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文字並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種簡體字'

"

《淮南子》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據說倉頡發明文字的時候,天上開始下穀子雨,而鬼整夜在哭泣。怎麼理解呢?所謂“造化不能藏其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自從人類掌握了文字,自然萬物都不再有祕密了。西方學者定義“文明”這個概念時,往往也把文字作為至關重要的一個標誌,比如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洪認為,文明應該具有帶城牆不少於5000人的城市、文字、複雜的禮儀中心三項特徵中至少兩項。

文字在人類社會中至關重要,那麼中國文字到底是何時起源呢?今天有一種現象,為了證明中華文明有XX年曆史,往往把一些不屬於文字的符號認為是文字。文字是一種符號,但並非所有符號都是文字。裘錫圭先生認為文字是“用來指記錄某種語言的文字符號的整個體系”,那麼文字應該是社會發展到需要記錄語言時,才從圖像符號裡脫胎產生的。這些原始符號中可能會有個別文字,但是沒有形成整個文字體系,所以仍然不宜認為是文字。

目前來看,最早的文字大概是商代前期文字,這些文字主要刻在陶器上,通過與殷墟文字對比,可以認為是殷墟文字的前身。但整體看還是太少太零碎,難以反映太多信息。所以真正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還是最早形成文字體系的殷墟文字,這點沒有任何疑問。今天我們說到最早的文字,一般都想到商代甲骨文,實際上並非如此。除了商代前期的陶文外,與殷墟甲骨文伴隨始終的還有金文,以及陶、石、玉、骨、角等器上的部分文字。

"

《淮南子》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據說倉頡發明文字的時候,天上開始下穀子雨,而鬼整夜在哭泣。怎麼理解呢?所謂“造化不能藏其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自從人類掌握了文字,自然萬物都不再有祕密了。西方學者定義“文明”這個概念時,往往也把文字作為至關重要的一個標誌,比如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洪認為,文明應該具有帶城牆不少於5000人的城市、文字、複雜的禮儀中心三項特徵中至少兩項。

文字在人類社會中至關重要,那麼中國文字到底是何時起源呢?今天有一種現象,為了證明中華文明有XX年曆史,往往把一些不屬於文字的符號認為是文字。文字是一種符號,但並非所有符號都是文字。裘錫圭先生認為文字是“用來指記錄某種語言的文字符號的整個體系”,那麼文字應該是社會發展到需要記錄語言時,才從圖像符號裡脫胎產生的。這些原始符號中可能會有個別文字,但是沒有形成整個文字體系,所以仍然不宜認為是文字。

目前來看,最早的文字大概是商代前期文字,這些文字主要刻在陶器上,通過與殷墟文字對比,可以認為是殷墟文字的前身。但整體看還是太少太零碎,難以反映太多信息。所以真正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還是最早形成文字體系的殷墟文字,這點沒有任何疑問。今天我們說到最早的文字,一般都想到商代甲骨文,實際上並非如此。除了商代前期的陶文外,與殷墟甲骨文伴隨始終的還有金文,以及陶、石、玉、骨、角等器上的部分文字。

中國最早的文字並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種簡體字

另外,“甲骨”也只是文字的載體,而非文字的字體。甲骨文與金文是同一種文字,但甲骨文限於書寫材料的篇幅,字體顯得比金文更加簡化,而金文則更加正式莊重。所以甲骨文實際上是商代的俗體(簡體)字。不過,今天能看到的商代文字主要都集中在甲骨中,目前收集的有字甲骨多達十幾萬片。所謂甲、骨,主要是龜腹甲和牛肩胛骨,當然也有少量的龜背甲和其他動物的骨頭甚至人頭骨。其中甲又是骨的三倍,所以一般以“甲金”並稱。

當然,商周寫作的主要材料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金文,而是簡牘。不過年代太久遠的簡牘都腐朽了,今天所見最早的實物出土於春秋戰國之際曾侯乙墓。所以才留給今人一種印象,即商代的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西周的代表性文字的金文。後面我們也要講到周原的甲骨文,所以這裡先簡單說說甲骨學的幾個常識性問題,一片有字甲骨是如何製作而成的?有字甲骨又是如何記錄商代信息的?反映的都是哪些方面的信息?

