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童做3次手術保命,只因摳破“蚊子包”!這些信號千萬注意

最近天氣一天天熱起來,蛇蟲鼠蟻也開始活躍了。晚飯後出門散會步,都能收穫一手臂的蚊子包。但!是!不是所有的疙瘩都能隨便撓,武漢有個4歲的小姑娘因此差點丟了命。

4歲女童做3次手術保命,只因摳破“蚊子包”!這些信號千萬注意

資料圖 王金輝 製圖

小紅疙瘩沒在意

撓破皮之後高燒到39度

前段時間,4歲的雯雯連續發燒了4天,身上起了一些紅疹子。

媽媽給雯雯洗澡,發現她右腿內側冒出來一個小小的紅疙瘩,還被抓破了皮。但媽媽沒有多想,以為只是被蚊子叮了留下的包。

第二天早上醒來,雯雯突然高燒到39度,而且整個右大腿比之前粗了一圈,出現了大片烏紫色,紅腫的地方還變黑了。父母趕緊抱著雯雯去了武漢兒童醫院看醫生。

到醫院後,骨科主任醫師沈先濤拿出穿刺針,扎進雯雯右腿變烏的部位,但是並沒有血滲出來。

沈醫生和同事正在做手術 圖/武漢廣播電視臺

這個時候,雯雯精神狀態已經不是很好了,右腿表面上看起來紅腫黑紫。沈醫生判斷,這極有可能是壞死性筋膜炎,推測局部皮下組織已經完全壞死。

雯雯隨時都有感染擴散的危險,最壞的情況,會導致嚴重感染性休克死亡!

下肢壞死

做了3次手術才保住命

雯雯腿上烏紫的部位被切開後,醫生髮現脂肪和筋膜已經全部壞死。這證實了先前的判斷。

經過手術清創和對症抗感染治療,雯雯的病情已經有所控制,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

目前,雯雯已經做了3次清創手術,後期還要再繼續做幾次。

都是“噬肉菌”惹的禍

沈先濤主任解釋,“噬肉菌”感染常被稱作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以皮下脂肪和筋膜組織壞死為特徵的感染。

該病起病急、進展快、病情凶險,早期局部體徵常較隱匿而不引起患者注意,如果不及時清除,病灶會繼續擴大,短時間內就會發展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警惕!有這些症狀馬上就醫

沈醫生提醒,夏季到了,蚊蟲活動頻繁,兒童戶外活動被叮咬的機會增多,感染機率增大,孩子身上一旦出現水皰,或者皮膚出現破損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要隨意處理。

在保證患處清潔的前提下,實時觀察孩子狀態,一旦出現紅腫、觸及疼痛,甚至發熱,以及全身皮疹時,應及時就醫,以免因耽誤病情導致嚴重問題。

早期症狀

紅色或腫脹的皮膚區域迅速擴散

劇烈疼痛,包括紅色或腫脹的皮膚區域外的疼痛

發熱

注:如果您在受傷後出現這些症狀,即使傷口沒有皮膚損壞,也要立即就醫。

後期症狀

皮膚上有潰瘍,水皰或黑斑

皮膚顏色的變化

感染區域膿液或滲出

頭暈

疲勞

腹瀉或噁心

再次提醒各位家長

當孩子身上出現類似情況時

不要隨意處理

千萬要及時治療!

延伸閱讀:

噬肉菌

噬肉菌,又稱為食肉菌,食肉菌並非單一細菌,而是指由不同細菌引發的壞死性筋膜炎,是對於鏈球菌或者能造成肌肉組織損壞的菌類總稱。諸如A型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能夠通過患者的表皮傷口、淋巴等感染患者的皮膚組織。

存在逾百年 菌名很嚇人

奪命食肉菌近年漸為港人注意,這種離奇疾病,其實一直在人類歷史上存在。直至近10年,多名國際名人先後受感染,病菌又被媒體冠上嚇人的“ 食肉菌”名稱,食肉菌始受注目。

早在公元前5世紀,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已曾描述食肉菌的症狀,令食肉菌首次走進人類文獻。1884年,法國病理學大師巴斯德(LouisPasteur)再進一步發現一名女性身上出現食肉菌的蹤跡,成為現代同類文獻的先驅。

不過,在過去百年,即使該病菌毒性劇烈,但因較為罕見,一直沒有引起外界注意。直到1990年代中後期,媒體為該菌冠上“食肉菌”(flesh-eating bacteria)“惡名”後,此菌才備受關注。

曾感染該病的名人,除了加拿大 魁北克省前省長Lucien Bouchard外,還有今年只有44歲的 諾爾物理學獎得主EricAllinCornell.

事實上,食肉菌病例雖少,但並不罕見,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已有逾30人中招,美國更有多個食肉菌生還者組織,讓曾感染的病人分享死裡逃生的經歷。

主要危害

食肉菌的可怕之處就是毒性太強,抵抗力差的人根本無法抵禦。它在人不經意時就襲擊到人的體內,可能是你在花園裡割草時不小心劃破傷口的時候,也可能是在你洗蝦子,被蝦鉗戳了一下手的時候,甚至是被一些微小昆蟲叮咬,食肉菌都可以從這些小小的傷口進入人體吞噬著生命。

此外,人感染“食肉菌”,未必就會出現嚴重病發。患者的皮膚及脂肪可能只會出現所謂“蜂組織炎”,病情一般較輕,但若病情拖延,病人可患上“壞死性筋膜炎”。病人患病的嚴重程度,往往取決於個人體質,若本身免疫力較差,譬如有肝臟問題或糖尿病,易出現比較嚴重的感染。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江蘇新聞 百科 環球網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