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最實用的成語總結【六】褒貶誤用類(建議父母轉發收藏)

收藏 不完美媽媽 電腦 高明 南宋 瑞鵬博師 2019-06-03
最全最實用的成語總結【六】褒貶誤用類(建議父母轉發收藏)

一、貶義誤作褒用

(1)蠢蠢欲動:

示例:自從中國頒佈實施外商投資法規以來,不少外商蠢蠢欲動,紛紛來中國投資。

釋析:“蠢蠢欲動”指敵人或壞分子策劃或開始進行攻擊破壞活動,是個貶義詞,外商投資不是攻擊、破壞。

(2)滿城風雨:

示例:李師傅被評為勞動模範,同事們來慶賀,街坊鄰居來討喜糖,親戚好友來鬧酒,真是滿城風雨。

釋析:“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多含貶義,本處與句意不合。

(3)左右逢源:

示例:談起電腦、互聯網,這個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場的專家也驚歎不已。

釋析:這句是說一個孩子對電腦、互聯網非常熟悉,能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而“左右逢源”有兩種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順利無阻,屬於褒義;二是比喻處世圓滑,屬於貶義。現在以貶義用法較常見。這句話重在這個孩子對電腦、互聯網的“說”顯然兩種意思都不恰當。

(4)彈冠相慶:

示例在鹽湖城冬季奧運會上,我國選手終於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的願望,對此,全國人民彈冠相慶,興奮不已。

釋析:“彈冠相慶”是指一個人升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是貶義詞。此處不合語境。

(5)道貌岸然:

示例:他,看起來道貌岸然,其實是個沐猴而冠的小人。

釋析:“道貌岸然”是指神態莊重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多含譏諷。此處卻貶義誤作褒用。

(6)無獨有偶:

示例: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的一位同學,最近因成績優異獲得了特等獎學金,無獨有偶,考入安徽大學的另一位同學也獲得了特等獎學金。

釋析:“無獨有偶”的意思是雖然罕見,但不止一個,還有一個可以跟他配得上,多指不好的事物,含貶義。所以誤用。

(7)指手畫腳

示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個人跑到花園裡,指手畫腳地練動作,抑揚頓挫地背臺詞。

釋析:“指手畫腳”形容說話說話時兼用手勢示意。也形容輕率地指點、批評。多用貶義。句中的“他”非確指,從後文“抑揚頓挫地背臺詞”說明他刻苦練功,從句意關係上看,此處用的是貶義色彩的“指手畫腳”,故病因屬於錯誤地理解了感情色彩。。

(8)好為人師:

示例:李朝聲老師忠於黨的教育事業,幾十年如一日,好為人師,甘作人梯,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釋析:“好為人師“是指願意做人的老師,貶義。此處不當。

(9)五花八門:

我們家的書櫃裡有很多書,有政治類,有經濟類,有文化類,還有休閒類,真是五花八門。

釋析:“五花八門”,比喻花樣繁多或變換多端,多含貶義。用在這句話的語境中是不恰當的。

(10)冠冕堂皇:

示例:不能否認,工業造成大氣汙染已達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沒有純潔的空氣可供呼吸,買氣將繼買水之後冠冕堂皇地進入我們的生活。

釋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盛大莊嚴的樣子。與句意不合。

(11)改頭換面:

示例:據悉,到2005年,中學語文課本又將改頭換面,由四種或更多新版教材代替,中學語文教材改革又將邁出可喜的一步。

釋析:此句有“中學語文教材改革又將邁出可喜的一步”,而“改頭換面”是指只改形式不改內容,多含貶義,與句意不符。

(12)師心自用:

示例:中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師心自用,能突破某種思維定勢,克服“高原現象”,從而登上創造的新臺階。

釋析:“師心自用”是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此處貶義褒用。

(13)傾巢而動

示例:在這次打擊賭博的行動中,該市幾百名公安幹警傾巢而動,一舉端掉了十幾個窩點,繳獲了一大批賭資、賭具。

釋析:“傾巢而動”的意思是“巢裡的鳥兒全部出來;比喻人員全部出動(含貶義)。

(14)自命不凡:

示例:我們寫文章,文思泉湧的時候,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否則,就根本不會動筆了。

