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新詩百年,回首一望

轉載自詩評媒

漢語新詩百年,回首一望

詩歌寫作顯象十種

漢語新詩百年,回首一望,不難發現身處21世紀初的確是詩壇生態最好的時代之一,但危機並沒有消除。打量新詩家族,面對全球詩壇,一張嘴尷尬就來了,有如長大了的兒女,突然齊聚在一個隆重盛大的集會上,你喊他“狗蛋”叫她“妞妞”時,還沒出聲就知道“不妥”了,後悔沒有及時給他們起正式正規的名字。

命名的隨意即興,造成的不只是混亂錯亂淺薄可笑滑稽,更可怕的是“約定俗成”,以訛傳訛,惡性循環,這足以說明新詩學的不規範不成熟不科學非理性非學術。哺乳期豈能沒完沒了?!

1980年《詩刊》第8期發表署名章明的《令人氣悶的朦朧》一文,該文是由老詩人杜運燮的一首詩《秋》所引發的,這首詩發表在《詩刊》1980年1期上:“連鴿哨也發出成熟的音調,/過去了,那陣雨喧鬧的夏季/不再想那嚴峻的悶熱的考驗,/危險遊戲中的細節回憶。”在章明看來,此詩用語讓人感到稀奇、彆扭,使人產生思想紊亂,接著他又舉出青年詩人李小雨的《夜》作為例證,認為這類詩晦澀、怪僻,叫人讀了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實在令人氣悶,氣悶之餘,便寫下這篇文章。為了避免粗暴的嫌疑,他將此類詩體姑且名之為“朦朧體”。從此,“朦朧詩”這個略含貶意的稱謂,便成為日後新詩潮的具有普泛性的命名,並圍繞著“朦朧詩”展開了一場場論戰。

接著,出現了“第三代”詩人,雖然迄今我們並沒有真正弄清誰是第一代詩人,誰是第二代詩人,誰是第四代詩人。接著,出現了“知識分子寫作”“學院寫作”“民間寫作”“口語寫作”。接著,出現了“中間代”詩人,也出現了樑豔萍的《中間代:一個策劃的詩歌偽命名》。接著,出現了“60後”“70後”“80後”“90後”詩人,此代際命名,可循環使用,一本萬利。接著,出現了“第三條道路”。接著,出現了中產階級立場寫作。還有,一個人一個旗號的命名也不少,不提也罷。

當然,也有比較客觀的命名,如“非非詩歌”“女性詩歌”“垃圾派”“下半身”“崇低寫作”“網絡詩歌”等。

一些命名,既沒有審美意義更沒有詩學意義,卻能大行其道,真該寫一篇《令人氣悶的詩歌命名》。儘管詩評家詩人陳仲義、伊沙、楊遠宏、霍俊明等也對此提出過強烈批評。但到底如何命名,他們也沒有明示。

榮光啟說:“朦朧詩”之後的詩歌除被稱之為叫“第三代”詩或“新生代”詩之外,也有人乾脆稱之為叫“後朦朧詩”。但其後,人們似乎不好意思再說出“後新生代”、“新新生代”、“後後朦朧”這樣的名稱。在“後”和“新”的命名策略黔驢技窮之後,人們最終依靠檢查詩人們的戶口本來發現他們共同的特質:基本上是哪個年代出生的。於是,就出現“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70後”等作家群體、層次的劃分。而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出版商持續地製造圖書熱點,文學神童的傳說則不絕於耳,“80後”自不必說了,“90後”詩人也已有人在談論。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命名似乎模仿了魯迅的小說《風波》,詩人們的命名與“出生”密切相關。魯迅筆下的江南農村是誰出生下來的斤兩是多少,這樣的斤兩就成了誰的命名,如“九斤老太”、“七斤”這個不聽話的小丫頭……魯迅的命名方式是稱一個人最初的重量,這樣的命名可能是隱喻那一群尚未受到精英啟蒙的人一直過著“沒有語言的生活”,所以在他們那裡出現了命名的“貧困”,以至於有人最終慨嘆,這樣下去:“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我們這個話語繁茂得過剩的時代,詩歌的命名方式卻如此簡單:誰什麼時間(年代)出生,就以那個時間(年代)命名。問題是:時間、年代的命名方式能否標識詩歌內部的狀況和個體詩人的特質?“中間代”和“第三代”、“60後”和“70後”的界限在哪裡?1960年代出生的中國詩人與文學史早已標明其寫作業績的“第三代”真正區別在哪裡?若需命名的話,該以何命名揭示出這區別?而一個1969年底出生的作家和1970年1月的作家其心靈特徵和詩學技藝有著“代”的差別嗎?

