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催催催,別催了!

1

早上起床,我把衣服放在兒子面前,說穿好衣服就出來吃早餐哦。

他頭也沒抬一下,也沒回應,看他的書。

我又說了一遍。

看到他依然理都沒理我,我出去上廁所。

回來,看到他依然在看書,我有些生氣了。

“快遲到了,還不趕緊穿衣服!”

他動都沒動一下,我更氣了。

“你聽到媽媽在說話嗎?能不能迴應一下媽媽?!”

“聽到了!”

但是他還是沒行動!

我真是要火冒三丈“聽到了怎麼還不趕緊穿啊!來不及了啊!”

穿件衣服,催催催,也要花掉半小時……

生活中,實在太多這樣的例子。

弄半天,終於可以出門上學了,他來一句:我要大便……

叫他洗手吃飯,叫了十遍,依然在玩車,最後只能靠吼……

叫他去刷牙,在洗刷間喊破喉嚨都不過來……

叫他上床睡覺,他磨磨蹭蹭就是弄到10點半……

每天都在催催催,他都已經對“催”免疫了,自動過濾了,我只能生氣吼起來讓他行動,他聽到生氣的聲音,才沒趣地去做他要做的事。

有一次,我又控制不住,催起來。

他竟然雙手捂住耳朵,憤憤地拋下一句:

“催催催,媽媽你怎麼就知道催!不要再催了!”

我瞬間愣住了。

2

忽然想起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那段最觸動人的話: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這畫面多美好。

但是,試想一下自己,如果看到孩子慢條斯理不緊不慢地地做著一件事,而你覺得時間太緊迫,你還能淡定麼?

多少家長能做到這般等待,這般耐心。

我們面對太過磨蹭的孩子,不停催催催,如果時間來不及,很多家長直接就代勞了。

其實,就是不相信孩子自己能完成那些事。

“不催的話,他還不知道磨蹭到什麼時候呢!”

要不就催,要不就代勞。

孩子永遠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那些我們催著他做的事,大部分都是他自己事:穿衣服、吃早餐、洗手、睡覺等等。

我們為什麼要催他呢?

這真是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

就知道催催催,別催了!

3

有一個朋友,大清早給我打電話,我以為有什麼急事。

他說:沒什麼事,就是孩子我真的不會教了。

他女兒讀四年級了,每天放學回家都要父母監督她做作業,稍微走開一下,女兒又停下來發呆,神都遊離走了,每次做作業都這樣,真的把他氣炸了。

剛開始,打罵是有點效的,後來,試多了,女兒都已經不受他這一套了。

他完全不知道怎麼辦。

很無助,又很著急。

我說:做作業是她自己的事,現在變成你的事了,她都不急,你倒是急得亂了方寸。

她明明是你心愛的女兒啊,就因為做作業這件事,打起來了。

你催催催,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女兒第二天交不了作業,不忍心她被老師罵,不忍心她被同學取笑。

你把她要做的事都獨自承擔了,她當然更加散漫,更加“吊兒郎當”了。

這樣每天上演,惡性循環,大家都很辛苦。

試試放下你的焦慮,把這件事重新交給孩子,讓她自己去感知,去承擔責任。

這就是明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界限。

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

該孩子自己去承擔的,家長就放寬心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去適應。

如果她沒完成作業,第二天,她需要承擔被老師批評的後果。

就讓她自己去感受這一切。

一旦他真正體會到拖延和不拖延帶來的不同結果,她才會自我改變。

這個過程,也是需要父母極大的耐心指引的。

4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孩子也一樣。

正如大人也一樣,有些人就是快手快腳,做事利落,有些人心思細密,慢工出細貨。

有些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效率超高,但是做不喜歡做的不擅長的,就想著能拖就拖。

週末在家,你也會拖延症發作,什麼也不想幹,寧願躺在床上發呆發上一整天。

這是不是人之常情?

大人都這樣,更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你允許自己這樣,為什麼就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拖延呢?

當你這樣將心比心,允許孩子磨蹭,理解孩子生活的節奏時,你就會發現,情況並不是你經歷的那般糟糕。

孩子是在某一些事情上拖延,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他在很多時候,也是非常積極的!

一說出去玩,他飛快穿好鞋子就衝到門口等著你;

一說繪本時間到,他一溜煙就跑上床去找他自己喜歡的書本;

一說今晚有醬雞翅,他洗完手乖乖坐好,你還沒擺好碗筷;

……

“有的時候,面對困難或者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孩子看上去是在磨蹭,其實是在做一個緩衝,積蓄內心的力量去面對。”

當我們理解了孩子的行為,那些所謂的“拖延症”,都只不過是我們的過分焦慮而已。

5

既然催沒有用,打罵沒有用,那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指引孩子?

可以提前告知,制定時間。

跳對時鐘很感興趣的時候,我就教會他看時間。

正好也利用這個機會跟他灌輸時間觀念。

每次需要他自己完成的事,我會詢問他:

你想什麼時候開始做這件事?

你打算用多長的時間來完成?

讓他自己看時間。自己來掌控自己的時間和事情。

四歲半的孩子,對時間的概念還不是特別清晰,可以通過一次次的練習來加強。

每次完成,他都很有成就感。

我要做的,就是鼓勵。

當然,有時候,他不願意做,各種扭捏各種拖延。

允許他這樣。尊重他某個時候想“偷懶”。

但是,平淡告訴他:如果這樣他需要承擔的後果。

家長,忍住不再催孩子。

忍住不再因為拖延的事情大發脾氣。

忍心讓他承受一些“挫折”和“失敗”。

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感謝你。

----EN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