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有效休息的人,才會讓自己的時間顆粒度亮如鑽石

睡眠 咖啡 工作這一年 鑽石 妮妮小屋 2019-04-28


學會有效休息的人,才會讓自己的時間顆粒度亮如鑽石

01

我是一個缺點很多的人。但我有個優點,是開始做事後,一旦進入狀態,總會投入全部熱情。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有時中午在餐廳吃飯的時候,我的腦子還一直為寫文的事轉個不停。接著就會導致不好的連鎖反應,就是已經中午了,我已經開始犯困的情況下,還要求自己帶著倦意去寫。

其實這樣,效率挺低,可是我就是捨不得去睡。再然後,整個下午,我都很疲倦。

在這種疲倦的狀態下,腦子也不太靈光,煎熬度過一下午的工作時間。

這樣的工作效率很低。我就如同老牛拉破車般拖著疲憊,混著時間等下班,這種感覺真心讓人情緒低落。

好不容易堅持到下班後,可實在覺得太累了。為了徹底休息一下,總是不知不覺中一睡就是一兩個小時,結果這一覺,睡得晚上十二點過,又睡不著了。

這就是我日常遇到的窘境,但我也一直嘗試著尋找解決之道。

直到聽萬維綱老師在精英日課中介紹了丹尼爾.平克的《見機》,裡面介紹了有關集中注意力做事,同時有效休息,給一個人帶來改變的具體方法,對我很是觸動。

我嘗試著按著這個方法去做,真的有了脫胎換骨之感。經過實踐再次感受到,跟著高手學習的價值感和必要性。

高手的確是與普通人不同,他們特別注重用科學研究把一件普通的事,進行精準的分析。

比如說,平克提出有效休息需要控制時長。真的並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只要運用科學的睡眠方法,就能睡得好。

我倒是覺得,這樣最大的價值,是能省出更多的時間,讓你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你一下午都保持特別充沛的精力。

平克建議大家,在睡前先喝一杯含有200毫升咖啡因的咖啡,然後把手機設置25分鐘定時,接著馬上開啟自己的睡眠模式,只要手機鬧鈴響的時候,馬上起來。

我實踐後真心感受到,這個看起來像打仗一樣的睡覺方式,恰好是充分的利用咖啡因,還沒有發揮提神醒腦作用時,就讓自己先得到某種心理暗示:

“一小會後,我就會精神百倍,現在我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我也沒睡睡多久,25分鐘就夠了。這個休息時間我’浪費’的起,休息不也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嗎”。

學會有效休息的人,才會讓自己的時間顆粒度亮如鑽石

有了這樣積極的心理暗示,就能讓自己得到徹底的放鬆和休息。

25分鐘後,馬上開啟一項你喜歡的工作。嘿,還真別說,整個人下午都精神飽滿。工作效率和靈感也是嗖嗖嗖地來。

因為我平時喜歡喝茶,所以在具體實踐中,就把這個睡前喝咖啡的前提條件改成了綠茶。

我會在小睡前,先喝半杯新泡的濃度比較高的茶,睡醒後再喝半杯熱茶,整個人神清氣爽,一直到晚上臨睡前,都能精神百倍。

就這樣,我驚奇的體會到了有效休息的科學性和重要性。

02

這還讓我想起了很早以前的一位同事。

他那時每天都會睡午覺,因為我常常中午要看書,隔著兩張辦公桌,都能聽到他躺在沙發上,已經打著小呼嚕的“深度睡眠”。

他是充分的利用了午餐時間,每天風馳電掣般吃完飯,就跑回辦公室,立馬躺在沙發上睡覺。

如果我們大部分人只有半個小時休息時間的話,感覺他至少有一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可是這樣的午睡結果,又有什麼好處呢?

我發現他時常從沙發上起來以後,還得在辦公桌上再趴一會。怎麼說也得再浪費十多二十分鐘,才能逐漸清醒過來。

儘管這位同事是個工作很勤奮的人,但是你依然能感覺到他,反而有種越睡越累的狀態。

這種現象,就被平克稱為恰好是“進入了睡眠慣性狀態”,就會越睡越累。

所以馬上他面對工作時,這種睡眠慣性狀態,就特別不容易快速切換到工作模式。

儘管人各有異,也許不太可能用統一的睡眠時間和方式要求每個人。

學會有效休息的人,才會讓自己的時間顆粒度亮如鑽石

但根據平克書裡相關理論,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嘗試找到屬於自己的有效睡眠時長,按照平克的建議去做,親自來體會一下,科學睡眠法的神奇之處。

03

我根據科學睡眠法調整了自己的午間小憩後,感覺這十多天,自己的工作狀態都還不錯,做起事情來很投入,甚至經常忘記了時間。

比如說,上週有一天,大Boss召集我們開會。結果我在另一項工作中沉浸太久,忘記了開會這回事。

直到其他同事打電話來喊我,我才想起要開會的事,最後很尷尬走進會議室,只看見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射過來,那一瞬間真是臉紅心跳。

這個事情發生之後,我突然想起了,之前學習過一個很有用的知識點,過去理解的還不深刻,遇到事情後才有體會,那就是有關時間顆粒度的問題。

當時這個知識點,是用來解釋,商界大佬們,為什麼時間都是以特別細碎的時間節點進行切割。比如比爾.蓋茨,就是精準到五分鐘為一個時間顆粒度。

也就是說,他們的時間顆粒度都特別緊湊,同樣的時間段,自然就能比我們做出更多的事。而我之所以常常做一件事情忘了時間,說明我的時間顆粒度,還停留在半天或者一整天這種原始狀態。

科學的睡眠,雖然給了我一下午足夠的精力,但時間顆粒度我並沒有提升,因此就容易忘記自己時間軸上還有一些等待去做的事。

所以說,僅僅學會科學休息,就算能省出不少時間。但如果不充分的加以管理和規劃,一個人的職業能力提升就會特別有限。

而這一切,對於一個職業女性來說是多麼重要。

大部分已婚已育的職業女性,如果不學會在工作時間,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時間顆粒度,就會把很多工作帶到下班後。

可下班之後,又會花很多時間帶孩子,這項育兒工作,是非常消耗精力和體力的。

我想起身邊,還有些低齡寶寶的媽媽,晚上還要自己帶孩子睡覺,夜裡常常醒幾次,睡眠質量越來越差。長此以往,整個人的狀態就處在特別焦慮的狀態。

最近,我還打算好好的提升一下自己的時間顆粒度,準備把手上的工作分解為幾個部分,按照每半個小時為單位的時間顆粒度進行規劃,再把自己的實踐效果進行對照,特別是要把自己,花費的時間和進展情況記錄一下。

這樣的記錄方式,應該就能很快就能分析出,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面,哪些環節還可以有效提升。尤其是要提醒自己:“千萬不要顧此失彼,把時間軸上重要的事情漏掉。”

最後再給各位寶媽透露一個祕密,這本書裡說,英國人經過精準的計算:“每天下午2:55時會是一個人疲憊的警戒點,建議這個時間不要處理最重要的事情。”

還有一個建議也特別有趣,讓孩子在重要的考試前,讓孩子在戶外玩20分鐘,效果相當於比同齡人多學了三週的課程,至少能有效提高考試分數五分。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的實踐版?但也許這恰好是科學休息和提高時間顆粒度最好的結合點。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嘗試用更科學的方法,把自己的時間顆粒度全面提升,直到有一天自己的時間,亮如鑽石。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3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圖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