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武功或超梁山五虎將,卻險遭宋江射殺?《水滸》版本暗藏祕密

水滸傳 宋江 晁蓋 盧俊義 林沖 白馬晉一 2018-11-27

文:都頭鄆哥(作者原創授權)

很多讀者對於《水滸傳》的印象,大都停留在120回本的《水滸全傳》,有的還看過70回本的金聖嘆批評本和100回本的容與堂本,這幾種本子其實在水學界都是屬於“繁本”系統,而《水滸傳》其實還有另一種“簡本”系統,並不為大眾知曉,但其價值是不可小覷的。筆者最近重讀了簡本系統的《京本增補校正全像忠義水滸志傳評林》(簡稱評林本)和《新刻全像水滸傳》(簡稱劉興我本),在閱讀過程中選出一些大聚義前與繁本【選120回鬱郁堂本(簡稱鬱本)、100回容與堂本(簡稱容本)、70回金批本(簡稱金本)為參照】內容存在差異,且容易引起爭議的一些內容摘抄出來,加以比對,以供水滸同仁更好地瞭解簡本、繁本的不同之處。

之前,我們曾經比對上述多個版本,陸續對“李逵老孃之死真相”、“欒廷玉的下落”等問題展開了討論,本篇,我們將繼續對水滸裡一些謎團進行文本解讀。

一、曾塗、曾索夜鬥林沖?

劉興我本:當日眾頭領悶悶不已,小校忙報:“前面四五路人馬殺來,火把不知其數。”林沖等一齊上馬,拔寨而起。曾塗、曾索當先殺來,林沖回身來迎,兩下交戰。鬥上數合,因是夜間,林沖不敢戀戰,回馬便走,曾家軍馬卷殺將來,林沖軍馬退走五六十里,方才得脫。又折五七百人,望梁山泊來。

容本:當晚二更時分,天色微明,十五個頭領都在寨中納悶,正是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嗟諮嘆惜,進退無措。忽聽的伏路小校慌急報來:“前面四五路軍馬殺來,火把不計其數。”林沖聽了,一齊上馬。三面山上火把齊明,照晃如衕白日,四下裡吶喊到寨前。林沖領了眾頭領不去抵敵,拔寨都起,回馬便走。曾家軍馬,背後卷殺將來,兩軍且戰且走。走過了五六十里,方才得脫。計點人兵,又折了五七百人,大敗輸虧。急取舊路,望梁山泊回來。

筆者按:劉興我本中記載的林沖夜鬥曾塗、曾索是簡本獨有的,在現存的各繁本中都沒有這個情節。簡繁本之間在此情節上的區別主要在於簡本是林沖等接戰恐怕夜戰不利才退兵的,而繁本是林沖等並未和曾頭市軍馬交戰,直接退兵。從與前後文的承接來看,簡繁本的描寫都有各自的合理性,而簡本寫林沖鬥曾家二子一段的描寫,似乎為林沖的武藝方面增光添彩,且表現出了林沖謹慎穩重的性格。

此人武功或超梁山五虎將,卻險遭宋江射殺?《水滸》版本暗藏祕密


二、晁蓋的另一種遺言?

劉興我本:晁蓋飲食不進,渾身虛腫。宋江等至床前痛哭,敷藥調理。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宋江囑付曰:“賢弟保重。捉得射死我的,與吾報仇,死亦瞑目。你自立為寨主。”言訖而亡。宋江見晁蓋死了,哭得昏悶。

容本: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江,囑付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罷,便瞑目而死。宋江見晁蓋死了,比似喪考妣一般,哭得發昏。

筆者按:關於晁蓋之死與遺言,歷來眾說紛紜。一些陰謀論者認為晁蓋之死即是宋江所為,自宋江上梁山後,晁蓋逐漸被架空,所以到臨死之時使出“殺手鐗”,那就是留下遺言叫能捉得射死他的敵人的人做梁山泊主,令最不可能實現遺言的宋江謀求寨主之位的陰謀落空。筆者不能認同這種說法,因為《水滸傳》後面還有晁蓋“夢中顯聖”的情節,如果真是晁蓋和宋江二人貌合神離,晁蓋也不會託夢救宋江。而簡本中寫晁蓋臨終直接叫宋江接任,在情理上來講更能說得通,因此筆者認為這個情節簡本的安排更合理。

三、宋將(江)射盧俊義?

