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

作者:徐大維

來源: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劉潤是我很敬佩的老師。

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精力充沛。

他能把兩手背在身後,手掌相對合攏。

往上頂,幾乎可以到達脖子處。

然後,把頭往後仰,直到碰到手指。

這一招,雖然驚悚,但證明他的柔韌性很好。

是的,他特別懂得養生。

而且他還有一種特別的修養方法:“客體化靜坐”。

也就是說,靜坐時,抽身出來看自己。

感覺自己已經不住在自己的身體裡了。

這有點像佛教中“無住”的修煉方法。

只是,這篇小隨不是談修煉的。

而是想借用劉潤老師“客體化”一詞,把以前一些散亂的思路,歸集一下。

我發現一個現象 。

在思考時,如果不以自我為中心,往往能打通任督二脈,尋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這種思考方法可以命名為“客體思維”。

"

作者:徐大維

來源: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劉潤是我很敬佩的老師。

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精力充沛。

他能把兩手背在身後,手掌相對合攏。

往上頂,幾乎可以到達脖子處。

然後,把頭往後仰,直到碰到手指。

這一招,雖然驚悚,但證明他的柔韌性很好。

是的,他特別懂得養生。

而且他還有一種特別的修養方法:“客體化靜坐”。

也就是說,靜坐時,抽身出來看自己。

感覺自己已經不住在自己的身體裡了。

這有點像佛教中“無住”的修煉方法。

只是,這篇小隨不是談修煉的。

而是想借用劉潤老師“客體化”一詞,把以前一些散亂的思路,歸集一下。

我發現一個現象 。

在思考時,如果不以自我為中心,往往能打通任督二脈,尋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這種思考方法可以命名為“客體思維”。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一個具體的應用是:

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員工,其實很簡單。

假設你自己就是老闆,想想你會怎麼評價你這個人。

同樣,如果你想知道同事們對你有什麼評價,你也只需把自己當成其他人,想想“他們”眼中的自己。

別說,這麼簡單一轉化,再主觀的人,應該也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可以這麼說,但是不全面。

前面兩個案例確實是換位思考,因為你有個具體對標的主體,也就是“具體的某個人”。

但是,“換位思考”只能算是“客體思維”的一種。

很多時候,你無法、也不需要找到對標的具體主體,僅僅跳出主觀思維即可。

"

作者:徐大維

來源: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劉潤是我很敬佩的老師。

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精力充沛。

他能把兩手背在身後,手掌相對合攏。

往上頂,幾乎可以到達脖子處。

然後,把頭往後仰,直到碰到手指。

這一招,雖然驚悚,但證明他的柔韌性很好。

是的,他特別懂得養生。

而且他還有一種特別的修養方法:“客體化靜坐”。

也就是說,靜坐時,抽身出來看自己。

感覺自己已經不住在自己的身體裡了。

這有點像佛教中“無住”的修煉方法。

只是,這篇小隨不是談修煉的。

而是想借用劉潤老師“客體化”一詞,把以前一些散亂的思路,歸集一下。

我發現一個現象 。

在思考時,如果不以自我為中心,往往能打通任督二脈,尋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這種思考方法可以命名為“客體思維”。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一個具體的應用是:

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員工,其實很簡單。

假設你自己就是老闆,想想你會怎麼評價你這個人。

同樣,如果你想知道同事們對你有什麼評價,你也只需把自己當成其他人,想想“他們”眼中的自己。

別說,這麼簡單一轉化,再主觀的人,應該也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可以這麼說,但是不全面。

前面兩個案例確實是換位思考,因為你有個具體對標的主體,也就是“具體的某個人”。

但是,“換位思考”只能算是“客體思維”的一種。

很多時候,你無法、也不需要找到對標的具體主體,僅僅跳出主觀思維即可。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前段時間,我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健身房,我辦了年卡。

由於我的時間比較自由,便想挑人最少的時間去健身。

但是哪個時間段,人最少呢?

難道每個時段都去一下,再確定?

這樣的話,效率太低了。

當然是問健身房工作人員嘍。

我問了,對方回答我:“除了晚上,其他時間都還好。”

良叔是個有精神潔癖的人,想精確到哪個時間點人最少。

我想了想,換了一個問題:“你們什麼時候開例會?”