一片有字甲骨是怎麼製成的?先要準備好甲骨材料。因為烏龜長壽,被認為最能溝通人和鬼的世界。所以商人在祭祀中常使用龜,而在祭祀後就把龜殺掉,將把血肉和內臟剔除,只剩下一個空殼,這些空殼都被集中存放起來,牛骨也是在用於祭祀後儲藏起來。殷墟考古發現了一個存放龜甲的倉庫,大小有好幾百塊,龜腹和龜背是完整的;也發現了一個儲藏牛肩胛骨的場所,長短也有三十一片。這些都是用於製作甲骨文的原材料。

"

《淮南子》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據說倉頡發明文字的時候,天上開始下穀子雨,而鬼整夜在哭泣。怎麼理解呢?所謂“造化不能藏其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自從人類掌握了文字,自然萬物都不再有祕密了。西方學者定義“文明”這個概念時,往往也把文字作為至關重要的一個標誌,比如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洪認為,文明應該具有帶城牆不少於5000人的城市、文字、複雜的禮儀中心三項特徵中至少兩項。

文字在人類社會中至關重要,那麼中國文字到底是何時起源呢?今天有一種現象,為了證明中華文明有XX年曆史,往往把一些不屬於文字的符號認為是文字。文字是一種符號,但並非所有符號都是文字。裘錫圭先生認為文字是“用來指記錄某種語言的文字符號的整個體系”,那麼文字應該是社會發展到需要記錄語言時,才從圖像符號裡脫胎產生的。這些原始符號中可能會有個別文字,但是沒有形成整個文字體系,所以仍然不宜認為是文字。

目前來看,最早的文字大概是商代前期文字,這些文字主要刻在陶器上,通過與殷墟文字對比,可以認為是殷墟文字的前身。但整體看還是太少太零碎,難以反映太多信息。所以真正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還是最早形成文字體系的殷墟文字,這點沒有任何疑問。今天我們說到最早的文字,一般都想到商代甲骨文,實際上並非如此。除了商代前期的陶文外,與殷墟甲骨文伴隨始終的還有金文,以及陶、石、玉、骨、角等器上的部分文字。

中國最早的文字並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種簡體字

另外,“甲骨”也只是文字的載體,而非文字的字體。甲骨文與金文是同一種文字,但甲骨文限於書寫材料的篇幅,字體顯得比金文更加簡化,而金文則更加正式莊重。所以甲骨文實際上是商代的俗體(簡體)字。不過,今天能看到的商代文字主要都集中在甲骨中,目前收集的有字甲骨多達十幾萬片。所謂甲、骨,主要是龜腹甲和牛肩胛骨,當然也有少量的龜背甲和其他動物的骨頭甚至人頭骨。其中甲又是骨的三倍,所以一般以“甲金”並稱。

當然,商周寫作的主要材料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金文,而是簡牘。不過年代太久遠的簡牘都腐朽了,今天所見最早的實物出土於春秋戰國之際曾侯乙墓。所以才留給今人一種印象,即商代的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西周的代表性文字的金文。後面我們也要講到周原的甲骨文,所以這裡先簡單說說甲骨學的幾個常識性問題,一片有字甲骨是如何製作而成的?有字甲骨又是如何記錄商代信息的?反映的都是哪些方面的信息?

一片有字甲骨是怎麼製成的?先要準備好甲骨材料。因為烏龜長壽,被認為最能溝通人和鬼的世界。所以商人在祭祀中常使用龜,而在祭祀後就把龜殺掉,將把血肉和內臟剔除,只剩下一個空殼,這些空殼都被集中存放起來,牛骨也是在用於祭祀後儲藏起來。殷墟考古發現了一個存放龜甲的倉庫,大小有好幾百塊,龜腹和龜背是完整的;也發現了一個儲藏牛肩胛骨的場所,長短也有三十一片。這些都是用於製作甲骨文的原材料。

