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


"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我就要熟悉的天空、熟悉的草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從小就擁有的,5分鐘、10分鐘,我就能找到兒時的夥伴、家人。”

“人住的不僅是房子。固體是沒有靈魂沒有精神的,人的生活,需要情感聯繫。”

“別處位置再好,我也不會去,我就在鐵西。”

“我兒時的記憶就在那裡,我的生活就在那裡,鐵西的變遷就在那裡,我父母、所有的長輩、故事都在那裡……”

“我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鐵西。”

“鐵西(人)的土地情節最重,比其它區重。鐵西在全國都知名,有那麼多大工廠,養(育)了那麼多人,承載了老書記、老廠長、老職工的家、生活、夢想……”

說這番話的,不是教授,不是領導,不是學者,而是萬科翡翠新都會的一個銷售妹妹——陳曉未。

沒有過多修飾、華麗詞藻,自然溫婉,娓娓道來,卻驚天地,泣鬼神。

而且,這一輪輪排比句,一下子,就把黃佬邪拉回到30年前。

30多年前的瀋陽,不誇張地說,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直系親屬或親戚,來自鐵西某廠。

黃佬邪採訪陳曉未那晚,與一個朋友在和平吃飯,他說:

我爺爺奶奶,也是某廠工人,也住在工人村。

黃老太太知道黃佬邪在做這個稿,也說:

當年的鐵西,隨便拿出一個廠,機床廠、冶煉廠、重型……就是上萬、幾萬員工;

大廠都有自己的幼兒園、子弟小學、技校、職工大學、俱樂部、醫院,每個職工都可以在大廠完成自我生活閉環。

那個年代,瀋陽被稱為共和國長子;

鐵西,則是長子的長子。

居住在工人村,一度是鐵西人引以為豪的身份標籤,承載著千千萬萬鐵西人、瀋陽人的悲歡離合人生。

東方“魯爾”的名號,絕不僅是重工業的稱呼,還有這裡的人。

隨著9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下崗下海,鐵西人又經歷了揹負起歷史重任的陣痛,那時,很多人的生活都是灰色。

工人村也從驕傲,變成了被貶低的形象。

無論我們當時多麼迷茫,如今回頭看,反而是我們最難忘的記憶。正是這份傷痛,更讓我們愛這片土地,懷念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

30歲的陳曉未,無形中回答了黃佬邪一直以來的3個疑問:

鐵西人,為何不願意離開鐵西?

鐵西人,為何是瀋陽所有區中,最故土難離?

鐵西人,到底如何審視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因此,聽完她說了一段,黃佬邪忍不住擊節叫好,拍案而起。匆匆拿出手機,請她重複了一遍,才有了這2分鐘的錄音。

當然,能讓黃佬邪如此激動的原因,是……

沒錯,黃佬邪也是鐵西人;

也是某廠雙職工家屬;

我和你們一樣,那些年的風雨與淚水,感同身受。

痛苦的記憶最深刻,但總是會讓我們更勇敢的面對明天。

01

陳曉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來自鐵西大工廠,居住在聞名遐邇的“工人村”。她父母在工人村長大,在皇姑建立新家庭,但她說:小時候父母忙,自己多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居住,兒時的記憶裡,充滿了工人村記憶。

“那是大手拉小手的回憶。我至今都不時懷念姥姥的大手,拉著我的小手,走在街道上,與街坊鄰居打交道。現在姥姥不在了,兒時的回憶,就是我紀念她最好的方式。”

陳曉未因此稱自己既是皇姑人,又是鐵西人,而且,她對鐵西的感情更深,說起鐵西的好,如數家珍:

鐵西的飲食,又便宜又好吃。你在別的區,就是吃不出這個味道。

黃佬邪將她說的,總結為:

鐵西味道。

瀋陽人都不得不承認,鐵西餐飲,性價比高,鐵西味道,就是獨有的味道。

黃佬邪最近幾年認識了幾位網紅餐館老闆,有意思的是,其中幾位,在和平、瀋河做火了一店後,第二家分店都選在了鐵西。原因很簡單:

鐵西人氣旺。

鐵西人氣形成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就如陳曉未所說:

情感連接。

老一輩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汗水、回憶,你們故土難離,你們的兒女,無論出於中國人倫理,還是實際生活需要,比如照顧孫子孫女,都要離老人近一點。

因此,老鐵西人影響了兒女留下,兒女又影響了孫子孫女留下。

現在鐵西的土地上,三代同區的現象,最為明顯。

萬科翡翠新都會另一位銷售妹妹任曉丹說,她接的一個客戶,是薄板廠老領導,對老廠有特殊的感情,在老廠址上建起來的翡翠新都會,就像他的另一個親人一般,不時來看。還力勸自己的妹妹,買新房,一定要買在這兒。妹妹在他反覆勸說,甚至是半命令的狀態下,終於購買了一套洋房。

這或許是許多鐵西人在鐵西置業的心態寫照:

原來的工廠,融入了鐵西人太多的感情、歷史、故事,你們的一生,已經與這片土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成為你們人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人在此買房,是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兒女在此買房,是為了情感與生活中,從上一輩一脈相承家族的歷史。

還有一點,也很讓黃佬邪感慨:

