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水滸傳 武大郎 潘金蓮 施耐庵 縱看歷史 2017-04-26

說起水滸傳大家都知道,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小說裡面大部分故事情節都是作者虛構的人和事,在水滸傳裡讓世人都能記的大概只有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留傳了幾百年,歷史的真實情況真是這樣的嗎。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1:武大郎

武大郎原名叫武植,明朝人,身高八尺。原來,武植早年貧苦,接受過好友黃堂的資助。武植做官後,黃堂家的房屋失火,他便投奔武植,希望謀個一官半職。不料,他在武家住了3個月,天天好酒好菜,卻始終不見提攜。黃堂覺得武植不夠哥們兒,一怒之下不辭而別。

為發洩心中怨恨,黃堂在回鄉路上四處編造宣揚關於武潘的謠言,並張貼傳單捏造武潘二人的“醜事”。當地惡少西門慶與他沆瀣一氣,添油加醋。

很快,武潘二人的“醜事”傳遍了大街小巷民。後來並被施耐庵寫進了小說《水滸傳》,從此流傳天下。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2:潘金蓮

潘金蓮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住在距武家那村不遠的黃金莊。她喜歡武植,經常接濟他,並與他私訂終身。兩人結婚後和睦恩愛,養育了四個子女。

1946年,武植墓被人發掘出來,墓碑銘文曰:“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yue)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譭,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從銘文不難看出,武大郎雖然出身貧苦,但從未“賣炊餅為生”。相反,他是造福一方百姓的七品父母官。

而本是名門淑媛的縣令夫人潘金蓮,卻被描述成“淫女蕩婦”遭到唾罵,實在比竇娥還冤枉。另據1996發現的武植的小腿骨測算,武植身高應該超過1.8米,絕非“三寸丁谷樹皮”,更不是“五短身材”。

幾百年來,故事中的潘金蓮是“淫婦”的代名詞,清河縣的武家與潘家,幾百年來從不通婚。小說抹黑別人幾百年,真是太冤了。

小說大部分都是作者虛構的,還好幾百年後,還原真相,這是作者後人所寫,有詩為證:

武潘無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畫。

貶褒迄今數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

感謝關注,歡迎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