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詩歌 文學 小說 散文 東莞時間網 2017-06-26

聽獲獎感言,感受作家情懷擔當

東莞時間網訊第六屆東莞荷花文學獎終評結果早已出爐,陳璽、彭爭武等7位作家分獲各個文體年度作品獎,本月28日將齊聚橋頭領獎。東莞荷花文學獎一直堅持以文學為唯一評選標準,評選機制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在省內乃至國內都有很高的權威性。很多讀者很好奇這些經過五關六將脫穎而出的年度作品好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曾擔任過茅盾文學獎或魯迅文學獎的本屆大賽終評委如何解讀這些作品。

當然,荷花文學獎對於獲獎作者而言,自然是一種榮譽,他們除了感謝和深受鼓舞之外,更多對寫作的感慨和對文以載道的思考。比如年度散文獎獲得者周齊林在獲獎感言說的,寫作是很私人化的事情,但個體生命有共性也有它的獨特性和豐富的一面,當他用文學的方式記錄生活,本身就有一定價值和意義。

而年度詩歌獎獲得者彭爭武則表示,“我相信,每一位在東莞的人,只要有情懷,他或者是她,都會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都會對這片土地有著一份責任。——這份責任,就是讓我們這座城市的根不斷延伸,這座城市的人文與文化,不斷傳承。”

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陳璽

長篇小說獎:陳璽《一抹滄桑》

●頒獎詞:

秦川厚土上的世事萬象,是中國鄉土小說寫作的源泉之一,陳璽的長篇小說《一抹滄桑》紮根於此,通過渭北塬上的槐樹寨來寫農村的生活之變、人心之變。新一代農民陳老五等人對土地的深情,對苦難的直面,以及那種隱忍的自尊,既是他們的命運底色,也昭示著一個民族的堅韌和滄桑。近百萬字的全景式書寫,舒緩從容,沉靜細膩,既有土地和莊稼般的質樸,也存著一份對生命的敬意,對天地的喟嘆。

(中山大學教授、本屆東莞荷花文學獎終評委謝有順)

●陳璽獲獎感言:

這麼多年,想用靜思壓住溼熱的浮躁之氣。天暮閉合,深秋月夜,呆望星空,一杯清茶,一根香菸,往事如煙,如不重拾,就會泯滅。這麼多年,幸遇一幫老友,你們的鼓勵和抬愛,擋住了我惰性的漫浸。這麼多年,東莞文界朋友的扶持和點化,讓我慢慢從懵懂的衝動中清醒過來,觸到了文學的本真。這多年,感射名城辦、文聯、作協和東莞報業的垂愛,讓我倍感莞邑文韻厚重和款款溫情.....

《一抹滄桑》脫稿,倏然間冒出,如能獲獎,當何以言表。今天這個不敢奢望的潛藏的願望兌現了。感謝荷花文學獎評委會和各位評委老師的肯定,我當立定初心,再探文學之諦!

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陶青林

中篇小說獎:陶青林《蝴蝶飛》

●頒獎詞:

陶青林的中篇小說《蝴蝶飛》分別以三個主人公不同的視角,講述了現代社會背景下四個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故事。作者在賦予小說強烈現實感的同時,巧妙地融入每個人從自我出發所追求的愛情理想。小說情節設置匠心獨運,亦不乏精緻有趣的細節,尤其是在揣摩人物心底的種種困惑時,一次次帶有哲思式的追問,使小說在生活的淤泥中得以攀升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從小說《蝴蝶飛》可以看得出作者擅長藝術地把握日常生活經驗,並令人不知不覺地產生化蛹為蝶般的驚奇。有鑑於此,特授予陶青林的《蝴蝶飛》第六屆東莞荷花獎中篇小說獎。

(終評委、《作家》雜誌主編宗仁發)

●陶青林獲獎感言:

東莞文學圈的水很深,水底潛藏著很多的大魚大鱷。有朵荷花在波光瀲灩的水面盛開,一群群小魚小蝦在水面上追逐荷葉戲水,偶爾有幾條躍出水面幸運地吻到了荷花,受到了點化,猶如基督徒的浸洗禮一樣,讓心靈得到淨化。面對喧囂的生活,無論任何寂寞和孤獨,我們始終對文學滿懷崇敬,心存夢想。

