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數學,從數學閱讀開始

數學 讀書 語文 設計 蘇霍姆林斯基 樂享成長工作室 2019-04-08


學好數學,從數學閱讀開始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閱讀,一個閱讀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個潛在的差生。”一提到閱讀,大家往往認為這是語文學習的事,其實學習數學同樣需要閱讀。蘇聯數學教育學家斯托利亞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而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閱讀的,足見數學學習也離不開閱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以及社會數字化的程度不斷提高,數學閱讀能力日益凸顯其重要性。

數學閱讀是掌握數學語言的前提,是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的基礎,是正確解題的重要途徑,有效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判斷、分析、推理能力。《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注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閱讀生活,生活即數學

教師在讓學生閱讀之前,教師適當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可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即閱讀書面語言之前,先閱讀生活。創設問題情境時注意問題要新穎有趣,富有啟發性。

例如:學習六年級圓柱和圓錐圖形的認識時,教師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圓柱體、圓錐體等立體圖形,學生們想到了家裡的易拉罐、水杯等的形狀是圓柱體的,鉛錘、魔術帽等是圓錐體的,發現了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在教學百分數的認識時,讓學生找找身邊那些物體百分數的信息;在教授比例的意義的時候,通過對不同竹竿在同一時刻不同影子的長度來體會比例的意義。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創設這樣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密切相連,對數學產生親近感,更能激發閱讀數學、學習新知的興趣。

二、巧用閱讀方法,感知數學信息

數學閱讀是通過閱讀數學材料,建構數學意義和方法的學習活動,是學生汲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學習數學語言的重要途徑。數學是一種語言,它的語言特點帶有強烈的數學化信息,語言的符號化、邏輯化、嚴謹性及抽象性等特點,決定了數學閱讀必須勤思多想、讀寫結合。這對小學生而言,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夠掌握的,必須依靠教師對數學閱讀方法的指導。閱讀不能只是用眼瀏覽,而應是眼、口、手、腦等器官充分協同參與。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使學生做到會閱讀。

數學閱讀過程是一個完整的心理活動過程。指導閱讀,不同的教學內容應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數學書需要重點讀、精讀、巧讀相互結合。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計算過程應重點讀。計算教學中不僅要讀算式、讀法則,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閱讀中間過程。數學概念應按其結構來精讀,讓學生學會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精讀概念。應用題則需要巧讀,關鍵詞語重音讀、省略句式補全讀、意思隱含換詞讀。這樣有機結合,分類指導,使學生懂得何時使用有效的閱讀方法,以提高閱讀效率。

三、教師指引,促數學閱讀習慣養成


(一)讀一讀,想一想

讀一讀,想一想,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數學課本上的概念、公式、規律等語言簡練、敘述嚴謹,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會覺得比較枯燥,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指導閱讀時,提出問題要突出層次性和啟發性,要能夠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質疑要鼓勵學生要新穎,要主動,要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質疑,逐漸養成愛提問、好提問、會提問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讀完之後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段話中你認為哪幾句話比較重要?你是怎麼理解的?學生提出以下三個疑惑:①一定要在乘除法裡?加減法裡不行嗎?②結論中的“同時”是什麼含義?如果刪去“同時”結論還會成立嗎?③為什麼要“0除外”?這樣通過推敲,讓學生領悟蘊含其中的閱讀方法。反覆讀使學生理順條件和條件之間的關係,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係。久而久之,學生在讀題時會抓住問題的關鍵,多問為什麼,思維能力也會隨之得到提高。通過讀一讀,想一想,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二)讀一讀,畫一畫

讀一讀,畫一畫就是邊閱讀邊讓學生做一做、畫一面、寫一寫。在各年級的應用題教學中,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級可以把題目轉化成簡單的圖形或數字。在中高年級要讓學生學會邊看題邊畫線段圖、幾何圖或簡單列出條件、問題,使文字的表述化為圖形的表象,以幫助解題。 再如:計算題,用不同的顏色的框標出分步計算過程;文字題、應用題也是先用醒目顏色的文字說明分析過程,再給出算式。再如“用圓規畫圓”的教學,可以先讓學生自學,看一遍書上的畫圖的步驟,以求學生對圓的畫法能初步感知。再讓學生依照書上的畫圖步驟,邊看邊試著畫一畫圓形,對比自己畫的和書上畫的有何異同,對在試畫時出現的問題還可以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最後教師再簡明扼要地抓住重點進行點評講解。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如何用圓規畫圓,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閱讀自學能力。

(三)讀一讀,議一議

讀一讀,議一議,就是讓學生在相互交流閱讀中發現的問題,相互協作以解決問題,提高認識,積極創新的一種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讀讀議議,對知識的內容、形式和形成過程,從多個不同的側面,用不同的角度開展思考、討論,可以內化知識、深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多樣性和創造性。 例如 “圓的認識”的教學,教學時我提出一個問題:車輪為什麼做成圓的,不做成方的?車軸要裝在哪個位置比較合適?還有井蓋為什麼是圓的?做成方形的可以嗎?為什麼?讓學生仔細看看書,交流一下對車輪和井蓋的認識和看法。

(四)讀一讀,比一比

讀一讀,比一比就是通過比較知識的縱橫聯繫、差別,把知識內化的一種閱讀方法。可以防止概念之間、規律之間、計算方法之間的相互交叉、泛化、濫用,邊讀邊比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的重點,對知識間的聯繫和差別能夠系統化,為今後學生的靈活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分數乘法”的教學中課後有這樣一個練習題:


這兩個問題有什麼不同,它們分別求的是什麼?它們在意義和敘述上有什麼區別?通過比較,學生對“ 1/20噸 和 1/20”的意義、區別、聯繫就進一步理解了,以後如果再遇到這類題,學生就能正確區分,靈活運用。

學好數學,從數學閱讀開始

還有在應用題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非常相似的題目同時出現,比如:(1)菜市場運來一批黃瓜2000千克,第一天賣出了800千克,第二天賣出了總數的30%,還剩下多少千克沒賣?(2)菜市場運來一批黃瓜2000千克,第一天賣出了800千克,第二天賣出了餘下的30%,還剩下多少千克沒賣?這類題目看似相同,而實際上在題意和解答方法上是有很大區別的。教學時,可讓學生通過反覆閱讀比較,再比較閱讀,理解題目的意思,分析出各題的解答方法,從而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四、反饋評價,檢查閱讀效果

在數學閱讀中,教師應及時地反饋學生的閱讀效果,並給予積極的評價,適當鼓勵學生,學生能從中看到自己的進步,享受閱讀帶來的成就感。如此往復,學生便構建起自己的認知體系。閱讀方法和技能的形成,閱讀習慣的養成,教師可採用提問、練習、互相討論等方式加強交流,檢查閱讀效果,使數學閱讀務實高效。

現代社會是個信息化的社會,越來越數學化,沒有具備一定數學閱讀能力是不行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更應重視數學閱讀,培養學生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使他們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也讓數學課堂因閱讀而變得更加有生氣。

總之,開展數學有效閱讀、培養數學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是思考、是理解、是收穫、是人生必然的經歷,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要在平時的實踐中,善於對數學閱讀進行研究和總結,掌握閱讀方法,從而提高數學閱讀能力,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學好數學,從數學閱讀開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