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即將迎來完結,真實的外國宅男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文/橘乙

今年五月,陪伴我們十二年的情景喜劇《生活大爆炸》將要正式完結。

記得剛開始接觸這部劇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中,這部劇第一次將歐美宅文化和極客文化引入了我的視線,當時的心情就是:他們怎麼這麼會玩!!


《生活大爆炸》即將迎來完結,真實的外國宅男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生活大爆炸中的主角們在玩桌遊


星球大戰、指環王、龍與地下城……這些名詞對於當時一心啃書本的五道槓少女來說簡直充滿了幻想與魔力。

外國宅男宅女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生活大爆炸》裡描述的是真實的嗎?

多年過後,藉著在西班牙學習期間的一個週末,我有幸在Reus的一傢俱樂部裡面體驗了真實版的《生活大爆炸》。

飯可以不吃,裝備一定要全


再去俱樂部之前,我先有機會參觀了引薦我進入俱樂部的當地成員的房間。

簡單來說,歐美宅男有三寶:PC、主機、桌面遊戲。

房間不大,構成也很簡單:衣櫃、電腦桌和床。

其中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不大的電腦桌上亂中有序地放置了一大一小兩個顯示器,一套音響設施和一臺黑色的PS4。下面的主機箱上面放著PS4和Xbox手柄各一個,旁邊堆著一疊遊戲碟。

據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紀同學介紹,在西班牙電子產品和光碟稅收很高,為了購買這些產品,他將前兩年的暑假時間全部用於工作,總共花費了6000多歐(約合人民幣46000元)。他對自己的設備很滿意,因為可以用流暢的高畫質帶動所有遊戲。

但他最後補充道:“由於不久之前我剛剛換了新顯卡,現在我的全部存款只有五百歐了,這將是我接下來三個月的生活費。”

顯然,對於大部分歐洲的青年而言,自己掙到錢之後基本都會立刻給自己添置各種物品,或者出去旅遊,基本上沒有人存錢,也存不下來錢。但是他們一點也不焦慮,他們的認知是:我還小,等我到了35,我才應該考慮成家立業的事情。

比如這名紀同學個人的情況是,年滿十八歲的時候就被父親催著出去工作,之後住在自己的房間裡要給父母交每月一百五十歐的房租。不過好歹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也過來了,他說他最辛苦的時候一天只睡三個小時,要同時兼顧健身房、工作和學業。

最後,紀同學總結道:“吃飯可以應付一點,主要這個手柄好像也該換了。”

政府資助的桌面遊戲俱樂部


在紀同學的溝通下,位於Reus的AJJRR俱樂部同意了我去參與體驗並拍照。


這傢俱樂部由幾名負責人向政府申請組建成,主要是在週末為桌面遊戲玩家提供一個聚會場所。雖然門面普普通通,裡面卻是應有盡有。

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要是我的朋友們都在這裡就好了。

從外面看俱樂部似乎只是一個普通的門面,裡面則是一條長廊,兩側分別是3個大小不同的大廳(其實就是房間),兩個獨立洗手間和一個放置遊戲的儲存室。


《生活大爆炸》即將迎來完結,真實的外國宅男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俱樂部裡的遊戲儲藏室


長廊盡頭是一個擺滿桌椅的大廳,大廳一角是工作臺,兩側的鐵架上面分門別類地擺放著成員們自己製作的道具。


《生活大爆炸》即將迎來完結,真實的外國宅男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工作臺上未完成的模型


俱樂部並不侷限於桌遊,任何小眾興趣愛好都有一席之地。

我去的那天恰好趕上一個小型汽車模型展,從稚氣未脫的學生到滿頭白髮的老人,都帶著自己的展品前來。

俱樂部內成員參與的氣氛非常好。一位老先生說他自己和兒子都是該俱樂部的成員,他的兒子也是在他的影響下開始愛好模型收藏。


《生活大爆炸》即將迎來完結,真實的外國宅男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大廳中的汽車模型展

當時在場的一名俱樂部負責人說,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他們正在向政府申請一塊能覆蓋牆面的液晶顯示屏,這樣大家就不用再現場使用白板了。

負責人還拿出了一份入會協議,鑑於桌遊的小眾性,協議細節全部是用當地通用語言加泰羅尼亞語寫成,經翻譯得知需要個人信息、身份證號、詳細住址,以及選擇是參加半年還是一年。

俱樂部會根據選擇收取20-40歐元的會費用以組織活動、購買大家都需要的道具等。

手遊並不吃香


在國內的時候,週末往床上一癱,群裡呼朋喚友,一把王者一把吃雞那是好不過癮。

然而在這個遊戲文化主打的俱樂部中,卻鮮有人提起任何形式的手遊。尤其是當一個人告訴大家刀塔自走棋即將出手遊版時,俱樂部裡哀嚎一片。

其中一名玩家告訴我,在歐洲玩家們並不追求手機的品牌,因此很少有人為了玩遊戲而專門買一臺價格高昂的手機,他們更願意將錢花在對電腦硬件的升級上,因此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手遊市場在中國如此龐大。

針對這一點,只能說是國情不同,文化不同,見仁見智了。

歐美宅文化背後


在與俱樂部成員接觸的過程中,許多人都因為我的亞洲面孔而感到有點緊張和不知所措。

後來他們告訴我,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俱樂部裡從來沒有出現過亞洲人,另一方面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性格都偏於內向,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種被我認為是“溫和內斂,易於接近”的感覺在當地是很不受歡迎的。

進一步深入聊天后,許多成員表示在他們中學時期,因為他們對於這些小眾文化的喜愛,曾遭遇過不同程度的校園霸凌。而那些沒有經歷的人則是因為隱藏了自己的愛好,試圖去裝作一個“正常人”。

“在這裡,你喜歡足球、橄欖球,週末能去蹦迪喝酒才是‘正常’的。如果你在家裡玩遊戲,那你就是一個失敗的異類。”紀同學如是說。

好在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大家離開校園之後,很少會再由於喜歡桌遊等原因遭到歧視。


《生活大爆炸》即將迎來完結,真實的外國宅男生活到底是怎樣的?

△俱樂部的光碟收藏


伴隨著漸漸變黑的天色,我離開了這傢俱樂部。以前覺得《生活大爆炸》裡的日子很理想,只顧著笑,卻看不到所反映出的另一面。

很希望有一天能在這樣的一個地方聚集起所有的朋友,一起度過一個不一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