一些命名不僅有歷史意識,而且有強烈的文學史衝動,但結果卻是糟蹋了文學史玷汙了文學史,給文學史留下了笑柄。

1917年2月,北京《新青年》雜誌2卷6號刊出胡適的白話詩詞8首,是中國新詩運動中出現的第一批白話新詩。第一本用白話寫的詩集是胡適1920年出版的《嘗試集》。1925年從法國回來的李金髮出版詩集《微雨》,標誌著新詩中象徵派的誕生。1978年12月北島等創辦民刊《今天》標誌大陸現代詩出現。1986年5月民刊《非非》創刊,標誌大陸後現代詩歌出現。1993年3月,詩陽首次使用電腦大量創作詩歌並通過互聯網發表,網絡詩歌誕生。

真正的解構是重新建構,重新檢視、重新反思、重新命名,真正為詩負責,為史負責。

經過反覆思考醞釀,發現至少有10種寫作,值得我們重新命名,重新審視梳理:意象寫作,事象寫作,視象寫作,語象寫作,我象寫作,逆象寫作,禪象寫作,詞象寫作,混象寫作,詩論寫作。

意象寫作,是主觀寫作,主要運用象徵手法,具有內化性、技藝性、神祕性的特點。包括朦朧詩,知識分子寫作,非非寫作大部分,學院寫作,神性寫作,翻譯體寫作,西化寫作等。

事象寫作,是以敘述性為主要手段的詩歌寫作,具有細節性,事件性,戲劇性的特點。這也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最重要的詩歌現象。

視象寫作,是把看到的用口語表現出來的寫作,主要運用描述手法,具有鮮活性、日常性、現場性的特點。可以包括莽漢寫作,大學生詩派,口語寫作,民間寫作,垃圾寫作,下半身寫作等等。網絡的興盛,給視象寫作提供了強大便捷的平臺,沒有網絡就沒有視象寫作的興盛。

語象寫作,是語感寫作,主要運用語言感覺拒絕修辭,具有人本性、遊戲性、無意義的特點。詩是語言的藝術。但在寫作中,語言往往淪為形式、工具或符號,其實,語言也是有生命的,一位沉睡的生命。詩人的使命不過就是喚醒而已,不如此,詩人永遠是非詩人。

我象寫作,是喚醒我找回本我的寫作,主要運用體驗的手法,具有非理性、生理性、物我性的特點。包括女性寫作,肉身寫作,身體寫作,情色寫作。

逆象寫作,是反向或醜向的寫作,主要運用反諷的手法,具有叛逆性、特異性、刺激性的特點。逆象也是逆向,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創造性思維。醜向近於審醜,沒有審醜,審美是不完整的。審醜往往比審美更深刻。2000年至2008年,在網絡論壇興起的“下半身”寫作、“垃圾派”寫作、“無限制寫作”、“崇低”寫作,把漢詩審醜寫作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是在紙媒印刷品上,尤其是正式出版物上,醜象寫作仍是稀缺品種。

詞象寫作,主要是歌詞寫作,主要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具有上口性、生活性、清新性的特點,主要以民歌、歌詞為主。古代詩詞都是可以演唱的,詩詞也是歌詞,所以詩一直稱詩歌。新詩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詩與歌(歌詞)分家了。現在歌詞尤其是流行歌曲的歌詞產量非常大影響也比詩大,卻被偏遠化甚至排斥在詩之外,不正常也不應該。

