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不完美媽媽 時間管理 飛慕課 2019-08-03
"

小飛老師說:

8月來了,暑假過去一半了,後臺很多媽媽都在跟我抱怨,孩子各種磨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起床(用時:0.5小時)

第1次催,起不來,

第2次催,哼哼哼,假哭

第3次催,才慢慢吞吞,眯著眼睛穿衣服。。。

吃飯時(用時:1小時)

先是,奶奶哄著吃

再是,爸爸凶著吃

最後,媽媽喂才願意吃。

寫作業(半小時作業量用時:兩小時):

“媽媽,我要吃水果”

“媽媽,我想上廁所”

“媽媽,我喝點水……”

缺乏時間觀念,讓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鬆鬆垮垮……更會影響他的獨立性、專注力,甚至改變一生


我想起了一個身邊的故事。

他叫李韜,是我小學同學,從小動作特別慢。

可是他有一個急性子的媽媽。他做什麼,媽媽就在後面吼:

“快快快!趕緊的,趕緊的!……”

然而這樣也沒什麼用,他依舊慢吞吞地從小學到了中學,他高考做不完題目,自然與大學無關;去企業上班,同事嫌他辦事效率太慢,都不願意與他配合。

30多了,拿著最低的工資,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取代,隨時準備回家啃老;從來沒談過戀愛,偶有的幾次約會,大都因為遲到,讓女孩等而沒有下文……

更可怕的是,他對這些渾然不覺。

因為媽媽在他屁股後面催了半輩子,比鬧鐘還準時,比手機提示音還要響。

做不完的事,總有一個人他墊底解決。

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

有一次看書,我看到日本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不斷地說“快一點”,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我突然想起了身邊的這些事情,整理了一下頭緒以後,我想從源頭瞭解一個疑問:

孩子到底會不會有時間觀念?

為了知道答案,我搜索了不少專業資料,結果竟是:孩子的腦子裡並沒有時間!

"

小飛老師說:

8月來了,暑假過去一半了,後臺很多媽媽都在跟我抱怨,孩子各種磨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起床(用時:0.5小時)

第1次催,起不來,

第2次催,哼哼哼,假哭

第3次催,才慢慢吞吞,眯著眼睛穿衣服。。。

吃飯時(用時:1小時)

先是,奶奶哄著吃

再是,爸爸凶著吃

最後,媽媽喂才願意吃。

寫作業(半小時作業量用時:兩小時):

“媽媽,我要吃水果”

“媽媽,我想上廁所”

“媽媽,我喝點水……”

缺乏時間觀念,讓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鬆鬆垮垮……更會影響他的獨立性、專注力,甚至改變一生


我想起了一個身邊的故事。

他叫李韜,是我小學同學,從小動作特別慢。

可是他有一個急性子的媽媽。他做什麼,媽媽就在後面吼:

“快快快!趕緊的,趕緊的!……”

然而這樣也沒什麼用,他依舊慢吞吞地從小學到了中學,他高考做不完題目,自然與大學無關;去企業上班,同事嫌他辦事效率太慢,都不願意與他配合。

30多了,拿著最低的工資,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取代,隨時準備回家啃老;從來沒談過戀愛,偶有的幾次約會,大都因為遲到,讓女孩等而沒有下文……

更可怕的是,他對這些渾然不覺。

因為媽媽在他屁股後面催了半輩子,比鬧鐘還準時,比手機提示音還要響。

做不完的事,總有一個人他墊底解決。

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

有一次看書,我看到日本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不斷地說“快一點”,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我突然想起了身邊的這些事情,整理了一下頭緒以後,我想從源頭瞭解一個疑問:

孩子到底會不會有時間觀念?

