是否因為某次行事不密被太后或者道光帝發現,最終被賜死呢?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毒魚宴”的故事比較流行。

道光晚年,在考慮皇位繼承人的時候,誰都能看出,有資格成為皇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兩人。

奕詝雖然是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實際上的長子,但從個人條件來說,不論是相貌,還是聰明度,不論是文才,還是武功,都遠不及奕訢。

這一點,就足以引起一心想讓兒子當皇帝的孝全皇后的嫉恨和不安。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猜測二,故意早產、事敗被處死。傳說,孝全和祥妃幾乎同時懷孕,為了比祥妃早一點生下孩子,孝全暗地裡讓御醫配製了催產藥物。

孝全吃了催產藥後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兒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貴子後“母以子貴”,進封為皇貴妃,進而被正式冊立為皇后。

她的兒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正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出生在六天之後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從小就不受道光寵愛。

奕誴十五歲時被過繼給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親王綿愷,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祥妃本人也“降級”為貴人。

孝全“早產”的策略雖然佔盡先機,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終於有人向皇太后告發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豈能拿龍子的性命開玩笑!?),令道光賜死了孝全。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此一猜測,曾經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僅相差六天這一巧合而引起的聯想,但是並沒有多少合理性。

過去嬰兒的成活率本來就低,而主動地讓孩子早產,無疑會大大增加嬰兒夭折的機率,可以說是一招極險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夠“早生貴子”佔據上風,失敗了卻有可能母子俱損,實在得不償失。且清朝的皇位傳承製度與其它皇朝不同,從來就沒有“立長”的祖制。

從邏輯上說,早生兒子還是晚生兒子,跟能否繼承皇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這一點也不是嬪妃們爭取的重點。

此外,這一猜測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來說事,也沒什麼道理。道光帝讓奕誴出嗣給自己的兄弟諄親王綿愷,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雖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卻有很大的差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奕詝雖也有許多的缺點(後文會提到),但是有一樣是出色的——文采,讀書寫文章水平相當不錯,按照清朝皇家的標準來說,皇子會讀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優點(所以咸豐死後的諡號才會是“文宗”)。

而奕誴呢,書讀得很糟,個性也比較粗獷,自然不合“父皇”的心意。道光帝想出的讓奕誴出嗣的辦法,可以說相當高明。

既明白地表示“五阿哥”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等於變相地對他進行了保護,免除了手足相殘的悲劇,同時又保證了他一生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奕誴名義上的“父親”綿愷,在奕誴出繼的時候已經去世,奕誴不但得到了一個現成的爵位,而且還有大筆的花不完的錢。

對於這個才具一般的兒子,道光帝也算是費盡心思,給他做了最好的安排。

至於奕誴的生母祥妃,後來的確一度被降為貴人;不過,被道光帝降位的嬪妃,並不是只有祥妃一人。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實際上,道光帝是清朝的皇帝中給妃嬪降位最多的一個,最極端的,可以從貴妃直降到貴人(成貴妃)。

這可能跟這位皇帝喜怒無常的脾氣有關,而與祥妃比孝全晚幾天生兒子,沒什麼關係。

雖然關於“早生貴子”的說法很可能是無稽之談,但是關於孝全的另外一個事實卻值得注意。

在她當皇后的六年時間裡,道光帝的後宮嬪妃們沒有生下過一個兒女,而此前她們生育了六男六女,孝全去世後也生了三男四女。是巧合?還是孝全使用了陰險的手段?

在陰森恐怖的後宮裡“一切皆有可能”。孝全是否因為某次行事不密被太后或者道光帝發現,最終被賜死呢?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毒魚宴”的故事比較流行。

道光晚年,在考慮皇位繼承人的時候,誰都能看出,有資格成為皇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兩人。

奕詝雖然是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實際上的長子,但從個人條件來說,不論是相貌,還是聰明度,不論是文才,還是武功,都遠不及奕訢。

這一點,就足以引起一心想讓兒子當皇帝的孝全皇后的嫉恨和不安。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據野史記載,一天,奕詝和奕訢哥兒倆在孝全居住的鐘粹宮玩耍,孝全留奕訢吃飯。臨近開飯,孝全偷偷叫來兒子奕詝,讓他不要吃桌上的魚。

