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綬隸書“為文論詩”五言聯

書法 伊秉綬 清朝 故宮 無正側 無正側 2017-08-29

伊秉綬隸書“為文論詩”五言聯

今天(莫武)在故宮英武殿書畫館看館藏珍品展(書畫館08第二期展),這是其中一件。

圖片和說明文字是從故宮的網站上抓下來的,故宮和國圖一樣小氣,網站的圖片不讓抓,當然這難不倒有心人。

伊秉綬隸書“為文論詩”五言聯

伊秉綬隸書五言聯

《五言》聯,清,伊秉綬書,紙本,隸書,縱109.3cm,橫25.3cm。

釋文:

為文以載道,論詩將通禪。 書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嘉慶丁卯花朝。愚弟伊秉綬。

伊氏早年拜在乾隆四大家之一的劉墉門下學習書法,並與王文治、桂馥、黃易、孫星衍等人師友相交,研討書藝,加之其天資聰敏,融鑄古今,遂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此作書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伊秉綬時年55歲,已是晚期作品。此聯結字方正,舍隸書之波磔,突破了傳統隸書的結構和筆法,凝重整肅,氣勢宏大,顯示出伊秉綬晚年對隸書藝術不斷開拓變革的境界和魄力。

(撰稿人:華寧)

個人對伊秉綬隸書看法:

1 參用篆書的用筆和結構寫隸書。除了線的兩端略有起收筆的提按變化,線的中斷圓實平勻,是篆筆。結構有時也參用篆書結字法。

2 與漢隸中的逋閣頌、西峽頌,楷書中的顏真卿類似,這點也與商末周初的金文相似:筆畫儘量逼向四邊四角,中宮寬綽,結構顯得寬博。

3 整體的平勻中蘊含側欹的變化。橫線排疊中以水平為基準,逐漸向右下傾斜。多數字頂緊左上、左下、右上三個角,並在右下角略有伸展。但有一部分,右下角並不伸展,絕對端整,如這張對聯裡的“論、以、載”四字。兩種類型的結構起到了對比、協調和豐富的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