為了知道答案,我搜索了不少專業資料,結果竟是:孩子的腦子裡並沒有時間!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我長話短說:

大腦深處,有一對海馬體。我們的記憶,就靠它們。

海馬體受傷,就會失去時間感和記憶。

海馬體對一件事要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

孩子的思維是一張白紙,覺得什麼都新鮮,海馬體對任何東西都會頻繁發出記憶指令,所以孩子就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相反,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身邊的事情都不再好奇,於是時間就越來越快了。

"

小飛老師說:

8月來了,暑假過去一半了,後臺很多媽媽都在跟我抱怨,孩子各種磨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起床(用時:0.5小時)

第1次催,起不來,

第2次催,哼哼哼,假哭

第3次催,才慢慢吞吞,眯著眼睛穿衣服。。。

吃飯時(用時:1小時)

先是,奶奶哄著吃

再是,爸爸凶著吃

最後,媽媽喂才願意吃。

寫作業(半小時作業量用時:兩小時):

“媽媽,我要吃水果”

“媽媽,我想上廁所”

“媽媽,我喝點水……”

缺乏時間觀念,讓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鬆鬆垮垮……更會影響他的獨立性、專注力,甚至改變一生


我想起了一個身邊的故事。

他叫李韜,是我小學同學,從小動作特別慢。

可是他有一個急性子的媽媽。他做什麼,媽媽就在後面吼:

“快快快!趕緊的,趕緊的!……”

然而這樣也沒什麼用,他依舊慢吞吞地從小學到了中學,他高考做不完題目,自然與大學無關;去企業上班,同事嫌他辦事效率太慢,都不願意與他配合。

30多了,拿著最低的工資,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取代,隨時準備回家啃老;從來沒談過戀愛,偶有的幾次約會,大都因為遲到,讓女孩等而沒有下文……

更可怕的是,他對這些渾然不覺。

因為媽媽在他屁股後面催了半輩子,比鬧鐘還準時,比手機提示音還要響。

做不完的事,總有一個人他墊底解決。

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

有一次看書,我看到日本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不斷地說“快一點”,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我突然想起了身邊的這些事情,整理了一下頭緒以後,我想從源頭瞭解一個疑問:

孩子到底會不會有時間觀念?

為了知道答案,我搜索了不少專業資料,結果竟是:孩子的腦子裡並沒有時間!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我長話短說:

大腦深處,有一對海馬體。我們的記憶,就靠它們。

海馬體受傷,就會失去時間感和記憶。

海馬體對一件事要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

孩子的思維是一張白紙,覺得什麼都新鮮,海馬體對任何東西都會頻繁發出記憶指令,所以孩子就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相反,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身邊的事情都不再好奇,於是時間就越來越快了。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孩子對時間的感受,跟大人們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要試圖把大人管理時間的方式套用於孩子身上。

就像小孩的腳步走得再快,但小短腿怎麼可能趕得上大人的腿長。

我們總催“快一點”,孩子不會真快。

相反,催習慣了,說順口了,他們反而適應了。

而為了配合我們的節奏,孩子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出現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等特徵。

所以說,催促不但沒能讓孩子變優秀,還可能讓他們變得更糟糕。

"

小飛老師說:

8月來了,暑假過去一半了,後臺很多媽媽都在跟我抱怨,孩子各種磨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起床(用時:0.5小時)

第1次催,起不來,

第2次催,哼哼哼,假哭

第3次催,才慢慢吞吞,眯著眼睛穿衣服。。。

吃飯時(用時:1小時)

先是,奶奶哄著吃

再是,爸爸凶著吃

最後,媽媽喂才願意吃。

寫作業(半小時作業量用時:兩小時):

“媽媽,我要吃水果”

“媽媽,我想上廁所”

“媽媽,我喝點水……”

缺乏時間觀念,讓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鬆鬆垮垮……更會影響他的獨立性、專注力,甚至改變一生


我想起了一個身邊的故事。

他叫李韜,是我小學同學,從小動作特別慢。

可是他有一個急性子的媽媽。他做什麼,媽媽就在後面吼:

