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概況

商的始祖契生活於堯舜禹時代,曾在舜帝下任職司徒。他因輔佐大禹治水立下功績,被“封於商,賜姓子氏”。其孫相土是繼契之後著名的商族首領,他訓練馬匹,使用馬駕車充當運輸工具,這讓馬匹逐漸進入東亞歷史舞臺,也是一次運輸領域的重大革命。其後裔冥任夏后氏的水官,夏後杼在位時冥因治水之事而殉職。殷人將冥與嚳、契、湯四位先祖先公齊列祀典。

王亥、王恆為冥的兒子,冥卒後相繼為王。殷人對王亥格外尊敬,他是首位被稱作“王”的君主。王亥一次祭祀可用牲多達五十頭牛。為解決牲口過剩,不易畜養的問題,王亥將部分牛羊託寄於鄰近的河伯氏和有易氏。之後王亥被有易氏的綿臣殺害,奪走牛羊。王亥之弟王恆繼位,從綿臣手中奪回了牛羊。王恆死後,其子上甲微又聯合河伯氏討伐有易氏,殺死綿臣。商族吞併或滅亡有易氏,意味著地盤大增,很快人口數量也會跟著大增,這次偶然的衝突,促使了商族的崛起。在其後裔時期,商族勢力不斷擴大,他們拉攏黃河下游各氏族部落,一步步逼近夏后氏腹地伊洛地區。

示癸之子,湯即位後,網羅人才,在伊尹、仲虺、女鳩、女房的協同下,先後消滅韋、顧、昆吾等親夏氏族,削弱夏後勢力。前1600年左右,湯趁夏地發生旱災,起兵西進滅夏朝。商始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夏亡後都城西遷,仍稱亳(今河南偃師)。

商湯死後,因其子大丁早死,由大丁之弟外丙繼位;外丙死後,其弟仲壬繼位;仲壬死後,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繼位。太甲即位三年,因暴虐無德被伊尹放於桐宮。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伊尹迎回太甲並還政。

夏朝時期的農業完全是遷移農業,耕地肥力衰竭會導致糧食單產逐漸下降,部落會整體遷移到其它地方重新開墾新的耕地。商朝前期的各個部落自然也是如此模式,商朝前期多次遷都自然也是如此原因。到盤庚在位時,約在前1300年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並固定下來(這應該是農業生產力大發展的結果之一,比如,農業劃時代的一次技術前進——施肥技術的掌握,讓耕地肥力得以持久保持。也許是青銅器或牲畜在農業生產上的使用,促使翻耕土壤能力提高或水利建設能力提高,糧食單產自然可以提高,部落不再被迫遷移了),從此商朝也稱殷朝。盤庚遷殷以後,商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後,商四出討伐,征服了周圍許多小國,擴大了領土,商朝達到全盛時期。

武丁死後,商朝逐漸衰落。商代最後一個王帝辛(商紂王)也有一定作為,由於連年發動戰爭和大規模建造瓊宮瑤臺,耗費社會的人力物力,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周武王聯合羌、髳、盧等部落,共同伐紂,一直打到朝歌(河南淇縣)。牧野之戰,商朝軍隊倒戈,紂王自焚,從湯算起,持續500年以上的商朝滅亡。隋煬帝楊廣比較類似紂王的情況。實際上,身體強壯夏桀也是由於失誤和肆意妄為的任性帶來了自己的滅亡,這一點,確實有些類似於商紂王的滅亡。

周武王分封諸侯時,仍然封紂王的兒子武庚於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後,武庚叛亂,被周公平叛殺死,另封紂王的庶兄,當年曾降周的微子啟於商丘,國號宋,以奉商朝的宗祀。殷商遺民一分為二,成為後來的衛、宋兩國。宋國在戰國時亡於齊,衛國在秦二世時被秦朝吞併。在遼東,又有商朝宗室箕子開國朝鮮,後亡於燕人衛滿。

商朝的概況

商朝範圍圖

商朝的勢力範圍東至大海,西達陝西省西部,東北達到遼寧省,南至長江干流一帶,核心治理區域還是中原一帶。始都亳,曾多次遷移,後盤庚遷都殷(今河南省安陽),因而商也被稱為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