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詩歌 晏幾道 李靜 梧桐樹邊羽 2019-09-18
"


"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從來對這些獎項不是很感興趣。相信大部分人也並不熟悉這位得獎的詩人,即便是我老鄉,我也是沒聽說過。所以對詩人的瞭解為零,那麼就只能從她獲獎的作品來看了。

先看七絕《春階》:

傘放新花隨雨開,

風掀衣袂腳沾苔。

春階千疊如琴鍵,

又把流光彈一回。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十灰”部的仄起平收的七言絕句。從格式上來說沒有問題。別說什麼不看格式看意境了,一首七絕不合律押韻,連初賽都進不去的。除非是草臺幫子親戚獎,基本上古詩詞類比賽不會出現那種低級錯誤。

再看內容和意境。詩人這首詩的意境營造是成功的,成功在於三四句帶有兒童純真比喻的奇思妙想,將春階比作琴鍵,既合情合理,又多少讓人有些意外。這首詩的成功,居功至偉的就是第三句“轉”得妙,至於第四句,不過是把第三句轉換蓄力之後的詩意高高地發射出去,讓我們順著她的思路,再驚歎一回。一個懂古詩詞的人,看到第三句,就知道她將如何收尾。

而詩人的結局是合乎這種想象的,沒有跑偏,所以,這首詩的三四句新奇卻中正,純真卻又老辣,確實是好句。

"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從來對這些獎項不是很感興趣。相信大部分人也並不熟悉這位得獎的詩人,即便是我老鄉,我也是沒聽說過。所以對詩人的瞭解為零,那麼就只能從她獲獎的作品來看了。

先看七絕《春階》:

傘放新花隨雨開,

風掀衣袂腳沾苔。

春階千疊如琴鍵,

又把流光彈一回。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十灰”部的仄起平收的七言絕句。從格式上來說沒有問題。別說什麼不看格式看意境了,一首七絕不合律押韻,連初賽都進不去的。除非是草臺幫子親戚獎,基本上古詩詞類比賽不會出現那種低級錯誤。

再看內容和意境。詩人這首詩的意境營造是成功的,成功在於三四句帶有兒童純真比喻的奇思妙想,將春階比作琴鍵,既合情合理,又多少讓人有些意外。這首詩的成功,居功至偉的就是第三句“轉”得妙,至於第四句,不過是把第三句轉換蓄力之後的詩意高高地發射出去,讓我們順著她的思路,再驚歎一回。一個懂古詩詞的人,看到第三句,就知道她將如何收尾。

而詩人的結局是合乎這種想象的,沒有跑偏,所以,這首詩的三四句新奇卻中正,純真卻又老辣,確實是好句。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話說回來,前兩句倒是沒什麼好恭維的,第二句甚至可以說是出離了整首詩的格調。另外就是雖然合律,但是前兩句明顯讀起來不順暢。很大的問題沒有,只是和後兩句比起來,差得太遠。

當然,一首好詩,有兩句出挑已經是非常難得,唐詩宋詞如此經典,我們不也只記得最好的那些句子麼?

沒看到其他參賽的詩,所以不知道整體水平如何。但是詩人的這首《春階》,算得上近年來格律詩中的上乘之作。

再看七律《詠梅嶺玉》:

山有精魂亙古藏,偶來世上帶寒霜。

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縷香。

扣以清音聞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

宜磨宜琢洪荒後,真性萬年終不傷。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七陽”部,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詩。第八句“萬”字出律,但是“終”字做了句內拗救,是一首符合平仄格式的七律。這兩首詩可以充分證明詩人是格律中人。

七律普遍文法為“起承轉合”,我們來看看這首《詠梅嶺玉》是否符合。

"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從來對這些獎項不是很感興趣。相信大部分人也並不熟悉這位得獎的詩人,即便是我老鄉,我也是沒聽說過。所以對詩人的瞭解為零,那麼就只能從她獲獎的作品來看了。

先看七絕《春階》:

