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在ESI的排名檢索結果


目前,西南石油大學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工程學、化學學科第一個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也是目前省屬高校中這兩個學科唯一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目前,西南石油大學高被引論文58篇,其中工程學21篇,化學8篇。

據統計,本次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化學學科全世界共1252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1216位。工程學科共1461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831位。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2.西南石油大學進入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

今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發佈了全國科技創新企業百強、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百強、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全國科技創新科研院所30強名單。西南石油大學位列全國科技創新高校第26。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在ESI的排名檢索結果


目前,西南石油大學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工程學、化學學科第一個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也是目前省屬高校中這兩個學科唯一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目前,西南石油大學高被引論文58篇,其中工程學21篇,化學8篇。

據統計,本次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化學學科全世界共1252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1216位。工程學科共1461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831位。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2.西南石油大學進入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

今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發佈了全國科技創新企業百強、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百強、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全國科技創新科研院所30強名單。西南石油大學位列全國科技創新高校第26。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這份《指數報告》是由八月瓜和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研究撰寫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科技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發展處副處長王欽麗等領導以及入選科技創新百強的獲獎代表、央級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出席了發佈會。

西安石油學院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在ESI的排名檢索結果


目前,西南石油大學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工程學、化學學科第一個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也是目前省屬高校中這兩個學科唯一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目前,西南石油大學高被引論文58篇,其中工程學21篇,化學8篇。

據統計,本次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化學學科全世界共1252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1216位。工程學科共1461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831位。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2.西南石油大學進入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

今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發佈了全國科技創新企業百強、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百強、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全國科技創新科研院所30強名單。西南石油大學位列全國科技創新高校第26。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這份《指數報告》是由八月瓜和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研究撰寫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科技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發展處副處長王欽麗等領導以及入選科技創新百強的獲獎代表、央級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出席了發佈會。

西安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在ESI的排名檢索結果


目前,西南石油大學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工程學、化學學科第一個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也是目前省屬高校中這兩個學科唯一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目前,西南石油大學高被引論文58篇,其中工程學21篇,化學8篇。

據統計,本次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化學學科全世界共1252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1216位。工程學科共1461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831位。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2.西南石油大學進入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

今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發佈了全國科技創新企業百強、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百強、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全國科技創新科研院所30強名單。西南石油大學位列全國科技創新高校第26。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這份《指數報告》是由八月瓜和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研究撰寫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科技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發展處副處長王欽麗等領導以及入選科技創新百強的獲獎代表、央級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出席了發佈會。

西安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歷史發展


1951年

西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正式成立。

1958年

為適應石油工業大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經國務院批准,西安石油學院宣告成立。

1969年

學院因“文革”而改廠。

1980年

西安石油學院恢復重建。

2000年

學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陝西省為主管的普通高等學校。

2003年

學校更名為西安石油大學。

2009年

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簽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學協議。


學科建設


學校學科特色鮮明,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具有從本科、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其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2011年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榮譽稱號,是陝西省博士後創新基地。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院校”資格,57個本科專業中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7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培育項目,5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陝西省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名牌專業。有7個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勢學科、1個陝西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建設項目。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在ESI的排名檢索結果


目前,西南石油大學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工程學、化學學科第一個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也是目前省屬高校中這兩個學科唯一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目前,西南石油大學高被引論文58篇,其中工程學21篇,化學8篇。

據統計,本次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化學學科全世界共1252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1216位。工程學科共1461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831位。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2.西南石油大學進入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

今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發佈了全國科技創新企業百強、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百強、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全國科技創新科研院所30強名單。西南石油大學位列全國科技創新高校第26。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這份《指數報告》是由八月瓜和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研究撰寫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科技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發展處副處長王欽麗等領導以及入選科技創新百強的獲獎代表、央級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出席了發佈會。

西安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歷史發展


1951年

西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正式成立。

1958年

為適應石油工業大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經國務院批准,西安石油學院宣告成立。

1969年

學院因“文革”而改廠。

1980年

西安石油學院恢復重建。

2000年

學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陝西省為主管的普通高等學校。

2003年

學校更名為西安石油大學。

2009年

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簽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學協議。


學科建設


學校學科特色鮮明,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具有從本科、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其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2011年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榮譽稱號,是陝西省博士後創新基地。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院校”資格,57個本科專業中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7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培育項目,5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陝西省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名牌專業。有7個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勢學科、1個陝西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建設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王進喜雕像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安石油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資源勘查工程2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分別發佈了《關於公佈2018年度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名單的通知》和《關於公佈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等460個專業認證結論的通知》,公佈了2018年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認證結論。西安石油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資源勘查工程2個專業通過認證,將納入《華盛頓協議》互認專業名單,有效期6年,有效起止日期為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在ESI的排名檢索結果