因為我知道健身房,每天都會開一個小會。

那個時間一定是客人最少的時候。

對方回答我是下午2:00。

於是我決定下午2:00去健身。

果不其然,健身房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他們才能在這個時間開例會。

我這也算是一種“客體思維”吧。

站在健身房經營的角度,來推測哪個時間,人最少。

"

作者:徐大維

來源: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劉潤是我很敬佩的老師。

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精力充沛。

他能把兩手背在身後,手掌相對合攏。

往上頂,幾乎可以到達脖子處。

然後,把頭往後仰,直到碰到手指。

這一招,雖然驚悚,但證明他的柔韌性很好。

是的,他特別懂得養生。

而且他還有一種特別的修養方法:“客體化靜坐”。

也就是說,靜坐時,抽身出來看自己。

感覺自己已經不住在自己的身體裡了。

這有點像佛教中“無住”的修煉方法。

只是,這篇小隨不是談修煉的。

而是想借用劉潤老師“客體化”一詞,把以前一些散亂的思路,歸集一下。

我發現一個現象 。

在思考時,如果不以自我為中心,往往能打通任督二脈,尋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這種思考方法可以命名為“客體思維”。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一個具體的應用是:

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員工,其實很簡單。

假設你自己就是老闆,想想你會怎麼評價你這個人。

同樣,如果你想知道同事們對你有什麼評價,你也只需把自己當成其他人,想想“他們”眼中的自己。

別說,這麼簡單一轉化,再主觀的人,應該也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可以這麼說,但是不全面。

前面兩個案例確實是換位思考,因為你有個具體對標的主體,也就是“具體的某個人”。

但是,“換位思考”只能算是“客體思維”的一種。

很多時候,你無法、也不需要找到對標的具體主體,僅僅跳出主觀思維即可。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前段時間,我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健身房,我辦了年卡。

由於我的時間比較自由,便想挑人最少的時間去健身。

但是哪個時間段,人最少呢?

難道每個時段都去一下,再確定?

這樣的話,效率太低了。

當然是問健身房工作人員嘍。

我問了,對方回答我:“除了晚上,其他時間都還好。”

良叔是個有精神潔癖的人,想精確到哪個時間點人最少。

我想了想,換了一個問題:“你們什麼時候開例會?”

因為我知道健身房,每天都會開一個小會。

那個時間一定是客人最少的時候。

對方回答我是下午2:00。

於是我決定下午2:00去健身。

果不其然,健身房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他們才能在這個時間開例會。

我這也算是一種“客體思維”吧。

站在健身房經營的角度,來推測哪個時間,人最少。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朱丹老師的搜索課,講過一個案例。

我當時覺得很妙。

現在想想,就是“客體思維”的表現。

她說,你如果想搞個讀書沙龍,要在深圳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場所。

你會怎麼辦?

你一定會回答,用百度搜唄。

那怎麼百度呢?

你可能會輸入“深圳活動場地”或“深圳會議場所”。

但是,你這樣找到的都是很貴的,也不見得適合你。

因為你的思考方式是“主觀式”的。

如果我們採取“客體思維”,就可以變換一種思考方式。

我們要想,誰會經常在深圳搞讀書沙龍,那麼這個“誰”選到的場地,也會比較適合你。

你應該想到是“樊登讀書會”吧。

所以,你應該輸入“樊登讀書會深圳活動”這幾個字。

馬上就能找到他們在哪辦的活動,然後順藤摸瓜,去約那個活動場所。

你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路可走,恰恰是太過“我執”。

把自我抽離,再去思考,往往能看到另一片天地。

"

作者:徐大維

來源: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劉潤是我很敬佩的老師。

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精力充沛。

他能把兩手背在身後,手掌相對合攏。

往上頂,幾乎可以到達脖子處。

然後,把頭往後仰,直到碰到手指。

這一招,雖然驚悚,但證明他的柔韌性很好。

是的,他特別懂得養生。

而且他還有一種特別的修養方法:“客體化靜坐”。

也就是說,靜坐時,抽身出來看自己。

感覺自己已經不住在自己的身體裡了。

這有點像佛教中“無住”的修煉方法。

只是,這篇小隨不是談修煉的。

而是想借用劉潤老師“客體化”一詞,把以前一些散亂的思路,歸集一下。

我發現一個現象 。

在思考時,如果不以自我為中心,往往能打通任督二脈,尋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這種思考方法可以命名為“客體思維”。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一個具體的應用是:

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員工,其實很簡單。

假設你自己就是老闆,想想你會怎麼評價你這個人。

同樣,如果你想知道同事們對你有什麼評價,你也只需把自己當成其他人,想想“他們”眼中的自己。

別說,這麼簡單一轉化,再主觀的人,應該也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可以這麼說,但是不全面。

前面兩個案例確實是換位思考,因為你有個具體對標的主體,也就是“具體的某個人”。

但是,“換位思考”只能算是“客體思維”的一種。

很多時候,你無法、也不需要找到對標的具體主體,僅僅跳出主觀思維即可。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前段時間,我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健身房,我辦了年卡。

由於我的時間比較自由,便想挑人最少的時間去健身。

但是哪個時間段,人最少呢?