傘放新花隨雨開,

風掀衣袂腳沾苔。

春階千疊如琴鍵,

又把流光彈一回。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十灰”部的仄起平收的七言絕句。從格式上來說沒有問題。別說什麼不看格式看意境了,一首七絕不合律押韻,連初賽都進不去的。除非是草臺幫子親戚獎,基本上古詩詞類比賽不會出現那種低級錯誤。

再看內容和意境。詩人這首詩的意境營造是成功的,成功在於三四句帶有兒童純真比喻的奇思妙想,將春階比作琴鍵,既合情合理,又多少讓人有些意外。這首詩的成功,居功至偉的就是第三句“轉”得妙,至於第四句,不過是把第三句轉換蓄力之後的詩意高高地發射出去,讓我們順著她的思路,再驚歎一回。一個懂古詩詞的人,看到第三句,就知道她將如何收尾。

而詩人的結局是合乎這種想象的,沒有跑偏,所以,這首詩的三四句新奇卻中正,純真卻又老辣,確實是好句。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話說回來,前兩句倒是沒什麼好恭維的,第二句甚至可以說是出離了整首詩的格調。另外就是雖然合律,但是前兩句明顯讀起來不順暢。很大的問題沒有,只是和後兩句比起來,差得太遠。

當然,一首好詩,有兩句出挑已經是非常難得,唐詩宋詞如此經典,我們不也只記得最好的那些句子麼?

沒看到其他參賽的詩,所以不知道整體水平如何。但是詩人的這首《春階》,算得上近年來格律詩中的上乘之作。

再看七律《詠梅嶺玉》:

山有精魂亙古藏,偶來世上帶寒霜。

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縷香。

扣以清音聞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

宜磨宜琢洪荒後,真性萬年終不傷。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七陽”部,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詩。第八句“萬”字出律,但是“終”字做了句內拗救,是一首符合平仄格式的七律。這兩首詩可以充分證明詩人是格律中人。

七律普遍文法為“起承轉合”,我們來看看這首《詠梅嶺玉》是否符合。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首聯“山有精魂亙古藏,偶來世上帶寒霜。”起筆寫玉的來歷(山有精魂)、形態(帶寒霜)和難得(偶來)。

頷聯“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縷香。”頷聯需要對仗,對得不錯,這裡是承接首聯繼續寫玉的形態和神態。

頸聯“扣以清音聞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頸聯也需要對仗,這一聯沒有頷聯對得工整,但還是過關。這一聯仍然在寫玉,不過是寫聲音和光澤。

尾聯“宜磨宜琢洪荒後,真性萬年終不傷。”寫玉的用途和永不更改的特色,“萬年終不傷”迴應首聯“精魂亙古藏”

很明顯可以看出,“起、承、轉、合”中間第三步“轉”沒有到位。所以整詩就是一首從各個方面寫梅嶺玉的作品,也許尾聯做了稍許拔高,但是為時已晚,整首詩沒有波瀾起伏,從意境上來說流於平淡。

不過從詠物詩來說,這已經非常不錯了。

第三句沒轉到位是個小問題,因為所謂普遍文法,也不一定要遵守的。如能奇峰突起,轉換自如,只要能達到篇幅內的情感起落,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首七律,沒有達到詩意縱橫起伏的境界。

不要以為我在這胡說,這些分析都是有大量賞析作為依據的,真正懂格律詩的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來,只是大多數人不說罷了。

"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從來對這些獎項不是很感興趣。相信大部分人也並不熟悉這位得獎的詩人,即便是我老鄉,我也是沒聽說過。所以對詩人的瞭解為零,那麼就只能從她獲獎的作品來看了。

先看七絕《春階》:

傘放新花隨雨開,

風掀衣袂腳沾苔。

春階千疊如琴鍵,

又把流光彈一回。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十灰”部的仄起平收的七言絕句。從格式上來說沒有問題。別說什麼不看格式看意境了,一首七絕不合律押韻,連初賽都進不去的。除非是草臺幫子親戚獎,基本上古詩詞類比賽不會出現那種低級錯誤。

再看內容和意境。詩人這首詩的意境營造是成功的,成功在於三四句帶有兒童純真比喻的奇思妙想,將春階比作琴鍵,既合情合理,又多少讓人有些意外。這首詩的成功,居功至偉的就是第三句“轉”得妙,至於第四句,不過是把第三句轉換蓄力之後的詩意高高地發射出去,讓我們順著她的思路,再驚歎一回。一個懂古詩詞的人,看到第三句,就知道她將如何收尾。