原來,薄板廠,就是鐵西的西邊,現在,薄板廠原址已經成為有國際化城市界面的萬科翡翠新都會;隨著城市擴張,鐵西區政府西遷至附近,現在看同一位置,這裡已是鐵西新中心。


02

鐵西房地產歷史,幾乎同時就是一部瀋陽房地產歷史。

商品房時代開啟後,鐵西大廠搬遷至郊區,空出一片片規模較大的土地,開啟了鐵西大開發時代,也開啟了瀋陽房地產初期火紅時代。

那時,眾多開發商在鐵西湧現,新樓盤工地、圍檔隨處可見。

2003年底,黃老太太動了買商品房念頭,開始四處看房,回來說,有個鄰居去雲峰街一個售樓處看了,房價還比較便宜,2300元/平,就是什麼都沒有,只有施工圖紙。

後來黃佬邪才知道,這個在行業裡,叫“賣樓花”。這家本土開發商的售樓處,黃佬邪特意奉黃老太懿旨去考察過,當時就是一個類似工人居住的臨時工房,房內擺了幾張桌子,沒有沙盤,只有幾個銷售穿著各自的衣服,給客戶拿施工圖,描繪未來。

黃佬邪心裡嘀咕著:太不規範了。退出售樓處,一陣風颳來,工地上的揚塵順勢襲來,騎車的黃佬邪吃了滿嘴土,吐了幾口口水,罵罵咧咧地離開。

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勸服老人,“買房不能圖便宜,以免被騙。”

半年後,黃佬邪選了一個還能叫品牌的樓盤。當時也不懂什麼叫品牌,就是看上去比較規範,銷售穿工裝,有沙盤。園區一期已經入住,小區主景觀不錯,口碑尚可。

那年,黃佬邪剛開始接觸房地產不久。雖然瞭解不深,但知道購房者沒什麼話語權,於是籤合同時,請了一個瀋陽開發商銷售經理到現場幫忙看合同,他粗略翻了翻:

還行,有幾條確實是對你不利的條款,但現在開發商都這麼幹,你也改不了,籤吧。

2004年,黃佬邪在鐵西購買了第一套商品房,父母與我,拿出了所有積蓄。

那個年代,多數人,都不敢貸款。

簽完合同當晚,黃佬邪的爹,感慨地說了一句:

一輩子的積蓄,就這麼沒了。

黃老爺子被退休後,長年在外打工,彌補家裡開銷,每天早出晚歸,且幾乎沒有休息日,非常辛苦。

用汗水掙來的錢,花起來總是那麼心疼。

何況還是一下子花掉所有,一毛不剩。

後來,黃佬邪放棄的那個2300元/平樓盤,雖然品牌不行,園林與物業都不好,但因為臨近一號線地鐵站,二手房溢價率也不算低。好在沒比過黃佬邪選的這個,否則黃老太太一定會嘮叨沒完。

2005年入住,2006年黃佬邪北漂一年後回來說:我們家的房子,看好5年內房價翻一番。結果,3年就翻了一番。

陳曉未說:

鐵西人,生活配套方便,物價低,生活幸福指數瀋陽最高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說,鐵西在瀋陽房地產開啟時代,大面積商品房供應,讓鐵西人與從和平、瀋河、皇姑移民而來的第一代商品房業主,享受到了房地產紅利,這也是新老鐵西人生活幸福指數爆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那年黃佬邪想買四季花城,因為同事住在那兒,感覺不錯,黃佬邪去看了也喜歡,但父母就是堅決不同意。說上班太遠。

這麼多年來,黃佬邪只認為父母堅持買在鐵西的原因,就是要上班近,但陳曉未點醒了我:

這裡有父母奮鬥的故事,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撒下辛苦與汗水,歡笑與淚水,如何能輕易放棄。

03

當年鐵西大規模拆遷工廠,發展房地產,鐵西人還是頗有微詞的。

尤其是,瀋陽房地產剛發展的階段,很多鐵西人還未完全從轉制的傷痛中走出來。

因為鐵西工人,對老廠的印象太深刻,回憶太多,那些承載他們回憶的符號,一個個消失,感情上很難接受。

但現在回頭看,鐵西人一定會引以為豪。

不信你問問大東與皇姑人民。

瀋陽市區傳統五區,除和平瀋河外,鐵西異軍突起。

在近十多年房地產發展歷史上,鐵西每年房地產交易額,長期霸佔瀋陽市頭把交椅多年。

最近一年才被渾南與沈北超過。

鐵西房地產市場活躍,不僅帶來土地收入、稅收增長,更重要的是,讓鐵西綜合實力,開始領先另外兩個區。

在官方報道中,截止2018年底,鐵西戶籍人口達到938836人,是瀋陽人口最多的區,比第二名皇姑區838405人,多出整整10萬人。

GDP方面,黃佬邪查了半天,沒查到官方數據,貼吧中有一個民間統計的2018瀋陽各區GDP數據,權作參考:


"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我就要熟悉的天空、熟悉的草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從小就擁有的,5分鐘、10分鐘,我就能找到兒時的夥伴、家人。”

“人住的不僅是房子。固體是沒有靈魂沒有精神的,人的生活,需要情感聯繫。”

“別處位置再好,我也不會去,我就在鐵西。”

“我兒時的記憶就在那裡,我的生活就在那裡,鐵西的變遷就在那裡,我父母、所有的長輩、故事都在那裡……”

“我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鐵西。”

“鐵西(人)的土地情節最重,比其它區重。鐵西在全國都知名,有那麼多大工廠,養(育)了那麼多人,承載了老書記、老廠長、老職工的家、生活、夢想……”