文學圈是個大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魚蝦。感謝橋頭,感謝市作協,感謝評委,給了我們成長的機會。

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嚴澤

短篇小說獎:嚴澤《燈芯絨》

●頒獎詞:

短篇小說《燈芯絨》,通過一件服裝及其主人的故事,激活了人們對幾十年前的歷史記憶。在作者巧妙的敘事之中,母親那件燈芯絨夾衣,不僅僅是一箇中國鄉村日常生活的見證者,也是那個物質匱乏時代歷史和人性的見證者。這件荷紅色燈芯絨上衣,失而復得,得而復失,其原因令人忍俊不禁,也令人傷悲。小說情節設置巧妙,敘事語言流暢,人物性格鮮活,屬傳統現實主義寫作風格。五位終評委一致推薦短篇小說《燈芯絨》獲第六屆東莞荷花文學獎。祝賀作者。

(終評委,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檸)

●嚴澤獲獎感言:

十年前,東莞首屆荷花文學獎在美麗的橋頭頒獎,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我參加了那次盛典,第一次領略到橋頭荷花之美,也驚訝於城市工業的背景下還盛開著這麼多這麼美的荷花。

驚訝之餘,也在默默地想,什麼時候,我也能在這荷香淡淡的時候,登上這個遙不可及的獎臺?真的,一直以來,這是我的一個夢想,沒想到今天夢想成真。感謝橋頭鎮,感謝評委,感謝市作協。我來自八百里雲夢大澤,在水邊長大,從小對荷花情有獨鍾,在此,我也要感謝橋頭和故鄉美麗的荷花仙子給我帶來的好運。

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張俏明

小小說獎:張俏明《梅花烙》

●頒獎詞:

一曲《梅花烙》,雙韻落君前,古典情境與當代感受相逢而生意外驚異,畫師小姐水墨奇緣,情義恩仇丹青畫卷,讓梅花情結煥發時光異彩,將唐代風韻引入當代生活,在婉轉細膩的變化中構造玲瓏剔透的意趣空間,讓精巧流暢的敘事透出清麗婉約的美感,由情味簡潔的形式見出含蓄深長的主題意味,而整一有致的結構搖曳舒展著訴說故事,小巧裡透出大氣,片斷中流蕩風情,咫尺間呵來歷史,以精粹之美突破小小說的常見模式,體現橋頭小小說的新氣象。

(終評委、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徐肖楠)

●張俏明獲獎感言:

非常榮幸被授予第六屆東莞荷花文學獎小小說獎,衷心感謝橋頭鎮人民政府為文學愛好者搭建東莞小小說創作基地這一平臺,並在第五屆東莞荷花文學獎開始增設小小說獎項,也感恩一路上支持與鼓勵我寫作的師友們。第五屆全國小小說金麻雀獎得主夏陽老師倡導用音樂點燃小小說,用小小說詮釋音樂的寫作理念有如指路明燈,得獎作品《梅花烙》的創作靈感正是源自音樂。深知通往文學殿堂的道路上蒺藜滿布,我願意選擇聆聽花開的聲音,讓自己走得更遠。生活不易,幸好有金燦的油菜花,有不媚俗的荷花,有詩與遠方,當然,還有小小說。

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彭爭武

詩歌獎:彭爭武《東莞書》

●頒獎詞:

彭爭武的長詩《東莞書》,是一部全景式書寫東莞歷史人文的鴻篇鉅製,既是一部敘事史詩,又是一部地域文化史詩。詩人以寬廣的歷史視野和宏大的敘事,以詩人的哲思和個體經驗對東莞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的反思和闡釋,是信息量極大的記錄東莞重要的歷史文化人物和事件的詩意書寫,是對歷史的現實迴應和對話,具有鮮明的史詩特徵和人文價值。同時,它還表明當下詩人主動融入當地文化,積極瞭解、書寫和傳承當地歷史文化,體現了詩人可貴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詩人對城市歷史事件和文化景觀的觀照和解讀方式,為當下的詩歌寫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資借鑑的獨特經驗。

