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白|《望天門山》是一首預言詩

詩歌 天門山 李白 謝朓 月下閒書 2017-03-28

讀李白|《望天門山》是一首預言詩

8一詩成讖:天門中斷處,青山一孤帆

公元725年秋天,當第一場霜把廬山的草木染成微白,李白作別了簡寂觀的道士和東林寺的僧人,乘舟順江而下,奔金陵而去。

從江州到金陵,路過宣城。對於李白來說,宣城是一個夢想。只因為一個人:謝朓。李白是謝朓的忠實粉絲,擱現在應該可以稱為“粉條”(粉朓)。他現存的詩中直接提到謝朓的就有12首之多。

這份感情源於小時候。謝朓是李白學詩的偶像,就像後來的清人王士禎在《論詩絕句》中說的那樣:“青蓮才筆九州橫,六代淫哇總廢聲。白紵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謝宣城。”

讀李白|《望天門山》是一首預言詩

謝朓是南朝宋、齊時期人,字玄暉,464-499年,比李白大了兩百來歲。可惜英年早逝,被政敵所害,36歲即死於獄中。謝朓其實是河南人,但因為曾經做過宣城太守,才被稱作“謝宣城”。宣城就是現在的安徽宣城,靠近馬鞍山市和蕪湖市,南面緊鄰黃山。

謝朓為中國詩歌的發展是做出了貢獻的,他和沈約等一起創設了著名的“永明體”,為格律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甚至可以說是為唐詩的發展奠基。

謝朓之所以得到李白的垂青,主要是因為他的山水詩寫得好。當然,詩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趣相投。梁武帝蕭衍也是謝朓的忠實粉絲,他總結的更好:“三日不讀謝朓詩,便覺口臭。”謝朓的詩歌具有清新口氣的作用,實在是妙比。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南朝·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甍,méng,屋脊的意思;鬒 ,zhěn,鬚髮又黑又密的意思。)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這在當年是寫景狀物的範文,李白一直頂禮膜拜。在此次與宣城擦肩而過之後不久,李白到達金陵,旋即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這一次與謝玄暉擦肩而過,也許正是為了終生相伴。

船過當塗,有山竦峙。西岸是西梁山,東岸是博望山,又叫東梁山。山並不高,也並不險,對於從巴蜀的崇山峻嶺中走出的李白來說,原本平淡無奇,但不知為什麼,他卻寫下了謎一樣的詩句。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首預言詩。

“天門中斷”。李白出蜀壯遊僅僅是形式,建立功名才是終極目標。如果說直抵卿相是“天門”,那麼李白的一生只能用“中斷”來做結。如果把人生比作流水,李白61歲的人生恰恰正是在此處畫上句點。寶應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李白病逝於當塗,葬於龍山。

謝朓是南朝宋、齊時期人,字玄暉,464-499年,比李白大了兩百來歲。可惜英年早逝,被政敵所害,36歲即死於獄中。謝朓其實是河南人,但因為曾經做過宣城太守,才被稱作“謝宣城”。宣城就是現在的安徽宣城,靠近馬鞍山市和蕪湖市,南面緊鄰黃山。

謝朓為中國詩歌的發展是做出了貢獻的,他和沈約等一起創設了著名的“永明體”,為格律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甚至可以說是為唐詩的發展奠基。

謝朓之所以得到李白的垂青,主要是因為他的山水詩寫得好。當然,詩固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情趣相投。梁武帝蕭衍也是謝朓的忠實粉絲,他總結的更好:“三日不讀謝朓詩,便覺口臭。”謝朓的詩歌具有清新口氣的作用,實在是妙比。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南朝·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甍,méng,屋脊的意思;鬒 ,zhěn,鬚髮又黑又密的意思。)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這在當年是寫景狀物的範文,李白一直頂禮膜拜。在此次與宣城擦肩而過之後不久,李白到達金陵,旋即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唐·李白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這一次與謝玄暉擦肩而過,也許正是為了終生相伴。

船過當塗,有山竦峙。西岸是西梁山,東岸是博望山,又叫東梁山。山並不高,也並不險,對於從巴蜀的崇山峻嶺中走出的李白來說,原本平淡無奇,但不知為什麼,他卻寫下了謎一樣的詩句。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首預言詩。

“天門中斷”。李白出蜀壯遊僅僅是形式,建立功名才是終極目標。如果說直抵卿相是“天門”,那麼李白的一生只能用“中斷”來做結。如果把人生比作流水,李白61歲的人生恰恰正是在此處畫上句點。寶應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李白病逝於當塗,葬於龍山。

讀李白|《望天門山》是一首預言詩

但是龍山並不是李白想要長眠的地方。50多年之後的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1月,李白生前好友範倫的兒子範傳正將李白墓遷往青山,與謝朓故宅為鄰。如今的李白墓就在天門山東側10餘公里的青山之上,這裡的“青山”指的是謝家青山。《新唐書·李白傳》中說:“白晚好黃老,度牛渚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姑孰”就是現在的安徽當塗縣,“謝家青山”就位於當塗縣城東南,山不高,主峰海拔只有372米,因為謝朓任宣城太守的時候曾經在山南居住,因此天寶十二年,也就是公元753年,唐玄宗下令改稱謝公山,當地人一般稱為謝家山、謝家青山。

李白最終實現了他“悅謝家青山”的遺願。在他寫下“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時候,他是否想到最終將終老“謝家青山”?孤帆一樣的他,從天河貶謫而下,隨滔滔江水流波,最終長眠於此。這裡既不是家鄉綿州,又不是第二故鄉安陸、東魯,難道就因為這裡有一個精神偶像,精神寄託?

或許,這正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誰讓李白來自天上呢。

讀李白|《望天門山》是一首預言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