說這番話的,不是教授,不是領導,不是學者,而是萬科翡翠新都會的一個銷售妹妹——陳曉未。

沒有過多修飾、華麗詞藻,自然溫婉,娓娓道來,卻驚天地,泣鬼神。

而且,這一輪輪排比句,一下子,就把黃佬邪拉回到30年前。

30多年前的瀋陽,不誇張地說,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直系親屬或親戚,來自鐵西某廠。

黃佬邪採訪陳曉未那晚,與一個朋友在和平吃飯,他說:

我爺爺奶奶,也是某廠工人,也住在工人村。

黃老太太知道黃佬邪在做這個稿,也說:

當年的鐵西,隨便拿出一個廠,機床廠、冶煉廠、重型……就是上萬、幾萬員工;

大廠都有自己的幼兒園、子弟小學、技校、職工大學、俱樂部、醫院,每個職工都可以在大廠完成自我生活閉環。

那個年代,瀋陽被稱為共和國長子;

鐵西,則是長子的長子。

居住在工人村,一度是鐵西人引以為豪的身份標籤,承載著千千萬萬鐵西人、瀋陽人的悲歡離合人生。

東方“魯爾”的名號,絕不僅是重工業的稱呼,還有這裡的人。

隨著9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下崗下海,鐵西人又經歷了揹負起歷史重任的陣痛,那時,很多人的生活都是灰色。

工人村也從驕傲,變成了被貶低的形象。

無論我們當時多麼迷茫,如今回頭看,反而是我們最難忘的記憶。正是這份傷痛,更讓我們愛這片土地,懷念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

30歲的陳曉未,無形中回答了黃佬邪一直以來的3個疑問:

鐵西人,為何不願意離開鐵西?

鐵西人,為何是瀋陽所有區中,最故土難離?

鐵西人,到底如何審視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因此,聽完她說了一段,黃佬邪忍不住擊節叫好,拍案而起。匆匆拿出手機,請她重複了一遍,才有了這2分鐘的錄音。

當然,能讓黃佬邪如此激動的原因,是……

沒錯,黃佬邪也是鐵西人;

也是某廠雙職工家屬;

我和你們一樣,那些年的風雨與淚水,感同身受。

痛苦的記憶最深刻,但總是會讓我們更勇敢的面對明天。

01

陳曉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來自鐵西大工廠,居住在聞名遐邇的“工人村”。她父母在工人村長大,在皇姑建立新家庭,但她說:小時候父母忙,自己多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居住,兒時的記憶裡,充滿了工人村記憶。

“那是大手拉小手的回憶。我至今都不時懷念姥姥的大手,拉著我的小手,走在街道上,與街坊鄰居打交道。現在姥姥不在了,兒時的回憶,就是我紀念她最好的方式。”

陳曉未因此稱自己既是皇姑人,又是鐵西人,而且,她對鐵西的感情更深,說起鐵西的好,如數家珍:

鐵西的飲食,又便宜又好吃。你在別的區,就是吃不出這個味道。

黃佬邪將她說的,總結為:

鐵西味道。

瀋陽人都不得不承認,鐵西餐飲,性價比高,鐵西味道,就是獨有的味道。

黃佬邪最近幾年認識了幾位網紅餐館老闆,有意思的是,其中幾位,在和平、瀋河做火了一店後,第二家分店都選在了鐵西。原因很簡單:

鐵西人氣旺。

鐵西人氣形成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就如陳曉未所說:

情感連接。

老一輩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汗水、回憶,你們故土難離,你們的兒女,無論出於中國人倫理,還是實際生活需要,比如照顧孫子孫女,都要離老人近一點。

因此,老鐵西人影響了兒女留下,兒女又影響了孫子孫女留下。

現在鐵西的土地上,三代同區的現象,最為明顯。

萬科翡翠新都會另一位銷售妹妹任曉丹說,她接的一個客戶,是薄板廠老領導,對老廠有特殊的感情,在老廠址上建起來的翡翠新都會,就像他的另一個親人一般,不時來看。還力勸自己的妹妹,買新房,一定要買在這兒。妹妹在他反覆勸說,甚至是半命令的狀態下,終於購買了一套洋房。

這或許是許多鐵西人在鐵西置業的心態寫照:

原來的工廠,融入了鐵西人太多的感情、歷史、故事,你們的一生,已經與這片土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成為你們人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人在此買房,是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兒女在此買房,是為了情感與生活中,從上一輩一脈相承家族的歷史。

還有一點,也很讓黃佬邪感慨:

原來,薄板廠,就是鐵西的西邊,現在,薄板廠原址已經成為有國際化城市界面的萬科翡翠新都會;隨著城市擴張,鐵西區政府西遷至附近,現在看同一位置,這裡已是鐵西新中心。


02

鐵西房地產歷史,幾乎同時就是一部瀋陽房地產歷史。

商品房時代開啟後,鐵西大廠搬遷至郊區,空出一片片規模較大的土地,開啟了鐵西大開發時代,也開啟了瀋陽房地產初期火紅時代。

那時,眾多開發商在鐵西湧現,新樓盤工地、圍檔隨處可見。

2003年底,黃老太太動了買商品房念頭,開始四處看房,回來說,有個鄰居去雲峰街一個售樓處看了,房價還比較便宜,2300元/平,就是什麼都沒有,只有施工圖紙。

後來黃佬邪才知道,這個在行業裡,叫“賣樓花”。這家本土開發商的售樓處,黃佬邪特意奉黃老太懿旨去考察過,當時就是一個類似工人居住的臨時工房,房內擺了幾張桌子,沒有沙盤,只有幾個銷售穿著各自的衣服,給客戶拿施工圖,描繪未來。