釋析:“自命不凡”指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貶義。

(15)趨之若騖:

示例:當年中國音樂家往外走,現在世界著名音樂大師趨之若騖地進入中國。

釋析:“趨之若騖”是指爭相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貶義,用在語境中說“著名音樂大師”不妥。

(16)過江之鯽

示例:由於這次展銷會上展出的多是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家的新作品,引起讀者的極大興趣,所以,開幕式剛一結束,熱情的人們便似過江之鯽,紛紛湧向各個展臺。

釋析:“過江之鯽”也作“過江名士多於鯽”,形容人數很多,趕時髦,便貶義。

(17)始作俑者

示例:第一個跨上馬背的人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始作俑者,其膽識的確令人敬佩。

釋析:孔子說“第一個用俑殉葬的人是最不好的人”,“始作俑者”比喻惡劣風氣的開創者。

(18)翻雲覆雨:

示例:辛棄疾的詞大多以激昂跌宕、翻雲覆雨的氣勢來抒情言志,風格豪放雄渾,在南宋詞壇上佔有重要地位。

釋析:“翻雲覆雨”是指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

(19)因人成事

示例:你們幾位的加入使我們的技術力量大為加強,我們正可以因人成事,幹一番大事業。

釋析:“因人成事”指依靠別人的力量辦成事情,含貶義。

(20)三人成虎

示例:你應該和朋友合作搞這個課題,要知道三人成虎,眾志成城。

釋析:“三人成虎”比喻謠傳或訛傳一再反覆就會使人信以為真。

(21)無所不至

示例:對貧困地區,大家又是捐錢又是捐物,真是無所不至。

釋析:“無所不至”意思是“什麼壞事都做或壞事都做遍了”,為貶義。若改成“無微不至”就好了。

(22)處心積慮

示例:人類語言竟然如此貧乏,處心積慮,搜索枯腸寫出來的歌頌之辭,在這未加雕飾的自然美面前顯得多麼乏味。

釋析:“處心積慮”是費盡心機謀劃、考慮。(多含貶義)

(23)八斤八兩

示例:陝西剪紙粗獷樸實,簡練誇張,同江南一帶細緻工整的風格相比,真是半斤八兩,各有千秋。

釋析:“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一般為貶義詞,多用於貶義。

(24)上下其手

示例:一名慣偷在車站行竊後正要逃跑,兩位守候多時的反扒隊員突然攔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將他摁倒,結果人贓俱獲。

釋析: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貶義。聯繫前後語境看,應是對“反扒隊員”的肯定,該用褒義色彩的詞語,因此“上下其手”使用不正確。

(25)巧舌如簧

示例:辯論會上,選手們脣槍舌劍,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場面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釋析:“巧舌如簧”形容假話說得很動聽。屬於貶義詞,不能用到辯論會上的選手身上。

(26)誠惶誠恐

示例:有志氣的青年在困難面前一定十分沉著,想辦法加以克服,而不會誠惶誠恐,被困難嚇倒。

釋析:“誠惶誠恐”原來是封建時代官員對皇帝上奏時常用的套話,表示他們既尊敬、服從,又恐懼不安。現在泛用以形容尊敬、服從或恐懼不安到極點的樣子。一般帶有諷刺意味。這裡感情色彩不當。

(27)形形色色 形容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

(28)長此以往 長期如此這樣下去。

(29)絞盡心機 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30)大言不慚 說大話,吹牛皮,一點也不害臊。

(31)明目張膽 形容公開放肆地幹壞事。

(32)明哲保身 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則鬥爭的處世態度。

(33)忘乎所以 指因過分興奮或得意而忘了應有的舉止。

(34)高談闊論 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

(35)好高騖遠 指在學習或工作上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的目標。

(36)邯鄲學步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忘了。

(37)如喪考妣 好像死了父母一樣地傷心和著急。

(38)一丘之貉 比喻彼此同是醜類,沒有什麼差別。

(39)咄咄逼人 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

(40)虎視眈眈 形容惡狠狠地盯著看,等待機會下手。

(41)別有用心 指言論或行動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圖。

(42)衣冠楚楚 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外表內心不一樣。

(43)巧言令色 形容花言巧語,虛偽討好。

(44)人模人樣 或指小兒有成人相(親暱語),或指人態度舉止儼然與身份不相稱(諷刺語)。

(45)神氣活現 表現出自鳴得意或傲慢的神態。

(46)趾高氣揚 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47)為所欲為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48)天花亂墜 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誇張而不符合實際。