中國最早的文字並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種簡體字

然後是第二部加工了。工匠用小刀將龜腹和龜背切開,龜腹甲光滑平整,而龜背甲則凹凸不平。所以商人一般喜歡用龜腹甲,但龜的原材料不多,所以龜背甲也湊合用。具體就是把較大的背甲切成兩片,然後把突出的骨頭切掉,把鱗片削掉,使背甲也相對平滑光潤。牛肩胛骨也是用刀切開磨平。接下來就是用錐子鑽,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這部分甲骨更薄,所以在加熱時就容易斷裂,然後就可以根據斷裂處的紋路來占卜吉凶了。

至此,材料已經制作完成,然後就開始占卜了。主持占卜的是貞人,經手占卜的是卜人。卜人將占卜的內容用小刀刻在甲骨上。這種微雕技術在後代成了藝術,但在當時卻是卜人必備的技能。殷墟考古也發現了鐫刻甲骨用的青銅刀、青銅錐。也有的用墨汁書寫,這需要甲骨材料比較大,數量遠不如刻骨。這告訴我們商代應該就有毛筆了,而不是文獻所說的蒙恬制筆。還有的會在甲骨上塗上硃砂和墨塊,可能是出於某種占卜的特殊需要。

一條完整的卜辭,有敘辭、命辭、佔辭、驗辭四道程序,也有的可能會簡化。敘辭記載了占卜的時間與主持的貞人、執行的卜人;命辭記載了占卜的事項與內容;佔辭記載了商王對於卜兆提出的意見;驗辭記載了占卜的結果,這是事後補上去的。如“ 癸未卜■,貞旬亡禍。王佔曰:往,乃茲有祟。六日戊子,子◆死。”說的就是癸未日卜人■貞問當旬是否有災禍?商王看了紋路就說,去了那就會出事!結果六天後戊子日,子◆就死了。(■和◆輸入法打不出)

"

《淮南子》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據說倉頡發明文字的時候,天上開始下穀子雨,而鬼整夜在哭泣。怎麼理解呢?所謂“造化不能藏其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自從人類掌握了文字,自然萬物都不再有祕密了。西方學者定義“文明”這個概念時,往往也把文字作為至關重要的一個標誌,比如美國人類學家克拉克洪認為,文明應該具有帶城牆不少於5000人的城市、文字、複雜的禮儀中心三項特徵中至少兩項。

文字在人類社會中至關重要,那麼中國文字到底是何時起源呢?今天有一種現象,為了證明中華文明有XX年曆史,往往把一些不屬於文字的符號認為是文字。文字是一種符號,但並非所有符號都是文字。裘錫圭先生認為文字是“用來指記錄某種語言的文字符號的整個體系”,那麼文字應該是社會發展到需要記錄語言時,才從圖像符號裡脫胎產生的。這些原始符號中可能會有個別文字,但是沒有形成整個文字體系,所以仍然不宜認為是文字。

目前來看,最早的文字大概是商代前期文字,這些文字主要刻在陶器上,通過與殷墟文字對比,可以認為是殷墟文字的前身。但整體看還是太少太零碎,難以反映太多信息。所以真正具有歷史研究價值的,還是最早形成文字體系的殷墟文字,這點沒有任何疑問。今天我們說到最早的文字,一般都想到商代甲骨文,實際上並非如此。除了商代前期的陶文外,與殷墟甲骨文伴隨始終的還有金文,以及陶、石、玉、骨、角等器上的部分文字。

中國最早的文字並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種簡體字

另外,“甲骨”也只是文字的載體,而非文字的字體。甲骨文與金文是同一種文字,但甲骨文限於書寫材料的篇幅,字體顯得比金文更加簡化,而金文則更加正式莊重。所以甲骨文實際上是商代的俗體(簡體)字。不過,今天能看到的商代文字主要都集中在甲骨中,目前收集的有字甲骨多達十幾萬片。所謂甲、骨,主要是龜腹甲和牛肩胛骨,當然也有少量的龜背甲和其他動物的骨頭甚至人頭骨。其中甲又是骨的三倍,所以一般以“甲金”並稱。

當然,商周寫作的主要材料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金文,而是簡牘。不過年代太久遠的簡牘都腐朽了,今天所見最早的實物出土於春秋戰國之際曾侯乙墓。所以才留給今人一種印象,即商代的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西周的代表性文字的金文。後面我們也要講到周原的甲骨文,所以這裡先簡單說說甲骨學的幾個常識性問題,一片有字甲骨是如何製作而成的?有字甲骨又是如何記錄商代信息的?反映的都是哪些方面的信息?