黃佬邪心裡嘀咕著:太不規範了。退出售樓處,一陣風颳來,工地上的揚塵順勢襲來,騎車的黃佬邪吃了滿嘴土,吐了幾口口水,罵罵咧咧地離開。

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勸服老人,“買房不能圖便宜,以免被騙。”

半年後,黃佬邪選了一個還能叫品牌的樓盤。當時也不懂什麼叫品牌,就是看上去比較規範,銷售穿工裝,有沙盤。園區一期已經入住,小區主景觀不錯,口碑尚可。

那年,黃佬邪剛開始接觸房地產不久。雖然瞭解不深,但知道購房者沒什麼話語權,於是籤合同時,請了一個瀋陽開發商銷售經理到現場幫忙看合同,他粗略翻了翻:

還行,有幾條確實是對你不利的條款,但現在開發商都這麼幹,你也改不了,籤吧。

2004年,黃佬邪在鐵西購買了第一套商品房,父母與我,拿出了所有積蓄。

那個年代,多數人,都不敢貸款。

簽完合同當晚,黃佬邪的爹,感慨地說了一句:

一輩子的積蓄,就這麼沒了。

黃老爺子被退休後,長年在外打工,彌補家裡開銷,每天早出晚歸,且幾乎沒有休息日,非常辛苦。

用汗水掙來的錢,花起來總是那麼心疼。

何況還是一下子花掉所有,一毛不剩。

後來,黃佬邪放棄的那個2300元/平樓盤,雖然品牌不行,園林與物業都不好,但因為臨近一號線地鐵站,二手房溢價率也不算低。好在沒比過黃佬邪選的這個,否則黃老太太一定會嘮叨沒完。

2005年入住,2006年黃佬邪北漂一年後回來說:我們家的房子,看好5年內房價翻一番。結果,3年就翻了一番。

陳曉未說:

鐵西人,生活配套方便,物價低,生活幸福指數瀋陽最高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說,鐵西在瀋陽房地產開啟時代,大面積商品房供應,讓鐵西人與從和平、瀋河、皇姑移民而來的第一代商品房業主,享受到了房地產紅利,這也是新老鐵西人生活幸福指數爆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那年黃佬邪想買四季花城,因為同事住在那兒,感覺不錯,黃佬邪去看了也喜歡,但父母就是堅決不同意。說上班太遠。

這麼多年來,黃佬邪只認為父母堅持買在鐵西的原因,就是要上班近,但陳曉未點醒了我:

這裡有父母奮鬥的故事,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撒下辛苦與汗水,歡笑與淚水,如何能輕易放棄。

03

當年鐵西大規模拆遷工廠,發展房地產,鐵西人還是頗有微詞的。

尤其是,瀋陽房地產剛發展的階段,很多鐵西人還未完全從轉制的傷痛中走出來。

因為鐵西工人,對老廠的印象太深刻,回憶太多,那些承載他們回憶的符號,一個個消失,感情上很難接受。

但現在回頭看,鐵西人一定會引以為豪。

不信你問問大東與皇姑人民。

瀋陽市區傳統五區,除和平瀋河外,鐵西異軍突起。

在近十多年房地產發展歷史上,鐵西每年房地產交易額,長期霸佔瀋陽市頭把交椅多年。

最近一年才被渾南與沈北超過。

鐵西房地產市場活躍,不僅帶來土地收入、稅收增長,更重要的是,讓鐵西綜合實力,開始領先另外兩個區。

在官方報道中,截止2018年底,鐵西戶籍人口達到938836人,是瀋陽人口最多的區,比第二名皇姑區838405人,多出整整10萬人。

GDP方面,黃佬邪查了半天,沒查到官方數據,貼吧中有一個民間統計的2018瀋陽各區GDP數據,權作參考: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看到鐵西有多霸氣了吧,開始追和平、瀋河,把皇姑與大東遠遠甩在身後。

鐵西曆史上,有幾個大事件,鐵西人一定要記住:


"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我就要熟悉的天空、熟悉的草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從小就擁有的,5分鐘、10分鐘,我就能找到兒時的夥伴、家人。”

“人住的不僅是房子。固體是沒有靈魂沒有精神的,人的生活,需要情感聯繫。”

“別處位置再好,我也不會去,我就在鐵西。”

“我兒時的記憶就在那裡,我的生活就在那裡,鐵西的變遷就在那裡,我父母、所有的長輩、故事都在那裡……”

“我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鐵西。”

“鐵西(人)的土地情節最重,比其它區重。鐵西在全國都知名,有那麼多大工廠,養(育)了那麼多人,承載了老書記、老廠長、老職工的家、生活、夢想……”

說這番話的,不是教授,不是領導,不是學者,而是萬科翡翠新都會的一個銷售妹妹——陳曉未。

沒有過多修飾、華麗詞藻,自然溫婉,娓娓道來,卻驚天地,泣鬼神。

而且,這一輪輪排比句,一下子,就把黃佬邪拉回到30年前。

30多年前的瀋陽,不誇張地說,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直系親屬或親戚,來自鐵西某廠。

黃佬邪採訪陳曉未那晚,與一個朋友在和平吃飯,他說:

我爺爺奶奶,也是某廠工人,也住在工人村。

黃老太太知道黃佬邪在做這個稿,也說:

