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最近有個熱搜,說的是“數學界的諾貝爾獎”——阿貝爾獎,首次頒發給了女性。

獲獎者叫凱倫·烏倫貝克,是一位美國女數學家。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獲獎者凱倫·烏倫貝克

因為從事這份“太孤獨的事業”,她甚至連一份正兒八經的工作都找不到。

當時社會曾給女性打了這樣一個標籤:“女性學不了數學,因為這種需要單獨進行、與孤獨為伴的工作,讓女性無法適應”。

這種刻板印象,至今依然存在。

阿貝爾獎含金量極高,歷屆得主都是數一數二的數學界大拿,比如電影《美麗心靈》男主的原型約翰·納什等。

如今,凱倫·烏倫貝克能打破固有成見,斬獲該獎項,實在太給女性長面兒了!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作者:麥家


這令我想起了麥家《解密》裡的容幼英——一位不折不扣的數學天才,用傳奇的一生給世界留下了不得不說的故事。

01

天才女子

別看容幼英腦袋又圓又大,人虎虎的,卻有著舉世少見的聰明。

連算命的都說她是“九九八十一年才能出一個”的奇人。

她從小就把心算當遊戲玩,11歲進學堂,12歲和算盤珠子pk,速度比算盤快多了,還得了個“大頭算盤”的榮譽稱號。

天才少女容幼英長大後,並沒有“泯然眾人”,反而愈發張揚外露。

她17歲去了劍橋深造,22歲就拿到了博士學位。

這中間還有個很神奇的故事:

劍橋有座牛頓數學橋,被譽為“不得不看的一大景觀”。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它由7177根大小不一的木頭銜接而成,足足有10299個接口。

也就是說,要想把這些木頭連接起來,至少需要10299枚鐵釘。

這座橋的出名之處,就在於建造者牛頓沒有用到一根鐵釘,就建成了這座橋。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多年來,劍橋數學系的高材生都試圖破解這一奧祕,都以遺憾告終。

直到一個冰島人用了561枚鐵釘,創造出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

可你知道容幼英用了多少根鐵釘嗎?

388枚,比那個最好成績少了近200枚。

就是這一成就,幫容幼英拿到了博士學位。後來,萊特兄弟還專門找到她,在她的幫助下發明瞭飛機,把人類送上了天空。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麥家特別推崇天才,他筆下的人物,多多少少都跟“天才”二字搭邊。

就說我最喜歡的角色黃依依吧,她在世界著名數學家馮·諾依曼手下工作過。

曾經僅用了兩支菸的功夫,就把難倒一大批數學專家的題目給破了。

進了情報部門701之後,她不務正業,整天看閒書、捉小動物、摘野果、下棋。

卻不聲不響地破解了當時世界上最難的密碼之一,成了“國民女神”。

天才特別是女性天才到這種程度,除了令人難以置信,更多是令人生出一種莫名的崇拜感來。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就像黃依依那句霸氣的口頭禪說的那樣:“鷹有時候飛得比雞要低,但是雞永遠飛不到鷹的高度!”

02

天才隕落

麥家雖推崇天才,卻並不盲目。他筆下的天才大都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嬌氣”。

正如他所說:“大凡天才都是嬌氣的,嬌嫩如芽,一碰則折,一折則毀。”

所以黃依依最後因為男女關係混亂,被毒婦報復,年紀輕輕就淒涼地死在了廁所裡。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在數學上她是天才,可在男女情愛上,她是個太單純的小白了。

容幼英則死於難產,於40歲高齡。

她從“天才”二字上得到的所有榮耀,都在“難產”這件事上一股腦兒還了回去。

孩子頭太大,連醫生都說:

“十有八九是生不出來了,能生出來簡直是奇蹟。”

“她本來就是個創造奇蹟的人。”

是啊,容幼英是個創造奇蹟的人,在堅持了兩天兩夜之後,愣是憑著一口氣,生下一個大頭嬰兒。

可與此同時,她也香消玉殞,一命換一命。


說來可笑,一個能把幾噸重的鐵傢伙送上天的女人,卻奈何不了自己身上的一團肉。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更崩潰的還在後頭,這個孩子長大後,成了社會的禍害。

