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一中學袁芹芹:熱愛研究的數學老師

西安市第一中學的袁芹芹是這樣一位老師:她喜歡研究課堂,更喜歡記錄並分享自己的心得。從教29年來,她先後在各類專業期刊發表50多篇論文,還出版了個人專著《秦曉擷粹——數學教育研究》。時至今日,無論再忙,她仍堅持每晚抽一兩個小時閱讀專業雜誌。這項愛好不僅拓寬了她看待高中數學知識的視角,也為她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踏實帶班,也追求挑戰

頂著“首批教學名師”的光環,袁芹芹渾身上下卻沒有一點傲氣。她思維敏捷,待人熱情,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在她看來,名師不是評出來的,而是踏踏實實幹出來的。儘管現在身兼數職,她在學校依然帶兩個班——宏志班與少年班,一週下來16~18節課,同時還兼宏志班的班主任。

西安市第一中學袁芹芹:熱愛研究的數學老師

對西安一中稍有了解的人可能知道,這兩個班招收的都是成績優異或學習潛力較大的孩子,屬於絕對的優質生源。但是好學生卻不一定意味著就好教。袁芹芹帶班十多年,非常瞭解這兩個班的特點,她常說學生們是“金口”與“金手”。

“金口”說的是宏志班學生,不愛提問,習慣老師講什麼自己做什麼。儘管“宏志生”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其中三分之二的人來自西安市區以外的全省各地。這些學生獨自到陌生環境住校學習,有的人跟父母甚至一兩年都見不到幾面,生活自理成問題,心理情緒也受影響。這令作為班主任的袁芹芹必須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保持更多的關注。

有一年,一位家在黃陵的孩子突然鬧起了肚子,嘔吐、腹瀉不止。袁芹芹趕緊帶她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學生得了蟯蟲病,她回憶說:“那天剛好是教師節,老師們都在學校搞活動,我就陪著我的學生在醫院治療,直到晚上家長趕來陪孩子,我才離開。”

高中生正處於外表成熟、心智還相對稚嫩的時期。有時,班裡的一點小事,就可能點燃這些少年內心深處的焦慮。對此,袁芹芹除了積極聯絡家長,幫助父母與孩子溝通,平時還要時不時找學生談話聊天,為他們做心理疏導。

另一個“金手”少年班,與宏志班的氛圍則截然相反。課堂上,學生們思維活躍,時常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但是相對的,動筆算一算的熱情要少得多。這個班的孩子智力基礎很好,只用兩年就學完了初中的知識,因此比一般高中生的年紀更小,但也更加活躍、無視紀律,對基礎知識不感興趣而更喜歡有挑戰性的題目。

無論“金口”還是“金手”,學生都是優秀而富有潛力的,只是需要側重引導的角度不同。對於複習課、習題課,袁芹芹多采用交給學生主講的開放教學方式,既可以疏導少年班孩子們的熱情,鼓勵學生們多提問題、多作嘗試,也可以鼓勵宏志班的孩子走上講臺,在分享自己解法的同時,鍛鍊口才與膽量,變得更加陽光自信。而對於理論概念性較強的課程,她通常會自己來上,但也總能通過環環相扣地提問和層次性地引導,牢牢地抓住學生思維,讓課堂既活潑,又富有實效。

在西安一中數學老師王買霞看來,少年班的學生想法多,思維開闊,給他們帶課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袁芹芹自己卻樂在其中,她認為,雖然每天都被這些“厲害學生”逼著不斷設計挑戰性問題,但是久而久之,對教師本人的能力也是一種提高。

紮實地教研,筆耕不輟

袁芹芹認為,很多老師只喜歡上課,對寫論文輕視甚至反感,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教研能反饋給教學更大的提升促進作用。她說,講出來的東西相對膚淺,只有寫出來才更加深刻。

早在1990年代初剛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袁芹芹就喜歡把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想法寫成文字發表出來,而她這樣做的動機也十分單純:“看別人是不是也這樣想,或者和我有什麼不同。”最初,她把文字發表在陝師大的《數學學習報》上,以後逐漸地,寫文章發表文章就成了自己的一種愛好、一個習慣。

其實,寫作與發表只是整個教研過程的一個結果。與其說袁芹芹愛寫論文,不如說她是喜歡數學、愛研究數學課。正因為如此,她才思考過一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既然學生那麼喜歡看動畫片,老師怎樣才能把課上得像動畫片那樣吸引人?”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她經常研究,如何把一個問題講得更清楚?學生拿到這個問題該如何思考?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法,哪個方法更容易……許多問題僅靠自己去想是沒有結果的,袁芹芹逐漸養成了閱讀專業書報的習慣。至今她依然每年訂閱上千元的雜誌期刊,並從中吸取養分:“如果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俯視我們教的知識,看得更透,才能講得深入淺出。”

專業雜誌中不僅有教學理論素養與知識方法,還能讓閱讀者第一時間瞭解到相關的教育發展動態。而機會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2009年,西安一中開始試行“磨課”。儘管眼下,這個與教師個人成長密切相關的名詞早已不新鮮了,但是在當時的陝西,它還只是剛剛起步。袁芹芹經過深入參與、實踐和反思,於次年整理出一篇系統地介紹磨課的文章《磨課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投給了《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結果就連她自己都沒想到:文章不僅得到發表,還在次年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袁芹芹說,這都是因為自己抓住了磨課的起始階段。

她的另一篇論文《特殊化在數學競賽中的應用》通篇幾乎全是例題、練習題與解法,除了開頭部分有不到200字的三個段落闡述了“特殊化”的意義,從形式上看與一般解題思路類型的數學論文並無二致。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一個提法,背後卻凝結著袁芹芹長達三年的付出和心血。

2006年,袁芹芹的學生拿下了陝西省高中數學聯賽的第二名和第四名,在之後的全國聯賽中也取得了好成績,學生保送清華、浙大。這份光彩的背後,是艱辛的付出。她對學生的輔導從2004年暑期就開始了,貫穿了那屆學生的高中三年。經過不斷探究與挑戰,袁芹芹總結出一個解決競賽題目的新思路——“通過考察問題的特殊情形,尋求和發現一般規律及方法”,最終寫成上文。她認為,這篇文章能在《中學數學教學參考》上發表,不單證明了自己努力的價值,也說明教研“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從教近30年,袁芹芹逐漸積累了一批比較有質量的教研成果。題材上不僅有數學專業問題研究,還涉及教法、小課題、學生思維、核心素養等諸多方面;不僅有論文,還有專著、參編、課題、微課等。這些心血的結晶不僅極大地提升她的教學功底,令她走出中學,成為西安市數學會與高校的座上賓,還讓她成為很多老師眼中名副其實的“數學權威”。

在給老師們做教研指導時袁芹芹常說,寫專業論文不僅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要有相應的實踐經驗,確實是有感而發,能給人帶來幫助和參考,而不能為寫論文而寫論文。她強調說:“還有一點就是心態要好。大家總是看到我發表了多少篇論文,實際上還有更多的文章是被退稿的。但我並不在意,只要我自己寫出來、有所收穫,就滿足了。只有不斷積累,文章才能越寫越好,越寫越深刻,那時離發表就不遠了。”

對於自己接下來的發展,袁芹芹也有一個“小願望”:希望能靜下心來做些更深入的研究工作,再提煉再總結自己的經驗和成果,進一步上升到理論高度,爭取獲得國家級基礎教育成果獎。

來源:教師報第2748期,原標題:《袁芹芹:熱愛研究的數學老師》,作者:哈雲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