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晉升“十億俱樂部” 印度電影不只有“寶萊塢”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5月30日這天,內地票房突破10億元大關,正式晉升“十億俱樂部”。暑期將至,國內院線還將引進另一部印度史詩大片《巴霍巴利王2》,這部在印度票房超過《摔跤吧!爸爸》的作品有望在中國再掀熱潮。

《摔跤吧!爸爸》晉升“十億俱樂部” 印度電影不只有“寶萊塢”

此前,《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等片也讓不少中國觀眾對印度電影刮目相看。如今《摔跤吧!爸爸》票房火爆,讓印度精品電影的質量得到了更廣泛觀眾群體的品鑑和肯定。

一般意義上,我們將“寶萊塢”和印度電影畫上等號。但實際上,植根於孟買的寶萊塢,只是龐大的印度電影產業中,最為人所知的一部分。

目前印度電影每年產量在1500部以上,除了以孟買為中心的印地語影視製作基地“寶萊塢”,印度還有幾個體現不同民族語言特色的電影製作基地,如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孟加拉語影片製作基地和以海德拉巴為中心的泰盧固語影片製作基地(被稱為“泰萊塢”Tollywood)。幾大基地各成系統,彼此競爭也互為借鑑,共同構成了印度電影產業的整體圖景。

《摔跤吧!爸爸》中“父親”克服社會偏見,把三個女兒培養成摔跤冠軍的主線情節,除了“勵志”元素讓人熱血沸騰,也引導觀眾審視和探討印度現實中女性地位這一社會議題。不少國內影評將該片與近年來主演阿米爾·汗的另外幾部電影並列,由此得出結論,認為近年來寶萊塢電影從“歌舞昇平”的文藝片逐步轉型,開始關注社會議題。

實際上,批判現實的傳統早在20世紀50年代的黃金時期就開始植根印度電影。

拍攝於1951年的《流浪者》,那句充滿諷刺的“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藉由長春電影製片廠的譯製深入人心,成為老一輩中國觀眾腦海中對印度電影最早、最深刻的印象。

1957年上映的《詩人悲歌》,默默無聞的詩人被出版商甚至自己親人鄙夷,卻收穫一名妓女的賞識,歌頌平民愛情的同時反映社會對文人的冷漠;後來主人公被誤傳死訊,反致洛陽紙貴,又諷刺了普羅大眾的勢利和貪慾。在導演古魯·杜特的這部轉型之作裡,商業電影用以吸引觀眾的愛情故事和歌舞元素,成功地與批判語境結合,以情動人的同時切中時弊,因此入選2005年美國《時代》雜誌影史百佳榜單。

這個時期,印度電影工業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新浪潮運動”。在此前的20世紀40年代,印度電影面對動盪局勢選擇逃避現實,在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浪潮的影響下,印度影人開始反思:浮誇的劇情和喧鬧的歌舞,是否意味著電影放棄了自身的品格和責任?

於是,“平行電影”浪潮在寶萊塢興起,這一時期製作的影片內容嚴肅,嚴格控制歌舞片段的使用,著眼社會政治氣候,大量運用象徵元素,突破了以往寶萊塢的“套路”,造就了《貧民窟》、“阿普三部曲”等一系列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藝術電影。

這股浪潮到上世紀70年代逐漸消退,但它給印度電影工業留下了寶貴的批判精神。此後,印度影人不斷嘗試,探索商業和藝術的共處模式。近年來湧現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我的個神啊》《我的名字叫可汗》等影片,正是這種探索的成功之作。 新華社記者 畢曉洋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