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國民眼中多才多藝的美女教授,她是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她是中華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她就是楊雨。

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少年國學派、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眾多電視國學類節目均有她的身影,將這位一直默默教書育人的高校女教師推進大眾的視野。

顏值和才華並存的楊雨氣質出眾,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女神”,也讓我們見證了:若詩書藏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一)從小就鍾情文學

看過楊雨老師節目的人都知道,楊老師十分有才華,很多詩句脫口而出,典故也信手拈來,有很深的文學修養。如此深的文學修養不光是楊雨在大學教研教書所得,更多的是得益多年的積累和沉澱。

楊雨的母親年輕時在大專讀中文專業,要記憶很多詩詞,由於記憶力不好,常將詩詞抄寫在紙條上再貼在牆上。楊雨總會去讀紙條上的詩詞,時間一長,便把這些背得滾瓜爛熟。常常是母親還未記住,她就已熟記於心。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文學的種子在楊雨的生命中慢慢紮根。

"

她是國民眼中多才多藝的美女教授,她是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她是中華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她就是楊雨。

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少年國學派、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眾多電視國學類節目均有她的身影,將這位一直默默教書育人的高校女教師推進大眾的視野。

顏值和才華並存的楊雨氣質出眾,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女神”,也讓我們見證了:若詩書藏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一)從小就鍾情文學

看過楊雨老師節目的人都知道,楊老師十分有才華,很多詩句脫口而出,典故也信手拈來,有很深的文學修養。如此深的文學修養不光是楊雨在大學教研教書所得,更多的是得益多年的積累和沉澱。

楊雨的母親年輕時在大專讀中文專業,要記憶很多詩詞,由於記憶力不好,常將詩詞抄寫在紙條上再貼在牆上。楊雨總會去讀紙條上的詩詞,時間一長,便把這些背得滾瓜爛熟。常常是母親還未記住,她就已熟記於心。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文學的種子在楊雨的生命中慢慢紮根。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小時候的娛樂方式很少,讀書成了楊雨度過童年生活的主要方式,小學時她就已經讀完四大名著。雖然當時她自己對《紅樓夢》一知半解,但十分喜歡,讀起來欲罷不能。初中時她讀瓊瑤、席慕容、三毛、金庸的作品,高中時又特別迷魯迅。

“我性喜靜,讀書就像是與知己在一起,在寧靜中享受傾訴與聆聽的快樂。”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楊雨都會找到合適的書與自己為伴,而好的讀書習慣確實讓她受益終生。

高中時,同班同學都拼命學習數理化,只有楊雨把主要精力用在讀書和作文上,她對寫作特別有感覺,經常把思想小結當散文來寫,能把幾百字的隨筆寫成大篇幅文章。

因鍾愛文學,高考結束,楊雨的第一志願就報考了中文專業,但是命運有意和她開了玩笑,她最後卻陰差陽錯被華東師範大學的法語系錄取。雖然與中文專業擦肩而過,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愛。

一次,讀到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楊雨不住感嘆,怎麼會有這麼美的文字,從此迷上古代文學的詩詞歌賦,徜徉於優美的意境中難以自拔,甚至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當大家都忙著學法語時,她卻迷上了古代文學,經常在業餘時間看很多古詩詞的鑑賞和理論書籍,成了法語班中不折不扣的“另類”。儘管如此,楊雨在大學裡一直保持著法語系第一名的好成績,可謂是十足的學霸。

"

她是國民眼中多才多藝的美女教授,她是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她是中華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她就是楊雨。

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少年國學派、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眾多電視國學類節目均有她的身影,將這位一直默默教書育人的高校女教師推進大眾的視野。

顏值和才華並存的楊雨氣質出眾,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女神”,也讓我們見證了:若詩書藏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一)從小就鍾情文學

看過楊雨老師節目的人都知道,楊老師十分有才華,很多詩句脫口而出,典故也信手拈來,有很深的文學修養。如此深的文學修養不光是楊雨在大學教研教書所得,更多的是得益多年的積累和沉澱。