當年的鐵西,隨便拿出一個廠,機床廠、冶煉廠、重型……就是上萬、幾萬員工;

大廠都有自己的幼兒園、子弟小學、技校、職工大學、俱樂部、醫院,每個職工都可以在大廠完成自我生活閉環。

那個年代,瀋陽被稱為共和國長子;

鐵西,則是長子的長子。

居住在工人村,一度是鐵西人引以為豪的身份標籤,承載著千千萬萬鐵西人、瀋陽人的悲歡離合人生。

東方“魯爾”的名號,絕不僅是重工業的稱呼,還有這裡的人。

隨著9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下崗下海,鐵西人又經歷了揹負起歷史重任的陣痛,那時,很多人的生活都是灰色。

工人村也從驕傲,變成了被貶低的形象。

無論我們當時多麼迷茫,如今回頭看,反而是我們最難忘的記憶。正是這份傷痛,更讓我們愛這片土地,懷念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

30歲的陳曉未,無形中回答了黃佬邪一直以來的3個疑問:

鐵西人,為何不願意離開鐵西?

鐵西人,為何是瀋陽所有區中,最故土難離?

鐵西人,到底如何審視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因此,聽完她說了一段,黃佬邪忍不住擊節叫好,拍案而起。匆匆拿出手機,請她重複了一遍,才有了這2分鐘的錄音。

當然,能讓黃佬邪如此激動的原因,是……

沒錯,黃佬邪也是鐵西人;

也是某廠雙職工家屬;

我和你們一樣,那些年的風雨與淚水,感同身受。

痛苦的記憶最深刻,但總是會讓我們更勇敢的面對明天。

01

陳曉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來自鐵西大工廠,居住在聞名遐邇的“工人村”。她父母在工人村長大,在皇姑建立新家庭,但她說:小時候父母忙,自己多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居住,兒時的記憶裡,充滿了工人村記憶。

“那是大手拉小手的回憶。我至今都不時懷念姥姥的大手,拉著我的小手,走在街道上,與街坊鄰居打交道。現在姥姥不在了,兒時的回憶,就是我紀念她最好的方式。”

陳曉未因此稱自己既是皇姑人,又是鐵西人,而且,她對鐵西的感情更深,說起鐵西的好,如數家珍:

鐵西的飲食,又便宜又好吃。你在別的區,就是吃不出這個味道。

黃佬邪將她說的,總結為:

鐵西味道。

瀋陽人都不得不承認,鐵西餐飲,性價比高,鐵西味道,就是獨有的味道。

黃佬邪最近幾年認識了幾位網紅餐館老闆,有意思的是,其中幾位,在和平、瀋河做火了一店後,第二家分店都選在了鐵西。原因很簡單:

鐵西人氣旺。

鐵西人氣形成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就如陳曉未所說:

情感連接。

老一輩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汗水、回憶,你們故土難離,你們的兒女,無論出於中國人倫理,還是實際生活需要,比如照顧孫子孫女,都要離老人近一點。

因此,老鐵西人影響了兒女留下,兒女又影響了孫子孫女留下。

現在鐵西的土地上,三代同區的現象,最為明顯。

萬科翡翠新都會另一位銷售妹妹任曉丹說,她接的一個客戶,是薄板廠老領導,對老廠有特殊的感情,在老廠址上建起來的翡翠新都會,就像他的另一個親人一般,不時來看。還力勸自己的妹妹,買新房,一定要買在這兒。妹妹在他反覆勸說,甚至是半命令的狀態下,終於購買了一套洋房。

這或許是許多鐵西人在鐵西置業的心態寫照:

原來的工廠,融入了鐵西人太多的感情、歷史、故事,你們的一生,已經與這片土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成為你們人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人在此買房,是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兒女在此買房,是為了情感與生活中,從上一輩一脈相承家族的歷史。

還有一點,也很讓黃佬邪感慨:

原來,薄板廠,就是鐵西的西邊,現在,薄板廠原址已經成為有國際化城市界面的萬科翡翠新都會;隨著城市擴張,鐵西區政府西遷至附近,現在看同一位置,這裡已是鐵西新中心。


02

鐵西房地產歷史,幾乎同時就是一部瀋陽房地產歷史。

商品房時代開啟後,鐵西大廠搬遷至郊區,空出一片片規模較大的土地,開啟了鐵西大開發時代,也開啟了瀋陽房地產初期火紅時代。

那時,眾多開發商在鐵西湧現,新樓盤工地、圍檔隨處可見。

2003年底,黃老太太動了買商品房念頭,開始四處看房,回來說,有個鄰居去雲峰街一個售樓處看了,房價還比較便宜,2300元/平,就是什麼都沒有,只有施工圖紙。

後來黃佬邪才知道,這個在行業裡,叫“賣樓花”。這家本土開發商的售樓處,黃佬邪特意奉黃老太懿旨去考察過,當時就是一個類似工人居住的臨時工房,房內擺了幾張桌子,沒有沙盤,只有幾個銷售穿著各自的衣服,給客戶拿施工圖,描繪未來。

黃佬邪心裡嘀咕著:太不規範了。退出售樓處,一陣風颳來,工地上的揚塵順勢襲來,騎車的黃佬邪吃了滿嘴土,吐了幾口口水,罵罵咧咧地離開。

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勸服老人,“買房不能圖便宜,以免被騙。”