(49)一團和氣 指互相之間只講和氣,不講原則。

(50)粉墨登場:比喻登上政治舞臺。

(51)死灰復燃:比喻失勢的人又重新得勢。也比喻已經消滅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 來。

(52)炙手可熱:比喻氣炎盛,權勢大。

(53)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怎麼做。

(54)亦步亦趨:比喻因缺乏主見,任何事都模仿、追隨他人。

(55)評頭論足:泛指對人對事等多方議論、挑剔。

(56)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者結合在一起。

(57)坐而論道:指空談大道理而不見行動。

(58)以鄰為壑:比喻把困難、災禍推給別人。

(59)頤指氣使:形容有勢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60)推波助瀾: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擴大影響,屬貶義詞

(61)一唱一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含貶義。

(62)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心存萬一的僥倖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穫。

最全最實用的成語總結【六】褒貶誤用類(建議父母轉發收藏)

二、褒義誤作貶用

(1)胸無城府

示例: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身居要職,卻胸無城府,思想頑固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撓改革潮流。

釋析:從句意看,這句話是對“身居要職者”的貶抑,而“胸無城府”是一個褒義詞,意思是形容襟懷坦白,不隱瞞什麼。

(2)夙興夜寐

示例:有的同學夙興夜寐,沉迷於電子遊戲不能自拔,結果荒廢了學業。

釋析:“夙興夜寐”是早起晚睡的意思,是用來形容勤勞的褒義詞。

(3)如火如荼

示例:雖然炎熱的夏季早就過去,可怕的秋老虎也被秋風趕走,可是特麗瓏顯示器和鑽石瓏顯示器為佔領未來的CRT市場的明爭暗鬥依然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釋析:“如火如荼”比喻聲勢盛大而熱烈,是褒義詞,不能用來形容“明爭暗鬥”。

(4)目無全牛

示例:沙塵暴的形成,與人們對森林的濫砍濫伐有關。因此,那種目無全牛,忽視整體利益,只顧眼前利益的行為是要不得的。

釋析:“目無全牛”是指技藝達到相當熟練的地步。

(5)侃侃而談

示例:小張平素愛出風頭,幹起活來吊兒郎當,老是在車間裡侃侃而談,大家都很討厭他。

釋析:“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是褒義詞。

(6)重整旗鼓

示例:敵人被打跑了,但我們知道,他們不會甘心失敗,一定會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釋析:“重整旗鼓”指失敗後,重新聚集力量再幹。是褒義詞,不作貶義用。

(7)同心同德

示例:他出獄後,仍不思悔改,和一個盜車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內偷了三輛摩托車。

釋析:“同心同德”指為同一個心願,同一目的而努力。用於褒義。此句誤將褒義詞作貶義詞用。

(8)氣衝霄漢

示例:老王一句話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氣衝霄漢。

釋析:“氣衝霄漢”常形容大無畏的氣概和精神,用於此既感情色彩不當,又不分輕重。

(9)有口皆碑

示例:侵華日軍在南京瘋狂屠殺中國平民,這是有口皆碑的事實,任何狡辯都改變不了。

釋析:“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紀念碑,比喻對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頌揚。此句把它用在“瘋狂屠殺中國平民”這件事上,犯了“褒詞貶用”的毛病。

(10)危言危行: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11)歎為觀止:讚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12)東山再起:指隱退後復出任職。

(13)雨後春筍: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湧現出來。

(14)蔚然成風:形容一種事物逐漸發展流行,行成風氣。

(15)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16)不刊之論:不可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7)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18)耳提面命: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19)苦心孤詣:指盡心竭力鑽研達到別人所無法達到的地步。

(20)慘淡經營:指在文學創作上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後指在困難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不用於經營不善)

(21)不忍卒讀: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最全最實用的成語總結【六】褒貶誤用類(建議父母轉發收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