楊雨的母親年輕時在大專讀中文專業,要記憶很多詩詞,由於記憶力不好,常將詩詞抄寫在紙條上再貼在牆上。楊雨總會去讀紙條上的詩詞,時間一長,便把這些背得滾瓜爛熟。常常是母親還未記住,她就已熟記於心。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文學的種子在楊雨的生命中慢慢紮根。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小時候的娛樂方式很少,讀書成了楊雨度過童年生活的主要方式,小學時她就已經讀完四大名著。雖然當時她自己對《紅樓夢》一知半解,但十分喜歡,讀起來欲罷不能。初中時她讀瓊瑤、席慕容、三毛、金庸的作品,高中時又特別迷魯迅。

“我性喜靜,讀書就像是與知己在一起,在寧靜中享受傾訴與聆聽的快樂。”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楊雨都會找到合適的書與自己為伴,而好的讀書習慣確實讓她受益終生。

高中時,同班同學都拼命學習數理化,只有楊雨把主要精力用在讀書和作文上,她對寫作特別有感覺,經常把思想小結當散文來寫,能把幾百字的隨筆寫成大篇幅文章。

因鍾愛文學,高考結束,楊雨的第一志願就報考了中文專業,但是命運有意和她開了玩笑,她最後卻陰差陽錯被華東師範大學的法語系錄取。雖然與中文專業擦肩而過,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愛。

一次,讀到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楊雨不住感嘆,怎麼會有這麼美的文字,從此迷上古代文學的詩詞歌賦,徜徉於優美的意境中難以自拔,甚至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當大家都忙著學法語時,她卻迷上了古代文學,經常在業餘時間看很多古詩詞的鑑賞和理論書籍,成了法語班中不折不扣的“另類”。儘管如此,楊雨在大學裡一直保持著法語系第一名的好成績,可謂是十足的學霸。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本科畢業後,楊雨一氣在華東師範大學攻讀到博士。她的碩士讀的是哲學專業,她的博士讀的是古代文學專業。完成博士學業後,楊雨選擇在古代文學領域深耕,在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任教,她說:“中華文化的深厚迷人,不是一段時間就能完全瞭解的,它是值得花一生去研究欣賞的。”

(二)學生的良師益友

從本科到博士,楊雨完成了跨法語、哲學、中文三個專業的學習歷程,這對她之後的學術研究有著很深的影響。在她看來,這三個專業不但不矛盾,而且可以融會貫通。

學習法語可以讓她更好地瞭解西方文化,從而使自己對中西文化有著更深的認識;學習哲學可以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幫助自己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所以,楊雨在解讀古詩詞時,總是能提出創見,從審美、跨文化、哲學等多角度闡釋詩詞之美。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評價她楊雨,“她講的詩詞,既注重發現古典的東方神韻,又往往能在中西方的比較中,凸顯文化個性與情感魅力,中西合璧的視角很開闊也很獨特。”

楊雨不僅在學術上有建樹,還多才多藝,她會彈琵琶、手風琴等多種樂器,並且經常和學生們組織學生參加文化活動,多次和學生們在校園同臺獻藝。學生都親切地稱她為“楊姐姐”。

"

她是國民眼中多才多藝的美女教授,她是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她是中華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她就是楊雨。

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少年國學派、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眾多電視國學類節目均有她的身影,將這位一直默默教書育人的高校女教師推進大眾的視野。

顏值和才華並存的楊雨氣質出眾,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女神”,也讓我們見證了:若詩書藏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一)從小就鍾情文學

看過楊雨老師節目的人都知道,楊老師十分有才華,很多詩句脫口而出,典故也信手拈來,有很深的文學修養。如此深的文學修養不光是楊雨在大學教研教書所得,更多的是得益多年的積累和沉澱。

