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新規”實施一週 仍有董監高違規套現

深交所 清水源 中洲控股 經濟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09

每經記者 曾劍 每經編輯 陳俊傑

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修訂後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其中對董監高通過集中競價減持自家公司股份的信披提出了要求。

時至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上述規定實施一週的情況來看,仍存在部分董監高人員沒有提前信披就減持自家公司股份的情況。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其中甚至還有人身兼董祕職務。

中洲控股披露高管違規情況

據中洲控股6月8日午間公告稱,公司副總經理劉繼周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方式以均價18.63元減持公司股份7500股。此次減持後,劉繼周持有中洲控股股份42.97萬股。據悉,劉繼周此次減持的股份通過股權激勵獲得,並已經於2016年9月14日解禁流通。

從減持比例上看,劉繼周此番只減持其持股的1.75%,距離25%的上限尚遠;當前這個時候,也不處於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抑或業績快報披露的“窗口期”。看起來,劉繼周此次減持似乎並無問題。然而,其恰恰忽略掉了一則證監會剛發佈的規定。

證監會於5月27日修訂發佈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規定董監高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應當在首次賣出股份的15個交易日前披露減持計劃。而劉繼周此次減持未按上述規定披露減持計劃。

中洲控股表示,公司董事會已與劉繼周進行了溝通,劉繼周對因未及時學習瞭解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導致未及時披露減持計劃表示誠摯的歉意。其本人承諾將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今後如有減持計劃將嚴格按照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董祕也忘了披露減持計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像劉繼周這般未經披露計劃便減持的情況並非個案。

6月7日,濟民製藥曾發佈公告稱,公司副總馬桂驗證券賬戶於6月5日上午賣出公司股票5000股,成交均價15.02 元/股,成交金額7.51萬元。此次減持後,馬桂驗持有公司股票9.5萬股。同樣,馬桂驗未能盡到交易報備及預披露責任。

馬桂驗表示,其對此次違規交易行為深表歉意,並表態會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的學習,避免發生同類事情。其還宣佈自願於6月13日前將交易收益5.24萬元上交公司。

博敏電子6月7日也披露了其副總經理鄧宏喜違反《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的情況。鄧宏喜的理由同樣是學習法律法規不充分。

實際上,上述案例僅僅是上市公司主動披露出來的情況。另據交易所披露的高管持股變動情況顯示,自5月31日至今,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出現了高管未經預披露便減持的情況。

深交所的數據顯示,清水源副總經理朱曉軍於6月2日通過競價交易減持公司股份5萬股,套現92.2萬元,減持後仍持股107萬股。而從清水源歷史公告來看,朱曉軍沒有提前披露其減持計劃。有意思的是,除了身為清水源副總經理外,朱曉軍還是公司董事、董祕。照理,其對監管層發佈的相關規定應該是瞭如指掌才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6月8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清水源,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朱總不在公司,其對這個情況不瞭解。在記者追問之下,該人士也明確,朱曉軍此前沒有披露減持計劃。

6月5日,史丹利副總經理古榮彬通過競價交易減持公司股份2000股,套現1.51萬元,減持後持股31.8萬股。簡歷顯示,古榮彬1999年加入史丹利,2010年至今擔任公司銷售總監。

記者8日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史丹利,公司證券部人士表示,古榮彬減持前沒有向公司報備,相關情況公司已經向監管層做了書面解釋。主要原因還是古榮彬對相關法律法規學習不到位所致,屬於失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