而詩人的結局是合乎這種想象的,沒有跑偏,所以,這首詩的三四句新奇卻中正,純真卻又老辣,確實是好句。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話說回來,前兩句倒是沒什麼好恭維的,第二句甚至可以說是出離了整首詩的格調。另外就是雖然合律,但是前兩句明顯讀起來不順暢。很大的問題沒有,只是和後兩句比起來,差得太遠。

當然,一首好詩,有兩句出挑已經是非常難得,唐詩宋詞如此經典,我們不也只記得最好的那些句子麼?

沒看到其他參賽的詩,所以不知道整體水平如何。但是詩人的這首《春階》,算得上近年來格律詩中的上乘之作。

再看七律《詠梅嶺玉》:

山有精魂亙古藏,偶來世上帶寒霜。

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縷香。

扣以清音聞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

宜磨宜琢洪荒後,真性萬年終不傷。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七陽”部,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詩。第八句“萬”字出律,但是“終”字做了句內拗救,是一首符合平仄格式的七律。這兩首詩可以充分證明詩人是格律中人。

七律普遍文法為“起承轉合”,我們來看看這首《詠梅嶺玉》是否符合。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首聯“山有精魂亙古藏,偶來世上帶寒霜。”起筆寫玉的來歷(山有精魂)、形態(帶寒霜)和難得(偶來)。

頷聯“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縷香。”頷聯需要對仗,對得不錯,這裡是承接首聯繼續寫玉的形態和神態。

頸聯“扣以清音聞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頸聯也需要對仗,這一聯沒有頷聯對得工整,但還是過關。這一聯仍然在寫玉,不過是寫聲音和光澤。

尾聯“宜磨宜琢洪荒後,真性萬年終不傷。”寫玉的用途和永不更改的特色,“萬年終不傷”迴應首聯“精魂亙古藏”

很明顯可以看出,“起、承、轉、合”中間第三步“轉”沒有到位。所以整詩就是一首從各個方面寫梅嶺玉的作品,也許尾聯做了稍許拔高,但是為時已晚,整首詩沒有波瀾起伏,從意境上來說流於平淡。

不過從詠物詩來說,這已經非常不錯了。

第三句沒轉到位是個小問題,因為所謂普遍文法,也不一定要遵守的。如能奇峰突起,轉換自如,只要能達到篇幅內的情感起落,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首七律,沒有達到詩意縱橫起伏的境界。

不要以為我在這胡說,這些分析都是有大量賞析作為依據的,真正懂格律詩的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來,只是大多數人不說罷了。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另有一點,讀詩讀得多的人就能體會出來,這首七律的頷聯極為精妙,但是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細細想來,正是林黛玉的《詠白海棠》的名句: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你可以說明顯不同呀,可在寫詩的人眼中,這有什麼不同?換幾個字詞罷了。

當然,化用名句沒什麼問題,好多人還用成句成詩,反而名噪天下呢。比如前幾天講過的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就是用了五代詩人翁宏《春殘》中的頷聯,化用得極好,以至於句子出名,晏幾道出名,翁宏卻少有人知了。

總的來說,這首七律還是很好的。

我指出來這些東西呢,只是想說明,還可以更好。

沒有看到其他參賽作品,但是我相信這個第一應該算是實至名歸,遠比《詩刊》的評獎要老實得多。

祝賀李靜。

"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從來對這些獎項不是很感興趣。相信大部分人也並不熟悉這位得獎的詩人,即便是我老鄉,我也是沒聽說過。所以對詩人的瞭解為零,那麼就只能從她獲獎的作品來看了。

先看七絕《春階》:

傘放新花隨雨開,

風掀衣袂腳沾苔。

春階千疊如琴鍵,

又把流光彈一回。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十灰”部的仄起平收的七言絕句。從格式上來說沒有問題。別說什麼不看格式看意境了,一首七絕不合律押韻,連初賽都進不去的。除非是草臺幫子親戚獎,基本上古詩詞類比賽不會出現那種低級錯誤。