楊雨的母親年輕時在大專讀中文專業,要記憶很多詩詞,由於記憶力不好,常將詩詞抄寫在紙條上再貼在牆上。楊雨總會去讀紙條上的詩詞,時間一長,便把這些背得滾瓜爛熟。常常是母親還未記住,她就已熟記於心。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文學的種子在楊雨的生命中慢慢紮根。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小時候的娛樂方式很少,讀書成了楊雨度過童年生活的主要方式,小學時她就已經讀完四大名著。雖然當時她自己對《紅樓夢》一知半解,但十分喜歡,讀起來欲罷不能。初中時她讀瓊瑤、席慕容、三毛、金庸的作品,高中時又特別迷魯迅。

“我性喜靜,讀書就像是與知己在一起,在寧靜中享受傾訴與聆聽的快樂。”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楊雨都會找到合適的書與自己為伴,而好的讀書習慣確實讓她受益終生。

高中時,同班同學都拼命學習數理化,只有楊雨把主要精力用在讀書和作文上,她對寫作特別有感覺,經常把思想小結當散文來寫,能把幾百字的隨筆寫成大篇幅文章。

因鍾愛文學,高考結束,楊雨的第一志願就報考了中文專業,但是命運有意和她開了玩笑,她最後卻陰差陽錯被華東師範大學的法語系錄取。雖然與中文專業擦肩而過,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愛。

一次,讀到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楊雨不住感嘆,怎麼會有這麼美的文字,從此迷上古代文學的詩詞歌賦,徜徉於優美的意境中難以自拔,甚至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當大家都忙著學法語時,她卻迷上了古代文學,經常在業餘時間看很多古詩詞的鑑賞和理論書籍,成了法語班中不折不扣的“另類”。儘管如此,楊雨在大學裡一直保持著法語系第一名的好成績,可謂是十足的學霸。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本科畢業後,楊雨一氣在華東師範大學攻讀到博士。她的碩士讀的是哲學專業,她的博士讀的是古代文學專業。完成博士學業後,楊雨選擇在古代文學領域深耕,在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任教,她說:“中華文化的深厚迷人,不是一段時間就能完全瞭解的,它是值得花一生去研究欣賞的。”

(二)學生的良師益友

從本科到博士,楊雨完成了跨法語、哲學、中文三個專業的學習歷程,這對她之後的學術研究有著很深的影響。在她看來,這三個專業不但不矛盾,而且可以融會貫通。

學習法語可以讓她更好地瞭解西方文化,從而使自己對中西文化有著更深的認識;學習哲學可以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幫助自己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所以,楊雨在解讀古詩詞時,總是能提出創見,從審美、跨文化、哲學等多角度闡釋詩詞之美。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評價她楊雨,“她講的詩詞,既注重發現古典的東方神韻,又往往能在中西方的比較中,凸顯文化個性與情感魅力,中西合璧的視角很開闊也很獨特。”

楊雨不僅在學術上有建樹,還多才多藝,她會彈琵琶、手風琴等多種樂器,並且經常和學生們組織學生參加文化活動,多次和學生們在校園同臺獻藝。學生都親切地稱她為“楊姐姐”。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楊雨在各大高校的口碑十分好,人氣相當旺,每次去其它高校講學,臺下都坐滿了聽眾。在本校中南大學,楊雨的校公開選修課特別搶手,甚至有學生為搶到名額,提前去網吧準備。開課後,走廊或者窗下也總是站滿了來蹭課的學生,這種火爆程度的公選課在中南大學很是罕見。其魅力可見一斑。

楊雨畢業後始終牢記校園裡銘刻的八個大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她將這八個字作為立身的根本和一生的目標。“影響勝過教育”,在楊雨看來,老師如何做要比老師教學生如何做更有說服力。

她求學務實嚴謹,處事淡泊豁達,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關愛有加,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學生,很多學生都視楊雨為人生榜樣。為人師表,潤物細無聲。

在中南大學2011屆文學院畢業生典禮上,楊雨作為教師代表致辭,送給畢業生12個字:正道直行、悲憫情懷、豁達心胸。這是十二個字對學生的影響很深,很多學生甚至把它作為人生信條。有當年的畢業生稱,自己每當遇到挫折時,就會回想起老師的寄語,從而堅守做人底線,直麵人生。

