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億降費舉措來了!又有哪些錢可以省了?

7月1日起,我國新一輪3000億元規模的降費就要正式落地。記者從業內獲悉,中央部門和地方都在積極備戰此輪降費大幕的開啟。目前,多地已經就啟動第二輪降低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等作出細化部署,清理行政事業性單位收費等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3000億降費舉措來了!又有哪些錢可以省了?

一、新一輪3000億降費舉措落地在即

作為我國今年為企業和群眾減輕近兩萬億元稅費負擔的重要一環,新一輪降費備受關注。今年4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繼降低社保費率後,從7月1日起,進一步推出包括降低行政事業性單位收費等一攬子降費舉措,預計全年將為企業和群眾減負3000億元以上。

這一輪新的降費舉措,包括將車庫、車位等不動產所有權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550元降為80元,商標續展註冊費收費標準由1000元降為500元,降低因私普通護照等出入境證照收費標準等。

以及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降低一半,至2024年底對中央所屬企事業單位減半徵收文化事業建設費等。

還包括降低移動網絡流量和中小企業寬帶資費全年約1800億元、降低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下浮鐵路貨物執行運價、減並港口收費、取消公民身份信息認證收費等措施。

3000億降費舉措來了!又有哪些錢可以省了?

二、新一輪減費降稅的特點

1、方式上從結構性減稅轉向普惠式減稅。2019年的減稅是普惠的,只要符合小微企業的五條標準、只要交增值稅或社保費,不分行業、不分所有制、不分大小,就能從中受益。這就大大地擴展了減稅降費政策的受益面。

2、力度上從“擠牙膏”轉向“一步到位”。2019年增值稅下降3個百分點,遠超社會預期。社保方面,全國大部分省區的養老保險費率多為19%,現在“各省可以將養老保險費率下調到16%”,也相當於下調了3個百分點,力度同樣超預期。由於增值稅、社保費是當下企業稅費負擔的主要方面,因此這一針對主要負擔所進行的大幅度調整,政策的精準度極高、瞄準性極強,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3、從“單騎深入”到“集團軍作戰”。2019年圍繞著“大減稅”已形成一個“集團軍作戰”的格局,在減稅減收的同時,增發債務、壓縮支出也分別從旁策應,同時還積極調動和盤活財政存量資源。

4、從中央到地方,上下行動一致。2019年減稅降費另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是中央與地方的協同度較以往更高。中央政府採取的種種行動,部門和地方也正在積極行動起來,全力將減稅政策落實到位。

三、關於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

5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這份任務清單圈定今年降成本的八大重點,細化成27項重點任務,涉及20餘部門,直指實體企業痛點、難點。

1、清理政府性收費方面

國家發改委5月14日發佈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清理規範政府定價經營服務性收費,不涉及修改相關法律法規或者地方定價目錄的,要在2019年7月底前完成相關工作。

隨後,地方都對這一項工作進行了部署推進。近期,多地密集公佈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以及全國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

3000億降費舉措來了!又有哪些錢可以省了?

2、降電價方面

到目前為止,國家發改委出臺了兩批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措施,第一批4月1日起執行,第二批四項措施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兩批降價措施實施後,可實現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的目標。

3、交通方面

交通方面的降成本也在推進。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介紹,2019年,通過綜合施策,預計降低物流成本1209億元。

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繼4月1日鐵路貨運降價降費、讓利60億元后,5月31日起,鐵路部門又降低鐵路專用線(含專用鐵路)代運營代維護(以下簡稱代運代維)、自備機車貨車檢修服務收費,預計每年向廣大貨主和企業讓利約9.4億元。

同時,為推進民航降成本工作,民航多項減稅政策將於7月1日起實施,包括將向航空公司收取的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在現行的基礎上下調50%;暫停與飛機起降費相關的收費標準上浮;下調貨運航空公司機場收費標準;規範通用航空在運輸機場的收費標準,按照不超過運輸航空的機場收費標準執行。

此外,降低網絡流量資費、減半徵收文化事業單位建設費等方面,相關部門和多地也都作出了部署。

3000億降費舉措來了!又有哪些錢可以省了?

專家指出,今年以來,包括增值稅、個稅等減稅以及社保費率降低等減輕企業個人稅費負擔的舉措開始在各個領域顯現紅利。可以預計,伴隨新一輪3000億元降費措施的落地,將會釋放更多的紅利。

以降低電價為例,專家表示,電價降低的受益行業主要還是傳統的高耗能企業。高耗能企業主要有重工、電力深開發、鋼鐵、儲能電站、大型礦山、水泥廠等行業。

由於電力能源強度高的部門,大多是重工業部門,其產出品主要用於資本形成。因此,電價下降總體而言對刺激投資是有利的。由於消費品的電力成本較低,因此電價下降對於擴大消費的影響則相對有限。同時建議積極擴大一般工商業用戶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建議加快建設電力零售市場,由零售商來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承擔電力價格和負荷波動的風險,同時降低用戶電價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