一片有字甲骨是怎麼製成的?先要準備好甲骨材料。因為烏龜長壽,被認為最能溝通人和鬼的世界。所以商人在祭祀中常使用龜,而在祭祀後就把龜殺掉,將把血肉和內臟剔除,只剩下一個空殼,這些空殼都被集中存放起來,牛骨也是在用於祭祀後儲藏起來。殷墟考古發現了一個存放龜甲的倉庫,大小有好幾百塊,龜腹和龜背是完整的;也發現了一個儲藏牛肩胛骨的場所,長短也有三十一片。這些都是用於製作甲骨文的原材料。

中國最早的文字並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種簡體字

然後是第二部加工了。工匠用小刀將龜腹和龜背切開,龜腹甲光滑平整,而龜背甲則凹凸不平。所以商人一般喜歡用龜腹甲,但龜的原材料不多,所以龜背甲也湊合用。具體就是把較大的背甲切成兩片,然後把突出的骨頭切掉,把鱗片削掉,使背甲也相對平滑光潤。牛肩胛骨也是用刀切開磨平。接下來就是用錐子鑽,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這部分甲骨更薄,所以在加熱時就容易斷裂,然後就可以根據斷裂處的紋路來占卜吉凶了。

至此,材料已經制作完成,然後就開始占卜了。主持占卜的是貞人,經手占卜的是卜人。卜人將占卜的內容用小刀刻在甲骨上。這種微雕技術在後代成了藝術,但在當時卻是卜人必備的技能。殷墟考古也發現了鐫刻甲骨用的青銅刀、青銅錐。也有的用墨汁書寫,這需要甲骨材料比較大,數量遠不如刻骨。這告訴我們商代應該就有毛筆了,而不是文獻所說的蒙恬制筆。還有的會在甲骨上塗上硃砂和墨塊,可能是出於某種占卜的特殊需要。

一條完整的卜辭,有敘辭、命辭、佔辭、驗辭四道程序,也有的可能會簡化。敘辭記載了占卜的時間與主持的貞人、執行的卜人;命辭記載了占卜的事項與內容;佔辭記載了商王對於卜兆提出的意見;驗辭記載了占卜的結果,這是事後補上去的。如“ 癸未卜■,貞旬亡禍。王佔曰:往,乃茲有祟。六日戊子,子◆死。”說的就是癸未日卜人■貞問當旬是否有災禍?商王看了紋路就說,去了那就會出事!結果六天後戊子日,子◆就死了。(■和◆輸入法打不出)

中國最早的文字並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種簡體字

當然,這個紋路具體怎麼看,後人已經完全不懂了。不過商人卻非常迷信占卜,他們認為占卜代表了神靈的意志。商王不管是祭祀鬼神還是南征北戰,不管是生育女兒還是任命職官,不管是出行遊獵還是農產經營,事無大小都會去向神靈請教。可以稱得上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了。《尚書·洪範》說,商代遺民箕子對周武王介紹占卜的規則,其中卜筮的結論要高於國王、卿士、庶人的意見。不過後期商王往往親自占卜,使得王權對神權進行了限制。

大部分的甲骨文都是這種占卜卜辭,不過也不一定,還有表譜刻辭、記事文字和刻字練習幾種。表譜刻辭主要有干支表和各種家譜、祀譜文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周祭譜,這是商後期對從上甲微開始的歷代商王祭祀的名單,對我們驗證《史記·殷本紀》中的商王世系大有裨益。宋鎮豪《中國風俗通史·夏商卷》記錄了十五片人頭骨,其中有一片說的是商王祖乙討伐並俘獲了人方的首領。刻字練習只用來練習刻字用的甲骨,相對來說最不重要。

甲骨學的常識就說到這裡了,那麼甲骨文中的殷商曆史究竟是怎樣的呢?@頭條闢謠

(本文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13)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漢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國志》《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山海經全畫集》三種,作品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百家講壇》、《北京晚報》、網易歷史頻道等紙刊媒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