(三)傳承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這幾年,楊雨成了電視上各個文化節目的當紅嘉賓,成了“網紅學者”。但她參加這些節目並不是要藉此出名,也不是為了迎合當下國學熱,而是因自己是一名文化學者,有責任去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傳播中國古典文化是每一位學者的使命感,對我而言,我認為每一個文學研究工作者都有傳播普及中華古典文化的社會責任。”

她最初接到《百家講壇》邀請的時候,有過猶豫。她認為一是研究文學是需要有一個相對“寂寞”的環境的,而媒體的關注多少會“破壞”這樣一種環境;二是在電視上講課的要求要遠比課堂上高,電視的受眾廣,只有將知識講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才能讓受眾理解。

但傳承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戰勝了她的顧慮。

"

她是國民眼中多才多藝的美女教授,她是廣大國學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她是中華古典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她就是楊雨。

百家講壇、中華好詩詞、少年國學派、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眾多電視國學類節目均有她的身影,將這位一直默默教書育人的高校女教師推進大眾的視野。

顏值和才華並存的楊雨氣質出眾,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女神”,也讓我們見證了:若詩書藏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一)從小就鍾情文學

看過楊雨老師節目的人都知道,楊老師十分有才華,很多詩句脫口而出,典故也信手拈來,有很深的文學修養。如此深的文學修養不光是楊雨在大學教研教書所得,更多的是得益多年的積累和沉澱。

楊雨的母親年輕時在大專讀中文專業,要記憶很多詩詞,由於記憶力不好,常將詩詞抄寫在紙條上再貼在牆上。楊雨總會去讀紙條上的詩詞,時間一長,便把這些背得滾瓜爛熟。常常是母親還未記住,她就已熟記於心。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文學的種子在楊雨的生命中慢慢紮根。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小時候的娛樂方式很少,讀書成了楊雨度過童年生活的主要方式,小學時她就已經讀完四大名著。雖然當時她自己對《紅樓夢》一知半解,但十分喜歡,讀起來欲罷不能。初中時她讀瓊瑤、席慕容、三毛、金庸的作品,高中時又特別迷魯迅。

“我性喜靜,讀書就像是與知己在一起,在寧靜中享受傾訴與聆聽的快樂。”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楊雨都會找到合適的書與自己為伴,而好的讀書習慣確實讓她受益終生。

高中時,同班同學都拼命學習數理化,只有楊雨把主要精力用在讀書和作文上,她對寫作特別有感覺,經常把思想小結當散文來寫,能把幾百字的隨筆寫成大篇幅文章。

因鍾愛文學,高考結束,楊雨的第一志願就報考了中文專業,但是命運有意和她開了玩笑,她最後卻陰差陽錯被華東師範大學的法語系錄取。雖然與中文專業擦肩而過,但是她並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愛。

一次,讀到李煜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楊雨不住感嘆,怎麼會有這麼美的文字,從此迷上古代文學的詩詞歌賦,徜徉於優美的意境中難以自拔,甚至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當大家都忙著學法語時,她卻迷上了古代文學,經常在業餘時間看很多古詩詞的鑑賞和理論書籍,成了法語班中不折不扣的“另類”。儘管如此,楊雨在大學裡一直保持著法語系第一名的好成績,可謂是十足的學霸。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本科畢業後,楊雨一氣在華東師範大學攻讀到博士。她的碩士讀的是哲學專業,她的博士讀的是古代文學專業。完成博士學業後,楊雨選擇在古代文學領域深耕,在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任教,她說:“中華文化的深厚迷人,不是一段時間就能完全瞭解的,它是值得花一生去研究欣賞的。”

(二)學生的良師益友

從本科到博士,楊雨完成了跨法語、哲學、中文三個專業的學習歷程,這對她之後的學術研究有著很深的影響。在她看來,這三個專業不但不矛盾,而且可以融會貫通。

學習法語可以讓她更好地瞭解西方文化,從而使自己對中西文化有著更深的認識;學習哲學可以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幫助自己更理性更全面地看待問題。所以,楊雨在解讀古詩詞時,總是能提出創見,從審美、跨文化、哲學等多角度闡釋詩詞之美。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評價她楊雨,“她講的詩詞,既注重發現古典的東方神韻,又往往能在中西方的比較中,凸顯文化個性與情感魅力,中西合璧的視角很開闊也很獨特。”

