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收音機是家庭財產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大物件

收音機 馬季 不完美媽媽 相聲 音樂 60後的再回首 2019-06-09

那時候沒有電視,唯一與外界聯繫的就是收音機。剛開始是聽電子管紅燈牌收音機,電路板上二極管、三極管都是電子管做的,收音機的體積比較大,很笨重,只適合放在家裡桌子上收聽。

70年代的收音機是家庭財產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大物件

後來集成電路大發展,利用半導體技術研發的晶體管取代了電子二級、三極管,收音機的體積、重量大幅減少,特別是大規模集成電路普及逐漸使便攜式收音機得到人們的青睞,每家每戶用積累了一年的錢才能買體積小巧的晶體管收音機,也叫半導體收音機。

那時候還沒有調頻,只有長波、中波、短波三個頻段,長波收聽的音頻節目還算比較穩定。早晚6.30分到7點新聞聯播是父親的專利,這個時候不得打擾,7.00每週一歌和歷史上的今天是母親的專利,也不得打擾,傍晚7.00小叮噹和少兒節目是男孩聽的固定節目,父母也不與孩子爭。

大家興趣、愛好都不一樣,聽的頻道也不一樣,各有各的時間互不干擾,唯一大家都能聽到一塊的就是馬季說的相聲,那時馬季剛剛重返舞臺,代表作是修坦桑尼亞鐵路的段子,大家笑的人仰馬翻,聽一次笑一次,有時聽到高音喇叭在放這個相聲,就停住腳步聽完了再走。

70年代的收音機是家庭財產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大物件

那時候國家大事幾乎都是從收音機裡得來的,娛樂節目幾乎沒有,革命歌曲滿天揚或者是播放樣板戲和電影錄音,人們可以一個多小時坐在收音機旁把電影錄音聽完。

那時候收音機多多少少打開了人們觀察世界的一扇窗口,許多有趣事情都是從收音機裡知道的,比如安徒生童話、阿凡提、芝麻開門之類的節目。

收音機壞了、不響了可是家裡一件大事,如果是沒電了就想方設法到處找電池,電池是稀缺物資,不太容易找到。如果是電路板有問題就要送出去修理了,這種需求催生了修收音機行業的大發展,街上修收音機鋪子生意興隆。

再以後隨著科學技術普及,孩子們開始自己製作收音機了,礦石收音機是一種極為簡單的裝置,只要知道原理,懂一些電路基本知識,自己就可以組裝。所以當時礦石收音機零部件銷售非常火爆。

男孩為了能組裝礦石收音機,從課外書中找到有關收音機電路方面的書籍,雖然不懂裡面各類元器件的電磁原理,也能看懂電路圖中電阻、電容所起的作用,學會用松香配合烙鐵焊接各類元器件,終於也組裝出來能收到電臺的礦石收音機。

七十年代末,出現了從日本流入的磁帶機,只能單純的聽磁帶放出的音樂,大小與磚頭相仿,俗稱“半截磚”,把錄有音樂、歌曲的磁帶放入機器中,機器喇叭就可以放出聲音,孩子們都認為“半截磚”是非常神奇的寶貝,家裡有塊“半截磚”會讓別的孩子非常羨慕。

70年代的收音機是家庭財產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大物件

八十年代初,“半截磚”可以聽也可以錄音了,國內廠家把收音機也整合進磁帶收錄機裡,家裡的收音機逐步就被當時認為功能齊全的多用途收錄機取代。收錄機又有單卡和雙卡之分,吸足了人們的眼球,又成為當時家庭的新寵,滿足了人們業餘文化生活的需求。

雖然現在收音機已經退出人們的視線,被更加優良的電子產品取代,可收音機在過去年代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是現在人無法理解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