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聽從,孝全只好把圖謀告訴了他。但奕詝與奕訢感情很好,吃飯奕訢要夾魚吃,奕詝就在桌子底下使勁踹他的腳。

聰明的奕訢當然明白其意,就沒有動筷吃魚。恰巧此時宮裡有隻貓跑來吃魚,吃完後就倒地死了。

此事驚動了皇太后。查清真相後,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賜死孝全。道光雖然不捨得,但母命難違,不得不賜孝全自盡。

關於孝全皇后的死因雖然有種種猜測,但是因為能夠作為證據的資料實在太少,所以至今也都是傳說而已,沒有定論。

不過,以上幾種說法,都和她的婆婆孝和太后有關,所以有必要把這位老太太也交代一下。這位孝和太后並不是道光帝的生母。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猜測二,故意早產、事敗被處死。傳說,孝全和祥妃幾乎同時懷孕,為了比祥妃早一點生下孩子,孝全暗地裡讓御醫配製了催產藥物。

孝全吃了催產藥後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兒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貴子後“母以子貴”,進封為皇貴妃,進而被正式冊立為皇后。

她的兒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正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出生在六天之後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從小就不受道光寵愛。

奕誴十五歲時被過繼給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親王綿愷,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祥妃本人也“降級”為貴人。

孝全“早產”的策略雖然佔盡先機,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終於有人向皇太后告發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豈能拿龍子的性命開玩笑!?),令道光賜死了孝全。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此一猜測,曾經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僅相差六天這一巧合而引起的聯想,但是並沒有多少合理性。

過去嬰兒的成活率本來就低,而主動地讓孩子早產,無疑會大大增加嬰兒夭折的機率,可以說是一招極險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夠“早生貴子”佔據上風,失敗了卻有可能母子俱損,實在得不償失。且清朝的皇位傳承製度與其它皇朝不同,從來就沒有“立長”的祖制。

從邏輯上說,早生兒子還是晚生兒子,跟能否繼承皇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這一點也不是嬪妃們爭取的重點。

此外,這一猜測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來說事,也沒什麼道理。道光帝讓奕誴出嗣給自己的兄弟諄親王綿愷,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雖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卻有很大的差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奕詝雖也有許多的缺點(後文會提到),但是有一樣是出色的——文采,讀書寫文章水平相當不錯,按照清朝皇家的標準來說,皇子會讀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優點(所以咸豐死後的諡號才會是“文宗”)。

而奕誴呢,書讀得很糟,個性也比較粗獷,自然不合“父皇”的心意。道光帝想出的讓奕誴出嗣的辦法,可以說相當高明。

既明白地表示“五阿哥”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等於變相地對他進行了保護,免除了手足相殘的悲劇,同時又保證了他一生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奕誴名義上的“父親”綿愷,在奕誴出繼的時候已經去世,奕誴不但得到了一個現成的爵位,而且還有大筆的花不完的錢。

對於這個才具一般的兒子,道光帝也算是費盡心思,給他做了最好的安排。

至於奕誴的生母祥妃,後來的確一度被降為貴人;不過,被道光帝降位的嬪妃,並不是只有祥妃一人。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實際上,道光帝是清朝的皇帝中給妃嬪降位最多的一個,最極端的,可以從貴妃直降到貴人(成貴妃)。

這可能跟這位皇帝喜怒無常的脾氣有關,而與祥妃比孝全晚幾天生兒子,沒什麼關係。

雖然關於“早生貴子”的說法很可能是無稽之談,但是關於孝全的另外一個事實卻值得注意。

在她當皇后的六年時間裡,道光帝的後宮嬪妃們沒有生下過一個兒女,而此前她們生育了六男六女,孝全去世後也生了三男四女。是巧合?還是孝全使用了陰險的手段?

