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閒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從秦漢時的吉語印演變而來,除刻吉語外,還常刻詩句、格言、自戒之詞等。專門從事篆刻與書畫的藝術家,一般都有許多印章。許多印章,除姓名、字號用章外,其餘印章,在印學上都統稱為“閒章”。

閒章由秦漢時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變而來,宋元以後風氣頗盛,名謂“閒章”,其實不“閒”。到了近代,閒章便發展成為中國書畫藝術不可或缺的部分。閒章的內容十分廣泛,且意趣盎然,書畫家或自擬詞句,或擷取格言、警句於閒章,以示對人生和藝術的感悟。

閒章,一般包括“引首章”、“壓角章”、“吉語章”、“警言章”、“收藏章”、“鑑賞章”、“紀年肖形章”以及“齋、堂、館、閣居室章”等等。其形式不拘,大小不一,一般或大於名章,或等同於名章。[圖:情調於紙上]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閒章由於方寸的侷限,不能精描詳述,更不能像散文樣長篇抒情敘事,閒章只能憑靠篆刻家的才識,出語新穎,簡潔典雅,可以直言剖白,也可以隱言折射,或摘引或自創詩詞文句、警言吉語、牢騷趣話,盡興自娛自樂,其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中國傳統文人畫,講究詩、書、畫、印融於一體。在欣賞書畫作品時,總是先從印章欣賞入手,從印章中來識別書畫家的學識與修養。一枚好的閒章,除了讓人玩味,還是篆刻家和書畫家水平高低的無聲自我展現。故有“閒章不閒”、“閒章玩味”之說。

不少閒章反映了書畫家的生平、籍貫和雅號的。如鄭板橋刻有閒章“七品官取”,一方“心血為爐熔鑄古今”攫取了歷代名家之秀,創自家之新;另有“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閒章,表達了作者願拜著名畫家徐渭門下為僕而虛心學畫的態度。吳昌碩中年任安東知縣,一個月後便辭官而去,並刻“一月安東令”章,由此看出作者無意於官場。齊白石,出身木匠,半生漂泊不定,晚年定居北京,以賣畫為生,常遭人白眼,但他從不低眉,常在其書畫中鈐蓋“中國長沙湘潭人也”、“木居士”、“魯班門下”、“木匠之門”以示其獨特經歷。畫家方成先生,祖籍廣東中山市,請人刻“中心郎”一印,幽默風趣,平易親切,傾注了遊子對故土的深切眷戀。“一塵不染”是以畫馬飲譽畫壇的國畫大師徐悲鴻的一枚閒章,畫家以之言明心跡,表明自己高潔的品格;另一方閒章“江南布衣”則表明了他的籍貫(徐悲鴻乃江蘇省宜興人),同時反映了他出身平民。張大千出身貧寒,他用“乞食人間尚未歸”和“苦瓜滋味”兩方閒章,表達了自己的出身、經歷和處境。閒章中有直接揭示作品內容的,如李苦禪先生畫鷹,常鈐“鷹擊長空”印;李可染先生畫牛,則喜用字閒章“孺子牛”。

另有提取格言、警句明志,或自擬詞句以自勉的閒章。齊白石成名後,其作品常用“墨戲”、“不成畫”、“門外人”和“浮名過實”等閒章,表現出虛懷若谷的自謙精神;齊白石晚年的“要知天道酬勤”、“金石癖”和“一代精神屬花草”等閒章,道出了他為藝術而獻身的甘苦。高士奇刻“閒墨功夫淡中滋味”。潘天壽有“不雕”一印,“不雕”二字既表示作者對藝術的看法,也是自己對做人的要求———為人從藝應自然率真,不能矯揉造作。古文字學家康殷先生曾住過牛棚,跌折過左臂,飽受了種種屈辱,但他以驚人的毅力,窮35年之功,潛心編撰了規模空前的四冊鉅著《印典》,填補了中國篆刻史上的一項空白。“惜寸陰”、“虛心強骨”、“少壯功夫老更成”等閒章便是康志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體現了他坦蕩的胸襟,謙遜的態度和為藝術奮鬥不息的精神。而以畫梅著稱的王成喜,則鍾愛“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最難風雨故人來”印。還有李可染的“廢畫三千”、“千難一易”、“峰高無坦途”等閒章,寥寥數字,納入了多少藝途甘苦,反映了作者不折不撓、畢生求索、矢志不渝的堅韌毅力。而他的“七十始知己無知”、“白髮學童”等閒章,體現了他謙虛謹慎的品格,讀來令人深思。