楊雨不僅在學術上有建樹,還多才多藝,她會彈琵琶、手風琴等多種樂器,並且經常和學生們組織學生參加文化活動,多次和學生們在校園同臺獻藝。學生都親切地稱她為“楊姐姐”。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楊雨在各大高校的口碑十分好,人氣相當旺,每次去其它高校講學,臺下都坐滿了聽眾。在本校中南大學,楊雨的校公開選修課特別搶手,甚至有學生為搶到名額,提前去網吧準備。開課後,走廊或者窗下也總是站滿了來蹭課的學生,這種火爆程度的公選課在中南大學很是罕見。其魅力可見一斑。

楊雨畢業後始終牢記校園裡銘刻的八個大字: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她將這八個字作為立身的根本和一生的目標。“影響勝過教育”,在楊雨看來,老師如何做要比老師教學生如何做更有說服力。

她求學務實嚴謹,處事淡泊豁達,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關愛有加,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學生,很多學生都視楊雨為人生榜樣。為人師表,潤物細無聲。

在中南大學2011屆文學院畢業生典禮上,楊雨作為教師代表致辭,送給畢業生12個字:正道直行、悲憫情懷、豁達心胸。這是十二個字對學生的影響很深,很多學生甚至把它作為人生信條。有當年的畢業生稱,自己每當遇到挫折時,就會回想起老師的寄語,從而堅守做人底線,直麵人生。

(三)傳承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這幾年,楊雨成了電視上各個文化節目的當紅嘉賓,成了“網紅學者”。但她參加這些節目並不是要藉此出名,也不是為了迎合當下國學熱,而是因自己是一名文化學者,有責任去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傳播中國古典文化是每一位學者的使命感,對我而言,我認為每一個文學研究工作者都有傳播普及中華古典文化的社會責任。”

她最初接到《百家講壇》邀請的時候,有過猶豫。她認為一是研究文學是需要有一個相對“寂寞”的環境的,而媒體的關注多少會“破壞”這樣一種環境;二是在電視上講課的要求要遠比課堂上高,電視的受眾廣,只有將知識講得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才能讓受眾理解。

但傳承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戰勝了她的顧慮。

從百家講壇到中華好詩詞,再到詩詞大會,楊雨憑什麼越來越火

登上百家講壇後,憑著對李清照、納蘭性德等人物的獨特解析,楊雨著實火了一把,之後邀她作嘉賓的文化節目不斷。但她始終不忘自己參加節目的初心,“作為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繼承和推廣是必要的。”

除了參加電視節目外,楊雨在傳播中華傳統文化這條路上也在不斷探索,近幾年她主持了多場中華經典吟唱交流活動,希望大家通過吟唱的方式,能體會漢字和文學之美,激發心底那份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豪感。

2013年,楊雨成立了中華經典吟唱研究與傳播基地,發展並團結了一大批有志於傳播、研究中華文化經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她堅定、艱辛卻又快樂地前進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路上,無怨無悔。

這份傳承之心,讓人感動。

我們為楊雨老師而高興,她喜歡文學並能以此為終身職業;我們也慶幸能有這樣一位有使命感的學者,能將古典文化中的美麗與智慧傳播到更遠的地方。


參考來源:

1.瀟湘晨報:《楊雨:對於國學要做到執著與開放》

2.ZAKER資訊:《“詩歌女神”楊雨:百家講壇上的優雅教授,閨蜜眼中的“女漢子”》

3.騰訊大湘網:《湖南省第一屆十大同心人物提名 楊雨》

4.中南大學新聞網:《中南大學“最美教授”楊雨:讀書讓人充滿力量》

5.中南大學新聞網:《中南大學楊雨:美麗與智慧並存 理性與浪漫共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