難道每個時段都去一下,再確定?

這樣的話,效率太低了。

當然是問健身房工作人員嘍。

我問了,對方回答我:“除了晚上,其他時間都還好。”

良叔是個有精神潔癖的人,想精確到哪個時間點人最少。

我想了想,換了一個問題:“你們什麼時候開例會?”

因為我知道健身房,每天都會開一個小會。

那個時間一定是客人最少的時候。

對方回答我是下午2:00。

於是我決定下午2:00去健身。

果不其然,健身房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他們才能在這個時間開例會。

我這也算是一種“客體思維”吧。

站在健身房經營的角度,來推測哪個時間,人最少。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朱丹老師的搜索課,講過一個案例。

我當時覺得很妙。

現在想想,就是“客體思維”的表現。

她說,你如果想搞個讀書沙龍,要在深圳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場所。

你會怎麼辦?

你一定會回答,用百度搜唄。

那怎麼百度呢?

你可能會輸入“深圳活動場地”或“深圳會議場所”。

但是,你這樣找到的都是很貴的,也不見得適合你。

因為你的思考方式是“主觀式”的。

如果我們採取“客體思維”,就可以變換一種思考方式。

我們要想,誰會經常在深圳搞讀書沙龍,那麼這個“誰”選到的場地,也會比較適合你。

你應該想到是“樊登讀書會”吧。

所以,你應該輸入“樊登讀書會深圳活動”這幾個字。

馬上就能找到他們在哪辦的活動,然後順藤摸瓜,去約那個活動場所。

你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路可走,恰恰是太過“我執”。

把自我抽離,再去思考,往往能看到另一片天地。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你有沒有好的案例想和良叔分享?

歡迎留言,我每天在小隨等你。

再堅持145天。

"

作者:徐大維

來源: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劉潤是我很敬佩的老師。

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精力充沛。

他能把兩手背在身後,手掌相對合攏。

往上頂,幾乎可以到達脖子處。

然後,把頭往後仰,直到碰到手指。

這一招,雖然驚悚,但證明他的柔韌性很好。

是的,他特別懂得養生。

而且他還有一種特別的修養方法:“客體化靜坐”。

也就是說,靜坐時,抽身出來看自己。

感覺自己已經不住在自己的身體裡了。

這有點像佛教中“無住”的修煉方法。

只是,這篇小隨不是談修煉的。

而是想借用劉潤老師“客體化”一詞,把以前一些散亂的思路,歸集一下。

我發現一個現象 。

在思考時,如果不以自我為中心,往往能打通任督二脈,尋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這種思考方法可以命名為“客體思維”。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一個具體的應用是:

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員工,其實很簡單。

假設你自己就是老闆,想想你會怎麼評價你這個人。

同樣,如果你想知道同事們對你有什麼評價,你也只需把自己當成其他人,想想“他們”眼中的自己。

別說,這麼簡單一轉化,再主觀的人,應該也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可以這麼說,但是不全面。

前面兩個案例確實是換位思考,因為你有個具體對標的主體,也就是“具體的某個人”。

但是,“換位思考”只能算是“客體思維”的一種。

很多時候,你無法、也不需要找到對標的具體主體,僅僅跳出主觀思維即可。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前段時間,我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健身房,我辦了年卡。

由於我的時間比較自由,便想挑人最少的時間去健身。

但是哪個時間段,人最少呢?

難道每個時段都去一下,再確定?

這樣的話,效率太低了。

當然是問健身房工作人員嘍。

我問了,對方回答我:“除了晚上,其他時間都還好。”

良叔是個有精神潔癖的人,想精確到哪個時間點人最少。

我想了想,換了一個問題:“你們什麼時候開例會?”

因為我知道健身房,每天都會開一個小會。

那個時間一定是客人最少的時候。

對方回答我是下午2:00。

於是我決定下午2:00去健身。

果不其然,健身房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他們才能在這個時間開例會。

我這也算是一種“客體思維”吧。

站在健身房經營的角度,來推測哪個時間,人最少。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朱丹老師的搜索課,講過一個案例。

我當時覺得很妙。

現在想想,就是“客體思維”的表現。

她說,你如果想搞個讀書沙龍,要在深圳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場所。

你會怎麼辦?

