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目難忘詩歌 | 第60期:李少君《傍晚》'

"

小編按:親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的一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去好好珍惜.家是維繫親情的紐帶,是儲藏親情的港灣,值得我們去好好熱愛.人,無論他身居何處,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孑身一人還是子孫滿堂,只要心中有家,就會活得踏實.家是有人間煙火的地方,是人感覺最溫暖的所在,時光在變,歲月在變,人們對親情的渴望亙古不變,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有個溫馨的家,嚴寒酷暑都不怕,雖然它那麼樸實無華,卻是我們幸福的大廈.”

"

小編按:親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的一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去好好珍惜.家是維繫親情的紐帶,是儲藏親情的港灣,值得我們去好好熱愛.人,無論他身居何處,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孑身一人還是子孫滿堂,只要心中有家,就會活得踏實.家是有人間煙火的地方,是人感覺最溫暖的所在,時光在變,歲月在變,人們對親情的渴望亙古不變,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有個溫馨的家,嚴寒酷暑都不怕,雖然它那麼樸實無華,卻是我們幸福的大廈.”

過目難忘詩歌 | 第60期:李少君《傍晚》

傍晚

作者丨李少君


傍晚,吃飯了

我出去喊仍在林子裡散步的老父親

夜色正一點一點地滲透

黑暗如墨汁在宣紙上蔓延

我每喊一聲,夜色就被推開推遠一點點

喊聲一停,夜色又聚集圍攏了過來

我喊父親的聲音

在林子裡久久迴響

又在風中如波紋般盪漾開來

父親的答應聲

使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


譚克修推薦語:前一陣子,就我一篇談論城市詩和城市詩學的文章,和少君兄有過簡單交流。文章裡,我的觀點比較鮮明,主張當代詩人要正視城市化加速發展的客觀現實,把身體轉向作為塑造我們現實命運具體形態的城市,以城市意象取代農業意象作為詩歌的主要構圖元素。李少君認為,若以更久遠的眼光來看,人和自然的關係是更重要的關係。不同觀念,體現在我們作品裡的詩歌美學可謂大相徑庭。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接受對方在寫作上的實踐。李少君有一個鮮明的“自然詩人”標籤,他新近出的一本詩集就叫《自然集》。在今天,像他這樣縱情自然山水的詩人,也有一些。部分詩人,可能過分受到古典詩歌傳統影響,習慣於把自然視為詩歌唯一的教堂。但以我對李少君的瞭解,他對自然的熱愛主要還是性情使然,這固然可喜。如果他是洞悉當代漢語詩歌祕密後,主動提前採取了逆城市化的文化姿態,那就不是性情或簡單對接傳統,對自然的移情也可以反過來成為一種帶有先鋒性的詩歌意識。所以,他主動貼上的“自然詩人”標籤,在當代詩壇,未必如一些粗疏之人看到的不合時宜。何況,在詩歌寫作中,同樣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太合時宜的,通常也難逃速朽的命運。

在人們印象中,李少君更多時候是一個思想者,經常對當代詩歌發言。但應該祝賀的是,他的詩並不屬於那種明顯基於思想的產物。李少君有獨到的詩歌觀念,他當然明白,詩歌並不是觀念的產物。觀念相當於魚餌,或鉤子。詩歌是水裡自在的魚兒。什麼魚餌釣什麼魚。但魚不會是魚餌或鉤子的產物。所以,若你迷失於他的“自然詩人”標籤,那你不過在迷戀他的鉤子。任何詩歌觀念本身不足以成就或譭棄一個詩人,只有在觀念之下的活生生的作品才能。這首《傍晚》,是被人反覆談論過的詩,我把它視為作者的代表作之一。人們把它放到作者的自然系列裡解讀,把它放到親情詩系列來讀,都有文章可做。這首詩第二節關於黑暗、喊聲的互動,在細節上也很精彩。我喜歡的還是這首詩散發出一種迷人的氣息,由時間帶來的謎一樣的氣息。時間是詩歌永恆的主題,甚至是唯一的主題。時間只有未來和過去兩種形態,“現在”是不存在的。而過去你已回不去,未來你夠不著,當現在並不存在時,實際上你從來沒擁有過時間。但詩人偏偏不信邪,就像在水裡打撈月亮一樣,試圖抓住的就是現在,完成旁人不可能完成的神蹟。李少君用現在時來寫遙遠年代的事情,在時間的荒原上奔馳,踏雪無痕。這首詩彷彿存在於靈魂和語言的私語中,在他的經驗某處,一種很模糊的聲音,像一種生命的回聲。詩人只是用某種狀態,可能是偶然的靈魂出竅的狀態,把它召喚出來,而不是他努力思考出來的。這比那些硬生生寫出來的詩,彷彿是思想排洩物的詩,巧妙得多。

宏燈詩話推出“過目難忘詩歌”系列。受本人視野及閱讀面的影響,推出的作品不一定全面,歡迎大家提出指導意見並關注宏燈詩話,與您共享頭條文化生活。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期:非馬《羅湖車站》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期:北島《生活》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期:顧城《一代人》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期: 孔孚《大漠落日》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期:徐志摩《沙揚娜拉》

過目難忘詩歌 | 第6期: 卞之琳 《斷章》

過目難忘詩歌 | 第7期: 余光中《鄉愁》

過目難忘詩歌 | 第8期:海子《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過目難忘詩歌 | 第9期:洛夫《愛的辯證》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0期:張棗《鏡中》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1期:食指《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2期:汪國真《熱愛生命》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3期:艾青《我愛這土地》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4期:大解《百年之後》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5期:昌耀《斯人》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6期:田間《假如我們不去打仗》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7期:西娃《畫面》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8期:鄭小瓊《黃麻嶺》

過目難忘詩歌 | 第19期:木心《從前慢》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0期:餘秀華《我愛你》

詩歌週刊 | 一個人喧囂多久,才能打造一座自己的寺院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1期:東蕩子《朋友》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2期:紀弦《你的名字》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3期:扎西拉姆·多多《見與不見》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4期:席慕容《青春》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5期:湯養宗《光陰謠》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6期:周瑟瑟《性本愛丘山》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7期:謝湘南《呼吸》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8期:劉大程《我要回家》

過目難忘詩歌 | 第29期:張二棍《黃石匠》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0期:劉年《春風辭》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1期:丁可《母親的專列》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2期:方舟《機器的鄉愁》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3期:李元勝《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4期:臧海英《西行》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5期:楊鍵《暮晚》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6期:沉河《自由》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7期:潘維《我喜歡一個女孩》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8期:雷平陽 《親人》

過目難忘詩歌 | 第39期:于堅 《在漫長的旅途中……》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0期:馮唐 《春》

詩歌週刊 | 天亮了,我們一起回家(那些經典愛情小詩)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1期:西川 《一個人老了》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2期:王小妮《月光白得很》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3期:戴暢《你還在我身旁》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4期:黃燦然《慈悲經》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5期:李南《小小炊煙》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6期:江一郎《老了》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7期:尹宏燈《廢墟里的陽光》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8期:舒婷《神女峰》

過目難忘詩歌 | 第49期:娜夜《起風了》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0期:朵漁《高原上》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1期:馮至《蛇》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2期:韓東《有關大雁塔》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3期:鄭愁予《錯誤》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4期:王海桑《爺爺是個老頭》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5期:夏南《不急》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6期:童玲女《野》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7期:羅俊鵬《等》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8期:黛妹《一碗油鹽飯》

過目難忘詩歌 | 第59期:戴望舒《煩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