目前,西南石油大學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工程學、化學學科第一個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也是目前省屬高校中這兩個學科唯一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目前,西南石油大學高被引論文58篇,其中工程學21篇,化學8篇。

據統計,本次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化學學科全世界共1252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1216位。工程學科共1461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831位。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2.西南石油大學進入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

今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發佈了全國科技創新企業百強、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百強、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全國科技創新科研院所30強名單。西南石油大學位列全國科技創新高校第26。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這份《指數報告》是由八月瓜和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研究撰寫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科技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發展處副處長王欽麗等領導以及入選科技創新百強的獲獎代表、央級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出席了發佈會。

西安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歷史發展


1951年

西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正式成立。

1958年

為適應石油工業大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經國務院批准,西安石油學院宣告成立。

1969年

學院因“文革”而改廠。

1980年

西安石油學院恢復重建。

2000年

學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陝西省為主管的普通高等學校。

2003年

學校更名為西安石油大學。

2009年

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簽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學協議。


學科建設


學校學科特色鮮明,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具有從本科、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其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2011年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榮譽稱號,是陝西省博士後創新基地。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院校”資格,57個本科專業中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7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培育項目,5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陝西省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名牌專業。有7個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勢學科、1個陝西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建設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王進喜雕像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安石油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資源勘查工程2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分別發佈了《關於公佈2018年度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名單的通知》和《關於公佈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等460個專業認證結論的通知》,公佈了2018年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認證結論。西安石油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資源勘查工程2個專業通過認證,將納入《華盛頓協議》互認專業名單,有效期6年,有效起止日期為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此次兩個專業順利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西安石油大學工程教育工作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學校積極推動“一流專業”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成果。通過認證的兩個專業,意味著專業教育質量達到《華盛頓協議》專業標準,獲得國際認可。在認證有效期畢業的學生,具備國際認可的獲取國外相關工程領域從業資格的基本條件,這對促進西安石油大學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和進一步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2.西安石油大學承辦2019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IPPTC)

3月27日至29日,由西安石油大學、陝西省石油學會及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議(IPPTC)在北京臨空假日酒店召開,並在北京市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分會。會議以“石油石化工業技術創新面臨的挑戰”為主題,共有來自國內外200餘位專家學者和企事業代表參加。


"

自從19世紀中葉

人們開始從地下開採石油以來,

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已成為當今世界上

舉足輕重的戰略物資。


別看石油其貌不揚,

但被人稱之為

“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

大到國家的工業、農業、交通、國防,

小到每個人的衣食住行,

全都離不開石油。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

國家石油工業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培養更多優秀的石油工業人才,

為新中國的石油工業建設注入“新能量”,

全國各地的石油高校

如雨後春筍般,

開始迅速嶄露頭角。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時光飛逝,幾十年過去了,

當年的高校現在如何了呢?

快跟緊小桔的步伐,

一起重走一遍五大石油院校

的崛起之路吧!



北京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發展歷史


1953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石油資源,石油工業發展急需專業人才。在這種形勢下,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隸屬燃料工業部,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0年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

學校遷至山東東營勝利油田,更名“華東石油學院”。

1981年

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

1988年

更名“石油大學”,校本部設在北京,由石油大學(北京)和石油大學(華東)兩部分組成。

1989年

在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

1997年

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0年

石油大學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4年

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華東)立項建設青島校區。

2005年

學校更名“中國石油大學”,同時,兩個學校分開辦學,成了兩個獨立的實體,留在東營的學校(後遷至青島)成為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目前已搬遷至昌平區。

2014年

教育部與五大公司共建中國石油大學。

2015年

教育部批准同意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建立克拉瑪依校區。


學科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997年,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成為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徵程。

經過65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形成了石油特色鮮明,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佈局。石油石化等重點學科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形成了一定影響。根據ESI 2019年3月更新的數據,學校有4個學科進入ESI排行前1%,分別是Chemistry(化學)、Engineering(工程學)、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和Geosciences(地球科學);其中,工程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圍繞石油石化產業結構,構建起由石油石化主體學科、支撐學科、基礎學科和新興交叉學科組成的石油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佈局,實施了“攀登計劃”、“提升計劃”和“培育計劃”,分別建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等石油石化優勢學科,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基礎支撐學科,非常規油氣、新能源、海洋油氣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圖書館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校現有礦產普查與勘探、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等5個國家重點學科,有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工業催化等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程學、化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學科排名前1‰,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2個一級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計劃,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地球物理學等6個一級學科進入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全國前十名

