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冊字的小篆)

編“冊”時,可以根據所書內容的長短,來決定編多少枚簡。一般編繩有兩道、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的,視簡冊的長短而定。編繩有絲綸、麻繩或皮革。我們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其中的“韋”指的是熟皮。也就是說,孔聖人讀的《易經》,是用熟皮編成冊的,看的遍數太多了,所以屢次“斷絕”(三指多次),因為孔子所處年代更早,他讀的書,很可能是甲骨編成的“冊”,但基本意思不差。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冊字的小篆)

編“冊”時,可以根據所書內容的長短,來決定編多少枚簡。一般編繩有兩道、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的,視簡冊的長短而定。編繩有絲綸、麻繩或皮革。我們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其中的“韋”指的是熟皮。也就是說,孔聖人讀的《易經》,是用熟皮編成冊的,看的遍數太多了,所以屢次“斷絕”(三指多次),因為孔子所處年代更早,他讀的書,很可能是甲骨編成的“冊”,但基本意思不差。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簡實物)

簡牘之冊可以捲起來,所以我們現在說書籍,有“上卷”,“第一卷”等說法。簡冊捲起來時以最後一簡為軸心,有字一面在內(保護內容),背在外,卷完後第一枚簡在最外層頭上,篇題寫在第二簡的背面,而篇次則寫在第一簡的背面,這樣,捲起來之後看,自右至左是先篇題、後篇次了。現在我們寫書法作品多從右向左寫,豎版的書籍從右至左讀寫,繼承的都是簡牘編冊的習慣。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冊字的小篆)

編“冊”時,可以根據所書內容的長短,來決定編多少枚簡。一般編繩有兩道、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的,視簡冊的長短而定。編繩有絲綸、麻繩或皮革。我們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其中的“韋”指的是熟皮。也就是說,孔聖人讀的《易經》,是用熟皮編成冊的,看的遍數太多了,所以屢次“斷絕”(三指多次),因為孔子所處年代更早,他讀的書,很可能是甲骨編成的“冊”,但基本意思不差。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簡實物)

簡牘之冊可以捲起來,所以我們現在說書籍,有“上卷”,“第一卷”等說法。簡冊捲起來時以最後一簡為軸心,有字一面在內(保護內容),背在外,卷完後第一枚簡在最外層頭上,篇題寫在第二簡的背面,而篇次則寫在第一簡的背面,這樣,捲起來之後看,自右至左是先篇題、後篇次了。現在我們寫書法作品多從右向左寫,豎版的書籍從右至左讀寫,繼承的都是簡牘編冊的習慣。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古籍的排版和閱讀順序)

四、一些特別的簡牘

簡牘是通稱,一些專用的簡牘還有專用的名稱:

:所謂的檢,指文書信件表面的一片簡牘。《說文解字》:“檢,書署也。”徐鉉注稱:“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填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檢上還寫有文書傳遞的去向(是“北書”還是“南書”,就是向北傳遞,還是向南傳遞)數量和種類,是“合檄”還是“板檄”,有發信者和收信者的地址,傳遞文書的單位、人員,還要署上何時收到,何時發出,從何處傳來,發向何處等內容。甚至更詳細的還有遞送方法,是行走還是騎馬,通過的郵、亭都有何處。另外,簡冊的第一片簡牘,有時也稱為檢,標明機構之名,年月和薄籍的名稱。檢的樣子如圖: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冊字的小篆)

編“冊”時,可以根據所書內容的長短,來決定編多少枚簡。一般編繩有兩道、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的,視簡冊的長短而定。編繩有絲綸、麻繩或皮革。我們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其中的“韋”指的是熟皮。也就是說,孔聖人讀的《易經》,是用熟皮編成冊的,看的遍數太多了,所以屢次“斷絕”(三指多次),因為孔子所處年代更早,他讀的書,很可能是甲骨編成的“冊”,但基本意思不差。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簡實物)