禪象寫作,也是禪意寫作,主要運用直覺的手法,具有超凡性、簡淡性、意味性的特點。日常中的超凡,散淡中的美妙,具有東方人的傳統情趣,也是現代人心靈騷動的世外桃園。正如洛夫所說,詩與禪的結合是具有革命性的東方智慧。

混象寫作,是混合或混沌寫作,手法不限,具有龐雜性、超長性、史詩性的特點。往往以長詩為主。但大製作,不一定都能體現詩人的全能高超與厚重,因為藝術的優劣與大小繁簡沒有必然關係,況且微型是詩歌最本質的特性之一。絕大多數長詩只是垃圾堆而已。

詩論寫作。近年來有價值且可看的詩評詩論,不是詩歌專家或教授寫的,而是詩人評論家寫的。詩歌專家或教授寫的評論,要麼是言不及義的概念組合,要麼是西方知識的賣弄,要麼是小圈子的互相取曖,要麼是商業運作的應景,或者故弄玄虛,或者隔靴撓癢,多為文字垃圾。詩人評論家的評論,往往從作品出發,從詩人出發,一針見血,有現場感,有獨特性,有尖銳性,有原創的,有“靈光一現的”,有平民式的,有“直覺審美”式的,且也不乏理論的高度與理性的思考,叫人受用,讓人過癮。可稱之為詩本評論。

其他寫作肯定還有,如仿翻譯寫作,仿浪漫寫作,仿鄉土寫作,仿民謠寫作,仿古典寫作,仿哲理寫作,仿情色寫作,仿敘事寫作,仿政治寫作,仿西化評論等等10種,因為不是原創,最多隻能算是模仿而已。

中國古代的風、雅、頌、賦、比、興、詩、詞、曲、論,其實也是10種寫作方式。詩中又分四言、五言、七言、雜言,古風、格律等等;詞中以詞牌又分許多種;曲中以曲牌分上百種之多。鍾嶸在專著《詩品》中把詩分為二十四品。

古希臘詩歌分史詩和抒情詩。抒情詩又分哀歌、戰歌、情歌。後來分出的大家公認的詩體有十四行詩、敘事詩、詩體小說、浪漫主義詩歌、現代主義詩歌、後現代主義詩歌等等。後兩種又分出許多種。

寫作方式,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有時間先後之別。每一種寫作方式寫出來的作品,千差萬別,有高低優劣之分,原因在於寫作者有高低優劣之別。

在意象寫作,事象寫作,視象寫作,語象寫作,我象寫作,逆象寫作,禪象寫作,詞象寫作,混象寫作,詩論寫作的10種寫作中,除了意象寫作外大都用口語寫作, 說明口語寫作已成為現在漢詩的時代標誌性形式。也許禪象寫作、混象寫作代表著漢詩寫作的方向與未來,因為它們才是現在的、本土的、本我的寫作。

10種寫作,足以說明漢詩寫作一元主導、二元對立的局面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漢詩難得的多元化格局,其相互交織,相互對立,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化生,共同生存,形成了漢詩繁盛的無限生機。

10種寫作的發現,詩壇版圖與邊界的重新組合已不可避免,詩歌標準的重新確立也已不可避免。顯然,詩歌評價系統的調整也已不可避免了。

10種寫作,如果促成漢詩形成更多的“我的”個人寫作,或化生出更多的新的詩派,帶給漢詩更多的可能性與機遇,它就可以壽終正寢含笑九泉了。當然,10種寫作也可能給詩壇帶來更多的亂象。

漢語新詩百年,回首一望

李霞,詩人,評論家。1984年畢業於河南大學中文系。先後做過師範教師、黨報編輯、企業報負責人,現為河南工人日報副總編輯,河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第三屆中國桂冠詩歌獎評委,香港《當代詩壇》編委。曾任《大河》詩刊主編。網絡詩選《漢詩榜》的策劃者與組織者。《漢詩觀止》的撰寫者。出版有詩歌及評論集《一天等於24小時》《分行》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