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 草書臨古帖

書法 王鐸 草書 文化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6-25

王鐸 臨伏想帖

王鐸 草書臨古帖

王鐸 1645年作 草書臨古帖

王鐸 草書臨古帖

王鐸(1592—1652),字覺斯,號嵩樵,別署“煙潭漁叟”,河南孟津人,人稱“王孟津”。王鐸的後半生因為他在清順治二年(1645)留守南京的時候,當清兵渡江,他與禮部尚書錢謙益等數百明朝文武官員開城投降,並出任清廷禮部尚書而備受時人及後人的指責,在明代遺民的眼中,他是被人鄙夷的二臣,而在清朝統治集團中,他又並沒有得到充分的信任而是受到諸多猜忌和防範的“前明臣”。人格的矛盾和內心的壓抑使他醉生夢死,自暴自棄,晚年的王鐸精神無比痛苦。

而骨子裡的王鐸,即使在這個時候,還是一位文人,一位對書法有著執著追求的藝術家。他要解脫,而在其晚年狹窄的人生信道中,可供選擇的只有他最酷愛的書藝。他與黃道周、倪元璐是天啟年間的同科進士,中舉之初他們就曾有約,日後三人共同深研書法,因為對明末以來以董其昌為代表的姿媚俊逸、怡情養性的書風氾濫他們都持批評態度,共同的審美意趣使他們結合到一起,立志革新書風,扭轉糜弱姿媚的時尚。他們的主張及努力給明末書壇吹來一股生辣清新之風,一種雄強縱逸,奇嶇怪異的書風終於在他們不懈的堅持下勁掃明末書壇,並且雄踞明末書壇半壁江山。這其中王鐸的成就尤為突出。於是書法史上有了黃道周、倪元璐、王鐸三人後稱的“明末三大家”概念,有了傅山與王鐸合稱的“傅王”組合名詞。王鐸突出的書藝終於在書壇贏得榮譽,以至在其身書藝之譽蓋過人品之瑕。

王鐸擅長真行草隸諸體,尤以行草為長。學術界將他的行草分成二路,一為精緊穩健的純行書面貌,一為縱於行而斂於草的行草書風。前一路多用於書寫尺牘信札、詩文卷冊,後一路多為臨帖和書寫詩文立軸作品,並盛讚其一路行草“融入了更多米芾和唐人草書之法,行草較為迅疾,又收得住筆;點畫粗細頓挫,時見拗勁折鋒;結體有所錯落,亦多欹側之字。整體風格於流美中見生拙,沉穩中見硬倔,呈更多自身特色。”觀此幅行草《杜甫詩書法立軸》,我們不難看出此評之精審。但我們似乎還有一種感受,那種感受會叩擊觀者的心靈,尤其是當觀者瞭解了王鐸那難以言盡的人生經歷之。書中署款為“庚寅九月”,庚寅即1650年,王鐸58歲,距其逝世還有兩年。或許是因為仕清帶給他的人格矛盾和內心壓抑,使他在作書時彷彿有一種情緒要發洩,一筆下去,濃淡枯潤信筆由之,結體倔犟,用筆執拗,通篇下來被一種犟氣所挾—這樣的字,在他身為崇禎朝禮部侍郎的時候是不易見到的。於是我們不得不說,失敗的人生成就了他輝煌的書法,對藝術而言,這同樣是非常難得的。

錄文:得信承嫂不減,憂灼寂寞耳。吾便欲往,恐不見汝等。湖水泛漲不可渡,隨澓隔絕。不然尋己往彼,故遣渚,知吾遠懷。不具。激之等告。

錄文:伏想嫂安和,自下悉佳。穆鬆上下至,乖隔十八年,復得一集且慰。何物喻嫂,至篤。憂懷甚深,穆鬆難為情地,自慰猶小差,故異得涼漸積耳。此諸賢相可。遠須多小而,吾得數為以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