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

芬蘭的教育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優質的教育之一。近些年,許多區域、學校組織教師到芬蘭考察學習。我也有幸跟隨團隊一起到芬蘭考察,期間,共聽了9場講座,參觀了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探尋這個沒有測試也沒有排名的芬蘭教育“取勝”的奧祕。

01

所有人必須有同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

從整體上來看,芬蘭教育的基本原則是:所有人必須有同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各個層次的教育均免費,教育體系沒有標準,教師有高的素質並很好地工作,所有講課內容都是個性化的。國家核心課程目標的改革為:為學校教育提供足夠的投入,創設更好的條件,為學生有意義地學習提供一個可持續的未來。

芬蘭學校的特色是支持靈活管理;採取互動合作的工作方式;對學生學習和福利進行個人支持;面向發展的評價體系和學生評價;沒有測試,沒有排名。總體優勢是:有一個不斷髮展的清晰系統;具有前瞻性,面向未來;課程實施的過程體現各級教育間的信任,體現了教師和校長的能力並關注孩子的幸福。

據中芬教育協會李棟老師介紹,芬蘭教育最突出的特徵有以下幾點:相信教師;強調合作和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的支持;學習時間少;老師上課時間短但備課時間長;學校之間差異小(均衡);學生水平差異小;家庭條件不會影響學生學習;教學效率高、效果好;課程實施中,國家、教育提供者、學校三個方面的職責分配清晰。正如中國駐芬蘭使館官員在第一天致辭談到的,他說:“我對芬蘭教育有四點體會,信任、改革、公平、尊重。”

02

遊戲、現象式教學,培養學生綜合素養

在考察中我發現,在芬蘭課堂上,教師擅長採用基於兒童遊戲活動的問題解決的教法,以及“現象式教學(學習)”。

一位資深的數學專家結合數學教學拼圖,講解了如何組織孩子游戲,解決數學問題。通過遊戲理解數字的概念,數學與日常生活、其他學科的融合。教師在教學中發揮團隊、合作、探索優勢,帶領孩子們通過實驗、遊戲、想象,學習單位概念和測量方式,以及幾何學統計和機率的原理,解決數學中的問題。

“現象式教學(學習)”是一種基於現象或項目的跨學科綜合課程的設計與學習,培養學生多學科綜合能力,考驗教師課程的引導與組織能力。介紹現象學的Mate老師舉了很多案例,讓我們對“現象式教學”有所瞭解。例如,小學生對冬季植物研究的案例,學生們研究不同的冬季植物和動物作為營養品的使用。又如水文研究的案例,需要整合化學和生物、化學和地理等學科,使得地理、生物、體育和視覺藝術一體化。

Mate老師說:“開展‘現象式教學’會在研究進程中面臨諸多問題:時間結構是什麼?使用哪些學習(研究)平臺?如何告知家長……這些問題的設計是很考驗教師的,對教師開展綜合性課程設計具有挑戰。”

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

啟示1:芬蘭課程更追求“質地”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楊四耕曾講過,學校課程變革有三個層次:1.0層次,是以課程門類的增減為標誌。2.0層次,學校圍繞某一特定的辦學特色或項目特色,開發相應的特色課程群。3.0層次,學校課程發展呈“巢狀”,以多維聯動、有邏輯的課程體系為標誌,將課程、教學、評價、管理以及師生髮展融為一體。

3.0課程基本特徵是:傾聽感、邏輯感、統整感、見識感和質地感。

把兒童放在課程的中央,關注兒童的學習需求與興奮點;獨有的課程圖譜;關聯與整合成為課程實施的常態;學校瀰漫著濃郁的課程氛圍,形成自覺的課程文化;課程最好的實踐樣式是“具身”學習。

芬蘭課程始終把兒童放在第一;不追求豐富而追求“質地”,即課程的精緻,以嵌入的方式實施;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而不以知識拓展或加深為取向。

啟示2:教師是引領學生學習的第一資源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師課程素養受到挑戰。教師的課程理解能力、設計能力、實施能力已成為教師最關鍵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掌握基本的課程開發和課程整合的理論和技術,能夠用課程建構與發展的視角重整課程、教材、課程資源,從傳統的課堂教學備課逐步發展為課程單元備課、整體課程備課、跨學科整合備課,用課程整體育人觀念構建課程、實施課程。

《邁向2035的教育戰略思考》提到:依靠學校廣大教師的專業水平尤其是關懷、指導、引領學生學習的能力,將現代化的教育思想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在未來社會裡,數字技術發展但永遠不會取代教師。如果說豐富的課程是學校發展的直接資源,那麼引領學生學習的教師則是第一資源。

我們無法做到具有芬蘭教育的教師優勢,但更要關注現有師資狀況下的教師理念障礙、評價障礙、師能障礙。未來教育,有些“教師”可能成為學生髮展的“桎梏”。

啟示3:課堂革命帶領學生走向真學習

陳寶生部長提出課堂革命:課改是一場心靈的革命,課改是一場教育觀念的革命,課改是一場課堂技術的革命,課改更是一場行為的革命。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學習、生長?讓學習觸類旁通、有意義?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渴望?課堂技術的革命是重要途徑。

芬蘭教育經驗中的“現象式(項目式)學習”“基於兒童遊戲的問題解決模式”“關鍵學科撬動”等方式都能夠帶領學生走向真正學習、深度學習,應該給我們以啟發和借鑑。

啟示4:以“課程”為載體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論述中創新性地提出“德智體美勞”的總體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之中。如何實現“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

芬蘭的“家政課程”給我們帶來啟發。“家政課程”既體現了勞動技能的培養、生活習慣的養成,還有對學生科學素養、德育的培養。如學生會在清洗課程中精準配比洗衣液的量,對洗衣液、清潔液做PH值的測量,研究PH值大小與生活環境之間的關係。

教育家朱東潤先生說,“以虔敬惕勵之心從教”“學問無國界,總要向前。”這兩句箴言點名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守正、踐履、前進的行動標準。借鑑學習芬蘭教育之優,結合本區域教育現狀,明確目標與工作重點,為新時代首都教育做出應有貢獻。

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

作者:馬紅民(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副院長)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

推薦閱讀

人類首次看見黑洞!一定要給孩子講講這些知識!

學生生涯規劃,需要警惕6大“雷區”

“誇誇群”火了,這樣花式誇獎孩子真的有必要嗎?

孩子說髒話怎麼辦?別慌,試試這麼做!

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

好看的人都在點這裡

芬蘭教育帶來4大啟示,值得借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