評林本:盧俊義指名叫罵。吳用勸曰:“宋公明久慕員外清德,特令吳某親到尊府,請員外上山,一同替天行道。”盧俊義大罵不止,轉眼宋將(江)拈弓取箭,看盧俊義颼地一箭,正中盧俊義紅纓。吃了一驚,便走。

容本:盧俊義見了越怒,指名叫罵山上。吳用勸道:“兄長且須息怒。宋公明久聞員外清德,實慕威名,特令吳某親詣門牆,賺員外上山,一衕替天行道。請休見責。”盧俊義大罵:“無端草賊,怎敢賺我!”宋江背後轉過小李廣花榮,拈弓取箭。看著盧俊義喝道:“盧員外休要逞能,先教你看花榮神箭!”說猶未了,颼地一箭,正中盧俊義頭上氈笠兒的紅纓。吃了一驚,回身便走。

筆者按:盧俊義金沙灘戰群雄一節,絕大多數本子最後都是花榮用箭將盧俊義頭上氈笠兒的紅纓射落,而評林本卻是宋將(江)所為,按照常理推測,水滸中雖曾說宋江會武藝,但是從沒提起宋江會箭術的事,所以安排花榮震懾盧俊義是合理的,而對於評林本描寫的解釋是,評林本的總體質量並不如容與堂等本子,作為水滸流傳過程中後出的本子,評林本在刊刻過程中,抄錯、抄漏或者刊誤在所難免,此處的花榮轉變為宋將(江)的情況當是抄手在抄寫刪改之時的錯誤,因此將盧俊義頭上氈笠兒的紅纓射落的當是花榮無疑。

此人武功或超梁山五虎將,卻險遭宋江射殺?《水滸》版本暗藏祕密

四、吳用與李固未說反詩內容?

劉興我本:吳用先有計。卻到金沙灘等候,只見李固人伴下山,吳用便喚李固,分付曰:“你主人今坐第二把交椅。未曾上山時,先寫四句反詩在家裡壁上。每一句起頭一個字,包藏‘盧俊義反’四字。你們怎知?今日你們自回去,休望主人回來。”李固拜謝,奔回北京。

容本:吳用將引五百小嘍羅圍在兩邊,坐在柳陰樹下,便喚李固近前說道:“你的主人,已和我們商議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椅。此乃未曾上山時,預先寫下四句反詩在家裡壁上。我教你們知道,壁上二十八個字,每一句包著一個字,‘蘆花蕩裡一扁舟’,包個‘盧’字;‘俊傑那能此地遊’,包個‘俊’字;‘義士手提三尺劍’,包個‘義’字;‘反時須斬逆臣頭’,包個‘反’字。這四句詩,包藏‘盧俊義反’四字。今日上山,你們怎知?本待把你眾人殺了,顯得我梁山泊行短。今日放你們星夜自回去,休想望你主人回來!”李固等只顧下拜。吳用教把船送過渡口。一行人上路,奔回北京。

筆者按:關於盧俊義的“反詩”問題,筆者曾在《盧俊義的“藏頭反詩”》一文中詳細考證過,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繁本《水滸傳》(以容與堂本為例)中吳用寫在盧俊義家中的四句“反詩”和後來吳用對李固等說的四句“反詩”前後並不相同,對於這一矛盾,目前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水滸傳》編寫者的失誤或流傳過程中的修改造成的,另一種認為是《水滸傳》編寫者有意為之,為了促成盧俊義順利上山而設置的。這兩種說法各有道理,而劉興我本中吳用對李固直接說出藏頭詩每句第一個字組成“盧俊義反”四字,並沒有說出詩的具體內容,所以避免了前後“反詩”內容矛盾的問題。

五、索超的斧怯?

