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賺錢模式不過都是營銷上的小把戲

市場營銷 大學 思維狂人 思維狂人 2017-10-02

前幾天,一個三線城市的小案例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三個數字很有意思。

321

321是什麼呢?

三個人

兩天

10萬塊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容我一一陳訴。這個三線城市有三個小夥子,跟本地的中學領導有點親戚關係,於是在這個學校舉辦了一場書畫比賽,經過兩個星期的報名預熱,吸引1300多個學生參加,然後每個學生的報名費是100塊,一等獎一名,獎品是價值3000元的電腦,二等獎10名,獎品是價值500塊的Kindle,三等獎25名,獎品是價值100元的整套輔導書,然後每位參與的學生都有一本紀念筆記本。除此之外,因為參與的學生都是家長帶著來,所以這三個小夥子還拉了50000元的一個學生補品商家的贊助,還和周圍吃飯的商家談好返點,所有家長去吃飯都會給他們返點。就這樣,除開了打點學校領導的錢和給策劃公司佈置會場的花費,這三個小夥子通過兩天的活動就賺了10萬塊。

所有的賺錢模式不過都是營銷上的小把戲

看到這個案例的時候,我想了想,從模式上看,幾乎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

營銷是什麼,營銷不就是找準用戶,滿足需求,獲得回報嗎?

在這幾個小夥子操盤的書畫比賽中,需求是什麼,需求就是家長們對孩子的學習之外的拓展能力的關心,你看看現在多少的課外補習班不就是看準了家長對孩子成長的過度關注。而用戶很明顯就是家長了。理解了需求和用戶,是不是模式很快就出來了。舉辦一些課外比賽,然後收報名費。

而我們為什麼想不到,那是因為我們對營銷的本質性的東西都不清楚,賺錢說到底就是找準用戶,滿足需求,獲得回報,低買高賣。上文的案例中低買的是獎品,學校的關係,高賣的是大量學生的門票錢。

而我們打工,低買高賣的是什麼,對老闆來說,低買的是我們本身的勞動力,高賣的是公司的產品或服務,但是又因為老闆才是這個模式的中心,所以老闆能賺走大部分錢,而我們只能賺個溫飽的工資。

說實話,賺錢難嗎?

其實不難,如果我們對營銷的本質和它在明面上的變現形式有足夠的瞭解。

用戶有什麼需求,去哪裡找到這些用戶,怎樣去滿足他們。說一個小案例,某大學因為位置比較偏僻,快遞網點全佈局在距離學校幾百米甚至一公里以外的地方,學生要拿快遞就要跑非常遠的路。這是一個大學生看準了需求,跑去跟快遞網點合作,由他代學生領取快遞,而另一方面,他做了公眾號,學生想要快遞送上宿舍的就在公眾號留言,然後支付兩元的費用,然後他每棟宿舍樓招了兩個同學兼職專門送上門,每件一塊錢。就這樣,每月收入穩定一萬以上

所有的賺錢模式不過都是營銷上的小把戲

這位學生做了什麼,他不過只是把快遞從網點拉回來而已,不用他送上宿舍,有兼職送,就可以月收入上萬,比很多白領工資還高。他看準的需求是什麼,就是學生不願走那麼遠去拿個快遞,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用戶無疑就是學生了,然後用公眾號圈住了用戶也就是學生,快遞送上門滿足了需求,再然後就是獲得回報了。

其實各位看官朋友們可以試著去分析自己身邊的事例,所有賺錢的商業模式就是找到了用戶,滿足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就可以獲得回報了。而能夠賺多少錢就取決你滿了多少用戶的需求,滿足了用戶多大的需求。滿足了用戶網上支付的需求你就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滿足了用戶出行的需求你就是滴滴和共享單車了。而我們普通人,滿足一個小區域的一小部分的需求就可以活的很滋潤了不是嗎?多少都勝比打工做他人嫁衣不是嗎?

所有的賺錢模式不過都是營銷上的小把戲

說了這麼,其實就是想說明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營銷,都應該深刻理解營銷,就算你認為自己做不了生意,營銷思維對你的職業生涯也絕對讓你受益匪淺。打工,用營銷思維來說,老闆就是你的用戶,而你老闆也就是你用戶的需求是什麼,而你去滿足他的需求,他付你工資。而至於你能獲得多大的回報,就看你滿足的是老闆打打雜的需求還是幫他提高了幾倍銷售額的需求。

希望上文能對看文章的你有幫助。

謝謝

完!!!

思維狂人,用營銷說透商業和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