吃喝嫖賭,無惡不作,十年間犯下的命案在兩位數以上,玩過的女人數以百計,簡直惡貫滿盈。

一個為人類立下千秋功勳的女子,竟留下了這麼個禍害在人間,實在是荒誕可笑。

可這同時表明了物極必反的規律,這是註定的命數,誰也逃不過。

不信你看看,這世界上絕大多數天才,都有著令人惋惜的命數:

梵高畫下了璀璨光輝的《星月夜》,畫下了熱烈燦爛的《向日葵》,卻過於偏執,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不說,更因精神錯亂舉槍自殺。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霍金髮揚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學,幫人類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可他21歲就患上了肌肉萎縮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濟慈詩才過人,卻只活了26年;雪萊浪漫才高,不過活到30歲;蕭紅被譽為文學洛神,逝世時年僅31歲……

有缺憾的故事更貼近生活,也更真實動人,麥家深知這一點。

03

天才走向

方仲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年少才高,卻因為父母不合理的引導,最終“泯然眾人矣”,令人惋惜。

美國電影《天才少女》裡,7歲的小女孩瑪麗是個數學天才,小小年紀就能理解各種高等方程。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她的外婆有意培養這份天賦,要她去上成人學校。

可舅舅卻反對這種教育方式,想給孩子一個正常的、無憂無慮的童年,為此不惜跟母親對簿公堂。

舅舅之所以如此堅決,是因為他的姐姐,也就是瑪麗的媽媽,曾經也是一位數學天才,卻在瑪麗外婆的逼迫式教育下,壓力過大,選擇了自殺。

她的遺願就是:希望瑪麗有一個正常的童年,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

於是,瑪麗在學校裡跟其他小朋友學一樣的“1+1=2”,把天份隱藏起來,反而過得快樂幸福。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當今社會,其實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或者被培養成天才,贏在起跑線上,卻全然不顧孩子身心發展的規律。

就像揠苗助長,一時看起來領先,但從根兒上看,早就被人生這場持久戰淘汰了。

麥家筆下絕大多數天才亦是如此:

解密天才容金珍變成瘋子,聽音天才阿炳觸電自殺,看似隨隨便便寫的故事,其實用意頗深。

乍一看,你會覺得他好像很刻意啊,寫的人物都好慘,沒幾個人有好下場。

可讀透了你會發現,麥家其實一直在否定自己的寫法和想法:

他推崇天才,可天才往往跟瘋子只有一線之隔。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他更致力於挖掘人性,旨在去尋找那些隱藏在冰山一角下的真實,以及人面對苦難時所迸發出來的力量。

就像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約翰·納什,個性孤僻,全心鑽研,可他情感上太缺失了,所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被幻覺纏身。

他很痛苦,但在妻子的陪伴下與病魔頑強作戰,經過十幾年不懈的努力,堅持工作,並於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

再比如這位阿貝爾獎的首位女性得主凱倫·烏倫貝克。

她離過婚,連一份正兒八經的工作都沒有,終日與冰冷的數字和方程式為伴。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可她樂於面對這些挑戰,面對世人對性別的否定,這才成了吃到螃蟹的第一人。

正如她說:“不完美的人也能成功……我在別人眼中可能是個有名的數學家,但是,我也是個普通人。”

再高的天賦,也要紮根現實的土壤。

這也是麥家痛楚而簡潔的文字,所散發出的人性的力量:

無論面前擺著多少陷阱,真正的有才之士,往往都敢跳進去,再靠實力走出來!


22歲成為博士,40歲死於意外:她是令人心碎的悲情天才


福 利 大 放 送

“這是一次鼓足勇氣的冒險,好多次我都覺得不行了,準備認輸了,但正是書裡主人公非凡的人生經歷和在命運面前不服輸的倔強,鼓勵我一次次站立起來。”

——麥家


如今麥家告別了他筆下的天才

回到故鄉,回到童年

用八年時間追溯苦難往昔

完成寫作與人生的雙重突破

谷主麥家全新力作《人生海海》

已開啟全網預售,4月16日全國發售

關注“麥家陪你讀書”微信公眾號,回覆“人生海海”,即可搶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