還有闡述書畫哲理,反映藝術創作規律的閒章。如清代書法家鄧石如,創造性地一改小篆文雅舒和的書風模式,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章。清初畫家石濤在其名畫“黃山圖”上鈐“搜盡奇峰打草稿”印,意蘊深刻,形象準確地反映了藝術創作與生活的辯證關係,是畫家作畫的經驗之談,同時也道破了藝術創作的一條共同規律:藝術永遠靠深厚的生活積累作鋪墊。

此外,還有關山月的一方“古人師誰”的閒章,坦直地向宋舊師古風氣凜然發問;他的另一閒章“適我無非新”則表現了畫家不甘師古固襲、刻意創新探索的精神。傅抱石的“換了人間”、“山河美”兩枚閒章,則流露出畫家對新生活和祖山川的讚美之情。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閒章,是印章的一脈,是區別于姓名字號章的一類。廣義地講,它濫觴於戰國及秦漢時的“吉語”、“成語”、“祝辭”印。從狹義上區分,一般是指起始於宋代的詩詞文賦類的印章。閒章內容是“包羅萬象”的,粗略歸納,大致有以下的幾類。

一、詩詞類。由於印面大僅棗慄,故多是摘詩詞中的精彩名句。若明 汪泓所刻“半潭秋水一房山”、汪高塏所刻“鬧紅一舸”之類。

二、文句類。也多是指錄古來文土妙言或自出心聲。當然,也有以全文人印者,如清周芬即在方寸的印石上不厭其煩地刻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的一百十七個字,字若芝麻,很是粗工。

三、箴言類。文人好以警句自勵、自律。若明蘇宣刻有“君子有常體”、清張宏牧刻有“動正用和”。

四、吉語類。文士也多擷以人印,若清趙次閒刻有“永受嘉福”,清蒲華有“願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印,清吳昌碩刻有“美意延年”等印。

五、記事類。若近人楊度嘗請齊白石刻有“前生浙江杭州觀音寺僧圓淨”印。

六、寓意類。此類印非用者道出,每不可釋解其心結。如大畫家陸儼少上世紀50年代被錯劃“右派”,為表明其受國本旨及冤屈心情,曾令筆者刻有“越人”、“我自愛桐鄉”等印。

七、述志類。此類印或為人,或為藝,多有座右銘的意味。又如明歸昌世刻有“閉門讀奇書開門迎高客出門尋山水”更是總結了生平志趣。

八、誡諫類。這類印多為處世哲學中自我反省、自我警示告誡的文句。清代上海籍的篆刻家王玉如嘗刻有“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更是直接到似是誨人,也似自誨了。

九、紀年類。若清金冬心就使用過“龍年丁卯”的印的,清趙次閒就刻過“丁亥生”、“豬”肖形的兩面印。大畫家謝稚柳的“龍年七十九”,這類印在書畫家中尤盛行。

十、履歷類。其中也包括裡籍等。如清鄧石如就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家住靈巖冊下香山溪邊”印,趙時楓刻有“祖籍隸慎國今居六代都”印。

十一、生肖類。以生肖圖案作印是近今風尚,一般為書畫家鈐記用。

十二、鑑賞收藏類。一般以齋館名、姓氏附以“藏書”、“藏畫”、“珍藏”、“賞玩”、暫得”、“過目”等。

十三、世系類。由傳統的家譜世系引申而來,若明汪關刻有“彌勒後身”印,清黃均刻有“大痴後人”印。

十四、自嘲自譜類。若清趙之謙刻有“為五斗米折腰”,清陳鴻壽刻有“我書意造本無法”,清黃易刻有“畫梅乞米”,齊白石刻有“老夫也在皮毛類”,李可染的“白髮學童”,皆可玩味。

十五、若清吳讓之刻有“人因見懶誤稱高”。齊白石衰年,每為屑小所作偽品所擾,無奈之餘,刻有一印,文日“吾畫遍天下偽造居多“。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篆刻閒章欣賞,高雅俚俗,自能從字間透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