簡牘之冊可以捲起來,所以我們現在說書籍,有“上卷”,“第一卷”等說法。簡冊捲起來時以最後一簡為軸心,有字一面在內(保護內容),背在外,卷完後第一枚簡在最外層頭上,篇題寫在第二簡的背面,而篇次則寫在第一簡的背面,這樣,捲起來之後看,自右至左是先篇題、後篇次了。現在我們寫書法作品多從右向左寫,豎版的書籍從右至左讀寫,繼承的都是簡牘編冊的習慣。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古籍的排版和閱讀順序)

四、一些特別的簡牘

簡牘是通稱,一些專用的簡牘還有專用的名稱:

:所謂的檢,指文書信件表面的一片簡牘。《說文解字》:“檢,書署也。”徐鉉注稱:“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填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檢上還寫有文書傳遞的去向(是“北書”還是“南書”,就是向北傳遞,還是向南傳遞)數量和種類,是“合檄”還是“板檄”,有發信者和收信者的地址,傳遞文書的單位、人員,還要署上何時收到,何時發出,從何處傳來,發向何處等內容。甚至更詳細的還有遞送方法,是行走還是騎馬,通過的郵、亭都有何處。另外,簡冊的第一片簡牘,有時也稱為檢,標明機構之名,年月和薄籍的名稱。檢的樣子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代的檢)

(jiē)。這是作為標籤的簡牘。用於書寫某種物品的數量、名稱,然後繫於該物品上面。從漢墓中出土的隨葬品上,往往有楬標明此為何物。楬的形狀,有的一端作半圓形,並畫成網狀紋,有的塗成黑色半圓,均起裝飾作用。上部有一小孔,用以繫繩。樣子如圖: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冊字的小篆)

編“冊”時,可以根據所書內容的長短,來決定編多少枚簡。一般編繩有兩道、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的,視簡冊的長短而定。編繩有絲綸、麻繩或皮革。我們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其中的“韋”指的是熟皮。也就是說,孔聖人讀的《易經》,是用熟皮編成冊的,看的遍數太多了,所以屢次“斷絕”(三指多次),因為孔子所處年代更早,他讀的書,很可能是甲骨編成的“冊”,但基本意思不差。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簡實物)

簡牘之冊可以捲起來,所以我們現在說書籍,有“上卷”,“第一卷”等說法。簡冊捲起來時以最後一簡為軸心,有字一面在內(保護內容),背在外,卷完後第一枚簡在最外層頭上,篇題寫在第二簡的背面,而篇次則寫在第一簡的背面,這樣,捲起來之後看,自右至左是先篇題、後篇次了。現在我們寫書法作品多從右向左寫,豎版的書籍從右至左讀寫,繼承的都是簡牘編冊的習慣。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古籍的排版和閱讀順序)

四、一些特別的簡牘

簡牘是通稱,一些專用的簡牘還有專用的名稱:

:所謂的檢,指文書信件表面的一片簡牘。《說文解字》:“檢,書署也。”徐鉉注稱:“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填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檢上還寫有文書傳遞的去向(是“北書”還是“南書”,就是向北傳遞,還是向南傳遞)數量和種類,是“合檄”還是“板檄”,有發信者和收信者的地址,傳遞文書的單位、人員,還要署上何時收到,何時發出,從何處傳來,發向何處等內容。甚至更詳細的還有遞送方法,是行走還是騎馬,通過的郵、亭都有何處。另外,簡冊的第一片簡牘,有時也稱為檢,標明機構之名,年月和薄籍的名稱。檢的樣子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代的檢)

(jiē)。這是作為標籤的簡牘。用於書寫某種物品的數量、名稱,然後繫於該物品上面。從漢墓中出土的隨葬品上,往往有楬標明此為何物。楬的形狀,有的一端作半圓形,並畫成網狀紋,有的塗成黑色半圓,均起裝飾作用。上部有一小孔,用以繫繩。樣子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楬的樣子)

箋。《說文解字》稱:“箋,表識書也。”箋是一種短小的簡牘,讀書的人可以隨時在上面記載註釋,以備參考,也有後世書籤的作用。你看,後來的古人著作我們常見書名裡有《箋註》《箋釋》字樣,正是源於這個原因。