有11個博士後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自主設置二級學科,2種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5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幹學科總體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榮獲AAPG傑出勘探家獎

今年5月19至22日,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AAPG)年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舉行。石大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賈承造院士獲得了著名的諾曼 H.福斯特傑出勘探家獎(Norman H.Foster Outstanding Explorer Award),這是亞太地區第一位獲此榮譽的勘探家。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AAPG將該榮譽頒給賈承造院士,是為了表彰他對油氣勘探中的重大發現作出的重要貢獻,主要包括他在引領中國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中表現的遠見卓識及持續取得重大發現,以及他對塔里木盆地庫車前陸沖斷帶克拉2大氣田發現所作出的重要貢獻。賈承造長期從事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油氣勘探工作,近十年來擔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與煤層氣開發”技術總師,設計和組織我國石油工業上游理論技術研發攻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以及多項國家級表彰。

2.王尚旭教授負責項目“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獲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立項資助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公佈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立項評審結果,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物理學院王尚旭教授負責的“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獲立項資助,這也是石大第5項獲立項資助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高分辨率地震實時成像理論與技術”項目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牽頭,聯合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開展研究。該項目擬利用人工智能將測井數據和地質規律等地震數據之外的信息融入地震成像過程,將現有技術中的數學正則化條件更改為具有地質意義的正則化條件,既增強成像過程的穩定性又降低多解性,突破現有成像技術分辨率極限,獲得清晰可靠的地質圖像,從而建立地質、測井和地震信息融合理論,實現由單一地震數據驅動的成像技術到地質、測井和地震數據聯合驅動的實時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術的變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刊發魯效慶團隊高效雙功能電解水催化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郭鵬的科研成果《鈷鐵氧化物價態結構調控及其高效電解水應用》(Initiating an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ater splitting via valence configuration of Cobalt-Iron oxide)發表在國際材料領域權威期刊《應用催化B:環境》(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郭鵬為第一作者,王兆傑副教授與魯效慶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為唯一署名單位。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魯效慶團隊長期從事新能源與環境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近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開展了電催化劑設計合成、氣體吸附/分離材料設計、電化學儲能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先後發表在J. Mater.Chem.A,ACS Catal.,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 CO2Util.,Nanoscale等國內外著名期刊上。

2.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為渤海灣盆地首次發現大型凝析氣田作出重要貢獻

近日,中國海油宣佈,渤海油田發現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這是中國東部發現的第一個大型凝析氣田,也是我國首次在陸相湖盆發現大型凝析氣田。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郝芳院士、印興耀教授、吳智平教授、王冠民教授、李振春教授等長期致力於渤海灣盆地油氣勘探研究,先後承擔了重要攻關課題,為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渤海灣盆地是目前我國探明原油儲量最多的盆地,也是我國石油產能最大的盆地,是典型的“油型盆地”。為破解在該區尋找大氣田這一世界級難題,中國海油勘探團隊聯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通過“產-學-研”科學研究與合作模式,在生氣機理、儲層認識、成藏模式等方面開展攻關研究,首次提出“湖盆成氣”理論,併成功指導發現了渤中19-6大型凝析氣田。該凝析氣田的發現是“油盆找氣”的重大突破,並將明顯增強京津冀地區天然氣穩定供應能力,為京津冀地區提供綠色、清潔、安全的能源保障,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東北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60年

第一代東北石油大學人,在物質極其匱乏、條件極其簡陋、生活異常艱苦的情況下,靠著為國爭光、為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作激情,靠著撿糧、種地、乾打壘、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鬆遼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創建了一所新的石油高等院校 — 東北石油學院。

1975 年

東北石油學院更名為大慶石油學院。

1978年

大慶石油學院被國務院確定為88所全國重點院校之一。

1988年

大慶石油學院在沿海開放城市河北省秦皇島市建立分院。

1998年

大慶石油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秦皇島分院成立。

2000年

2月,大慶石油學院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黑龍江省管理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同年6月,黑龍江省政府批准學校由安達遷往大慶市。

2002年

10月,學校一次性完成搬遷。

2005 年

7月大慶市人民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正式簽定協議,大慶藝術學校併入大慶石油學院,9月大慶石油學院藝術學院正式揭牌。

2010年

4月1日更名為東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從1961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有65個本科專業,23個高職專業。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專業,19個省級重點專業。1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群,6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具有工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會計4個類別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其中工程類別擁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學2016年進入世界ESI前1%。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圖書館

