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我是小鴿,我為幫助家居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而生

在梳理完歷史,探討了資本和家居的交織關係之後,我們更感興趣的還是“未來”。

大部分家居同行都認可的一個觀點是,家居業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拐點”。

在這個拐點之後,什麼樣的企業更具發展潛力?從投資的角度看,未來家居行業的“獨角獸”要具備哪些特質?

針對這個問題,小鴿諮詢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和行業資深人士,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些看法和觀點,雖然可能不夠成熟、準確,也藉此機會和各位傢俱人朋友共同探討。

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從痛點入手,家居業如何突破?

在探討家居業未來的商業機遇之前,首先要明確的是行業當下有著怎樣的痛點?有哪些關節還未打通,從而能夠創造巨大的價值?

從整個行業來看,首要的問題在於提升各個環節的效率。從生產到營銷,上下游的協作及組織效率。

所有的商業模式都必須圍繞“效率”展開——

生產效率的提升,減少資源浪費,提高人均生產力;

渠道效率的提升,線上、線下、零售百貨、精裝房、小區店等等,利用更豐富和高效率的渠道,降低交付成本;

還有上下游以及產業分工協作的提升等等,否則以現有的行業水平仍會在原地打轉。

不僅僅是效率,能夠同時滿足大眾消費能力和品質需求——

“高顏值同時具有高性價比”的產品依然是非常缺乏的。市場上充斥的大量的是設計雷同、缺乏生命力的產品。

這背後是產品設計能力不足,以及製造業對用戶需求變化的反應緩慢。

家居業的痛點如果仔細盤點起來,幾乎每一個環節都未能做到極致。

這造成了我們的整體水平始終停留在六十分甚至不及格的成績,而這也正是家居業未來得以繼續成長的關鍵突破口。

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隨著更多年輕、富有激情和才華的新一代家居從業者入場,隨著許多新技術和工具得以更好的普及和應用,以及宏觀的地產、環保政策等外界因素的刺激,跨界搶食的競爭壓力等等,中國家居業在未來三到五年很可能迎來一個新的活力迸發時期,也將湧現一批真正的優秀企業,引領行業發展。

那麼,這些代表行業未來的企業應該具備怎樣的特質?他們如何解決行業的現有痛點,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

我們認為,以下幾種模式或有可能改變整個家居行業,並誕生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企業或品牌。雖然它們不一定是直接解決以上問題,但可能通過終端對上游的倒逼或底層技術的提高,最終達到家居行業整體效率的提升。

一、從產品或服務開始抓住用戶,倒推渠道和生產的變革

每個產業都有其長期以來形成的“慣性”。

對傢俱行業來說,“慣性”就是工廠推出新產品後,首先經過一輪市場試銷(這個過程可能會被省略),然後通過展會招商,經銷商鋪貨,再逐步推向市場,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年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產品很難根據終端的反饋進行及時改進,渠道的弊端也再次暴露。

對家裝行業來說,“慣性”就是家裝公司作為“包工頭”,通過各種增項從業主手中儘可能多賺錢,而設計師、工人和業主都不滿意。

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新的商業模式並不是完全反過來的C2B(消費者對企業),但一定是迴歸到用戶需求的真正痛點上來。

一方面,消費者需要的永遠是“極致”產品——可能是物美價廉,或滿足更高層次需求的產品或服務。

獨立設計師品牌如若能夠解決價格過高和體驗門店少的問題,也將創造新的獨特價值。

此外,“春談會”創始人春戈認為,基於更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方向,比如老齡化帶來的老年傢俱市場等,也值得關注。

另一方面,產品和服務的設計需要跳出原有慣性的行業思維,從產品和服務創造之初就重新設計生產和銷售流程。

在舊有的渠道紅利基本消失的情況下,挖掘更多面向消費者的途徑,開發新的“渠道紅利”。

無論是造作聯合全球設計師推出原創產品,還是在小米平臺眾籌、銷售產品,都是一種新的嘗試。

二、具有強大的品牌優勢和系統作戰能力的企業

在家居業從分散走向集中的過程中,出現“航母級”企業是極有可能的,並且這種趨勢正在越來越明顯。

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所謂航母,不僅是指其體量巨大,更指擁有完整的“航母戰鬥群”,也就是通過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定位打造各個細分領域的優勢品牌,並最終集結於一個集團品牌之下。

這和一個品牌生產所有產品的“大家居”或者“全屋定製”是完全不同的。

在低頻消費的家居業,建立一個“品牌”是極為困難的,消費者往往是在裝修前才想起來尋找品牌,社交口碑的傳播也更加困難。

而一旦通過長期的市場營銷建立起這樣的品牌,就相當於建立了一個壁壘深厚的“護城河”。

實際上,打造強大品牌的過程,就是對行業資源有效整合、企業內部高效管理的過程。

在家居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些品牌正在形成這種強大的品牌力,比如曲美家居、顧家家居、芝華仕等等,當然它們最初也是從一個個細分領域切入,逐漸發展壯大。

在家居業投資熱潮的初期,資本往往只看模式的新穎與否,實際大多數新型企業缺少獲客點、盈利困難。相比來說,具有完善品牌體系,精準覆蓋目標用戶群體的成熟型公司在未來將更加搶手。

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三、可以大幅改善現有供應鏈效率的企業或個體

在談到“供應鏈”時,包含建材、傢俱、軟裝等類別的“整裝供應鏈”已經是行業熱門話題。然而在這個範疇上看,由於涉及的產品、工序、角色眾多,要做到出色並不容易。

在《今日傢俱》中文版9月刊我們曾探討過,整裝作為一種業務模式並不新鮮,關鍵還在於它能否帶來家居整個供應鏈效率的提升。

實際上我們更傾向認為,那些具有家居家裝設計能力,並且能夠從頂層設計來組織各要素的企業來說,對這類供應鏈的整合成功率會更高。

如果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看,從拿到樣板房(或者說未來佔據主流趨勢的全裝房)開始,從戶型設計到硬裝、軟裝等各方面,能夠提供高效並且極具性價比方案的企業,其實就是一個成功的家裝供應鏈整合者。

這種整合的角色可能會是提供整體服務的家居品牌,也可能是具有整合能力的家居賣場,或具有設計、施工、軟硬裝能力的實力雄厚的家居經銷商。

這4種模式,最有可能誕生家居業未來的“獨角獸”!

四、為行業提供更加先進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新的底層技術

家居業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基礎設施”的薄弱。當德國開始進入工業4.0,我們的製造業2.0還沒有完全完成。

對於接近4萬億產值的家居行業來說,提供更先進、高效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新的底層技術,也將成就一批新的優秀企業。

現階段,新的技術主要用於提高用戶消費體驗,比如雲設計、VR(虛擬現實)等,提高終端門店的訂單成功率,實現家居消費的“所見即所得”。

但這只是新技術在終端營銷上的應用,對產業效率的提升還遠沒有達到。

新的基礎設施或技術,應該站在大幅提高家居製造業的效率入手,用工業化的思維來改造家居家裝行業。

正如和平大世界新科技公司COO東成所說,“僅僅停留在前端獲客營銷的技術變革是遠遠不夠的,家居家裝行業的未來屬於那些視覺和眼界更開闊的企業。”

以上幾種有限的盤點其實還遠不能概括或者預測未來家居行業的新機遇。

隨著技術的不斷爆發,跨界帶來的新思維、新理念,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家居人的不斷創新,未來的家居業將有更多的想象和發揮空間,讓這個傳統的領域煥發新的生機。

而投資未來,首先就在於對未來的信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