評林本:索超見了關勝,索超並不行話便戰,兩個鬥無十合,李成看見索超戰關勝不下,舞雙刀,出陣夾攻關勝。

容本:當時索超見了關勝,卻不認得。隨徵軍卒說道:“這個來的,便是新背反的大刀關勝。”索超聽了,並不打話,直搶過來,徑奔關勝。關勝也拍馬舞刀來迎。兩個鬥不十合,李成正在中軍,看見索超斧怯,戰關勝不下,自舞雙刀出陣,夾攻關勝。

筆者按:索超在大名府與關勝一戰中出現的“斧怯”一詞,素來是愛好武評的讀者爭論的熱門話題之一,肯定索超武藝的認為索超因為之前的箭瘡未愈,發揮失常,所以短短十合即顯出劣勢。貶低索超武藝的認為索超鬥關勝不到十合即“斧怯”,武藝在八驃中有墊底的趨勢,甚至不如一些地煞武將。

筆者認為,《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武藝,是分幾個檔次的,從馬戰來說,盧俊義排在第一檔,五虎將第二檔,八驃騎第三檔,小彪將第四檔。各檔之間的差距其實有一定標準,而二、三檔之間,要出現分高下的趨勢,一般都在四五十合左右,具體可參見清風山秦明、花榮之戰;桃花山呼延灼、楊志之戰;東平府董平、徐寧之戰等戰例,索超作為八驃騎第四名,如果在正常情況下,和關勝鬥不到十合即呈敗象是不合常理的,因此筆者更傾向於評林本的描寫。

此人武功或超梁山五虎將,卻險遭宋江射殺?《水滸》版本暗藏祕密

六、曾塗的死法?

評林本:次日,曾塗領兵飛出陣前。宋江見了,令呂方、郭盛直取曾塗,鬥上三十合,曾塗用槍只一撥,卻被兩條豹尾絞住朱纓,奪扯不開。花榮看見,拈弓搭箭,射中曾塗左臂,翻身落馬,死於馬下。

容本:小李廣花榮在陣中看見,恐怕輸了兩個,便縱馬出來,左手拈起雕弓,右手急取鈚箭,搭上箭,拽滿弓,望著曾塗射來。這曾塗卻好掣出槍來,那兩枝戟兀自攪做一團。說時遲,那時疾,曾塗掣槍,便望呂方項根搠來。花榮箭早先到,正中曾塗左臂,翻身落馬,頭盔倒卓,兩腳蹬空。呂方、郭盛雙戟並施,曾塗死於非命。

筆者按:曾頭市曾家長子曾塗鬥呂方、郭盛一戰可以算是水滸前七十回中頗為精彩的馬戰之一,曾塗武藝高強,從繁本中的描寫來看,如果當時沒有花榮相助,恐怕呂方、郭盛二人將會落敗,且有性命之憂。評林本中曾塗是在與呂方、郭盛交戰時,被花榮射中左臂,落馬而死,而容本中曾塗被花榮射落馬後被呂方、郭盛趁機殺死。按照常理來講,曾塗被射中左臂,並不是致命位置,即使落馬也不至於死亡,而被呂方、郭盛趁機殺死就合理多了,評林本為了節省成本,對原文進行了大量刪減,甚至連一些關鍵信息也刪掉了,因此造成此處不合邏輯情況的出現。

七、董平是否殺程太守全家?

劉興我本:董平在先,宋江軍馬在後,卷旂旙到城下。董平大叫:“快開城門!”把門軍士將火把照時,認是都監董平,便開城門。董平先入,背後宋江大驅人馬,殺入城來。傳令不許殺害百姓。董平逕奔府中,殺了程太守,奪他女兒。

容本:董平在前,宋江軍馬在後,捲起旗,都到東平城下。董平軍馬在前大叫:“城上快開城門!”把門軍士將火把照時,認得是董都監,隨即大開城門,放下吊橋。董平拍馬先入,砍斷鐵鎖。背後宋江等長驅人馬,殺入城來。都到東平府裡。急傳將令:不許殺害百姓、放火燒人房屋。董平徑奔私衙,殺了程太守一家人口,奪了這女兒。

筆者按:董平的人品長期以來一直被廣大讀者所詬病,認為他打故人“王定六、鬱保四”,被捉後為了女人立馬投降反攻東平府殺太守全家,是個不忠不義之徒,這樣的評價總體上來講是說得過去的,因此一些水滸續書如《殘水滸》中,便安排了程小姐復仇毒死董平的情節,這也側面反映了一些讀者對董平的態度。而劉興我本中董平雖然也幫助梁山反攻東平府,但是相比繁本,只殺死了程太守,並沒有累及全家,殘忍程度降低了許多,無形中提升了董平的人品,而這一區別,僅僅在於簡繁本中的幾字之差,因此筆者覺得好好下功夫研究一下簡本,或許會讓讀者對水滸情節、人物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