在陰森恐怖的後宮裡“一切皆有可能”。孝全是否因為某次行事不密被太后或者道光帝發現,最終被賜死呢?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毒魚宴”的故事比較流行。

道光晚年,在考慮皇位繼承人的時候,誰都能看出,有資格成為皇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兩人。

奕詝雖然是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實際上的長子,但從個人條件來說,不論是相貌,還是聰明度,不論是文才,還是武功,都遠不及奕訢。

這一點,就足以引起一心想讓兒子當皇帝的孝全皇后的嫉恨和不安。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據野史記載,一天,奕詝和奕訢哥兒倆在孝全居住的鐘粹宮玩耍,孝全留奕訢吃飯。臨近開飯,孝全偷偷叫來兒子奕詝,讓他不要吃桌上的魚。

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聽從,孝全只好把圖謀告訴了他。但奕詝與奕訢感情很好,吃飯奕訢要夾魚吃,奕詝就在桌子底下使勁踹他的腳。

聰明的奕訢當然明白其意,就沒有動筷吃魚。恰巧此時宮裡有隻貓跑來吃魚,吃完後就倒地死了。

此事驚動了皇太后。查清真相後,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賜死孝全。道光雖然不捨得,但母命難違,不得不賜孝全自盡。

關於孝全皇后的死因雖然有種種猜測,但是因為能夠作為證據的資料實在太少,所以至今也都是傳說而已,沒有定論。

不過,以上幾種說法,都和她的婆婆孝和太后有關,所以有必要把這位老太太也交代一下。這位孝和太后並不是道光帝的生母。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道光帝是嘉慶帝的第一位皇后所生,嘉慶二年這位皇后就去世了,嘉慶於是就讓孝和繼任皇后。

道光當皇子的時候,孝和一直對他很好,雖然她自己也生了兩個兒子(其一就是奕誴過繼的父親諄親王綿愷),但是當嘉慶皇帝在避暑山莊突然駕崩,一時找不到遺詔時,孝和卻主動傳旨讓道光繼位。

由於孝和在關鍵時刻的支持,道光帝對這位“繼母”尊重有加,不但尊她為太后,而且非常孝順。最突出的一個例子是,孝和太后去世時,道光本人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

可是他還堅持按照兒子的禮節在靈前盡孝,以至於消耗了過多的體力,沒過一年自己也駕崩了。

道光帝在孝和太后死後還能不顧性命地盡孝,在太后生前不敢違拗,那是完全說得通的,那麼多的傳說故事把孝全之死歸因於孝和太后,原因大概就在於此。

"

在清朝諸多后妃封號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卻得到了這一封號,她就是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

這位皇后27歲封后,卻在33歲暴斃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關傳說有很多,諸如道光親自處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為讓咸豐繼位喝下催產藥等,這些傳說是怎樣的來龍去脈?孝全皇后又是為何暴斃的呢?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錢士鑑《清宮詞》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憐,蟻杯鴆毒兆當筵,溫成貴寵傷盤水,天語親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貴妃攝六宮事,旋正中宮,數年暴崩,事多隱祕。其時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嚴,宣宗亦不敢違命也,故特諡之曰:‘全’。”

從《清宮詞》所隱含的意思來看,孝全之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種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愛,賜死了孝全。

第一種可能,“蟻杯鴆毒兆當筵”。相傳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歲大壽時,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

在太后寢宮壽康宮(在圓明三園之一的綺春園中)裡當眾頌讀,以為祝賀。孝全為了討皇太后和皇帝的歡心,也當場揮毫潑墨,寫成“恭和御詩十章”,獻給太后。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過了幾天,道光向太后請安時,聊起皇后賦詩祝賀的事,頗為得意。太后卻說:“皇后敏慧過人,可惜啊可惜!”道光聽到太后話中有話,很是不解,忙問何意?

太后道:“婦人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諾諾而退。宮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這番話添油加醋地傳到了孝全的耳裡。

孝全心生不滿,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將來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麼就沒有福份呢?”