你一定會回答,用百度搜唄。

那怎麼百度呢?

你可能會輸入“深圳活動場地”或“深圳會議場所”。

但是,你這樣找到的都是很貴的,也不見得適合你。

因為你的思考方式是“主觀式”的。

如果我們採取“客體思維”,就可以變換一種思考方式。

我們要想,誰會經常在深圳搞讀書沙龍,那麼這個“誰”選到的場地,也會比較適合你。

你應該想到是“樊登讀書會”吧。

所以,你應該輸入“樊登讀書會深圳活動”這幾個字。

馬上就能找到他們在哪辦的活動,然後順藤摸瓜,去約那個活動場所。

你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路可走,恰恰是太過“我執”。

把自我抽離,再去思考,往往能看到另一片天地。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你有沒有好的案例想和良叔分享?

歡迎留言,我每天在小隨等你。

再堅持145天。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END-

"

作者:徐大維

來源: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劉潤是我很敬佩的老師。

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精力充沛。

他能把兩手背在身後,手掌相對合攏。

往上頂,幾乎可以到達脖子處。

然後,把頭往後仰,直到碰到手指。

這一招,雖然驚悚,但證明他的柔韌性很好。

是的,他特別懂得養生。

而且他還有一種特別的修養方法:“客體化靜坐”。

也就是說,靜坐時,抽身出來看自己。

感覺自己已經不住在自己的身體裡了。

這有點像佛教中“無住”的修煉方法。

只是,這篇小隨不是談修煉的。

而是想借用劉潤老師“客體化”一詞,把以前一些散亂的思路,歸集一下。

我發現一個現象 。

在思考時,如果不以自我為中心,往往能打通任督二脈,尋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所以,這種思考方法可以命名為“客體思維”。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一個具體的應用是:

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個好員工,其實很簡單。

假設你自己就是老闆,想想你會怎麼評價你這個人。

同樣,如果你想知道同事們對你有什麼評價,你也只需把自己當成其他人,想想“他們”眼中的自己。

別說,這麼簡單一轉化,再主觀的人,應該也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認識。

你可能會說,這不就是“換位思考”嗎?

可以這麼說,但是不全面。

前面兩個案例確實是換位思考,因為你有個具體對標的主體,也就是“具體的某個人”。

但是,“換位思考”只能算是“客體思維”的一種。

很多時候,你無法、也不需要找到對標的具體主體,僅僅跳出主觀思維即可。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前段時間,我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健身房,我辦了年卡。

由於我的時間比較自由,便想挑人最少的時間去健身。

但是哪個時間段,人最少呢?

難道每個時段都去一下,再確定?

這樣的話,效率太低了。

當然是問健身房工作人員嘍。

我問了,對方回答我:“除了晚上,其他時間都還好。”

良叔是個有精神潔癖的人,想精確到哪個時間點人最少。

我想了想,換了一個問題:“你們什麼時候開例會?”

因為我知道健身房,每天都會開一個小會。

那個時間一定是客人最少的時候。

對方回答我是下午2:00。

於是我決定下午2:00去健身。

果不其然,健身房一個人都沒有。

所以他們才能在這個時間開例會。

我這也算是一種“客體思維”吧。

站在健身房經營的角度,來推測哪個時間,人最少。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朱丹老師的搜索課,講過一個案例。

我當時覺得很妙。

現在想想,就是“客體思維”的表現。

她說,你如果想搞個讀書沙龍,要在深圳找一個性價比高的場所。

你會怎麼辦?

你一定會回答,用百度搜唄。

那怎麼百度呢?

你可能會輸入“深圳活動場地”或“深圳會議場所”。

但是,你這樣找到的都是很貴的,也不見得適合你。

因為你的思考方式是“主觀式”的。

如果我們採取“客體思維”,就可以變換一種思考方式。

我們要想,誰會經常在深圳搞讀書沙龍,那麼這個“誰”選到的場地,也會比較適合你。

你應該想到是“樊登讀書會”吧。

所以,你應該輸入“樊登讀書會深圳活動”這幾個字。

馬上就能找到他們在哪辦的活動,然後順藤摸瓜,去約那個活動場所。

你看,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路可走,恰恰是太過“我執”。

把自我抽離,再去思考,往往能看到另一片天地。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關於“客體思維”,你有沒有好的案例想和良叔分享?

歡迎留言,我每天在小隨等你。

再堅持145天。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END-

牛逼的人,都懂得“客體思維”

我知道膽固醇高,可實在好吃。 ——攝於2019年7月17日

點擊瞭解更多,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