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先生談草書系列文章之四:《草書的用筆》

書法 草書 藝術 轉筆 東方今典 2017-06-09

文/劉藝

學寫毛筆字,必須先學用筆。過去,把用筆說得很神祕,似乎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悟出真諦,才能寫出一手好字。現在,又有另一種現象,就是不講究用筆,或者以繪畫的用筆來寫字,以為這樣才能使線條豐富有味。這兩種相反的現象都失之於偏。實際上,毛筆字的用筆既不是極其深奧難以掌握,也不是不言自明、可以無師自通,它是有一定法則的基本功夫,是學寫毛筆字首先要掌握的基礎性技巧。學寫行筆迅捷的草書,更要先學會正確用筆,否則,高難度的一氣呵成是無法實現的。

用筆,包括執筆和運筆兩個方面,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運筆實際上是運腕,運腕又和運肘有關聯,乃至和肩部的運動有關聯,這要看用什麼姿勢寫字和寫多大的字。初學草書的人,從臨摹小草字入手,以坐在案前書寫為宜。這時,兩肘平放在桌面上,執筆的右手抬起,使手腕能夠靈活轉動。有人主張坐著寫字也要懸起右肘,以便使腕靈活。其實,寫一寸左右的小草字,肘關節受不到牽動,不懸肘也不影響腕子運動。由於是坐著寫小草字,所以執筆不能太高,太高則右手必須高懸,容易疲勞,行筆速度也慢。但也不可執筆太低,太低則手指容易影響視線,腕子也不能靈活運轉。坐著寫字,執筆的拇指在筆桿中部或稍下為宜。即使是站立懸肘書寫大草字,也不宜執筆過高,因為高執筆往往和慢行筆連在一起,很難有痛快淋漓的表現。站立書寫若執筆過低,則往往要彎腰過度,容易疲勞,也不宜採用。

上面提到,運筆實際上是運腕,現在就來做一個實驗。先採用端坐姿勢,用毛筆寫“橫”和“豎”兩種筆畫。以右肘為支點支在桌面上,右腕固定不動,筆桿保持垂直紙面。這時先由左向右寫一長橫,再自上而下寫一長豎,看看結果是怎樣的?由於右腕不轉動,只有靠右小臂以肘為支點向左右運動,因此所寫橫畫成了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的斜線,豎畫成了由右上方向左下方延伸的斜線,既不成橫也不成豎。再採用站立姿勢,右肘懸起,以右肩為支點,右腕仍固定不動,手中毛筆與紙面保持垂直。先自左向右寫一長橫,再自上而下寫一長豎,看看結果又如何?這次雖由於肘關節的運動,可以寫出橫平豎直的筆畫,但因沒有手腕的提按動作,橫豎畫都較呆板。經過這兩個試驗便可以體會到,運筆離不開運腕,腕不動則筆不活,連橫平豎直都難以寫出,更不用說藏鋒、出鋒、提按、頓挫等細微動作所產生的微妙變化及藝術效果了。

由於字的點畫不同,指和腕的動作也不同。一般來說,橫畫比較容易寫,豎畫相對較難寫。這和人的生理因素有關。人的眼球左右移動比較靈活,上下移動就不那麼靈活。現代書籍報刊文字自左至右橫排,比起直排更便於閱讀,就是符合眼球活動的特點。寫橫畫時,視線跟著筆尖走,容易判斷筆畫的走向,便於不斷調整筆尖,使之按預定目標行走。寫豎畫時雖也是視線跟著筆尖走,但因眼球向下移動和手腕向內轉動都不是十分靈活,所以控制筆尖的走向不如寫橫畫時便利,容易將豎畫寫斜。因此,必須多做寫豎畫的運筆練習,才能將豎畫寫好。

有一種寫豎畫的方法是,將筆桿向紙的下方也就是向書寫者自己這邊傾斜,使筆頭朝紙的上方倒臥紙上,然後向下拖拉筆桿,筆頭便在紙上留下一條豎畫。這樣雖然可以將豎畫寫直,但沒有提按動作,所拖出的線條光滑單調,若是一篇中有幾個有長豎的字,也易雷同,所以不是好的運筆方法。要寫好豎畫,必須注意發揮手指和手腕的轉動作用。正確的方法是,第一要保持中鋒行筆;第二要指、腕、肘協調動作。坐著寫小草字,因豎畫較短,只須手指自上向下運動,腕和肘基本不動。站立寫長豎時,則須指腕自上向下一起轉動,同時收肘,使筆桿漸漸向紙的上方傾倒,筆頭逆行紙上,這樣才可寫出有力的豎畫。這種運筆動作,就好像在砧板上剔魚鱗,必須逆著魚鱗的生長方向剔,才能剔光。切忌寫豎畫時指腕僵硬不動,筆桿也垂直紙面不變,只靠收肘使筆頭向下,這樣很難寫好豎畫。初學者只要多做指、腕、肘上下協調運動的練習,便可攻下寫豎畫的難關。由於草書的豎畫變化很多,並非都是筆直的,因此在掌握了轉動指腕寫豎的動作,能將豎畫寫直後,還要練習提按以及指尖抖動等動作,才能寫出姿態不同的豎畫。豎畫往往是一個字的脊樑。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寫好了豎畫,這個字才能立穩。

草書的點畫比楷書約簡,基本上以點、橫、豎、折、轉為主。楷書中的撇、捺,在草書中常以長點出現;楷書的“走之”,草書常用折或轉的行筆,等等。草書中的圓轉起著簡化和連貫點畫的作用,是草書的通常筆法。圓轉的線條,須由腕部的適當轉動來完成。由上往下、自右至左地轉動(順時針方向),很難一筆完成。在快速轉筆時,筆毫難免出現扭絞。因此在行筆過程中須注意調整筆毫。一般說,由上向右再向下的圓轉易保持中鋒行筆。如果接著由下向左再向上行筆,向上轉筆的瞬間,筆毫常常隨之扭絞。遇到由下向左再向上的圓轉行筆,可在向上轉筆時,輕輕提筆並順勢翻轉筆鋒,用筆毫的另一面書寫,既可保持中鋒行筆,也可避免筆毫扭絞。這種翻轉筆鋒的動作,在連續寫橫畫時也會用得上,不過較易掌握。翻轉筆鋒,是古人所謂四面用鋒的一種形式,初學者應注意體會和練習。

選自孟雲飛主編《翰墨人生——劉藝書法著述及同行評論選集》(大眾文藝出版社)

劉藝先生談草書系列文章之四:《草書的用筆》

劉藝先生(1931-2016),出生於藝術世家,其父劉錦堂(又名王悅之)先生為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與徐悲鴻、林風眠等同為中國新美術運動先驅者之一。劉藝先生書法諸體皆善,尤以“章草”最負盛名,雄長坫壇。所書皆高古淳樸,“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 ;而又清新剛健,“似建安風骨,秋水為神”。為我國當代書壇泰斗級人物,中國書協顧問、原副主席,被譽為中國當代書法展覽和評審的奠基人,中國書協“特別貢獻獎”及“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