此後,孝全每次去壽康宮請安時,都難免流露出不滿的情緒,甚至語存譏諷。皇太后當然無法忍受,婆媳從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風寒,生病在床。太后親臨皇后寢宮探望,態度十分慈祥,作為兒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轉眼過了春節,孝全的病漸有起色,便坐上鳳輦去給太后叩頭謝恩。婆媳二人聊得很開心,關係似乎好轉。過了幾天,太后派人送來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後就暴崩了。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這一說法,太像故事了,事實上也出自野史,不足為信。

第二種說法,“溫成貴寵傷盤水”。“溫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寵妃張貴妃(死後賜諡“溫成皇后”),年僅三十一歲就去世了。

“溫成貴寵”應指孝全像張貴妃一樣,得到了皇帝的異常寵愛,但是也像張貴妃一樣,紅顏薄命,盛年崩逝。

至於“傷盤水”三字,卻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盤水”,原意是盤中之水,指靜止的水。《漢書·賈誼傳》中有“盤水加劍”。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劍,當以自刎也。”所以後來“盤水”一詞就有了“處死”的意思。

“傷盤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為處死(像溫成皇后一樣的孝全)而傷心”,其主語自然是道光帝。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也就是說,孝全是被道光帝處死的(當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於箇中原因,也有著種種猜測。

猜測一,孝全曾像張貴妃一樣為自己的親屬求官,事情被治宮嚴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後,逼迫道光帝賜死孝全。

不過此說比較牽強。嬪妃為“孃家人”求官是常事,雖然違反“嬪妃不得干政”的規定,但是眾多的例子卻表明,為此而得到處分的嬪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簡單,能提出這種請求的嬪妃,通常都是得寵之人,皇帝頂多是委婉拒絕,不大可能有什麼懲戒的。

以張貴妃為例,她就曾為自己的伯父張堯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纏得宋仁宗沒法,差不多已經答應了,可是因為大臣反對,最後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沒對她有任何責難,或許相反,內心還有所歉疚。孝全貴為皇后,又是道光帝當時最寵愛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壞的結果也就是皇上不答應,不大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重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猜測二,故意早產、事敗被處死。傳說,孝全和祥妃幾乎同時懷孕,為了比祥妃早一點生下孩子,孝全暗地裡讓御醫配製了催產藥物。

孝全吃了催產藥後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兒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貴子後“母以子貴”,進封為皇貴妃,進而被正式冊立為皇后。

她的兒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繼承人人選。正所謂一步遲步步遲,出生在六天之後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從小就不受道光寵愛。

奕誴十五歲時被過繼給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親王綿愷,喪失了繼承皇位的機會,祥妃本人也“降級”為貴人。

孝全“早產”的策略雖然佔盡先機,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後來終於有人向皇太后告發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豈能拿龍子的性命開玩笑!?),令道光賜死了孝全。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此一猜測,曾經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僅相差六天這一巧合而引起的聯想,但是並沒有多少合理性。

過去嬰兒的成活率本來就低,而主動地讓孩子早產,無疑會大大增加嬰兒夭折的機率,可以說是一招極險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夠“早生貴子”佔據上風,失敗了卻有可能母子俱損,實在得不償失。且清朝的皇位傳承製度與其它皇朝不同,從來就沒有“立長”的祖制。

從邏輯上說,早生兒子還是晚生兒子,跟能否繼承皇位沒有直接的關聯,因此,這一點也不是嬪妃們爭取的重點。

此外,這一猜測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來說事,也沒什麼道理。道光帝讓奕誴出嗣給自己的兄弟諄親王綿愷,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雖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卻有很大的差異。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奕詝雖也有許多的缺點(後文會提到),但是有一樣是出色的——文采,讀書寫文章水平相當不錯,按照清朝皇家的標準來說,皇子會讀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優點(所以咸豐死後的諡號才會是“文宗”)。

而奕誴呢,書讀得很糟,個性也比較粗獷,自然不合“父皇”的心意。道光帝想出的讓奕誴出嗣的辦法,可以說相當高明。

既明白地表示“五阿哥”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等於變相地對他進行了保護,免除了手足相殘的悲劇,同時又保證了他一生能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奕誴名義上的“父親”綿愷,在奕誴出繼的時候已經去世,奕誴不但得到了一個現成的爵位,而且還有大筆的花不完的錢。

對於這個才具一般的兒子,道光帝也算是費盡心思,給他做了最好的安排。

至於奕誴的生母祥妃,後來的確一度被降為貴人;不過,被道光帝降位的嬪妃,並不是只有祥妃一人。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實際上,道光帝是清朝的皇帝中給妃嬪降位最多的一個,最極端的,可以從貴妃直降到貴人(成貴妃)。