近期重要成就


1.劉揚教授出席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並作專題報告

今年5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石油學會、東北石油大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地面工程試驗基地聯合主辦,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提供技術支持的2019亞太國際管道會議(Asia Pacific Pipeline Conference 2019)在青島召開。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院長孫玉學和油氣儲運工程專業23名師生參加會議。大會以“發展與創新”為主題,中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院士、高級專家學者在會上分別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東北石油大學劉揚教授應邀出席,並以“石油管道用能優化及節能降耗技術”為題作了專題報告。劉揚教授介紹了他主持開展的“基於㶲分析的含蠟原油管道輸送系統用能優化研究”、“大型地上地下亞閉環油氣網絡系統整體優化研究”、“膠凝原油低溫散粒懸浮輸送理論與技術應用”和“含蠟原油多相體系安全經濟輸送流動保障技術”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對未來開展研究工作的設想。本次會議東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共有6篇論文榮獲會議論文一等獎,有2篇論文作為主題海報公開展示。通過聯合主辦本次亞太國際管道會議,擴大了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學科和專業在國內外同行中的影響力,拓寬了油氣儲運工程專業師生的科研視野。

2.東北石油大學參加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

今年4月7至12日,第2屆歐盟Erasmus+國際交流周活動在羅馬尼亞石油天然氣大學(PETROLEUM-GAS UNIVERSITY,UPG)舉行,東北石油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協調各相關院系選派石油工程學院黃斌、化學化工學院王歡、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勇和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劉斌共四位教師赴羅馬尼亞參加活動。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2019年該國際交流周活動的主題是“高等教育戰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 for Higher Education),旨在促進歐盟Erasmus+項目框架內各高校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溝通與交流,進一步推動高校間的合作與發展,增進高校學者間的交流與協作。


江漢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主教學樓



發展歷史


江漢石油學院的前身為1950年創辦的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

1950年

北京石油工業專科學校創辦,系新中國成立後創建的第一所石油學校。

1954年

學校更名為北京石油地質學校。

1965年

學校遷往大慶,易名大慶石油地質學校。

1972年

學校遷校荊州,改名為江漢石油地質學校。

1978年

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改名為江漢石油學院。

2000年

學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劃轉湖北省管理。

2003年

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江漢石油學院、湖北農學院、荊州師範學院、湖北省衛生職工醫學院合併組建長江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各類人才培養層次齊全。現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作物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5個二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66個二級學科。具有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具有工程、農業、體育、工商管理、法律、護理、藝術、臨床醫學、風景園林、會計、獸醫、社會工作等12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10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石油工程”、“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6個國家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個湖北省品牌專業。“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植物保護”、“應用化學”、“自動化”、“地理信息科學”9個專業入選湖北省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國家級、省部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7個,本科專業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大學科門類。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長江大學未來廣場


近期重要成就


1.長江大學獲批四項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

近日,省教育廳發佈《關於2020年度“世界著名科學家來鄂講學計劃”項目立項的通知》。經學校申報和教育廳專家評審,長江大學獲批講學計劃項目三項、武漢論壇一項,獲批數量超過上一年度,與湖北大學、三峽大學並列位於省屬第一序列。其中,“第五屆楚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論壇項目是長江大學繼2012年“溼地農業”國際研討會後再次獲批此類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本次項目申報過程中,長江大學瞄準國際學術發展前沿,以國外諾貝爾獎獲得者、院士和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專家為聘請重點,在各學院的大力配合下,順利完成了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

2.向景教授課題組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重要研究論文

3月29日,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向景教授以第一和通訊作者身份在Nature系列刊物《Communications Chemistry》發表了題為“Photochemical nitrogenation of alkanes and arenes by a strongly luminescent osmium(VI) nitride complex“的研究論文。論文詳細闡述了在可見光的驅動下,金屬鋨的氮化物(Os≡N)直接將N原子轉移到穩定的烷烴(如環己烷)和芳香烴(如苯環)的化學反應,這是目前所報道活性最高的金屬氮化物。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化工學院青年科研團隊建設經費的資助。項目研究工作以長江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同時香港城市大學劉大鑄(講座教授)課題組和香港大學支志明(院士)課題組也協助完成了部分工作。長江大學研究生金欣欣、蘇乾乾積極參與了本項研究工作,同時,兩位同學近期也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美國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IF = 4.700, JCR一區)、英國皇家化學會《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IF = 5.106, JCR一區)雜誌各自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

