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書法 歐陽詢 千字文 藝術 沃德利成書畫院 2017-06-09

歐陽詢(557一641年),唐代,漢族,潭州臨湘(今長沙)人,字信本,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歐陽詢祖父歐陽頒(498~563年)曾為南樑直閣將軍,父歐陽紇曾任南陳廣州刺史和左衛將軍等職。因舉兵反陳失敗被殺,並株連家族。歐陽詢因年幼倖免於難,被父親好友收養。歐陽詢聰敏勤學,涉獵經史,博聞強記。隋朝時,歐陽詢曾官至太常博士。因與李淵交好,在大唐盛世累遷銀青光祿大夫、給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館學士,封渤海縣男, 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他的字有多人評論。

歐陽詢聰敏勤學,讀書數行同盡,少年時就博覽古今,精通《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三史,尤其篤好書法,幾乎達到痴迷的程度。據說有一次歐陽詢騎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晉代書法名家索靖所寫的石碑。他騎在馬上仔細觀看了一陣才離開,但剛走幾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馬觀賞,讚歎多次,而不願離去,便乾脆鋪上氈子坐下反覆揣摩,最後竟在碑旁一連坐臥了3天才離去。

歐陽詢練習書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後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被後代書家奉為圭臬,以“歐體”之稱傳世。唐代書法品評著作《書斷》稱:“詢八體盡能,筆力勁險。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擾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籠之勢,幾旋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書,出於太令,別成一體,森森焉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永,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蕩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之致。”

宋《宣和書譜》譽其正楷為“翰墨之冠”。據史書記載,歐陽詢的形貌很醜陋,但他的書法卻譽滿天下,人們都爭著想得到他親筆書寫的尺犢文字,一旦得到就視作圭寶,作為自己習字的範本。唐武德(618-624)年間,高麗(位於今朝鮮半島朝鮮境內)特地派使者來長安求取歐陽詢的書法。唐高祖李淵感嘆地說:“沒想到歐陽詢的名聲竟大到連遠方的夷狄都知道。他們看到歐陽詢的筆跡,一定以為他是位形貌魁梧的人物吧。”

歐陽詢以80多歲的高齡於貞觀(626-649)年間逝世,身後傳世的墨跡有《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後人將他與唐初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合稱為“初唐四大書家”。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墜石、 如長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陣雲、如萬歲之枯藤、如勁鬆倒折、如落掛之石崖、如萬鈞之弩發、如利劍斷犀角、如一波之過筆”。歐陽詢所撰《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比較具體地總結了書法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是我國書法理論的珍貴遺產。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唐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欣賞

歐陽詢書《千字文》,見於著錄的共有三本:一為蔡襄題識過的《草書千字文》,一為南宋初期揚無咎藏的《楷書千字文》,一為現存的這本千字文。帖後僅存王詵跋:“東坡雲,歐陽率更書非託於偏險,無所措其奇。其末流遂至李國主輩五降之後,不容彈矣。僕非唯愛此評,又愛其筆札瑰偉,遂白主人而取之。主人自有好事之病,憐我病更甚,故取之而不拒之也。晉卿書。”

此本無論從哪方面來看,與歐字所具備的特徵都是極為相近的。其中“書”字誤書為“畫”,而李淵的“淵”字缺筆以避諱。據陳垣《史諱舉例》考證,唐碑之中避諱缺筆的,最早見之於高宗乾封元年贈《泰師孔宣碑》。楊仁愷斷定此帖為歐陽詢早年所書,那就更沒有必要避“淵”字諱。

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在提到本帖時,曾指出,黃伯思《東觀徐論》捲上論虞書千字文時說過:“世有歐(陽)率更行書《千文》一卷,乃是集其字為之者。”所述不知是否此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