半年後,黃佬邪選了一個還能叫品牌的樓盤。當時也不懂什麼叫品牌,就是看上去比較規範,銷售穿工裝,有沙盤。園區一期已經入住,小區主景觀不錯,口碑尚可。

那年,黃佬邪剛開始接觸房地產不久。雖然瞭解不深,但知道購房者沒什麼話語權,於是籤合同時,請了一個瀋陽開發商銷售經理到現場幫忙看合同,他粗略翻了翻:

還行,有幾條確實是對你不利的條款,但現在開發商都這麼幹,你也改不了,籤吧。

2004年,黃佬邪在鐵西購買了第一套商品房,父母與我,拿出了所有積蓄。

那個年代,多數人,都不敢貸款。

簽完合同當晚,黃佬邪的爹,感慨地說了一句:

一輩子的積蓄,就這麼沒了。

黃老爺子被退休後,長年在外打工,彌補家裡開銷,每天早出晚歸,且幾乎沒有休息日,非常辛苦。

用汗水掙來的錢,花起來總是那麼心疼。

何況還是一下子花掉所有,一毛不剩。

後來,黃佬邪放棄的那個2300元/平樓盤,雖然品牌不行,園林與物業都不好,但因為臨近一號線地鐵站,二手房溢價率也不算低。好在沒比過黃佬邪選的這個,否則黃老太太一定會嘮叨沒完。

2005年入住,2006年黃佬邪北漂一年後回來說:我們家的房子,看好5年內房價翻一番。結果,3年就翻了一番。

陳曉未說:

鐵西人,生活配套方便,物價低,生活幸福指數瀋陽最高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說,鐵西在瀋陽房地產開啟時代,大面積商品房供應,讓鐵西人與從和平、瀋河、皇姑移民而來的第一代商品房業主,享受到了房地產紅利,這也是新老鐵西人生活幸福指數爆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那年黃佬邪想買四季花城,因為同事住在那兒,感覺不錯,黃佬邪去看了也喜歡,但父母就是堅決不同意。說上班太遠。

這麼多年來,黃佬邪只認為父母堅持買在鐵西的原因,就是要上班近,但陳曉未點醒了我:

這裡有父母奮鬥的故事,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撒下辛苦與汗水,歡笑與淚水,如何能輕易放棄。

03

當年鐵西大規模拆遷工廠,發展房地產,鐵西人還是頗有微詞的。

尤其是,瀋陽房地產剛發展的階段,很多鐵西人還未完全從轉制的傷痛中走出來。

因為鐵西工人,對老廠的印象太深刻,回憶太多,那些承載他們回憶的符號,一個個消失,感情上很難接受。

但現在回頭看,鐵西人一定會引以為豪。

不信你問問大東與皇姑人民。

瀋陽市區傳統五區,除和平瀋河外,鐵西異軍突起。

在近十多年房地產發展歷史上,鐵西每年房地產交易額,長期霸佔瀋陽市頭把交椅多年。

最近一年才被渾南與沈北超過。

鐵西房地產市場活躍,不僅帶來土地收入、稅收增長,更重要的是,讓鐵西綜合實力,開始領先另外兩個區。

在官方報道中,截止2018年底,鐵西戶籍人口達到938836人,是瀋陽人口最多的區,比第二名皇姑區838405人,多出整整10萬人。

GDP方面,黃佬邪查了半天,沒查到官方數據,貼吧中有一個民間統計的2018瀋陽各區GDP數據,權作參考: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看到鐵西有多霸氣了吧,開始追和平、瀋河,把皇姑與大東遠遠甩在身後。

鐵西曆史上,有幾個大事件,鐵西人一定要記住: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大鐵西”時代開啟後,“東搬西建”正式結束後,鐵西老城區,幾乎成為瀋陽市最大的居民居住區;

這個居住區,過去曾是夏天不敢開窗,不敢在外面晒衣服……如今已是“聯合國全球宜居城區”。

鐵西新區,則集中了中德、中法產業園,而且最近的消息,是又要迎來新能源汽車輪流與電池基地。

我大瀋陽的範圍內,鐵西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大鐵西。

還有一個消息也讓鐵西人振奮:


"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我就要熟悉的天空、熟悉的草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從小就擁有的,5分鐘、10分鐘,我就能找到兒時的夥伴、家人。”

“人住的不僅是房子。固體是沒有靈魂沒有精神的,人的生活,需要情感聯繫。”

“別處位置再好,我也不會去,我就在鐵西。”

“我兒時的記憶就在那裡,我的生活就在那裡,鐵西的變遷就在那裡,我父母、所有的長輩、故事都在那裡……”

“我熱愛這片土地,熱愛鐵西。”

“鐵西(人)的土地情節最重,比其它區重。鐵西在全國都知名,有那麼多大工廠,養(育)了那麼多人,承載了老書記、老廠長、老職工的家、生活、夢想……”

說這番話的,不是教授,不是領導,不是學者,而是萬科翡翠新都會的一個銷售妹妹——陳曉未。

沒有過多修飾、華麗詞藻,自然溫婉,娓娓道來,卻驚天地,泣鬼神。

而且,這一輪輪排比句,一下子,就把黃佬邪拉回到30年前。

30多年前的瀋陽,不誇張地說,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一個直系親屬或親戚,來自鐵西某廠。

黃佬邪採訪陳曉未那晚,與一個朋友在和平吃飯,他說:

我爺爺奶奶,也是某廠工人,也住在工人村。

黃老太太知道黃佬邪在做這個稿,也說:

當年的鐵西,隨便拿出一個廠,機床廠、冶煉廠、重型……就是上萬、幾萬員工;

大廠都有自己的幼兒園、子弟小學、技校、職工大學、俱樂部、醫院,每個職工都可以在大廠完成自我生活閉環。

那個年代,瀋陽被稱為共和國長子;

鐵西,則是長子的長子。

居住在工人村,一度是鐵西人引以為豪的身份標籤,承載著千千萬萬鐵西人、瀋陽人的悲歡離合人生。

東方“魯爾”的名號,絕不僅是重工業的稱呼,還有這裡的人。

隨著90年代經濟體制改革,下崗下海,鐵西人又經歷了揹負起歷史重任的陣痛,那時,很多人的生活都是灰色。

工人村也從驕傲,變成了被貶低的形象。

無論我們當時多麼迷茫,如今回頭看,反而是我們最難忘的記憶。正是這份傷痛,更讓我們愛這片土地,懷念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

30歲的陳曉未,無形中回答了黃佬邪一直以來的3個疑問:

鐵西人,為何不願意離開鐵西?

鐵西人,為何是瀋陽所有區中,最故土難離?

鐵西人,到底如何審視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因此,聽完她說了一段,黃佬邪忍不住擊節叫好,拍案而起。匆匆拿出手機,請她重複了一遍,才有了這2分鐘的錄音。

當然,能讓黃佬邪如此激動的原因,是……

沒錯,黃佬邪也是鐵西人;

也是某廠雙職工家屬;

我和你們一樣,那些年的風雨與淚水,感同身受。

痛苦的記憶最深刻,但總是會讓我們更勇敢的面對明天。

01

陳曉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來自鐵西大工廠,居住在聞名遐邇的“工人村”。她父母在工人村長大,在皇姑建立新家庭,但她說:小時候父母忙,自己多跟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居住,兒時的記憶裡,充滿了工人村記憶。

“那是大手拉小手的回憶。我至今都不時懷念姥姥的大手,拉著我的小手,走在街道上,與街坊鄰居打交道。現在姥姥不在了,兒時的回憶,就是我紀念她最好的方式。”

陳曉未因此稱自己既是皇姑人,又是鐵西人,而且,她對鐵西的感情更深,說起鐵西的好,如數家珍:

鐵西的飲食,又便宜又好吃。你在別的區,就是吃不出這個味道。

黃佬邪將她說的,總結為:

鐵西味道。

瀋陽人都不得不承認,鐵西餐飲,性價比高,鐵西味道,就是獨有的味道。

黃佬邪最近幾年認識了幾位網紅餐館老闆,有意思的是,其中幾位,在和平、瀋河做火了一店後,第二家分店都選在了鐵西。原因很簡單:

鐵西人氣旺。

鐵西人氣形成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就如陳曉未所說:

情感連接。

老一輩無產階級工人階級,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汗水、回憶,你們故土難離,你們的兒女,無論出於中國人倫理,還是實際生活需要,比如照顧孫子孫女,都要離老人近一點。

因此,老鐵西人影響了兒女留下,兒女又影響了孫子孫女留下。

現在鐵西的土地上,三代同區的現象,最為明顯。

萬科翡翠新都會另一位銷售妹妹任曉丹說,她接的一個客戶,是薄板廠老領導,對老廠有特殊的感情,在老廠址上建起來的翡翠新都會,就像他的另一個親人一般,不時來看。還力勸自己的妹妹,買新房,一定要買在這兒。妹妹在他反覆勸說,甚至是半命令的狀態下,終於購買了一套洋房。

這或許是許多鐵西人在鐵西置業的心態寫照:

原來的工廠,融入了鐵西人太多的感情、歷史、故事,你們的一生,已經與這片土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成為你們人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人在此買房,是對自己一生的回憶;兒女在此買房,是為了情感與生活中,從上一輩一脈相承家族的歷史。

還有一點,也很讓黃佬邪感慨:

原來,薄板廠,就是鐵西的西邊,現在,薄板廠原址已經成為有國際化城市界面的萬科翡翠新都會;隨著城市擴張,鐵西區政府西遷至附近,現在看同一位置,這裡已是鐵西新中心。


02

鐵西房地產歷史,幾乎同時就是一部瀋陽房地產歷史。

商品房時代開啟後,鐵西大廠搬遷至郊區,空出一片片規模較大的土地,開啟了鐵西大開發時代,也開啟了瀋陽房地產初期火紅時代。

那時,眾多開發商在鐵西湧現,新樓盤工地、圍檔隨處可見。

2003年底,黃老太太動了買商品房念頭,開始四處看房,回來說,有個鄰居去雲峰街一個售樓處看了,房價還比較便宜,2300元/平,就是什麼都沒有,只有施工圖紙。

後來黃佬邪才知道,這個在行業裡,叫“賣樓花”。這家本土開發商的售樓處,黃佬邪特意奉黃老太懿旨去考察過,當時就是一個類似工人居住的臨時工房,房內擺了幾張桌子,沒有沙盤,只有幾個銷售穿著各自的衣服,給客戶拿施工圖,描繪未來。

黃佬邪心裡嘀咕著:太不規範了。退出售樓處,一陣風颳來,工地上的揚塵順勢襲來,騎車的黃佬邪吃了滿嘴土,吐了幾口口水,罵罵咧咧地離開。

費了九年二虎之力,才勸服老人,“買房不能圖便宜,以免被騙。”