棨。《說文解字》稱:“棨,傳信也。”所謂的傳信,指的是行旅時的身份證,上世紀,在國內旅行,還需要單位開介紹信,棨的作用與之類似。在遠古,戶籍系統遠沒有發達到可以每人隨身帶一個身份證的程度,棨,有點類似於身份證的作用。在出土物中,不僅有木質棨,還有絲織品的棨信。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冊字的小篆)

編“冊”時,可以根據所書內容的長短,來決定編多少枚簡。一般編繩有兩道、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的,視簡冊的長短而定。編繩有絲綸、麻繩或皮革。我們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其中的“韋”指的是熟皮。也就是說,孔聖人讀的《易經》,是用熟皮編成冊的,看的遍數太多了,所以屢次“斷絕”(三指多次),因為孔子所處年代更早,他讀的書,很可能是甲骨編成的“冊”,但基本意思不差。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簡實物)

簡牘之冊可以捲起來,所以我們現在說書籍,有“上卷”,“第一卷”等說法。簡冊捲起來時以最後一簡為軸心,有字一面在內(保護內容),背在外,卷完後第一枚簡在最外層頭上,篇題寫在第二簡的背面,而篇次則寫在第一簡的背面,這樣,捲起來之後看,自右至左是先篇題、後篇次了。現在我們寫書法作品多從右向左寫,豎版的書籍從右至左讀寫,繼承的都是簡牘編冊的習慣。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古籍的排版和閱讀順序)

四、一些特別的簡牘

簡牘是通稱,一些專用的簡牘還有專用的名稱:

:所謂的檢,指文書信件表面的一片簡牘。《說文解字》:“檢,書署也。”徐鉉注稱:“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填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檢上還寫有文書傳遞的去向(是“北書”還是“南書”,就是向北傳遞,還是向南傳遞)數量和種類,是“合檄”還是“板檄”,有發信者和收信者的地址,傳遞文書的單位、人員,還要署上何時收到,何時發出,從何處傳來,發向何處等內容。甚至更詳細的還有遞送方法,是行走還是騎馬,通過的郵、亭都有何處。另外,簡冊的第一片簡牘,有時也稱為檢,標明機構之名,年月和薄籍的名稱。檢的樣子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代的檢)

(jiē)。這是作為標籤的簡牘。用於書寫某種物品的數量、名稱,然後繫於該物品上面。從漢墓中出土的隨葬品上,往往有楬標明此為何物。楬的形狀,有的一端作半圓形,並畫成網狀紋,有的塗成黑色半圓,均起裝飾作用。上部有一小孔,用以繫繩。樣子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楬的樣子)

箋。《說文解字》稱:“箋,表識書也。”箋是一種短小的簡牘,讀書的人可以隨時在上面記載註釋,以備參考,也有後世書籤的作用。你看,後來的古人著作我們常見書名裡有《箋註》《箋釋》字樣,正是源於這個原因。

棨。《說文解字》稱:“棨,傳信也。”所謂的傳信,指的是行旅時的身份證,上世紀,在國內旅行,還需要單位開介紹信,棨的作用與之類似。在遠古,戶籍系統遠沒有發達到可以每人隨身帶一個身份證的程度,棨,有點類似於身份證的作用。在出土物中,不僅有木質棨,還有絲織品的棨信。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虎符實物)

符。說到符,大家會想到虎符,但銅質虎符是用於大集團軍的調動,如果是底層軍隊的調用呢,就用到了竹符。即將一片竹簡中分為二,分存雙方,以為憑信,對上即是“符合”,當然,符類還有很多:在出入關津的“信符”,巡視用的“巡查符”,傳達執行警備命令的“警候符”,領取物品的“領物符”……

"

書信是應用文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現在電子郵件盛行,人們很少寫紙質書信了,但往前追溯,在唐宋明清乃至民國的文人圈子裡,人們用到書信,常常稱之為“尺牘”,現代文人也用“尺牘”表示書信,為什麼是尺牘呢?今天就把這個問題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說一下。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庭堅《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牘》

今天人們用紙寫信,是平常的事,但在古代,特別是漢代蔡倫“蔡侯紙”出現之前,雖然也有玉冊金簡,但卻只用於特殊場合,以示尊貴隆重,人們日常書信乃至各種文本的書寫,往往都是寫在簡牘上的。