(終評委、羊城報業集團副總經理溫遠輝)

●彭爭武獲獎感言:

愛一個城市,先從一個城市的文化開始,熟悉了這座城市的文化,定然愛上這座城市。我就在這座城市——東莞,生活了近20年,見證了它的發展,它的騰飛。它也是魔術師,塗出了七彩,帶給我無限的夢想與未來。因此,我和所有在東莞的人一樣,血液融入了這座城市,深情呼喚著這座城市。

感謝“荷花文學獎”,讓我對東莞的感謝與愛,從幕後走到前臺。我相信,每一位在東莞的人,只要有情懷,他或者是她,都會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都會對這片土地有著一份責任。

——這份責任,就是讓我們這座城市的根不斷延伸,這座城市的人文與文化,不斷傳承。

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周齊林

散文獎:周齊林《被淘空的村莊》

●頒獎詞:

《被淘空的村莊》以從容清新的筆觸形成獨特的語言感覺和散文氛圍,在簡潔乾淨的抒情感受與敘事趣味中,包含悠長的生命情懷和淳樸的人性懷戀,把時代變遷與命運經歷細密地編織在一起,以深摯的生命體驗和敏感的美學觸覺重述歷史與記憶,在整體感帶動的諸多述說中,層層流出生活深處的幽深情韻、詩性意味和悠遠懷想,濃郁的南方氣息和厚重的鄉土情味與時代交錯在一起,既表達歷史中的輓歌意味,又表達生活激進中的平靜之處,真摯的生命感直入心靈深處。

(終評委、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徐肖楠)

●周齊林獲獎感言:

感謝組委會和各位評委的辛勤忙碌,對於我這樣的老文學新人而言,能獲得荷花文學獎,是認可,更是一種鼓勵和鞭策。

寫作是很私人化的事情,寫作於我而言是獨自漂泊南方時排遣孤獨和內心憂傷的藥引。南方是打工浪潮的前沿,作為80後,我身處這種磅礴而又蒼涼的浪潮之間。這是一種在場。個體生命的人生經歷在具有共性一面的同時也具有它獨特和豐富的一面,當我用文學的方式記錄下來,我想它是有一定價值和意義的。

這七八年來,為稻糧謀,我頻繁往返於故鄉和異鄉之間,不停地穿梭於南方小鎮大大小小的工業區裡,夜晚獨自歸來,內心滿是疲憊和憂傷。只是無論身處何境,總有文字取暖,在網吧偏僻的角落裡,在逼仄的鐵架床上,再回首,彷彿又看見了自己當初躬著身子寫作的情景。散文集《被淘空的村莊》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它絕對是從心間流淌而出的文字,字裡行間,沾染著我獨有的氣息和溫度。

看看東莞荷花文學獎年度作品好在哪裡

曾海津

文學評論獎:曾海津《內部的風景》

●頒獎詞:

《內部的風景》開闊大氣,在諸多時代的批評言說中,曾海津以獨特身份深入文學與生活的美學化祕密,立於當代中國文學現場追蹤生活,他的詩性判斷與生活判斷親密無間,從底層出發堅守淳樸品質,避免批評墮入粗鄙的喧譁,追尋高尚的精神取向和優雅的文學情趣,將個人與時代、地域與中國、個性與普遍有效結合,由此參與中國文學變遷,見證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堅實的批評根基、敏銳的理論視覺、激情的文學意趣、嚴謹的美學立場讓他的批評展開詩性的自由緯度,並印證體現了東莞文學十年來的重大變化。

(終評委、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徐肖楠)

●曾海津獲獎感言:

這個獎以荷花命名,我願意在此表達我對荷花的敬意,荷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高潔之士吟詠的對象,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讓世人尊敬和深深地推崇。對於我個人來說,這個獎項無疑是我值得珍惜的一個榮譽,更是對我今後的鼓勵和鞭策,我願意為繁榮文學批評,推動文學的發展,盡綿薄之力。評論家的責任是為文學的靈魂洗塵,我知道,雖然我的作品沒有像荷花那樣燦爛芬芳,但我有一顆追尋聖潔和光明的心。深深地感謝評委們對我的鼓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