半年後,黃佬邪選了一個還能叫品牌的樓盤。當時也不懂什麼叫品牌,就是看上去比較規範,銷售穿工裝,有沙盤。園區一期已經入住,小區主景觀不錯,口碑尚可。

那年,黃佬邪剛開始接觸房地產不久。雖然瞭解不深,但知道購房者沒什麼話語權,於是籤合同時,請了一個瀋陽開發商銷售經理到現場幫忙看合同,他粗略翻了翻:

還行,有幾條確實是對你不利的條款,但現在開發商都這麼幹,你也改不了,籤吧。

2004年,黃佬邪在鐵西購買了第一套商品房,父母與我,拿出了所有積蓄。

那個年代,多數人,都不敢貸款。

簽完合同當晚,黃佬邪的爹,感慨地說了一句:

一輩子的積蓄,就這麼沒了。

黃老爺子被退休後,長年在外打工,彌補家裡開銷,每天早出晚歸,且幾乎沒有休息日,非常辛苦。

用汗水掙來的錢,花起來總是那麼心疼。

何況還是一下子花掉所有,一毛不剩。

後來,黃佬邪放棄的那個2300元/平樓盤,雖然品牌不行,園林與物業都不好,但因為臨近一號線地鐵站,二手房溢價率也不算低。好在沒比過黃佬邪選的這個,否則黃老太太一定會嘮叨沒完。

2005年入住,2006年黃佬邪北漂一年後回來說:我們家的房子,看好5年內房價翻一番。結果,3年就翻了一番。

陳曉未說:

鐵西人,生活配套方便,物價低,生活幸福指數瀋陽最高之一。

從某種意義上說,鐵西在瀋陽房地產開啟時代,大面積商品房供應,讓鐵西人與從和平、瀋河、皇姑移民而來的第一代商品房業主,享受到了房地產紅利,這也是新老鐵西人生活幸福指數爆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那年黃佬邪想買四季花城,因為同事住在那兒,感覺不錯,黃佬邪去看了也喜歡,但父母就是堅決不同意。說上班太遠。

這麼多年來,黃佬邪只認為父母堅持買在鐵西的原因,就是要上班近,但陳曉未點醒了我:

這裡有父母奮鬥的故事,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撒下辛苦與汗水,歡笑與淚水,如何能輕易放棄。

03

當年鐵西大規模拆遷工廠,發展房地產,鐵西人還是頗有微詞的。

尤其是,瀋陽房地產剛發展的階段,很多鐵西人還未完全從轉制的傷痛中走出來。

因為鐵西工人,對老廠的印象太深刻,回憶太多,那些承載他們回憶的符號,一個個消失,感情上很難接受。

但現在回頭看,鐵西人一定會引以為豪。

不信你問問大東與皇姑人民。

瀋陽市區傳統五區,除和平瀋河外,鐵西異軍突起。

在近十多年房地產發展歷史上,鐵西每年房地產交易額,長期霸佔瀋陽市頭把交椅多年。

最近一年才被渾南與沈北超過。

鐵西房地產市場活躍,不僅帶來土地收入、稅收增長,更重要的是,讓鐵西綜合實力,開始領先另外兩個區。

在官方報道中,截止2018年底,鐵西戶籍人口達到938836人,是瀋陽人口最多的區,比第二名皇姑區838405人,多出整整10萬人。

GDP方面,黃佬邪查了半天,沒查到官方數據,貼吧中有一個民間統計的2018瀋陽各區GDP數據,權作參考: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看到鐵西有多霸氣了吧,開始追和平、瀋河,把皇姑與大東遠遠甩在身後。

鐵西曆史上,有幾個大事件,鐵西人一定要記住: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大鐵西”時代開啟後,“東搬西建”正式結束後,鐵西老城區,幾乎成為瀋陽市最大的居民居住區;

這個居住區,過去曾是夏天不敢開窗,不敢在外面晒衣服……如今已是“聯合國全球宜居城區”。

鐵西新區,則集中了中德、中法產業園,而且最近的消息,是又要迎來新能源汽車輪流與電池基地。

我大瀋陽的範圍內,鐵西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大鐵西。

還有一個消息也讓鐵西人振奮:


“鐵西的變遷,長輩的人生,就在那裡,我離不開……”


鐵西金谷,不僅開展多項領域工作,同時,申根國、歐盟及歐洲國家簽證中心已籤備忘錄,正在推進運營。

鐵西與世界對話的大門,正在打開。這讓鐵西人有了更強的底氣。

歷史很有趣:

原來的鐵西,廠東村西;現在,產業向西,人居向東。

黃佬邪問陳曉未:

和平、瀋河,是比鐵西更好的區,你不會去嗎?你固守在鐵西,外人會覺得你有點狹隘。

她未經思考,就很痛快地回答:

“和平、瀋河確實比鐵西好,南方也有城市比瀋陽好,我會去學習、工作,開拓眼界,獲取知識,但若要居住,我還是會回到鐵西。鐵西是我的家,我的根,我的故土。”

陳曉未不僅解答了黃佬邪很多的疑問,還有她以樂觀、正能量的視角,回看父輩們經歷的歡笑與失意的這種人生態度,徹底點燃了黃佬邪。

鐵西的陣痛,沒有將鐵西人打垮,反而讓鐵西人更積極向上,成就更美好的現在與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或許,這就是陳曉未名字中“未”的由來。

黃佬邪真想大聲對所有人喊:

我是鐵西人!我以鐵西為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