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上海期貨交易所原油人民幣期貨誕生後,成交量迅速攀升,截至2018年8月總成交額超過10萬億元,一躍成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僅次於美國的WTI原油市場和英國布倫特原油市場。”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京聯合發佈的《世界能源藍皮書: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19)》,對中國原油期貨交易市場的發展作出上述判斷。

藍皮書指出,目前,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尼日利亞、安哥拉、卡塔爾、阿聯酋、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紛紛向原油人民幣靠攏。原油人民幣的出現將改變國際貿易主要以美元結算的格局,形成與全球市場互補的局面,並有望進一步促進國際原油體系的完善。

目前,世界兩大主要集團決定世界石油的定價:一是美歐集團,其通過WTI和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這一市場形成定價基準;二是石油輸出國組織,通過調節石油供給影響國際石油價格。在亞太地區,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國已探索並建立了原油期貨市場,但影響都不大,並沒有形成原油貿易的基準價格。亞太國家議價能力不足,只能被動地接受新加坡普氏報價。

中國重啟原油期貨交易,是推動經濟金融發展和提升中國全球經濟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對中國能源和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由於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石油市場體系,因此更多采用的是雙邊議價模式,原油和成品油進口定價一直處於被動接受狀態。高流動性原油期貨市場的缺失一方面很難準確反映國內石油市場的供求關係和季節變化,不利於合理引導國內石油石化企業的生產、消費和貿易活動;另一方面中國原油市場的供需狀況也無法及時對國際市場進行反饋。

因此,藍皮書認為,上海原油期貨的推出不僅可推動中東地區原油定價體系趨於完整,也可彌補亞太地區原油定價的空白,提升中國石油定價體系的國際話語權,推動並逐步消除價格差別和劣勢,使中國進口原油的支出成本得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對中國經濟產生的衝擊。

藍皮書強調,上海原油期貨有望打造亞洲原油定價的基準。首先,中國原油的生產、消費和貿易已對亞洲乃至全球原油市場供需格局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不僅自身石油產量較大,擁有每年近兩億噸的產量,還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且進口來源廣泛。其次,從石油交易品種看,目前全球範圍內缺乏以中質含硫原油為標的的定價基準,上海原油期貨交易正是以中質含硫原油作為標的,採用WTI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差異化競爭的模式。與此同時,從交易時間上看,上海具備相應的時區優勢。上海在地理上處於倫敦和紐約之間,上海原油期貨交易能夠彌補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在時區分佈上的空白點,形成全球24小時連續交易的格局。上海原油期貨具備成為亞洲乃至全球石油定價中心的基礎條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