一、簡與牘

通常“簡牘”並稱,但簡與牘並不是一回事,主要差別是製作材料上的區別:

簡。《說文解字》記載:“簡,牒也。”《論衡·量知篇》記載:“截竹為筒,破以為牒”,竹簡的材料多用毛竹、慈竹,少量也用短穗竹、苦竹。竹子按照長短(後面會細說)需要截下之後,剖為竹片,削平竹節,刮光,然後就可以在上面寫字了,一般書寫文字的一面是蔑黃一面,也就是竹片朝裡的一面。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毛竹)

新鮮的竹片剛剛削平時,因為竹內含水等有機成分,因此不便保存,容易腐爛變質或遭蟲蠹,於是,人們又學會了“殺青”。所謂的“殺青”,就是將竹簡用火燻烤,令竹內汁液滲出,狀如出汗,烤過之後的竹子,當然不再青翠,所以叫“殺青”,也稱“汗簡”,製成的竹簡也叫“汗青”。“殺青”之後的竹子不容易蟲蛀朽壞,製成的竹簡用來寫字。古時候的歷史大都記錄在竹簡上(其實幾乎所有的文獻,都在簡牘上),所以文天祥會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殺青”是竹簡製作完成的標誌性工藝,所以,現在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拍攝完成也叫“殺青”。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都是用細竹劈開製成,黃褐色,背面竹皮大多還略略保存青綠色,完整無損,有一定硬度,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馬王堆出土的竹簡)

用竹子製作的叫簡,或稱竹簡,那麼,用木頭製作該當叫木簡。《說文解字》裡“簡、札、牒“互訓,這三者形式應當相同,差別可能就是隻是質地差異,看部首可知,“簡”為竹質;札、牒呢?《說文解字》又稱:“片,判木也。”“牒”從“片”,顯然,札、牒都是木質。因此古人也有將木簡稱為“牘”的,《說文解字》:”牘,書版也,從片“。《論衡·量知篇》記載:“斷木為槧,析之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牘。”“牘”其實是較寬的書版。

由於竹木簡和書版(牘)是漢代以前最普遍的書寫載體,人們將它們通稱為“簡牘”。為了區別簡牘材料質地,一般將竹製簡牘簡稱為“簡”,將木質簡牘簡稱為“牘”。

牘的材質,多用鬆、柳,也間用柳。木簡的製作也須刮削平整,打磨光滑,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書寫的一面稜角分明,表現光亮有色澤,似乎還塗有一層特殊的塗料(不知是何種塗料),是某種特別的汁液,塗液之後,正面不同於背面,墨痕不易洇開,我們看出土物,寫錯了字需要修改,一經修改,修改的地方,墨跡大多是洇開的,這是因為在塗改時,一般來不及再塗一層塗料等待幹了再寫。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居延漢簡)

依照出土地的不同,西北地區出土的以木牘為主,竹簡極少,因為西北地區不產竹子,竹子怕旱。內地出土的以竹簡為主,因為內地溫溼,宜於竹子生長。

總結一下:以竹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簡”,用“殺青”來防腐治蟲,多見於內地,代表出土物為馬王堆出土漢簡;以木製成的簡牘簡稱為“牘”,用塗液來防洇,多見於西北,代表出土物為居延漢簡。

二、簡牘的尺寸

漢代的簡牘,不管是竹簡還是木牘,並不是完全一個標準。往往依照書寫內容的不同,有一定的長度規定。

現在我們見到的一般的簡牘,其長度為23釐米左右,寬1釐米,厚度大約同0.2-0.3釐米。我們知道,漢尺一尺相當於23.5釐米(漢印多是漢一寸見方,所以我們臨漢印用2.5釐米見方的石頭,接近原印大小),也就是說,一般的簡牘,漢制長一尺,寬五分,厚一分。

這種一般標準的簡牘,用於書寫書籍、札翰、文牘,一般記事和諸子書籍也用此標準,因為長度是漢一尺,所以稱為“尺牘”,這就是書信稱為尺牘的原因。

還有其他尺寸,比如:

