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你吃過罐頭麼?

很多潮汕人的家裡,

時常備著一兩個罐頭。

有了它,

早上喝粥時

就有了爽口的配菜。

在媽媽懶得買菜,

或者刮颱風的日子裡,

大家也能安心吃飯。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酥酥的很有韌勁的魚肉,

油潤中透著豉香;

吸飽油和魚汁的豆豉,

粒粒飽滿,

鹹鮮可口。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這種奇香的美味,

既可以救活一碗冷飯,

也能讓一碗白粥,

一碗素面活色生香。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除此之外,

還可以將鯪魚撕成一條條,

用來燒茄子、油麥菜,絕了!

飯桌上有這些菜的話,

我會一直添飯一直添飯...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罐頭飛入尋常百姓家

追根朔源,從拿破崙時代產生現代意義上的罐頭食品後,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罐頭正式被大眾所認知,由軍隊士兵口糧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清朝末年,外國罐頭食品一經輸入,以其製品精良、食品保存持久且便於旅行送禮等優勢風靡一時,銷量連年增長。鑑於此,國內商人相繼仿效,試圖“師夷長技以自強”,開始生產製造罐頭產品。

1897年,上海泰豐罐頭食品公司和常州頤和公司先後設立。

1905年,汕頭成了美香罐頭有限公司。

1912年,上海又成立了協貞、協和等罐頭食品廠。

1914年,泰康罐頭食品公司在濟南成立。

1916年,香港成立馬玉山公司。

1923年,上海冠生園公司成立。

自此,各地罐頭食品公司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而舊式的食品商店也跟隨著這股潮流,逐漸採用新的方法制造罐頭食品。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民國初期,我國罐頭食品製造業有七大中心,分別為廣州、汕頭、廈門、福州、上海、蘇州及揚州,產品涵蓋蔬果、禽肉、水產、糖果、餅乾及醬汁幾大類。其中禽肉罐頭主要有牛肉、羊肉、雞肉、鴨肉等,現在常見的午餐肉罐頭還未自己生產,紅燒肉罐頭也還沒出現。

中國人最早接觸午餐肉罐頭在二戰期間,美國出產的午餐肉在那時傳入上海等地,當時國民黨士兵也有幸吃到這種洋貨。

抗戰結束後,大量的午餐肉罐頭作為救濟食品運到了中國。中國老百姓們明顯對這種洋玩意兒有自己獨特的吃法,其中最流行的還是切碎了炒飯,對於戰爭中飽受饑饉的國人來說,印著US的鐵皮罐頭就是最高的美味了。

汕頭,中國罐頭工業的鼻祖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1905年歸國華僑陳炳秋在汕頭烏橋島一帶成立了美香罐頭有限公司。隨後近30家罐頭企業先後成立,汕頭罐頭工業鼎盛時期。從業工人達萬人以上,罐頭商品出口世界各國,年創匯達白銀四五十萬兩。受經濟危機和政府稅收政策影響,上世紀40年代,輝煌的汕罐工業逐漸消退。

1950年以後,通過合營、改造,汕頭罐頭廠順勢而立。昔日汕罐集團,為汕頭國營企業,有“天壇牌”出口專用商標,國內第一批主要出口創匯工業企業之一。

受國內外市場環境影響,20世紀90年代初,汕罐光芒褪去,4000職工安置成“包袱”,臺灣“土包子”豪擲1.2億購進挽危困。

中國罐頭工業始於潮汕這裡,出口世界各國,臺灣土豪1.2億併購

莊榮德,圖片來自網絡

莊榮德,海霸王國際集團總裁,被譽為“臺灣餐飲之神”,70年代已譽滿寶島。他以超乎所有人意外的巨資,收購瀕臨破產的汕罐集團,面對明顯“失算”買賣,毅然自許臺灣“土包子”。

巨資收購汕罐,這樁表面看來不計成本、不合邏輯的投資,不僅讓連年虧損的汕罐廠得以重新運轉,而且解決部分原廠職工的就業問題,了卻了汕頭市政府的一塊心病,得到汕頭市政府領導們的高度讚賞和麵臨失業的汕罐廠職工們一致擁護。

海霸王收購汕頭罐頭廠後,把生產重心放在冷凍食品上,其中緣由除了當時國內市場對生產的冷凍食品有著強烈的需求外,國內消費者對罐頭生產工藝、營養價值等方面的認識不足也是因素之一。

進入國內二十餘年,海霸王對罐頭工藝技術的研發創新工作從未止步。

海霸王為罐頭工業騰飛的民族夢已經開啟,昔日中國罐頭輝煌的發源地——汕頭,必將因此而再放異彩!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國家榮譽時刻也即將到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