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山西非遺——道情戲

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發展起來的宗教,可以說在民間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力。這種影響映射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道情戲,就是其中之一。

道情是中國傳統曲藝品種中的一個類別。源於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為詩讚體,例如《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時期開始用漁鼓、筒板伴奏,所以又稱道情漁鼓。一直到了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至今十分出名的有:太康道情、洪洞道情、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

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道情戲類別

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內容有昇仙道化戲、修賢勸善戲、民間生活小戲、歷史故事和傳奇公案戲四種類別。

道情戲有不少一部分是出自於山西。比如說陽城道情、洪洞縣道情。陽城道情因興盛於陽城南關,故亦稱南關道情,其曲調優美婉轉動聽,深受人們喜愛。

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陽城道情的音樂唱腔屬於曲牌連綴體,全部唱腔有皁調,耍孩,歪調等10個曲牌組成,被大家稱為“十錦段”。其唱腔特色既和當地方言土語緊密聯繫,又與音樂的體裁、風格、調式、調性不可分割,其旋律委婉明快,行腔流暢自如,富有變化,別具一格,大有蘇南民歌輕柔活潑的特點。

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洪洞道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項目之一,流行在晉南洪洞縣一帶,原稱“道腔”。洪洞道情本來民間長期流行的一種說唱藝術,但是在清朝咸豐年間,道教曾經在這裡進行過傳道受教的活動,為了讓人們更容易的接受道家的思想和真諦,於是當地的道士就想到了將這種民間小調融入舞臺的想法,於是就有了當地獨特風格的道情戲。

道情戲可以說是我們古代道家思想傳播的一種有效藝術形式,用最貼近生活的娛樂方式來讓百姓瞭解並信服一個宗教,這就是古人的魅力與智慧。

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現狀

令人惋惜的是這種藝術正在漸漸的凋零,越來越少的關注這樣的傳統文化,科學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都是這些傳統文化步入滅亡的原因。希望大家可以在節奏快速的今天也不要忘記這些古人的智慧結晶,它們也是歷史的傳承。

山西非遺丨一曲道情戲,勸化一方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