(1)皇帝的詔書。皇帝的詔書長一尺一寸。《漢制度》裁:“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用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書,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惟此為異也。”你看,皇帝任命諸侯王時,二尺簡牘,用篆書,免職時就用隸書,尺寸也減短到尺一了。想想,任命諸侯王的簡牘有近50釐米長,好長的一卷呢。

(2)《經》與《傳》。經典的長度是二尺四寸。《論衡·謝短篇》雲:“二尺四寸,聖人文語”。也就是說,在古代,記載《易》《詩》《書》《禮》《樂》《春秋》這一類典籍內容的簡牘,有二尺四寸長,長過皇帝的詔書。有實物為證,1959年甘肅武威磨咀子六號漢墓出土的《儀禮》簡冊,雖說有三種,但長度都在55-56釐米左右,和漢尺二尺四寸相當。《說文解字》對“典”字的解釋很說明問題:“典,大冊也。”

還有更有意思的,經典的簡牘很長,但解說經義的《傳》則用了最短的簡來寫,其長度僅為漢六寸。《說文解字》也有記載:“專,六寸簿也。”“專”就是經傳之“傳”。

《經》二尺四,《傳》六寸。這是漢代書籍中最長和最短的兩種簡牘。

(3)檄。《說文解字》稱:“檄,二尺書。”也就是說,漢代“檄”的長度為二尺,但居延漢簡的出土物中,有“侯史廣德坐罪行罰檄”長達88.2釐米,近漢四尺。檄的作用,是在上下級、平級官吏之間互相通用,因為緊急,所以在結尾大都書“如律令”或者“如詔書”。我們平常說的傳遞軍情的通知,都寫在“檄”上,有個成語叫“傳檄而定”,指的就是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檄),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想想這個狀態:一個傳令兵,拿著一個長長的檄,奔跑傳令,肯定很顯眼。如果情勢緊急,人們會在“檄”上插上雉羽,表示萬分緊急,想讓它急行如飛。

此外,檄還有“板檄”和“合檄”的區別。板檄,就是寫在木板上的文書,上面不用木板蓋住,以便其廣泛傳閱,這是公開的文書,就是所謂的“露布”,目的就是廣為人知。合檄,則是用兩板相合,繞上繩子,壓上封泥,以防傳遞過程中被拆閱。我們講篆刻講到封泥,曾說過這種形式。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合檄的大致樣子)

“合檄”的大致樣子如圖,上面加有封泥,封泥之上加蓋印章,要看裡面的內容,要先毀壞蓋有印章的泥塊,再拆除繩子,才能看到裡面的內容,這樣製作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洩密。當然,這是文字較短的,文字較長的也用封泥,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簡冊的封泥)

同樣,要打開看裡面的內容,也要拆泥,拆繩子,保密效果大致等同。

(4)律令和曆書。就是記載法律的簡牘,此類簡牘長三尺。《漢書·朱博傳》:“如太守漢吏,奉三尺令以從事耳。”《杜周傳》又載:“客有渭周曰:‘君為天下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有人指摘杜周不依照法律條文辦案,只依照皇帝的意願裁定,杜周說,皇帝的意願,就是法令)。這裡提到的“三尺法”,指記載在三尺長的簡牘上的法律條文。並不是離天三尺有神明的“三尺”。

三、方與冊

為了增加記載的內容,方法只有幾種:其一,增加簡牘的長度;其二,增加寬度;其三,把多根簡牘聯在一起。

上面說了長度,再說寬度。簡牘加寬來增加容字量,只能是木牘,因為竹子是圓筒形的,析成的竹片不可能過寬。版、牘寬者稱為“方”,這很好理解,越加寬,木牘就越變“正方”,《儀禮·既夕篇》載:“書賵於方,若九、若七、若五。”“方”上可以根據字的大小,寫成九行、七行、五行。

但這還不夠,為了容納更多的內容,人們又發明了編簡成冊的方法。就是“冊”的來歷。我們看,冊字的小篆字形,其實象形的就是編簡。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冊字的小篆)