“快快快!趕緊的,趕緊的!……”

然而這樣也沒什麼用,他依舊慢吞吞地從小學到了中學,他高考做不完題目,自然與大學無關;去企業上班,同事嫌他辦事效率太慢,都不願意與他配合。

30多了,拿著最低的工資,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取代,隨時準備回家啃老;從來沒談過戀愛,偶有的幾次約會,大都因為遲到,讓女孩等而沒有下文……

更可怕的是,他對這些渾然不覺。

因為媽媽在他屁股後面催了半輩子,比鬧鐘還準時,比手機提示音還要響。

做不完的事,總有一個人他墊底解決。

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

有一次看書,我看到日本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不斷地說“快一點”,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我突然想起了身邊的這些事情,整理了一下頭緒以後,我想從源頭瞭解一個疑問:

孩子到底會不會有時間觀念?

為了知道答案,我搜索了不少專業資料,結果竟是:孩子的腦子裡並沒有時間!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我長話短說:

大腦深處,有一對海馬體。我們的記憶,就靠它們。

海馬體受傷,就會失去時間感和記憶。

海馬體對一件事要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

孩子的思維是一張白紙,覺得什麼都新鮮,海馬體對任何東西都會頻繁發出記憶指令,所以孩子就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相反,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身邊的事情都不再好奇,於是時間就越來越快了。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孩子對時間的感受,跟大人們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要試圖把大人管理時間的方式套用於孩子身上。

就像小孩的腳步走得再快,但小短腿怎麼可能趕得上大人的腿長。

我們總催“快一點”,孩子不會真快。

相反,催習慣了,說順口了,他們反而適應了。

而為了配合我們的節奏,孩子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出現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等特徵。

所以說,催促不但沒能讓孩子變優秀,還可能讓他們變得更糟糕。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綜藝節目裡陳小春嫌棄Jasper走路慢凶他,媽媽應採兒微博如此迴應

其實,時間觀念這個東西,就和衛生觀念、守信用觀念一樣,不能強扭,而需要從小培養。越早越好!

這樣問題才不會等上學才暴露出來,讓人手足無措。

香港首富李嘉誠有個著名的故事:從14歲參加工作開始,無論多晚睡,鬧鐘都是設定在清晨5點59分。不僅如此,手錶還被調快10分鐘,定好響鈴,任何時間都被安排得分秒精準……這個習慣被他保留了大半個世紀,成為商界交口讚譽,津津樂道的美談。

從小就掌控時間的人,掌握人生。

因為把時間管理到極致的人,往往更容易具備自覺、自律的品質。

回到最前面的問題:

說好的時間計劃,為什麼孩子不會去遵守?

因為那些都是我們當父母想當然的主觀約定缺乏監督和自律性培養。

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是一個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問題。

我們不應該去把孩子塑造成什麼。

相比,我們更需要開啟他對時間的感覺,讓他懂得時間的珍貴,從而真正激發其內在動力。

"

小飛老師說:

8月來了,暑假過去一半了,後臺很多媽媽都在跟我抱怨,孩子各種磨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起床(用時:0.5小時)

第1次催,起不來,

第2次催,哼哼哼,假哭

第3次催,才慢慢吞吞,眯著眼睛穿衣服。。。

吃飯時(用時:1小時)

先是,奶奶哄著吃

再是,爸爸凶著吃

最後,媽媽喂才願意吃。

寫作業(半小時作業量用時:兩小時):

“媽媽,我要吃水果”

“媽媽,我想上廁所”

“媽媽,我喝點水……”

缺乏時間觀念,讓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鬆鬆垮垮……更會影響他的獨立性、專注力,甚至改變一生


我想起了一個身邊的故事。

他叫李韜,是我小學同學,從小動作特別慢。

可是他有一個急性子的媽媽。他做什麼,媽媽就在後面吼:

“快快快!趕緊的,趕緊的!……”

