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國考行測承接敘述題如何“快、準、狠”定答案

2018國考行測承接敘述題如何“快、準、狠”定答案

考生在備考行測過程中,會注重題量較大的主旨觀點題和細節題,容易忽略一種題型——承接敘述題。承接敘述題一直以來都是行測考試中的必考題型,每年的國考題量都比較固定,多為1至2道,但是由於題量少容易被考生忽略。中公網校建議大家認真思考一下。

該題型的特點是文段本身難度中等,但是選項干擾力度較強,這就對考生辨析干擾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需要在更短的時間裡快速排出干擾項,鎖定正確選項,從而在這一題型上贏得時間優勢。所以,如何快速提高正確率成為了突破承接敘述題的關鍵。

承接敘述題的問法形式如下:“根據上文推斷,作者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內容是”、“作者接下來最不可能講述的是”。

快速解題的步驟如下:

第一步:關注尾句。文段最後一句話往往暗示了作者接下來最可能講述的內容。所以應選擇與文段尾句內容關聯性最強的選項。

第二步:排除錯誤。一是排除本文信息選項,即文段已經論述過的內容不選;二是排除跳躍信息選項,即與尾句或全文論證不直接相關的選項不選;三是排除無關信息選項,即與尾句或文段所述內容無關的選項不選。

具體來看下面這個示例:

【例1】相對於影響範圍較小、較方便找到汙染源頭的水汙染、噪音汙染,大氣汙染的成因複雜,往往是跨地域的工業汙染、汽車排放乃至烹飪油煙等等,再加上特定的天氣因素共同造成了霧霾等災害性天氣。這就很難將某天的霧霾歸因於具體的哪個、哪幾個企業的汙染,那麼受大氣汙染損害的公民該向誰索賠?又如何抗辯自身罹患的疾病等是由大氣汙染造成,而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果公民真的起訴一長串的可能汙染企業,那麼結果就是眾多汙染企業攤薄了賠償款,不能起到震懾汙染企業的作用。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講述的是:

A.介紹大氣汙染索賠的成功案例

B.如何規制企業的大氣汙染行為

C.進行大氣汙染索賠的法律依據

D.進行大氣汙染索賠的現實困境

【中公解析】第一步:關注尾句。文段最後一句的內容是:指出“公民起訴一連串的可能汙染企業不能起到震懾作用”,實則暗示這種方式錯誤,所以接下來敘述的內容要與“起訴汙染企業”有關。第二步:排除錯誤。B項“規制企業大氣汙染”的措施有很多,不必然與“起訴”有關,屬於無關項,排除;C項“法律依據”屬於尾句的跳躍信息,與尾句關鍵詞“起訴”不直接相關,排除;D項“索賠的現實困境”屬於本文信息,上文已經論述過,接下來不必贅述,排除。A項“介紹大氣汙染索賠的成功案例”是與尾句直接相關但文段又未論及的選項,故答案選A。

【例2】研究人員長期以來都設想幹細胞能夠用來修復或替換受損組織,該研究領域被冠名為再生醫學。“多能的”胚胎幹細胞被再生醫學家們寄予厚望,所謂“多能”就意味著這些幹細胞可以分化出多種其他類型的細胞。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在非胚胎細胞中誘導細胞的多能性,這樣就可以繞過直接使用胚胎細胞所引發的倫理爭議。

作者接下來最不可能講述的是:

A、細胞多能性研究的意義

B、再生醫學的得名由來

C、細胞多能性研究的新成果

D、再生醫學領域的倫理爭議

【中公解析】一是明確問法形式,該題考查接下來“最不可能”講述的內容。二是鎖定尾句關鍵詞:多能性、胚胎細胞、倫理爭議。通過關注尾句可知,A、C、D三項均與尾句關鍵詞有關,是接下來可能探討的內容。B項再生醫學的得名由來與尾句無關,接下來最不可能講述,故答案選B。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