再看內容和意境。詩人這首詩的意境營造是成功的,成功在於三四句帶有兒童純真比喻的奇思妙想,將春階比作琴鍵,既合情合理,又多少讓人有些意外。這首詩的成功,居功至偉的就是第三句“轉”得妙,至於第四句,不過是把第三句轉換蓄力之後的詩意高高地發射出去,讓我們順著她的思路,再驚歎一回。一個懂古詩詞的人,看到第三句,就知道她將如何收尾。

而詩人的結局是合乎這種想象的,沒有跑偏,所以,這首詩的三四句新奇卻中正,純真卻又老辣,確實是好句。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話說回來,前兩句倒是沒什麼好恭維的,第二句甚至可以說是出離了整首詩的格調。另外就是雖然合律,但是前兩句明顯讀起來不順暢。很大的問題沒有,只是和後兩句比起來,差得太遠。

當然,一首好詩,有兩句出挑已經是非常難得,唐詩宋詞如此經典,我們不也只記得最好的那些句子麼?

沒看到其他參賽的詩,所以不知道整體水平如何。但是詩人的這首《春階》,算得上近年來格律詩中的上乘之作。

再看七律《詠梅嶺玉》:

山有精魂亙古藏,偶來世上帶寒霜。

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縷香。

扣以清音聞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

宜磨宜琢洪荒後,真性萬年終不傷。

這是一首押平水韻“七陽”部,仄起平收的七言律詩。第八句“萬”字出律,但是“終”字做了句內拗救,是一首符合平仄格式的七律。這兩首詩可以充分證明詩人是格律中人。

七律普遍文法為“起承轉合”,我們來看看這首《詠梅嶺玉》是否符合。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首聯“山有精魂亙古藏,偶來世上帶寒霜。”起筆寫玉的來歷(山有精魂)、形態(帶寒霜)和難得(偶來)。

頷聯“微含春水三分碧,暗惹梅花一縷香。”頷聯需要對仗,對得不錯,這裡是承接首聯繼續寫玉的形態和神態。

頸聯“扣以清音聞妙曲,佩之明月漾流光。”頸聯也需要對仗,這一聯沒有頷聯對得工整,但還是過關。這一聯仍然在寫玉,不過是寫聲音和光澤。

尾聯“宜磨宜琢洪荒後,真性萬年終不傷。”寫玉的用途和永不更改的特色,“萬年終不傷”迴應首聯“精魂亙古藏”

很明顯可以看出,“起、承、轉、合”中間第三步“轉”沒有到位。所以整詩就是一首從各個方面寫梅嶺玉的作品,也許尾聯做了稍許拔高,但是為時已晚,整首詩沒有波瀾起伏,從意境上來說流於平淡。

不過從詠物詩來說,這已經非常不錯了。

第三句沒轉到位是個小問題,因為所謂普遍文法,也不一定要遵守的。如能奇峰突起,轉換自如,只要能達到篇幅內的情感起落,也是沒有問題的。

這首七律,沒有達到詩意縱橫起伏的境界。

不要以為我在這胡說,這些分析都是有大量賞析作為依據的,真正懂格律詩的人基本上都能看出來,只是大多數人不說罷了。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另有一點,讀詩讀得多的人就能體會出來,這首七律的頷聯極為精妙,但是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細細想來,正是林黛玉的《詠白海棠》的名句: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你可以說明顯不同呀,可在寫詩的人眼中,這有什麼不同?換幾個字詞罷了。

當然,化用名句沒什麼問題,好多人還用成句成詩,反而名噪天下呢。比如前幾天講過的晏幾道的“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就是用了五代詩人翁宏《春殘》中的頷聯,化用得極好,以至於句子出名,晏幾道出名,翁宏卻少有人知了。

總的來說,這首七律還是很好的。

我指出來這些東西呢,只是想說明,還可以更好。

沒有看到其他參賽作品,但是我相信這個第一應該算是實至名歸,遠比《詩刊》的評獎要老實得多。

祝賀李靜。

如何看待李靜獲“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一等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