然而這樣也沒什麼用,他依舊慢吞吞地從小學到了中學,他高考做不完題目,自然與大學無關;去企業上班,同事嫌他辦事效率太慢,都不願意與他配合。

30多了,拿著最低的工資,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取代,隨時準備回家啃老;從來沒談過戀愛,偶有的幾次約會,大都因為遲到,讓女孩等而沒有下文……

更可怕的是,他對這些渾然不覺。

因為媽媽在他屁股後面催了半輩子,比鬧鐘還準時,比手機提示音還要響。

做不完的事,總有一個人他墊底解決。

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

有一次看書,我看到日本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不斷地說“快一點”,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我突然想起了身邊的這些事情,整理了一下頭緒以後,我想從源頭瞭解一個疑問:

孩子到底會不會有時間觀念?

為了知道答案,我搜索了不少專業資料,結果竟是:孩子的腦子裡並沒有時間!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我長話短說:

大腦深處,有一對海馬體。我們的記憶,就靠它們。

海馬體受傷,就會失去時間感和記憶。

海馬體對一件事要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

孩子的思維是一張白紙,覺得什麼都新鮮,海馬體對任何東西都會頻繁發出記憶指令,所以孩子就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相反,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身邊的事情都不再好奇,於是時間就越來越快了。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孩子對時間的感受,跟大人們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要試圖把大人管理時間的方式套用於孩子身上。

就像小孩的腳步走得再快,但小短腿怎麼可能趕得上大人的腿長。

我們總催“快一點”,孩子不會真快。

相反,催習慣了,說順口了,他們反而適應了。

而為了配合我們的節奏,孩子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出現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等特徵。

所以說,催促不但沒能讓孩子變優秀,還可能讓他們變得更糟糕。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綜藝節目裡陳小春嫌棄Jasper走路慢凶他,媽媽應採兒微博如此迴應

其實,時間觀念這個東西,就和衛生觀念、守信用觀念一樣,不能強扭,而需要從小培養。越早越好!

這樣問題才不會等上學才暴露出來,讓人手足無措。

香港首富李嘉誠有個著名的故事:從14歲參加工作開始,無論多晚睡,鬧鐘都是設定在清晨5點59分。不僅如此,手錶還被調快10分鐘,定好響鈴,任何時間都被安排得分秒精準……這個習慣被他保留了大半個世紀,成為商界交口讚譽,津津樂道的美談。

從小就掌控時間的人,掌握人生。

因為把時間管理到極致的人,往往更容易具備自覺、自律的品質。

回到最前面的問題:

說好的時間計劃,為什麼孩子不會去遵守?

因為那些都是我們當父母想當然的主觀約定缺乏監督和自律性培養。

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是一個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問題。

我們不應該去把孩子塑造成什麼。

相比,我們更需要開啟他對時間的感覺,讓他懂得時間的珍貴,從而真正激發其內在動力。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有時間觀念嗎?

你是如何解決的?

在留言區告訴小飛老師吧

猜你還想看

每個孩子都需要的時間管理術,根治拖拉磨蹭!

這樣做時間管理,你的孩子不會再拖拉!

別說你沒時間“臭美”,媽媽愛打扮,是一個家庭的福氣

"

小飛老師說:

8月來了,暑假過去一半了,後臺很多媽媽都在跟我抱怨,孩子各種磨蹭,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

起床(用時:0.5小時)

第1次催,起不來,

第2次催,哼哼哼,假哭

第3次催,才慢慢吞吞,眯著眼睛穿衣服。。。

吃飯時(用時:1小時)

先是,奶奶哄著吃

再是,爸爸凶著吃

最後,媽媽喂才願意吃。

寫作業(半小時作業量用時:兩小時):

“媽媽,我要吃水果”

“媽媽,我想上廁所”

“媽媽,我喝點水……”

缺乏時間觀念,讓孩子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鬆鬆垮垮……更會影響他的獨立性、專注力,甚至改變一生