這可能跟這位皇帝喜怒無常的脾氣有關,而與祥妃比孝全晚幾天生兒子,沒什麼關係。

雖然關於“早生貴子”的說法很可能是無稽之談,但是關於孝全的另外一個事實卻值得注意。

在她當皇后的六年時間裡,道光帝的後宮嬪妃們沒有生下過一個兒女,而此前她們生育了六男六女,孝全去世後也生了三男四女。是巧合?還是孝全使用了陰險的手段?

在陰森恐怖的後宮裡“一切皆有可能”。孝全是否因為某次行事不密被太后或者道光帝發現,最終被賜死呢?關於這一點,有一個“毒魚宴”的故事比較流行。

道光晚年,在考慮皇位繼承人的時候,誰都能看出,有資格成為皇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兩人。

奕詝雖然是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實際上的長子,但從個人條件來說,不論是相貌,還是聰明度,不論是文才,還是武功,都遠不及奕訢。

這一點,就足以引起一心想讓兒子當皇帝的孝全皇后的嫉恨和不安。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據野史記載,一天,奕詝和奕訢哥兒倆在孝全居住的鐘粹宮玩耍,孝全留奕訢吃飯。臨近開飯,孝全偷偷叫來兒子奕詝,讓他不要吃桌上的魚。

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聽從,孝全只好把圖謀告訴了他。但奕詝與奕訢感情很好,吃飯奕訢要夾魚吃,奕詝就在桌子底下使勁踹他的腳。

聰明的奕訢當然明白其意,就沒有動筷吃魚。恰巧此時宮裡有隻貓跑來吃魚,吃完後就倒地死了。

此事驚動了皇太后。查清真相後,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賜死孝全。道光雖然不捨得,但母命難違,不得不賜孝全自盡。

關於孝全皇后的死因雖然有種種猜測,但是因為能夠作為證據的資料實在太少,所以至今也都是傳說而已,沒有定論。

不過,以上幾種說法,都和她的婆婆孝和太后有關,所以有必要把這位老太太也交代一下。這位孝和太后並不是道光帝的生母。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道光帝是嘉慶帝的第一位皇后所生,嘉慶二年這位皇后就去世了,嘉慶於是就讓孝和繼任皇后。

道光當皇子的時候,孝和一直對他很好,雖然她自己也生了兩個兒子(其一就是奕誴過繼的父親諄親王綿愷),但是當嘉慶皇帝在避暑山莊突然駕崩,一時找不到遺詔時,孝和卻主動傳旨讓道光繼位。

由於孝和在關鍵時刻的支持,道光帝對這位“繼母”尊重有加,不但尊她為太后,而且非常孝順。最突出的一個例子是,孝和太后去世時,道光本人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

可是他還堅持按照兒子的禮節在靈前盡孝,以至於消耗了過多的體力,沒過一年自己也駕崩了。

道光帝在孝和太后死後還能不顧性命地盡孝,在太后生前不敢違拗,那是完全說得通的,那麼多的傳說故事把孝全之死歸因於孝和太后,原因大概就在於此。

被太后下旨賜死的皇后?咸豐生母為何封后六年就匆匆離世?

透過眾多的傳說故事,我們也可以猜測一下孝全本人的性格特徵。有清一代,得到“全”做封號的妃嬪實在稀少。

孝全從嬪位開始就得此封號,她本人的才貌雙全,才華外露,不言自明。靠著道光帝所重視的“全”字,孝全二十七歲登上後位,可謂少年得志。

但也難免會鋒芒太露,令人側目。碰到孝和這麼一位強勢的婆婆,孝全還不知收斂,最後傳出因“賀壽詩”、“毒魚宴”等等引起的“賜死”慘劇,可見積怨非止一日、也非止一端。或許可以說,孝全的悲劇,也是她自身性格的悲劇。

邊學邊寫邊看,迴歸歷史現場。邊讀邊看話歷史隸屬紅橙學院MCN矩陣簽約自媒體,垂直歷史領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