編“冊”時,可以根據所書內容的長短,來決定編多少枚簡。一般編繩有兩道、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的,視簡冊的長短而定。編繩有絲綸、麻繩或皮革。我們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其中的“韋”指的是熟皮。也就是說,孔聖人讀的《易經》,是用熟皮編成冊的,看的遍數太多了,所以屢次“斷絕”(三指多次),因為孔子所處年代更早,他讀的書,很可能是甲骨編成的“冊”,但基本意思不差。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簡實物)

簡牘之冊可以捲起來,所以我們現在說書籍,有“上卷”,“第一卷”等說法。簡冊捲起來時以最後一簡為軸心,有字一面在內(保護內容),背在外,卷完後第一枚簡在最外層頭上,篇題寫在第二簡的背面,而篇次則寫在第一簡的背面,這樣,捲起來之後看,自右至左是先篇題、後篇次了。現在我們寫書法作品多從右向左寫,豎版的書籍從右至左讀寫,繼承的都是簡牘編冊的習慣。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古籍的排版和閱讀順序)

四、一些特別的簡牘

簡牘是通稱,一些專用的簡牘還有專用的名稱:

:所謂的檢,指文書信件表面的一片簡牘。《說文解字》:“檢,書署也。”徐鉉注稱:“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填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從出土的實物來看,檢上還寫有文書傳遞的去向(是“北書”還是“南書”,就是向北傳遞,還是向南傳遞)數量和種類,是“合檄”還是“板檄”,有發信者和收信者的地址,傳遞文書的單位、人員,還要署上何時收到,何時發出,從何處傳來,發向何處等內容。甚至更詳細的還有遞送方法,是行走還是騎馬,通過的郵、亭都有何處。另外,簡冊的第一片簡牘,有時也稱為檢,標明機構之名,年月和薄籍的名稱。檢的樣子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漢代的檢)

(jiē)。這是作為標籤的簡牘。用於書寫某種物品的數量、名稱,然後繫於該物品上面。從漢墓中出土的隨葬品上,往往有楬標明此為何物。楬的形狀,有的一端作半圓形,並畫成網狀紋,有的塗成黑色半圓,均起裝飾作用。上部有一小孔,用以繫繩。樣子如圖: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楬的樣子)

箋。《說文解字》稱:“箋,表識書也。”箋是一種短小的簡牘,讀書的人可以隨時在上面記載註釋,以備參考,也有後世書籤的作用。你看,後來的古人著作我們常見書名裡有《箋註》《箋釋》字樣,正是源於這個原因。

棨。《說文解字》稱:“棨,傳信也。”所謂的傳信,指的是行旅時的身份證,上世紀,在國內旅行,還需要單位開介紹信,棨的作用與之類似。在遠古,戶籍系統遠沒有發達到可以每人隨身帶一個身份證的程度,棨,有點類似於身份證的作用。在出土物中,不僅有木質棨,還有絲織品的棨信。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虎符實物)

符。說到符,大家會想到虎符,但銅質虎符是用於大集團軍的調動,如果是底層軍隊的調用呢,就用到了竹符。即將一片竹簡中分為二,分存雙方,以為憑信,對上即是“符合”,當然,符類還有很多:在出入關津的“信符”,巡視用的“巡查符”,傳達執行警備命令的“警候符”,領取物品的“領物符”……

“尺牘”的由來:書信為什麼被稱為尺牘?

《黃朝再拜》名刺簡

謁,刺。這個類似於現代社會的名片,所以後來人們也以“名刺”稱呼名片。謁、刺以竹木為之,下部兩邊各削凹口(也有不削的),頂端或平或削尖,一面自書姓名,一面寫上要謁見者。如上面的“黃朝再拜”名刺簡,內容就是:“弟子黃朝再拜 問起居 長沙益陽字元寶”。大致意思就是:學生(謙稱)黃朝恭敬地拜見您,向您問安,我是長沙益陽人,字元寶。因為謁、刺往往是在參見尊貴人物時用的物品,因此相對來說,上面的字跡都十分工整。出土的謁、刺一般長約漢尺一尺,寬一寸。

以上是主要的特殊簡牘品類,此外,還有若干種專用簡牘,各有專門用途,限於篇幅,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關於書法史】之5,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