我想起了一個身邊的故事。

他叫李韜,是我小學同學,從小動作特別慢。

可是他有一個急性子的媽媽。他做什麼,媽媽就在後面吼:

“快快快!趕緊的,趕緊的!……”

然而這樣也沒什麼用,他依舊慢吞吞地從小學到了中學,他高考做不完題目,自然與大學無關;去企業上班,同事嫌他辦事效率太慢,都不願意與他配合。

30多了,拿著最低的工資,隨時都可能被別人取代,隨時準備回家啃老;從來沒談過戀愛,偶有的幾次約會,大都因為遲到,讓女孩等而沒有下文……

更可怕的是,他對這些渾然不覺。

因為媽媽在他屁股後面催了半輩子,比鬧鐘還準時,比手機提示音還要響。

做不完的事,總有一個人他墊底解決。

你身邊一定有李韜這樣的人: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你追著他好幾次……換做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後果會怎麼樣?

有一次看書,我看到日本精神科醫師水島廣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父母不斷地說“快一點”,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我突然想起了身邊的這些事情,整理了一下頭緒以後,我想從源頭瞭解一個疑問:

孩子到底會不會有時間觀念?

為了知道答案,我搜索了不少專業資料,結果竟是:孩子的腦子裡並沒有時間!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我長話短說:

大腦深處,有一對海馬體。我們的記憶,就靠它們。

海馬體受傷,就會失去時間感和記憶。

海馬體對一件事要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

孩子的思維是一張白紙,覺得什麼都新鮮,海馬體對任何東西都會頻繁發出記憶指令,所以孩子就感覺時間過得很慢。

相反,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身邊的事情都不再好奇,於是時間就越來越快了。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孩子對時間的感受,跟大人們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要試圖把大人管理時間的方式套用於孩子身上。

就像小孩的腳步走得再快,但小短腿怎麼可能趕得上大人的腿長。

我們總催“快一點”,孩子不會真快。

相反,催習慣了,說順口了,他們反而適應了。

而為了配合我們的節奏,孩子的生活節奏被打亂,出現早熟、易煩躁、耐性差等特徵。

所以說,催促不但沒能讓孩子變優秀,還可能讓他們變得更糟糕。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綜藝節目裡陳小春嫌棄Jasper走路慢凶他,媽媽應採兒微博如此迴應

其實,時間觀念這個東西,就和衛生觀念、守信用觀念一樣,不能強扭,而需要從小培養。越早越好!

這樣問題才不會等上學才暴露出來,讓人手足無措。

香港首富李嘉誠有個著名的故事:從14歲參加工作開始,無論多晚睡,鬧鐘都是設定在清晨5點59分。不僅如此,手錶還被調快10分鐘,定好響鈴,任何時間都被安排得分秒精準……這個習慣被他保留了大半個世紀,成為商界交口讚譽,津津樂道的美談。

從小就掌控時間的人,掌握人生。

因為把時間管理到極致的人,往往更容易具備自覺、自律的品質。

回到最前面的問題:

說好的時間計劃,為什麼孩子不會去遵守?

因為那些都是我們當父母想當然的主觀約定缺乏監督和自律性培養。

孩子磨蹭、沒有時間觀念,是一個複雜的生理和心理問題。

我們不應該去把孩子塑造成什麼。

相比,我們更需要開啟他對時間的感覺,讓他懂得時間的珍貴,從而真正激發其內在動力。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有時間觀念嗎?

你是如何解決的?

在留言區告訴小飛老師吧

猜你還想看

每個孩子都需要的時間管理術,根治拖拉磨蹭!

這樣做時間管理,你的孩子不會再拖拉!

別說你沒時間“臭美”,媽媽愛打扮,是一個家庭的福氣

一個被媽媽們忽略的事實:孩子磨蹭拖延,只因父母催!催!催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