四川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發展歷史


1958年

3月,國家決定在川中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南充市成立第二所石油高校。9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四川石油學院。

1970年

學校更名為西南石油學院。

1972年

學校開始招收“工農兵大學生”。

1977年

國家恢復高考,學校停招工農兵大學生。

1978年

學校招收中國首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

學校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0年

學校劃轉四川省,由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

2003年

學校批准升格為大學

2005年

正式更名為西南石油大學。

2008年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西南石油大學。


學科建設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工程管理、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成為全國具有A+學科的80所高校之一,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火箭樓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根據科睿唯安(原屬湯森路透)ESI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晚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已進入ESI世界1%行列。這是繼2017年11月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學科進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之後,又一學科進入國際高水平行列。

在本次ESI數據統計區間內(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化學學科閾值7935,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8265,1%達成度為104.16%;工程學閾值2449,西南石油大學工程學科論文被引次數為5506,1%達成度為224.83%。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南石油大學化學學科在ESI的排名檢索結果


目前,西南石油大學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工程學、化學學科第一個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也是目前省屬高校中這兩個學科唯一進入ESI世界1%的高校。目前,西南石油大學高被引論文58篇,其中工程學21篇,化學8篇。

據統計,本次全球共有6009家科研機構上榜。化學學科全世界共1252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1216位。工程學科共1461個研究機構進入1%,西南石油大學居831位。

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2.西南石油大學進入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

今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19》發佈會在人民日報社舉行,會議發佈了全國科技創新企業百強、中關村科技創新企業百強、全國科技創新高校30強、全國科技創新科研院所30強名單。西南石油大學位列全國科技創新高校第26。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這份《指數報告》是由八月瓜和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研究撰寫的。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科技日報社總編輯劉亞東、科技部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副總評估師韓軍、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研究發展處副處長王欽麗等領導以及入選科技創新百強的獲獎代表、央級媒體代表共150餘人出席了發佈會。

西安石油學院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歷史發展


1951年

西北石油工業專科學校正式成立。

1958年

為適應石油工業大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經國務院批准,西安石油學院宣告成立。

1969年

學院因“文革”而改廠。

1980年

西安石油學院恢復重建。

2000年

學校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劃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陝西省為主管的普通高等學校。

2003年

學校更名為西安石油大學。

2009年

陝西省人民政府與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簽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學協議。


學科建設


學校學科特色鮮明,學科門類較為齊全,具有從本科、碩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其中“石油與天然氣工程領域”2011年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榮譽稱號,是陝西省博士後創新基地。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院校”資格,57個本科專業中有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7個陝西省“一流專業”培育項目,5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陝西省特色專業、5個陝西省名牌專業。有7個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優勢學科、1個陝西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建設項目。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西安石油大學王進喜雕像


近期重要成就


1.西安石油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資源勘查工程2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分別發佈了《關於公佈2018年度通過工程教育認證的專業名單的通知》和《關於公佈北京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等460個專業認證結論的通知》,公佈了2018年全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認證結論。西安石油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資源勘查工程2個專業通過認證,將納入《華盛頓協議》互認專業名單,有效期6年,有效起止日期為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此次兩個專業順利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西安石油大學工程教育工作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是學校積極推動“一流專業”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成果。通過認證的兩個專業,意味著專業教育質量達到《華盛頓協議》專業標準,獲得國際認可。在認證有效期畢業的學生,具備國際認可的獲取國外相關工程領域從業資格的基本條件,這對促進西安石油大學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和進一步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

2.西安石油大學承辦2019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IPPTC)

3月27日至29日,由西安石油大學、陝西省石油學會及北京振威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國際石油石化技術會議(IPPTC)在北京臨空假日酒店召開,並在北京市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分會。會議以“石油石化工業技術創新面臨的挑戰”為主題,共有來自國內外200餘位專家學者和企事業代表參加。


中國五大石油院校的崛起之路



會議為期三天,包括開幕式、主題論壇、大會主題報告、專題報告、專題講座、優秀論文評獎以及參觀大型石油石化展會六部分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西安石油大學校長李天太、副校長李華,陝西省石油學會祕書長路利軍,IUT集團總裁Z. Peter Wang,FEDDO PTY 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Dare Jeremiah,ADNOC 公司檢測部主任Ajay K Samantray等專家和領導出席了會議開幕式及相關活動。

建國初期成立的五大石油院校

至今依舊在為祖國的

石油工業建設貢獻著力量,

培養了一批又一批

優秀的石油學子,

見證了石油行業的不斷騰飛!


- END -

來源:桔燈勘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